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梁太祖朱温——本有一统天下的资本,却亡于内讧遭亲子弑杀
后梁太祖朱温——本有一统天下的资本,却亡于内讧遭亲子弑杀
东征西讨的后梁太祖朱温瞠目倒下,经历无数刀光剑影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亲生儿子会弑父,更不会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王朝,11年后就分崩离析。
浪荡乡野 为害一方
朱温出生在安徽省砀山县,排行老三,父亲是位教书先生,幼年时随父亲读过一些书,初通文墨。只可惜父亲早亡,家中陷入贫困,母亲只好到萧县大户刘崇家做佣人,来养活三个儿子。
朱温极聪明,却自小好逸恶劳不喜田间劳作,还有小偷小摸的恶习,主家刘崇自然不喜,常常拳脚伺候,朱温却不知悔改。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温一天天长大,身板也越来越强壮,也渐渐在十里八乡混出了名堂,成了远近闻名的无赖,无人敢惹。
若在太平盛世,估计朱温也被打黑除恶了,然而他身处唐朝末年,经过藩镇混战,宦官专权和朝廷官员的朋党之争,大唐王朝已混乱不堪。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3LzAxMDQvMjI1Mzc1MzgwXzFfMjAyMTA3MDEwNDI5NDc5OA==.jpg)
藩镇连年的混战,已使民众苦不堪言,但皇室、官僚、地主仍刮地三尺压榨民众。
屡试不中的黄巢,在长安城中看到的是官宦人家奢侈的生活,朝廷内贪外腐成风,不忿题下《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咸通十四年,虢州(河南灵宝)至关东一带连年蝗灾又遇旱灾,夏麦半收,秋季颗粒无收。地方官吏却未将灾情上报朝廷,继续横征暴敛,灾情面积大,百姓无处逃荒。
遍地薪柴遇火星,马上即成燎原,黄巢聚众揭竿而起,威震朝野。
中原鹿正肥,寄人篱下的朱温决定将母亲托付大哥,自己和二哥投奔义军,搏一下未来。
周围的邻里,谁也想不到这个乡间无赖竟然成就一番帝业。
投身义军 降唐升官
朱温跪拜老母后,离开人人都看不起他的老家,北上山东投奔黄巢。
朱温虽然好逸恶劳不喜农事,行军打仗却是把好手,跟随黄巢转战河南、福建、广州,由于战场表现英勇,被提拔起来,只可惜他的二哥却战死沙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黄巢的队伍渐渐壮大,便有坐拥天下的想法,挥师北上进兵关中。
朱温又烂纸擦屁股——露了一手,凭三寸之舌劝降唐银州 招讨使 诸葛爽。黄巢看朱温愈发的眉清目秀。几天后,朱温虽然吃了败仗回来,黄巢仍亲自出城迎接。
黄巢大军攻取潼关,唐僖宗急忙放弃长安,仓皇逃往四川。
黄巢率领大军进入长安,在大明宫称帝,国号大齐。
只可惜黄巢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进入长安,未建立一处根据地,自身势力范围过小,给补充兵员和财政收入带来困难,也未对南逃的旧政权唐僖宗进行追剿。
很快缓过神的唐僖宗组织各路人马围剿黄巢的叛军。朱温眼见长安城成为孤城,已知黄巢大势已去。
黄巢视朱温为心腹,派他驻守重要据点同州(今陕西大荔)。朱温却背叛了黄巢,临阵倒戈投降唐朝廷,被授宣武节度使。
眼见朱温降唐被封节度使,黄巢的部将纷纷易旗,黄巢的部队开始瓦解。朱温为表忠心,挥师杀向曾经的友军,成了义军最凶残的敌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多路大军的围剿下,黄巢退出长安。撤退至河南时,又遭朱温、李克用的围攻。最后在泰山狼虎谷,为免被俘受辱,黄巢拔剑自刎。
黄巢的部队被彻底剿灭,各路节度使回到自己的藩镇属地。从横行乡里的无赖,到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可谓是白手起家打下一份基业,他没有沾沾自喜挥霍人生,而是开始了新的征程。
中原逐鹿 谋夺天下
朱温在汴州的府衙内焦心,自己的地盘汴州(今河南东部)经过连年的战争,农田荒废、流民满地。周围的邻居滑州(今河南滑县)的义成军节度使王铎、怀州(今山西沁阳)的河阳三城节度使诸葛爽、郓州(今山东东平)的天平军节度使朱瑄、兖州(今山东兖州)的泰宁军节度使齐克让、青州(今山东青州)的平卢节度使王敬武、徐州的武宁军节度使时溥、淮南节度使高骈、许州(今河南许昌)的忠武军节度使周岌,陇西郡王李克用,各个兵强马壮,自己则像待宰的羔羊。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不是在安逸中被消灭,就是壮大自己消灭他人,朱温从三个方面下手使自己变大变强:
1、恢复生产
不喜农事的朱温知道没有粮食什么都是瞎扯,他在自己的地盘轻徭薄赋,还借贷耕牛给无牛的百姓生产。例如他的手下张全义(后封王)30年镇守洛阳,亲自下田,让洛阳从“渺无人烟之地”变成了“蚕麦丰收的富饶之乡”。
2、论功行赏 严于律军
朱温得了金银就要分发下去,部将受赏论军功不论资排辈,这是他保证战斗力的根本所在。
朱温为了防止出现逃兵,干脆让所有兵士的脸上都刻了特殊的花,容易辨别,逃兵只要抓住就杀,于是没人敢逃跑了。
3、广纳人才
朱温和奇才敬翔偶遇,朱温便以《春秋》问道于他,敬翔的回答令朱温大为赞赏,相见恨晚。敬翔简直就是朱温肚里的虫,朱温的疑心重,但敬翔总是一眼就能看穿朱温的意思,并且充分弥补朱温的不足。
在此后三十多年时间里,敬翔在军事、经济全面负责。而且敬翔和朱温合作的非常默契,朱温有什么错误,敬翔只要流露出迟疑的样子,朱温会就明白,且马上改正。
朱温不喜阿谀之徒,吸引了大批人才追随于他。账下人才济济:武将有葛从周、刘鄩、王彦章、朱珍、庞师古、杨师厚、张从敬、张归厚、李思安、牛存节、徐怀玉、氏叔琮等,文臣有敬翔、李振、谢瞳、刘捍、张全义、裴迪、韦震等。
朱温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立于晚唐50多个藩镇而不倒,为自己逐鹿中原打下基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既生瑜 何生亮
朱温开始了自己的征伐之路,这时凤翔、陇右节度使李茂贞也南征北战发展了大片地盘,并将唐昭宗李晔掳至凤翔,挟天子以令诸侯。
朱温得知后,以“救驾”之名出兵长安,几次较量打服了李茂贞。朱温安顿好唐昭宗李晔,便开始东征,攻打青州。平卢节度使王师范比划了几下,便投降了,朱温又将胶东半岛收入囊中。
控制唐昭宗凤翔被围日久,城中食尽,冻饿死者不可胜计。李茂贞无奈,于天复三年(903)正月杀韩全诲等20 人,与朱温议和。朱温挟昭宗回长安,昭宗从此成了他的傀儡。昭宗也深知自己的境遇,他对朱温说:“宗庙社稷是卿再造,朕与戚属是卿再生。”——《资治通鉴》
为了更好地控制唐昭宗,朱温强行把昭宗“请”到了洛阳。行前昭宗哭着对给他送行的人群说:“'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朕今到处流浪,不知道会死在哪里!”众人莫不掩面而哭。
但成年的唐昭宗不好控制,两人的矛盾越积越深,于是朱温派人杀了昭宗,强行推立年仅13岁的辉王李柷为皇帝,这也是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帝。
在朱温平定中原时有一尊大神死死挡在路上,他就是李克用。如果朱温是一只诡计多端的豺狼,那么李克用就是一只所向披靡的狮子。
当年李克用讨伐黄巢后,路过汴州,在封禅寺休军整顿。朱温听说后,便假意宴请李克用,深夜派兵放火烧房,李克用的仆人用水泼醒李克用并告诉他出事了。幸好天降大雨把火浇灭了,李克用与随从借着闪电的光亮,用绳索坠城逃出,回到自己的部队。从此,李克用和朱温成了死敌。
朱温采用“招降纳叛和兼并邻镇”的方针,不断扩大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击败了当时中原的大部分节度使:有秦宗权、朱瑄、朱瑾、朱琼、时溥、康怀英、邢善益、马师素、袁奉滔、李茂贞、赵匡凝、赵匡明、赵璠越、赵匡琳、李罕之、王师范、张友、张筠等等,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割据者,但他始终拿不下李克用。
李克用割据山西一带,一直与朱温作战。朱温多次率军讨伐,甚至将太原城团团包围,不过都未能彻底击败李克用。60岁的朱温最后一次前线亲征,却发出了这样感慨:“我经营天下三十年,想不到太原余孽竟能死灰复燃,如此猖狂!我看他李存勖的志向广大,上天却又欲夺我余年,我的几个儿子皆非其敌手,自己死后,恐无葬身之地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登上帝位 亡于内讧
地盘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朱温也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屁股适合坐龙椅,便废掉唐哀帝李柷,建立新朝。
天祐四年(907)四月,朱温在表面上由唐宰相张文蔚率百官劝进之后,正式称帝,更名为朱晃,庙号太祖。改元开平,国号大梁,史称后梁。
纵观朱温从一介布衣,到中原一支独大,在迎得唐昭宗后,本应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步吞并消弱各个节度使,待时机成熟时再改朝换代、一统天下,然而朱温却将一锅贡米煮成了夹生饭。
后梁的建立,也宣告延续了近300年的唐朝正式灭亡,但此时天下仍四分五裂,地方上的一些节度使意见不一,李克用、王建、李茂贞、杨渥等人坚决不承认后梁政权,仍然延用唐朝年号;而其他的一些藩镇,却较听话,适时向朱温称臣。
朱温的发妻张惠深为朱温所爱重,其为人贤明精悍,敢做敢言,动有法度;而朱温性格暴戾,喜怒无常,容易动辄杀人。每当朱温大动肝火要降罪无辜人等时,只有张惠敢于与夫硬碰,继而进言规劝,挽救无辜。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可惜天祐元年张惠病死,朱温无人管束,开始谱写了曲折真实的乱世剧本。他先从自己的大臣张全义的美女家眷下手,最后开始对自己的儿媳们下手。
朱温儿子不少,但朱温却最喜欢干儿子博王朱友文。朱友文虽然是个美男子,博学多才且温顺听话,但这些却不是受到朱温宠爱的深层次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朱友文的老婆王氏有如花如月之容。同时和朱温有关系的还有郢王朱友珪的老婆张氏。表面上是两个女人为朱温争风吃醋,暗中却是朱友文和朱友珪的较量,结果胜利的天平越来越向本不是朱家血脉的朱友文方面倾斜。
后梁乾化二年(912年),朱温让王氏亲赴东都汴梁,召朱友文来洛阳准备继承皇位,王氏美滋滋地答应了。张氏得知后,回家哭着告诉朱友珪:“老头子准备把位子传给朱友文了。朱友文当上皇帝,我们都没好日子过!”
至于朱温的儿子们对朱温的乱伦,不仅毫无羞耻,竟然利用妻子争宠,博取欢心,争夺储位,真是旷古丑闻!养子“朱友文妇王氏色美,帝(朱温)尤宠之,虽未以友文为太子,帝意常属之”。朱温病重时,打算把朱友文从东都召来洛阳付以后事。其亲子“友珪妇亦朝夕侍帝侧,知之,密告友珪曰:'大家(指朱温)以传国宝付王氏怀往东都,吾属死无日矣!’” ——《资治通鉴》卷268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形势紧急,容不得多想,朱友珪决定走步险棋。朱友珪说动禁军将领韩勍。他与韩勍带着五百精兵趁夜入宫,找到了正准备入睡的朱温。朱温身边的侍卫见来了乱兵,四散逃跑,只剩下朱温。朱温怎么也想不到亲儿子会弑父,他还不会想到老对手李克用的儿子灭了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王朝。
5年以前,枭雄朱温残忍篡位,“以臣弑君”;5年以后,逆子友珪“以子弑父”,这是不是迟来地报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