清客们生不为贾政
《红楼梦》这部书里,人多,行当也多。有人就有行当。
比如,有做主的,有做仆的,有做官的,有做吏的,有写诗的,有做贼的,有一僧一道,有三姑六婆。
等等等等。就写世相而言,很丰富。
落在行当也挺好。
《红楼梦》毕竟不是《逍遥游》,贾府内外,皆是一般肉身沉重。
真找不到居所谓藐姑射之山,不食五谷,乘云气,游乎四海之外的玩家。
能像元春那样“进宫”,以当日见识,估计就算是到得“天上”了。
尽管元春又悄悄垂泪,说那是什么“不得见人的地方”,“终无意趣”之类。
但又能如何呢?
政老爷早含泪启过,说还是“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的好。
说开了,还是落在行当上。
贾府的宗祠里,恭悬了好几处“先皇御笔”。那是因为贾府的祖宗们从前混军头,颇上阵抡过几回刀子,替“先皇”戡过乱,或御过虏。
细看,不也都是行当?
很难说,女娲补天,就是出自兴趣。
书里有一个行当,不甚显山露水,偶尔上场,悠悠忽忽敷演几下,便是所谓“清客”。
这个行当挺有意思,里面藏了不少传统和地气的信息。
清客,是“客”,门客、客卿之客,说明是来贾府上谋食的,但比小厮仆役们要多些体面。
“客”前有个“清”,说明又不是《金瓶梅》里西门庆“热结十兄弟”,只会帮着吃喝嫖赌,说荤段子者之流。
他们“清”,能帮闲得比较文雅、上流。
比如,可以和贾政一起聊读书,写诗,谈文学什么的。
到底是《红楼梦》啊,开篇就先点出“诗礼簪缨”和“钟鸣鼎食”的气派,明白告诉世人,这里面的戏,可比清河县的码头“高级”多了。
能高出好几个“县城”和“村儿”呢。
贾府当然也不是信陵孟尝那样在政治上的好事者,《红楼梦》的世界规矩大,历史进程也不允许贾府乱“养士”。
朝廷会说,养什么鸟士,要上天吗?
所以,由门客而清客,实在是一部所谓“制度变迁”史的注脚。
这词儿够大吧?不扯了。
贾府的政老爷,人比较方正,好读书,又不喜俗务,所以,他身边的清客,的确是最像清客的。
他们的机灵劲儿,应该不会逊色于《金瓶梅》里的应伯爵,比如见了宝玉,会笑着称“宝公”。
带些油腻,可以理解。
但他们的“审美”水平,肯定远迈应伯爵之辈。
比如,他们会琢磨出“崇光泛彩”,还知道“李太白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但是,“套得妙”,还能从几个字,就品出些“幽雅活动”来。
确实都是些能让政老爷“案牍劳形”之后愉快的人。
但《红楼梦》瞧不上他们,名之曰“沾光”、“单骗人”种种,为什么?
是说清客们本也是读书,但没读出个正经“出身”,没货给帝王家,只货给贾府,有辱斯文?
还是说清客们只是来帮闲,倘贾府闲不起的时候,就会轻轻走开,换一家能闲的继续帮,比不得家生的奴仆们那般可靠?
大概还是曹公的某种心态作怪吧。
不知当日有无清客背地里也笑骂政老爷。
就像政老爷冷笑宝玉快别再提“上学”二字一样。
意思是,您就别装模作样叹什么案牍劳形了,就您那两下子,能不“劳形”吗?其实多大点事儿啊。
清客们也只是生不为贾政罢了。
否则也很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