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端砚的前世今生

中央四台中文国际频道《国宝·发现》栏目,是全国首档以国宝文物和文博考古为线索的行走发现类纪录片节目。6月24日播出《国宝级端砚“百年奇缘”》一集中有出现我馆馆藏文物宋代端砚,你发现了吗?

1995年,在广州市老城中心的中山四路西段发现了一处遗址。通过考古人员的挖掘,这处遗址是西汉南越国和五代南汉国两个地方政权的都城王宫核心区以及历代官署的所在地。整个遗址文化层堆积非常厚,大约有5至6米深,叠压着12个时期的地层,埋藏着从秦代到民国时期历代的遗迹遗物。它们层层相叠,构成了一部记载广州两千多年发展的无字史书,也是广州作为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非常重要的历史见证。它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南越国宫署遗址,经过十几年的挖掘,数以万计的文物得以重见天日。2004年12月17日,一方不起眼的端砚残片在离地面2米的地方被工作人员发现。虽然只是一枚残片,但它却意义非凡。

刻“端砚”铭文砚台出土位置图
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
砚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历史十分悠久。由笔、墨、纸、砚组成的“文房四宝”中,以砚为冠。论及名品砚台,总离不开“端、歙、洮、澄”。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河砚以及山西新绛的澄泥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其中尤以端砚为诸砚之首。
端砚产自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古称端州,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这里出产的砚台也被称为端砚。端石制砚,以石质要达到“温润如玉,眼高而活,分布成象,磨之无声,储水不耗,发墨而不损毫者”为佳品,故最为文人珍爱,历代文人墨客以拥有一块端砚为荣。
刻“端砚”铭文砚台 砚额纹饰拓片
端砚的制作可以追溯至唐代。唐时社会稳定、国力强盛,政治、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繁荣兴盛,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开启了普通学子进入仕途的大门。一时间书法、绘画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为文房用品在唐代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宋代,当时的统治者实行重文抑武政策,文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端砚愈发兴盛。明清时期,人们除了使用、鉴赏端砚之外,还把它当成传家宝代代相传。
砚首正面自右向左刻的“端砚”二字
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这方宋代端砚残片,宽度大约有20厘米,砚台通体为青灰色矿岩石一次雕刻而成,石质细腻,现只残存了砚额砚首部分及少部分的砚池。从残存的结构推测,这应该是一方双池砚。砚额为圆弧形,正面刻祥云如意纹,是端砚早期的雕刻工艺。不过最值得一提的是,在砚首正面自右向左刻的“端砚”二字。关于端砚的史料记载中,唐文学家李肇在《唐国史补》中提道:“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可见端砚在唐代已经使用得相当广泛。然而,在唐代的文献和诗歌里,对于这种产自端州的砚台,多是以“端州石砚”、“端溪紫石砚”来指代,从未出现过“端砚”这一说法。直到宋代,我们才在大量的小说、笔记或史书中看见“端砚”的叫法。比如宋代地理学家朱彧所著的《萍州可谈》,记载了其随父迁居广州的所见所闻,里面就有关于“端砚”的介绍;南宋的《西溪丛语》、《清波杂记》中也有提及“端砚”一词。因此,目前经过我们初步研究,查找了大量相关的考古发掘材料及各馆的馆藏文物信息,推断这应该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明确刻有“端砚”二字的一件出土端砚实物。而且它是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发现的而不是流传或者传世的实物,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及重要意义,是一件国宝级的端砚。
清代端石双履砚 广东省博物馆藏
此外,这件端砚的形制也颇有意思。双池砚,也叫双履砚,是有着久远历史的砚式,宋代就开始出现使用。为什么名叫双履呢?履者,鞋之谓也,所谓双履,也就是两鞋相连。所以双履砚,也就是一块两体相连的淌池小砚。在古代,人们使用最普遍的颜色只有两种:红与黑。远古陶器上就有红与黑的图案,许多漆器上也有红与黑的弦文,文人有墨写的文章与朱砂的圈点,官员有墨写的案牍与朱砂的批文,皇上有墨写的御文与朱砂钦批。那么,在特殊环境中如何实现朱墨两色同时使用?“双履砚”便应运而生,一边贮朱,一边载墨,可谓墨写朱批两不误。
明《元人百种曲》版画上公堂使用的履式砚
双履砚可谓“官家用砚”,在元代、明代的木刻版画上,公堂场景的画面中常常会出现双履砚的身影。可见双履砚作为古代公堂用砚,办公时方便朱、墨同时并用的特殊功能,是其长期存在使用的最好理由。那么,这件办公用品为何会出现在南越国宫署遗址呢?据史料记载,遗址所在区域是宋代子城的官署区,是经略安抚使司署等所在地,因此,发现这件端砚残片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方方出土的、传世的国宝级端砚,既古朴又优雅。它们的形制、图案、文字是中国多个朝代审美变化的见证者,更是中国千年文化的一个缩影。为了满足大家的强烈要求,这件刻“端砚”铭文砚台近期将会在“名城广州两千年”展厅中闪亮登场,欢迎各位届时前来围观哦!
撰稿:杨天丽
编辑:吝雪娇(实习生)
初审:李颖明
审核:章昀
审定:王维一
南越王宫博物馆

南越王宫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老城区中心,这里发现了西汉南越国宫殿和御苑遗迹、南越木简、南汉国宫殿和池苑遗迹,及历代水井等考古成果。这里包含了自秦至民国各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如同一部无字编年史书,是广州作为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的历史见证。
4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

  • 访紫金阁和紫金石舍以及紫金砚相关文章

    文 章 在 最 下 方 ! 留言 和 转发 划 到 最 下 方 ! 扫码关注 沂蒙那些人和事儿 讲述沂蒙故事 研究沂蒙文化 展现沂蒙风采 不求高深,但求有趣 不求广博,但求独特 本期文章 传说中琅琊紫 ...

  • 紫石凝英——广东省博物馆回顾(三)端砚艺术展览

    --广东省博物馆端砚砚赏 文/摄/张越 广东省博物馆,应该是端砚藏品数量最多,藏品质量最好的博物馆了. 到了展厅看端砚真是目不暇接,如果观摩这些砚台真是要化大半天的时间才会了解一二的. 因为展厅实在是 ...

  • 论端砚铭文的书韵

    书写汉字的工具自从构成笔墨纸砚的组合形式以来,一直是最重要的文房用具.柔软的毛笔可以在提按之间和行收之际表现轻重徐疾,坚实的墨锭在细腻的砚台上与清水相和生发出不同的浓淡墨彩,材质相异又适度浸润的书画用 ...

  • 一砚一品 | 我和端方砚

    作者:章群 来源:<中国文房四宝>杂志 投稿邮箱:wfsbzz@163.com 一砚一品 这方端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上海淮海中路创新旧货商店觅得的.此砚净长11.5公分,宽10.5公分, ...

  • 古人会玩丨当古琴撞上文房——砚篇

    "昔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古琴自诞生以来就不仅只是一种乐器.一种音乐形式,它更是一种文化,寄托且不断凝结着千古来文人士大夫的文化政治理想,随着千 ...

  • 紫金砚收藏最全者鲁之揅: ​ 关于紫金砚,你不得不知的秘密

    苏东坡要用米芾心爱的紫金砚陪葬? 原创 廖尧震 典藏 2018-05-06 舞文弄墨,乃是古代文人毕生事业,也是成就仕途或文学地位的重要凭借:笔.墨.纸.砚作为书写.绘画必不可缺的用具,重要性自不待言 ...

  • 那些“流亡”到海外的国宝级画作

    那些“流亡”到海外的国宝级画作

  • “卷尾骨”的前世今生, 瑜伽体位练习中骨盆的正位怎么找?

    欢迎大家关注和公众号配套的视频号 -:尽管刚刚开号发视频内容尚且单薄,但是未来我会把所有的精选视频发在这个平台上,也会陆续整理以前曾经在公众号上发过的视频并在这里重新上线.请看Laruga老师诠释阿汤 ...

  • 西南官话(四川话)的前世今生

    现代汉语之中,有一种方言地域色彩和喜剧色彩非常重,这就是一般人所称呼的"四川话".在中国西南地区虽然不同省份的人说起家乡话,但大家都能听懂,因为这属于官话,也就是北方话系统,也是官 ...

  • OD的前世今生?

    随着人力资源的发展,最近几年组织发展已提升成为人力资源职业领域的主流学科,它的重要性由组织内部不断变化的变革驱动.目前,尤其是变革管理的关键内容被视为所有专业人员的核心知识. 在跟组织高管和其他从业人 ...

  • 6.25复盘:龙头股的前世今生

    6.25复盘:龙头的前世今生 今天打板猛狮科技,坐了一趟刺激的过山车,本身操作没有问题,只是对这个阶段谁是龙头定义和市场产生了分歧. 后来就出现几个小盆友私聊我,提醒我猛狮科技炸啦,怎么怎么的,确实有 ...

  • 【上铁青·传承】上海火车站的前世今生

    大家好 我是上海火车站 我出生于1987年12月28日 是当时全国第一座现代化车站 (众星捧月的待遇~得意!) 下面我来讲讲 关于我的两三事 历史悠久的我 我的祖辈可以追溯到 清末民初的上海火轮房 是 ...

  • 译者||被称世界第一“日本国宝级口译员”:长井鞠子的口译传奇

    本文来源:搜狐网@译匠.网易号@伴月记 转自:语言学人 翻译教学与研究 语言塑造世界,翻译再现人文,语言绽放人性,翻译重塑文明. 1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已经年逾古稀的长井鞠子至今仍是活跃于日本外交界 ...

  • 一件唐朝的“国宝级行书”,写得比兰亭序还美,永被禁止出境展览!

    熟悉书法史的朋友都基本会发现一个规律,这个规律也在张彦远的<法书要录>当中有过详细分析,那就是晋人和唐代的书法家,不是亲属关系就是同事关系. 但凡有名望的书法家,皆是张彦远的笔法谱序当中的 ...

  • 英国国宝级歌手经典英文歌曲《Sailing》,带给无数人力量

    英国国宝级歌手经典英文歌曲《Sailing》,带给无数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