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上的几个重要时刻之熹平石经——士人的风骨

(东汉熹平石经残石)

今天,又要和大家讲故事了。

(一)

故事要追溯到公元183年,当时是中国的东汉末年。

这天在首都洛阳太学门外,正在进行着一场盛大的文化仪式。

仪式的主题,是为46座镌刻有《周易》、《尚书》、《诗经》、《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部儒家经典的石碑进行隆重的揭幕仪式。

据后世考证,这些石碑的体量非常巨大,每座高度在3米以上、宽度也在1米以上。

大家可以自行想象一下,46座高大的石碑巍然耸立的壮观场面。

可能大家会疑问,为什么东汉王朝要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去树立如此巨大的一座座石碑?为什么又要将儒家经典镌刻其中呢?

对于这个疑问,需要进一步展开介绍。

(二)

众所周知,儒家学说的诸多典籍,比如“四书五经”,很多产生于年代更早的春秋时期。

后来历经战国时期的“七雄纷争”、秦朝的“焚书坑儒”以及秦末农民起义战争,不少典籍遭遇到破坏性的毁灭。

自西汉王朝建立以来,政府先后实施了不少有利于文化恢复与繁荣的利好政策,比如废除了“挟书律”,广开献书之路,设立了“博士官”,再加上汉武帝听从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学说得到了空前发展,被立为官学,儒学经典得到了广泛研究与推广。

然而儒家经典在发展和传承过程中,依旧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汉代研究儒家经典的有关人士,形成了不同学派。这些学派对于儒家经典的研究和解读,形成了各自的理论体系,而且在传播过程中分歧越来越大。

其次,古时候的文字传播技术,不像今天这么发达、精准,纯粹靠手抄、口述,随着传播的环节增多、时间推移,许多经典在流传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谬误。

另外,此前汉王朝也曾经制定过标准版的儒学经书,用漆书写,藏于兰台,称为“兰台漆书”。然而经常有一些官员在收受贿赂后,为满足某些读书人一己之私,暗自篡改经书。如此反复,就连官方曾经整理的标准经书也被改的面目全非。

因此,针对儒家传世经典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校正和整理,刻不容缓!

(三)

公元175年,这个倡议由东汉文化大家蔡邕提出来。

蔡邕是一位文化全才,不仅精于研究经史子集,在音律、辞赋、书法方面更是造诣深刻,影响久远。

此时在位的皇帝,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记述的刘备“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中的汉灵帝刘宏。

“灵”是刘宏的谥号,通过这个谥号大家应该能看出来,刘宏作为皇帝的业务能力很一般。

经过蔡邕的积极谏言、努力争取,整日里只喜欢重用宦官、只知道卖官鬻爵、鱼肉百姓的刘宏,终于同意了:由蔡邕牵头,集合了当世最顶尖的文化大儒,联手开启了这项规模恢弘的文化项目——整理儒家经典。

这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文化工程,不仅因为工作量很大,更在于其完成难度:

比如《尚书》,在当时就有伏生口述的《今文尚书》以及发现于孔子后人房宅墙壁里的《古文尚书》;

比如《论语》,有三个版本,分别是:

1、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二十篇;

2、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二十二篇,其中二十篇的章句很多和《鲁论语》相同,但是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

3、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文论语》二十一篇。

比如《诗经》,竟然有四个版本:齐地博士辕固生的《齐诗》,鲁地经学家申培的《鲁诗》,燕地博士韩婴的《韩诗》以及赵地的毛亨、毛苌叔侄二人的《毛诗》。

而且数百年来,儒家经典在流传过程中,被删改的现象屡禁不止,想要从这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厘定出一整套最具权威性、准确性的典籍流传后世,难度是非常大的。

(四)

在耗费了大量心血后,蔡邕等人终于完成了对《周易》、《尚书》、《诗经》(采用了更接近先秦诗义古貌的《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七部经典进行统一审核与校对。

如何才能确保这些经典能够流传后世,不会再像“兰台漆书”那样被恶意删改呢?

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用石碑将之公布于众,让全天下的读书人可以随时看到它。

七部经典、统共二十万零九百一十一字,不仅要确保文字准确无误,更要展示出当世最顶尖的书写艺术水准,因为未来它将树立在洛阳太学门口,接受全天下读书人的瞻仰和膜拜。

书写碑文的任务,继续由蔡邕肩负起来。

蔡邕先用红笔书写在石碑上,丝毫不敢马虎,几乎凝聚了自己毕生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待审核无误后,再由工匠逐句逐字进行镌刻。

从公元175年开启这项工程,一直到183年石碑完成,共计历时九年时间。

该石碑落成于东汉熹平年间,因此也被称为“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诗经》残片)

《后汉书》记载了熹平石经问世之后,轰动整个东汉王朝的盛况:

“及碑始立, 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

我们可以遥想,两千年前,全国各地的读书人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来到他们心目中的神圣之地——洛阳太学。在那里,他们诵读着熟悉的文字,临摹着那苍劲有力的笔迹,感悟着圣人先贤的智慧,沐浴在熹平石经所散发出的流光溢彩之中。

那是怎样一幅令人为之动容的壮丽画面!

彼时由于汉灵帝的腐败统治,东汉王朝已经呈现出颓然之势。集文化与艺术于一体的熹平石经,却让人们再次感受到东汉太学昔日的生机与盎然,看到了读书人的风骨与气魄。

(五)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东汉王朝的统治受到了根本性的冲击。公元190年,董卓攻占洛阳后,焚毁了洛阳的宫殿、太学,熹平石经也未能幸免,受到了严重损坏。

东汉之后,更是延续了数百年的魏晋南北朝乱世。

由蔡邕等人耗费无数心血铸就而成熹平石经,最终成为了东汉王朝最后的文化绝唱。

然而,正是这最后的绝唱,却为后世守护住了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经典。

今天,《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的诵读声,依旧响彻中华大地、绵延不绝。

如今,历经近两千年的岁月跌宕,昔日里被文人仕士顶礼膜拜的“熹平石经”,仅仅遗留下来些许残片,能够辨别的文字大概也仅有几百字,分别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洛阳博物馆以及北京图书馆。

根据今天发现的石碑残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所有碑文都是由极为标致、工整的隶书书写而成,字迹可谓雍容典雅、刚柔并济、端庄雄健,是历朝历代书法人士修习隶书的标准,并且极大地促进了隶书向楷书的转化。

梁武帝在《书评》中这样赞誉熹平石经道: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

毫无疑问,熹平石经诞生和流传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书法范畴。

它更像是一个散发着热量与光芒的文化图腾,它让满载着圣人先贤智慧的文化典籍,伴随着文人仕士的广泛传播,获得了强大生命力,继续照耀华夏文明亘古流传。

后记:

本来开启《中国书法史上的几个重要时刻》系列文章时候,原想将甲骨文、金文系列排前列,毕竟这两者才是中华民族真正的文字之源。然而在了解了熹平石经的历史渊源后,深深地为其背后波澜壮阔的历史所打动。熹平石经不单是一个书法作品,同时还凝聚了中华民族圣贤经典、文人仕士的使命担当,正如宋朝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书法也好、辞赋也好、诗词也好,我们中华民族所开创的一切优秀文化绵延至今,不正是秉承着这样的崇高境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