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正当时!中医调养有道,记住16个原则,打好一年健康基础!
俗语讲“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不只用于激励,也同样适用中医养生。大家知道中医讲究的是“治未病”,在春季这样变化无常的季节里,稍有不注意,就容易患上多种疾病,今天百草君为大家整理一份春季养生原则16条,我们一起看看春季养生到底有什么讲究。
1
《内经》有言:“春三月,此谓发陈”,提示我们在立春之后要注意阳气的升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着眼点更要在“生”上,广义来讲是人体的生命力和生机,狭义来讲是肝木主生,生即是肝木生发之性,肝对应春天,所以养春天的肝木之气,以养木为根本。
2
肝主生发阳气,喜条达疏泄,恶抑郁,想要肝气顺应自然,第一要重视精神调养,注意心理卫生,切勿思虑过度,日夜忧愁,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
3
春季饮食“省酸增甘”,“少酸”,抑制过旺的肝,酸性食物有羊肉、狗肉、鹌鹑、虾、螃蟹等。“增甘”,山药利脾胃,韭菜在春天食用温补肾阳,固精止遗,温中开胃,菠菜、山药、大枣、韭菜等也适合春天食用。
4调动肝经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可以经常点按“太冲穴”,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火穴,点揉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的冲出去。
5除了护肝,还要养脾,肝气偏旺易克脾土,脾胃虚寒、消化不良的人建议吃一些平和的黄豆芽,除此之外,还可以吃一些大枣、山药、桂圆、地瓜、南瓜、柿饼和草莓等。
6 “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春天与秋冬相比要适当增加醒觉与活动时间,助神气外散以应之春生之势。 7春季开始湿气开始渐渐增多,春季需要多穿纯棉宽松的衣服,避免发生湿疹,另外,尽量不要选择潮湿之处进行锻炼,运动出汗之后要及时擦干。
8春季气候多变,要注意保暖防寒,不使阳气受到遏制。“春捂秋冻”是顺应气候的变化,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该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塞。年轻女性则要保证身体“不寒不冻”,春捂捂好头颈、后背、小腿和后腰。
9 冬季寒气入体,毛孔紧闭,很多毒素和废物都残留在体内,到了春季,阳气生发,毛孔开始呼吸,更适合排毒。打通膀胱经上的肩颈区、生殖区、 腘窝区,调动膀胱气血,使淤堵顺利排出。
10 春季可以适时适量服用中药,一般宜采用益气生发、养阴柔肝、疏泄条达的药物如:人参、黄芪、首乌、白芍、枸杞、川芎等,选择药物避免过于生散,也要避免过于寒凉。
11 春季也是挖野菜的好时机,大家可以多吃一些野菜,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像马齿苋含有核黄素、抗坏血酸等营养元素,能够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于糖尿病。同时,大家挖野菜之后一定要用水焯一下,去除多余的草酸。
12 动则养形。生命在于运动,动则养形,活则血流,规律生活,规律运动,就是长寿秘诀。 13 春季阳气相对不足,情欲妄动,此时房事较为频繁会耗气伤精,进一步损伤阳气,所以在春季需要适当节制性欲。
14 足为精气之根,养生要泡脚。泡脚可以刺激穴位更加舒适,如太冲、隐白、太溪、涌泉,可以滋补元气,壮腰、调理暂是这样。同时泡脚左右升发,气血通畅,暖流至全身。
15 无论是体质还是病症的调养,都要遵守自然规律,要守法度,想重新达到人体脏腑阴阳平衡,建立一个风调雨顺的自然环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勿急于求成,而导致调养半途而废,得不偿失。长此以往地坚持,有周期,有坚持方能收效。
16 春困来袭,有人觉得要多睡觉。其实不然,所谓“久卧伤气”,睡眠过多,可能造成营养障碍、气血运行不畅、筋脉不舒等现象,反而越睡精神昏沉、萎靡不振,加重疲惫。如果春困了,可以选用轮刮眼眶、扣百会、揉耳垂、太阳穴和热敷脸的方式调节。
简单方便有价值
你的分享与在看
都是我们传播中医文化的动力关注我们👇不错过精彩内容
参考文献:
吕 斌. 春季" 三护" 避风邪[J]. 2016.
赵阳, 郭玉峰, 蒲永慧.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辨析兼探中医适时养生[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 014(006):408-409.
吴小毛. 春季养生的原则[J]. 农家顾问, 2015.
马冠生. 春季养生6原则[J]. 中国老年, 2016, 05(No.756):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