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人民公社,公社社员过春节的习俗
在广西南部的一个山村——博白县龙潭公社青山大队羊角山村,记者和人民公社的社员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欢乐和有意义的春节。
农历腊月28日,公社就宣布放假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打扫房屋和环境,收拾家肥。男人理发,女人洗头。食堂还忙着准备过节吃的食品。
傍晚,村边的地坡上,挂起了两盏明亮的汽灯。土墩子“舞台”上悬好布幕。俱乐部为大家准备的文艺节目开演了。舞狮、拳术、杂技、魔术,节目一幕一幕地过去。当俱乐部主任宣布下一个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节目《全家乐》时,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幕拉开了。舞台上出现了十多个农民装束的“演员”:庞振连一家祖孙三代,长幼一堂。吹唢呐的老爷爷已七十多岁了,拉二胡的小“演员”,坐在木凳上两脚还够不着地,跟在“醒狮”背后的一个小家伙还穿着开裆裤呢。丝竹声中,两位白发龙钟的老太婆,手拿大红花笑容满面地出场了。一位老太婆念了几句道白:“毛主席领导农民翻了身,日子一年好过一年。今天又逢春节,我们没有什么献给他老人家,就献上一朵大红花,给毛主席拜年!”这时,台上奏起象征“八仙贺寿”的桂南笙箫,钟鼓叮咚。两位老人,婆娑起舞。此时,台上台下,皆大欢喜,掌声雷动。
庞振连老人,今年七十六岁了。解放前,他和他三个儿子为了糊口,曾给人家婚嫁喜庆时吹奏过乐器。可是,那时是为人作乐。在吹打场上,嘴里虽然吹奏得挺热闹,心里却惦着家中儿女的饥寒。
欣逢解放换乾坤,从此他们与“吹鼓手”的生涯便永别了。虽然不当“吹鼓手”了,使用乐器的时候反而越来越多,每当年节假日,饭后茶余,子孙婆媳就吹奏起来,欢乐歌舞。
除夕这天,庞振连一家就兴冲冲地忙着晚会的节目。庞振连的老伴和大嫂,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也要上台去歌舞。人家说:“老伯母,年纪这样大了,还要跳舞吗?”她笑着说:“有了人民公社,吃不愁,穿不愁,人人都欢乐,我怎么不乐?”她的坐在灶门口添火的儿子家秀对记者解释说:“人民公社真给了我们全家乐。我们三代十八口人,实行工资制与口粮供给制后,有十二个老少的口粮,由公社供给了。我们六个主要劳动力,去年做了一万三千个工分,全年除一切开支外,现在还有存款五十多元。过春节食堂给我们准备了酒肉年糕,自家还有鸡鸭水果,叫我们怎么不乐呢?”
火边“守岁”闲话今昔
除夕晚上,孩子们和姑娘们穿上了花衣和新鞋,男男女女都涌向了“剧场”。这时,在公共食堂屋里,却洋溢着另一种乐趣。十几个不太爱听戏的老农,围坐在火边,一边抽着水烟,一边在拉家常“守岁”。
老人们大概都是爱回首往事的。话题谈到了往年的除夕。庞振田就回忆起解放前除夕躲债的事,他说:“年年三十我都会想起这件事。我在外边躲了一天债,听到村里鸡叫,才放心转回家。谁知一进门,地主还在家里,地主说:'没见过像你这样躲债的。’我说:'也没见过像你这样讨债的。’说得哄堂大笑。老农庞家芳对比说:“解放以后的年太容易过了,不知不觉又是一个年。公社化后,过日子更是不操心:吃不愁,穿不愁。”
说起公社化,人们话更多。老人庞振绍感慨地说:“去年这样大旱(二百三十多天未下透雨),如果没有人民公社,恐怕人影也找不到了。光绪十八年旱灾没有去年大,羊角山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原来龙潭公社是个“水火之地”。无雨则旱,有水则涝。青山大队又是整个公社中最旱、最穷、统销粮食多、贷款多、救济多的地方。公社化后,在党的领导下,七个公社协作,用两个冬天,修好了一座虎头水库,灌田十二万亩。从此青山的面貌大改观。人们抚今追昔,编出了一些动人的山歌。他们唱“过去是:青山枉自多,栽草不生禾;十年旱九载,农民泪成河。如今是:一片好青山,满山花果园;处处歌声起,农民笑开颜。公社无限好,幸福乐万年。”
今年动手早,生产一定好
爆竹一声,新年伊始。一清早社员们就出门拜年,互道“增产”。
按照传统的习俗,使牛的社员,纷纷赶牛扶犁,到近处田中来回犁几趟,象征一年生产的胜利开始。第二十三队的老农庞振绍和另一老农也赶了两头牛,犁架上贴着一张喜红字。当他们犁完时,在田边吹箫玩耍的庞振福,即兴念了四句祝词:“今年动手早,生产一定好;多亏党领导,生活步步高。”一大早起身在田头“拾黄金”(拾屎)的庞振田,也忙来扶手祝贺“多超包产!”
此时,晴空朗朗,轻风拂拂。近处田里冬种的红薯,藤苗蔓垅;间种的豌豆结粒饱满,远处的麦田青葱可爱。庞振绍兴奋地拨开一块红薯垅,挖出一条薯藤,上面已结了六十多条薯块。大家说:“去年党委号召搞一年三熟,大抓冬种,真是抓得好!眼看粮食又快到手了。过去,都怕过青黄不接的四五月;今年在大旱之后春荒不荒,真是天大奇事。”
书记拜年,互祝增产
早饭过后,大路上箭似地驶来几辆自行车,原来是公社党委的三位书记,来这里向社员们拜年了。他们下车后,就直奔老农庞振绍的家。庞振绍赶忙倒茶让客。这时,队干部和一些老年社员陆续到来,相互祝贺。大家围坐一起,说说笑笑,像亲兄弟们欢聚一堂。
贫农出身的庞振绍和卜书记是老交情。庞振绍在土地改革时就是积极分子、互助组长。去年春天插田时,遇上天旱,卜书记焦急地到这里来和庞振绍一起看禾苗。已经插下的苗都发黄了,未插的秧已长了节。两人边走边谈,庞振绍建议说:“这么旱,水打不起,是不是多种旱粮?”卜书记认为这个建议切合实际,于是两人商议:不能插的田改种红薯,可以种的“十边”土地也种上杂粮。过后,卜书记又把这个建议征求各大队的意见,大家都认为很好。结果去年全公社的水稻没减产,杂粮又丰收,两项加在一起,仍比前年增产。卜书记今天来,就是要表示党委对老农的谢意。
茶会上,庞振绍说:“我也要向党委报喜”,说着,跑去扯了一条红薯藤来,“书记们请看:长得多好。这是党委领导的功劳。”接着,他们交换了许多春耕生产的意见。
公社社员过春节(1961年) 原作者/黄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