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序列的历史沿革

1926年川军组成:
中国陆军第16师:王瓒绪(1885-1957)。1949年参加起义,1957年企图逃往香港被捕。1925年9月王瓒绪被任命为师长。
中国陆军第20师:田颂尧(1888-1975)。1920年12月,田颂尧被任命为第20师师长。
中国陆军第21师:刘存厚(1885-1960)。1918年1月,刘存厚被任命为第21师师长。
中国陆军第30师:邓锡侯(1889-1964)。原川军第3师于1923年9月编成。
中国陆军第31师:刘文辉(1895-1976)。原川军第7师于1923年9月编成。
中国陆军第32师:唐式遵(1885-1950)。在川西被击毙。原川军第2师于1923年9月编成。
中国陆军第33师:潘文华(1886-1950)。1949年参加起义。原川军第4师于1923年9月编成。
四川陆军第1师:吕鹿鸣。
四川陆军第2师:李雅材。
四川陆军第3师:王陵基(1883-1967)。1949年12月被俘。
四川陆军第4师:罗纬。
四川陆军第5师:何光烈。
四川陆军第7师:冯德斋。
四川陆军第8师:杨启文。
四川陆军第9师:费东明。
四川陆军第10师:鲜英。
四川陆军第11师:罗泽洲(1888-1950)。1927年改为第23师,1928年被刘文辉击败。
1932年收编旧部成新23师。1934年被红军消灭。
四川陆军第12师:冷熏南。
四川陆军第13师:王铭章(1893-1938)。
四川陆军第14师:朱家宗。
四川陆军第15师:杨春芳。
四川陆军第16师:蓝文彬。
四川陆军第17师:廖维源。
四川陆军第18师:龚伯凯。
若干混成旅。
1926年10月开始国民政府收编川军各部队,给予5个军的番号。
第20军:杨森(1884-1977)。1922年8月被刘成勋击败退入宜昌。杨森部被编为第16师。
1923年2月回川。1925年8月被刘湘击败,流窜冻东。
第21军:刘湘(1888-1938)。
第22军:赖心辉(1884-1942)。
第23军:刘成勋(1885-1945)。1924年败退西康。1927年被刘文辉吞并。
第24军:刘文辉。
1926年12月又编成2个军。
第28军:邓锡侯。
第29军:田颂尧。1934年9月被撤职。1949年12月参加起义。
同时,刘伯承率赖心辉22军两个旅发动泸州起义,被武汉国民政府编为新15军,但不久失败。
但22军实力大损,不为武汉政府承认,流窜到酉阳、秀山一带。
1927年5月杨森20军出川攻进攻武汉政府,7月大败而归。
1927年5月武汉国民政府任命28军邓锡侯部师长李家钰为第22军军长。
1927年6月刘成勋23军被刘文辉24军吞并。
1928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开任命杨森师长郭汝栋(1892-1952,1939年离职)为第20军军长,
但又不免去杨森之职,使两个20军并存。
1930年5月赖心辉22军被改编为新11师与郭汝栋的20军(给予26师的番号),出川参加中原大战。从此不再回川。
新11师被陈诚强行收编,赖心辉成了光杆司令。与此同时,李家钰22军改编成新6师。
1933年5月刘存厚部川军被给予第23军的番号。10月被红军击溃,余部编为新15师。1949年去台湾。
1933年7月郭汝栋20军番号改成第43军。
1935年1月整编前各路川军:
第20军:军长杨森,18个团
第21军:军长刘湘,125个团
第23军:军长刘存厚,6个团,已被红军击溃。
第24军:军长刘文辉,27个团
第28军:军长邓锡候,42个团
第29军:军长孙震,24个团
新6师:师长李家钰19个团
新23师:师长罗泽洲,12个团,已经被红军击溃。
1935年3月,整编后的川军编制序列如下:
第20军:军长杨森,编为第133、134、135三个师,计6个旅14个团。
第21军:军长唐式遵,编为第146、147两个师。
第23军:军长潘文华,编为第144、145、148三个师。
第44军:军长王缵绪,编为第149、150两个师,以上统归刘湘直辖。共计83个团。
第24军:军长刘文辉,编为136、137、138三个师,共16个团。
第45军:军长邓锡候,编为125、126、127、128、131五个师,共24个团。1937年7月,131师撤消。1938年2月128师撤消。
第41军,军长孙震,编为122、123、124三个师,共19个团。
104师,李家钰任师长,编为3个旅9个团,另一独立团,共10个团。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川军出川抗战。
1937.11给予71军(163、164师)、72军(161、162师)番号。1938年2月,改71军为56军作为川内守备部队,
撤消72军,所属两个师改属东北军67军,参加武汉会战。
另将23军144师单独划出成立第50军,军长郭勋祺(1895-1959)。
第22集团军:邓锡候,辖41(122、124师)、45(125、127师)、47军(即104师)。奔赴山西前线。
第22集团军:刘湘,辖21(146、147师)、23(144、145、146师)、43军(即郭汝栋26师)。奔赴上海前线。
第20军:军长杨森(133、134、135师),单独参战奔赴上海前线。
26师—49军
34师—72军
20军:133、134师。杨森
21军:145、146、新7师。刘湘
24军:136、137师。刘文辉
25军148师。刘湘
41军:104、122、124师。孙震
44军:150、162、新25师。刘湘
47军:125、127师。邓锡候
49军26师。
56军:163、164师。刘湘
72军:34、新13、新15师。刘湘
95军:126、新9师。邓锡候
新17师:刘湘。

(0)

相关推荐

  • 宜昌边边(80)

    宜昌边边(80) △杨森与他的妻妾 八十.东山再起 人生就是和<增广贤文>说的一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杨森在狼狈不堪.一败涂地之时遇到了他人生中的贵人吴佩孚.而吴佩孚一统直系 ...

  • 四川省近现代人物——邓锡侯

    邓锡侯 邓锡侯(1889-1964),号晋康.生肖:牛.四川省营山县人. 1906年考入成都陆军小学堂第1期,1909年起先后被保送到南京第4陆军中学堂和保定陆军军官学堂学习. 1911年离校回川参加 ...

  • 曾苏元

    曾苏元(1896年11月10日-1960)原名宪悦,字起戎,四川广汉人.中央军校高教班第五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七期毕业,川军起义将领.早年在川军田颂尧部任职,1930年任第29军川陕边区剿匪第2纵队司 ...

  • 川军第二十军淞沪参战简史暨该军军歌一首赏析

    男儿乘风破万里,最好沙场死,国辱未雪怎成名,宝刀携出征.抗强权,除国贼,扫夷氛兮征禹域,莽莽长城,出入纵横,大地播英声. ----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歌十首 其一 川军第20军,军长就是近代民国史上大 ...

  • 泸顺起义副总指挥黄慕颜的传奇人生

    作者 饶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社会掀起"学习中共党史,弘扬爱国精神"的热潮.不论城市乡村,还是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红色喜庆的热闹氛围. 人们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感慨建 ...

  • 【西南作家•谭艺】曾令琪/张大千丈二中堂赠给谁

    西南作家·谭艺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张大千丈二中堂赠给谁 文/曾令琪(四川成都) 四川省资中县博物馆藏邑人张大千的一幅丈二中堂书法,一幅荷花图,堪称国宝. 一.大千 ...

  • 史记·刘湘将军列传

    刘湘者,字澄甫,四川大邑人也.其先为武举,父文刚,弓马娴熟,以贩稻为生. 湘持身谨严,为人彪悍!一日,墪师午休,梦有乌龙吸墨,及醒,见湘覆砚,以嘴吮墨,面目俱黑,是以知此子不凡.有吏来校点检,面有鄙色 ...

  • 何其宗:41岁当军长,前线打得越军狼狈溃逃,遭遇歹徒也绝不手软

    何其宗是上个世纪80年代新生代的军人,他是1979年2月17日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中打出来的猛将,在越战中他担任副团长兼参谋长,指挥有方,以最小的代价打击了越军,一战成名,在前线获得"丛林猛虎 ...

  • 大邑老刘家

    2021-04-25 22:45:20 提起大邑老刘家,可能没有几个人知道.但要提起大地主刘文彩,几乎没有几个人不知道.打我记事起,他就以一个恶魔形象活跃在小人书.连环画.影视剧和语文课本中,是横行乡 ...

  • 工农红军第一军的历史沿革及不同时期主官情况

    在红军历史上,有两支第一军,分别是1930年3月鄂豫皖边组建的红一军和1935年由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改编成的红一军. 一.鄂豫皖边组建的红一军 1.鄂东军 1927年11月,中共领导黄麻起义,组建了工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0军的历史沿革及不同时期主官军衔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0军,是由华北军区第14纵队改编而来. 1948年5月,冀南军区所属部队被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4纵队,韦杰任司令员,石志本任副司令,高厚良任参谋长,下辖第41.42旅. 韦杰19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的历史沿革及不同时期主官军衔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是由华北军区第7纵队改编而成. 1.第7纵队 1947年11月,冀中军区独立第9旅及各军分区6个独立团合编为第7纵队.下辖第19.20.21旅. 孙毅任司令,林铁任政委,周彪任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8军的历史沿革及不同时期主官军衔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8军,是由华北军区第6纵队改编而来. 1.第6纵队 1947年12月,冀中军区独立第7.第8旅分别改称第16.第17旅,北岳.冀晋两军区各一部编成第18旅,组建了晋察冀军区第6纵队.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7军的历史沿革及不同时期主官军衔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7军,是由华北军区第2纵队改编而来. 1.冀察纵队 1944年9月,晋察军区成立,司令郭天民,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刘道生,参谋长易耀彩. 下辖第1.11.12.13军分区. 第1军分区, ...

  • 人民解放军第66军的历史沿革及不同时期主官军衔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6军,是由华北军区第1纵队改编而来 1.独立第1旅 1946年8月,组建冀晋军区独立第1旅,旅长曾美,副旅长罗文坊,副政委李兆炳,参谋长李克林,政治部主任王卓. 曾美.罗文坊.李兆炳 ...

  • 人民解放军第65军的历史沿革及不同时期主官军衔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5军,由华北军区第8纵队改编而来,其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 1.华北军区第2纵队第4旅 第4旅的前身是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 1937年改编八路 ...

  • 新化北塔的历史沿革,你了解吗?

    新化北塔,位于湖南省新化县城北资水西岸,以方位命名.2013年新化北塔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书记载始修于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落成,但据民间传说,清嘉庆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军历史沿革及不同时期主官军衔情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军,由中原野战军为第2纵队改编而来. 最早可以追溯到晋冀鲁豫军区冀南军区.冀南军区,由由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1938年4月组建. 宋任穷任司令员,文建武任参谋长,王光华任政治部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