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风土人情
民俗风情
罗马尼亚人性友善,为人热情直爽,乐于助人。人民普遍热爱生活,国家教育发达,文明程度比较高。国家实行政治民主、经济自由、市场开放。是东南欧洲的发展中心。罗马尼亚目前社会稳定,治安良好。 罗马尼亚人比较注重家庭。一般不请外来人到家中做客。但被邀请时,一定不要忘记给女主人带一束鲜花,鲜花象征着友谊和欢乐。
相见礼仪
罗马尼亚人性格开朗,待人热情,善于交际也容易交往,常常给人一见如故之感。在交际应酬中,所用最多的见面礼是握手,在握手时讲究要友善地目视对方,以示尊重,否则会被理解为心不在焉或目中无人。相熟的男子见面时,还会相互抱一抱肩膀;相熟的女子见面时,大多还会相互拥抱并亲吻对方的双颊。尊重老人和妇女是罗马尼亚的古风,在许多场合都可以看到向老人脱帽,对妇女吻手的礼仪。男女进门、上车都让女士先行,下楼梯时男子在前,上楼梯时男子在后护卫。在公共场合讲究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忌讳在宾客面前挖耳剔牙。
在家庭内部拥抱和亲吻也很普遍。热情的罗马尼亚人往往会主动向人打招呼,并致以亲切的问候。除了常问好外,多用“您”来称呼对方。最常采用的称呼是“先生”、“夫人”、“小姐”,或与职衔相称。同辈人有时还彼此称兄道弟。罗马尼亚人的本名在前,姓氏在后,在正式场合应称呼全称或姓氏,在非正式场合,熟人之间可以直呼其名,关系密切者才用爱称。罗马尼亚人交谈时喜欢直截了当,讨厌欲言又止、吞吞吐吐、拐弯抹角。去做客时可以带点礼品,如香水、化妆品、咖啡、仔裤等。送鲜花不能送双数。不要向主人送红玫瑰。
饮食习惯
罗马尼亚饮食习惯跟大多数的欧洲国家类似,重视午餐,早、晚餐比较简单。仅布加勒斯特有较多的食物选择。午餐通常是以汤开始,然后是主菜(一般是烤猪肉、牛肉或鸡肉)与点心。 盐和面包是罗马尼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 他们以面食为主,也吃一些土豆和玉米,米饭仅仅做配菜之用。他们爱吃牛羊肉,对鸡肉、鱼、虾、禽蛋也能吃。在口味上不喜油腻,不吃肥肉,不爱吃海鲜,但却爱往菜里放奶油。吃饭时餐桌上必备盐和胡椒,以便随时食用。由于边吃边谈,有时还听着音乐,吃饭的时间很长,他们爱喝酒,饮茶大都以一杯为限。他们还惯饮生水,不喝白开水。
罗马尼亚很有特点的美食,如:猪脑炒饭、火腿煎蛋、烤白鸭、煎鸡饼、烤鸭配酸菜苹果、煎牛排、煎猪排、猪肉菜卷、清汤鸡蛋、番茄牛肉汤、鸡杂汤等。罗马尼亚人在就餐时,餐桌上一定要有盐、胡椒粉等调味品。还要用番茄色拉、黄瓜色拉等。
相对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罗马尼亚人口味比较重,喜焦香、浓郁。其烹饪方法兼有法国、俄国、土耳其等国的烹调形式。罗马尼亚人最讲究实惠,喜欢吃酸牛奶、酸菜、牛、羊、猪肉和鸡、鸭、香肠、元葱、生大蒜、辣椒、西红柿等。咸鲱鱼做的色拉很受欢迎。布加勒斯特当地人喜欢吃用奶油做的菜,所以熏制的蔬菜常用奶油烧成。他们很少吃鱼、虾等海味。罗马尼亚烹饪方式也自成一体,美食有点儿巴尔干与法国风味。
服饰习惯
在正式场合,罗马尼亚人一般穿深色西装套装或套裙。妇女有时也穿单色的连衣裙。在日常生活特别是节庆活动里,罗马尼亚人大多爱穿传统的民族服装。其民族服装尽管因地区和民族而有所不同,在总体上都具有色彩绚丽的特征,常通过浓重色彩对比和简洁的花边取得协调效果,款式多样。大部分地区的男子都喜欢穿白色的宽袖衬衣和白色的裤子,将裤脚塞在长筒靴里,并常在腰间扎一条宽皮带,或华丽的编织腰带。在他们的衣裤上一般都有绣花与镶边。天冷的时候,他们爱戴黑色羊羔皮帽,还常穿“摩尔多瓦皮袄”。皮袄除绣有众多的花纹、图案外,在缝合处还要嵌上山羊皮条,因而外观华丽。罗马尼亚妇女的传统民族服装,通常上衣为袖管宽大、袖口收紧、绣花镶边的圆领罩衫,下装为同时穿上的、一里一外的两条围裙。乡村中妇女还有戴头巾的习惯。冬天不论男女都爱穿黑色或棕色的羊皮夹克。
婚礼习俗
在农村和山区还保留着传统婚俗。从求婚、订婚、迎嫁到婚宴,都有一定的仪式,婚礼前新娘要用加入牛奶的净水洗澡,然后由女友梳妆打扮。
商务礼仪
罗马尼亚人善于经商和精于评估,既能大刀阔斧,同时也注意细节。他们在谈判时或应酬时,一般是几个人一起参加,极少单独行动,这是其特别之处。另外,送给商界人士的礼物可以是不太昂贵的、印有名字的钢笔或打火机之类的小东西。
主要禁忌
罗马尼亚人喜欢白色与绿色,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光明,而绿色则代表美好、幸福。他们忌讳“13”和“星期五”。对“穿堂风”十分反感,不论坐车还是在室内,最忌讳同时打开两边的窗户对吹,认为会生病。在一般情况下,罗马尼亚人不会主动邀请交情不深的人上门做客。上门拜访时不宜擅自进入卧室,或坐在主人的床上,这会被视为不尊重主人。在别人打喷嚏时,罗马尼亚人习惯说一句“干杯”,其本意是预祝健康、吉祥,而不是真的喝酒。不要谈论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