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背后是性在捆绑?心理学:生理欲望与社会责任的密切联系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婚姻,是在时间长河里,双方对彼此人性的确认与梳理。不同于露水情缘,也不同于路旁匆匆瞥过时内心深处那一刹那的好感。
它有得到成本,有维系成本,也有结束成本。没有成本的事,成年人会不甚可惜,不加以珍贵。略有成本,譬如身份、日常生活料理与互助、社会关系的确认、经济收入的牵连,成年人就会认真严肃起来。
似乎最初让两个人动情任性一定要以法律形式将彼此关联在一起的,并不是原始欲望和对彼此的欣赏或者占有欲,而是,缔结婚姻之后带来的这些细枝末节,以及,离婚时一定要切割清楚的这些外在因子。
无论如何,两个人从陌生到熟悉,从欣赏到决定携手终老,并不只是情意在编织这一切。还有性,以及其他。
朱熹有一句颇受世人诟病的名言:灭人欲,存天理。世人并不十分知晓,朱夫子是在何种情况下,说了这句话;也不甚关心,这位南宋理学家针对何事何人提及此观点,而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句子。
朱熹所讲的“人欲”,是指超出人的基本需求的欲望,比如私欲、淫欲、贪欲等,这些欲望原本就应该被革除掉。佛教中有三毒一说,即指世间众生所染的三种根本毒害——贪、嗔、痴。
从字面意义来理解,这三种毒害都指出人的过分求取,会导致行为变形,心智失常,从而造成的种种妄念,显然是应该被批判与戒持的。
但是,后世人在评判朱熹理学时,却断章取义,过多言说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对人自由的禁锢,而较少谈及背后的客观。
其实,朱熹在理学中一直都认为人的基本需求欲望即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人欲”,就是“天理”。而所谓“灭人欲,存天理”,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强调人的欲望一定要有一个度,不要过分过度。
从这个角度而言,朱熹此言,其实非常客观中肯。
凡事无度,必遭恶果。佛家将淫乱视为万恶之首,自然有其深意和道理——淫乱行为,即性行为,不只是为了交欢示好情感交流,更是一个新生命来到人世间的通道。
一个新生命因何而来,起心动念非常关键。

倘若缔结婚姻的两个人,因为胶柱鼓瑟的浓情厚意而交媾,随后诞下婴孩,那么这个婴儿自然就是两人情感和身体的结晶,他/她的灵魂与肉体被从另一空间召唤而来,自然是深受父母强烈的情感感应,才诞生降临到两个人之间。
至此,男女之性事,就算是结出了圆满的果实,这一段性关系,就成为了维系美好婚姻的桥梁。婚内的性,不再是简单的欲望满足,而是在有法律尺度约束之下,在情感交融的情况下,努力结出硕果的那个“因”。
正是因为有这个合理、合法、合度的“因”,此后迁延而来的“果”,才会顺畅、自然有生机。
所以,婚内的性关系,不单纯是合理合法地实现人欲,更意味着一段新生活的开始,一个新生命的降临。如果从一开始,婚姻与性生活就充满善意并合乎法度,自然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会顺畅自然,幸福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并不需要十分苛求。
但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你我他,在对待婚姻和性关系上,多数都是模糊的、不清楚的、顺从生理欲望却严重忽略理性克制的。
婚前同居、过度纵欲、滥交、视性关系为儿戏、顺应欲望并借助酒精毒品去人为刺激生理欲望等等行为,不仅对自身有所戕害,容易染上疾病,更有甚者为了满足生理欲望而不惜破坏一段婚姻和情感。
从更高更为长远的角度来看,尚未受到,或脱离了婚姻制度约束的性关系,倘若当事人以满足生理欲望为主要目的,那么,终将会受到“恶劣的因”的惩罚,带来“恶劣的后果”。
很多人认为,婚姻与性关系之间,并无必然正向的联系,但事实上,若无婚姻制度的约束,毫无羁绊的性关系,不会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向上向善的结果。
青春期的欲望,对于男人来说,不过是荷尔蒙激发后的满足,并不具备十分深远的意义与影响。但是对于未婚而性的女性来说,却有可能面临身体的损伤与精神上的负担。
如果男方与女方未婚而性,的确可以视为婚前试验,考量彼此的契合度;但从人性角度而言,尤其是针对男性而言,他并无损失却多了很多性经验。
在男权社会之下,一旦女方与男性发生性关系,其价值感与未来生活想象空间感都会隐性地迅速下滑。对于男人而言,越新鲜稚嫩的女人越合理,越值得与之喜结连理。
但对于女人而言,不仅容颜身体比男人衰老得快,婚前与不同男性经历的性生活越多,越容易导致各种身体生殖疾病,而最坏的结果就是子宫受损,孕育不了健康的后代。
所以,性关系与婚姻一定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性的背后,必然是繁衍。若无繁衍重责,则无可靠的婚姻,并丧失了婚姻将近一半以上的意义。
婚姻关系是依靠性在捆绑吗?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诸多事实表明,个体的生理欲望和需求,与社会责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难以克制欲望的人,总是少了些社会责任。
有人会说幸福的婚姻不一定有性关系,也有人会说好的性关系和好的婚姻关系足矣,不需要孩子,不为繁衍后代而选择婚姻或性。两种说法都没错,也都是各自的际遇与选择。
但是从人类发展史而言,婚姻与性始终是捆绑在一起的,也只有两者完美结合并诞育出后代,将之抚养成人,才算是一个人较为圆满的一生,这一点,毋庸置疑。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Pew Research Center. Marriage and Divorce. (2020, April 10). Retrieved June 23, 202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