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皮〔附:冬瓜子〕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 白瓜皮、白冬瓜皮。
〔来 源〕 为葫芦科冬瓜属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a(Thunb.)Cogn.的外层果皮。其种子也供药用,称“冬瓜子”或“冬瓜仁”。
〔成 分〕 外果皮含蜡质、树脂等,果肉含腺嘌呤。
〔作 用〕
一、历代经验
历代皆认为冬瓜皮有利水消肿作用。《滇南本草》: “止渴、消痰、利小便”。《重庆堂随笔》: “解风热, 消浮肿”。《分类草药性》: “治水肿,痔疮”。
二、近代研究
近代认为有利尿作用。非肾性水肿恢复期患者内服冬瓜皮2两,并饮水1000毫升,在服药后2小时内排出尿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2~4小时之间,则较对照组减少〔1〕。
〔性 味〕甘,凉。归肺、胃、大肠、小肠经。
〔功 效〕利水消肿。
〔主 治〕水肿,小便不利,伤暑口渴,腹泻,痈肿。
〔临床应用〕
1.淋病水肿:冬瓜皮有利尿通淋作用,多用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如急性肾炎水肿,常配伍白茅根、益母草、茯苓、泽泻、猪苓等利尿退肿通淋药,方例《冬瓜皮煎》。
2.损伤疮疡:冬瓜皮可治跌打损伤、腰部闪伤等,单用烧存性研细末, 以好酒送服,也可配伍黄明胶研细末服。疮疡可烧存性,研细末撒敷患处。
此外,尚可用治暑热烦渴,小便不利之证。近年单用治疗荨麻疹。
〔用 量〕 10~30克,丸散酌减,外用适量。
〔用 法〕生用或炒存性用。
〔禁 忌〕虚寒及滑泻者不宜用。
〔附:冬瓜仁〕
〔别 名〕冬瓜子、白瓜子、 瓜子、瓜瓣、瓜犀。
〔来 源〕同冬瓜皮,以种子供药用。
〔成 分〕种子含皂甙、脂肪、 瓜氨酸、尿素分解酶。
〔作 用〕
一、历代经验
1.化痰利水:冬瓜仁有化痰利水、消肿作用。崔禹锡《食经》: “利水道, 去痰水”。《本草述》: “主心经蕴热, 小便淋痛,……”。
2.润肺消痈:冬瓜仁又有润肺消痈、排脓作用。 《日华子本草》: “去皮肤剥黑䵟,润肌肤”。 《本草述钩元》: “主腹内结聚,破溃脓血,凡肠胃内壅,最为要药”。
二、近代研究
近年未见对冬瓜仁的药理研究报告。临床观察有利尿消炎作用〔1〕。
〔性 味〕甘,寒。归肺、胃、膀胱经。
〔功 效〕化痰利水,润肺消痈。
〔主 治〕肺热咳喘,肺痈,肠痈,水肿淋病,脚气,痔疮,消渴,白浊,带下,鼻面酒皶。
〔临床应用〕
1.内痈成脓:指肺痈、肠痈脓已成者,类似于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症等之咳吐脓血,常配伍苇茎、薏苡仁、桃仁等, 方例《苇茎汤》 (方见芦根)。阑尾炎(肠痈)多配伍大黄、牡丹皮等,方例《大黄牡丹皮汤》 (方见大黄)。此外,尚可用治肺热咳嗽、痰黄稠等,类似于支气管炎,常配伍前胡、川贝、桑白皮、瓜萎等清肺化痰药。
2.下焦湿热:如白浊、带下等。前者类似于前列腺炎,后者类似于妇女生殖系统炎症所致的白带等。单用有效,常配伍苍术、黄柏、萆薢、山药等。
此外,古方还用治疗消渴及劳伤目昏等。
〔用 量〕 6~15克,丸散酌减。
〔用 法〕生用或炒后用。
〔禁 忌〕虚寒证不宜用。
〔附 方〕
冬瓜皮煎(《现代实用中药》):冬瓜皮、西瓜皮、白茅根、玉米须。经验上加入益母草,则效更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