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最高境界:知行合一、道术兼修、内圣外王
做人的最高智慧
对一个人来说,学会做人要远远比学会一门专业更重要。但是现在没有一所大学设置“做人”这个专业,也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学科和专业。
关于做人的智慧,有两大体系,一种是讲究外在的技巧,主要是以现代西方体系为代表,可谓汗牛充栋,动辄几百页厚的教科书,例如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等或者李宗吾的《厚黑学》等;另一种是讲究内在的修养和悟道,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为代表,最著名的莫过于老子的《道德经》,把智慧精炼到一个“道”字,“道”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是最根本的法则。
对于处在现代速食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更喜欢技巧,捷径,窍门,速成的办法。所以大多数人忽略了对境界、格局的修炼,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迷失了本我,也导致现代社会变成了一个唯利是图、道德沦丧、没有信仰没有原则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是一个小人才能得志的畸形社会,而出不了圣人豪杰。
对现代年轻人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往往空谈大道理而并不实用,是“出世”的哲学,并不能“入世”应用到实际。并且这种境界是需要在不断的磨难和检验中才夯实的,所以一般都是人到中年甚至老年才开悟。如果没有外在的实力相匹配,空谈境界只会给年轻人带来苦恼和矛盾。
那么有没有一套符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经得起现代科学检验的体系,可以让年轻人们内外兼修,一举两得?
有的。其实东西方讲的本来都一样,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国学不只是对自身的修炼,也是可以结合到现实生活中来的。我门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几句话。这就是“知行合一、道术兼修、内圣外王”。
这三个词是古代做人智慧的精髓,这几个词跟现代管理学结合起来,是最实用,最现代化,最老少皆宜的做人智慧。这个世界变化越彻底,挑战越严峻,这些智慧就对人们越重要。
国学的误区
年轻人总觉得国学是有钱有闲的中老年人才热衷的东西,总以为学国学就跟学高尔夫一样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应酬需要。一提到传统国学,脑海中就浮现一个在香炉边打坐的老道士模样,不食人间烟火,躲到深山修身养性。
其实这是严重的误解。尽管大家都口口声声说东西结合、洋为中用,但是从来没有人认真地把国学跟现代科学融会贯通。长期以来国学跟现代管理学仍然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个体系,学国学的都是道士形象的老年人,学现代学科的都是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就好像中药和西药一样,是两种解释,是鸡同鸭讲。
很多年轻人以为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技能是学会最新的科技、掌握最新的潮流,而没必要搞什么虚的内心修炼。但是,任凭科技日新月异,而人性却是千古不变的。不管你懂得多少高科技,你的人性是和几千年前的人是一样的。只要你掌握了人性,任有千千万万个懂新技术的人,都能为你所用。所以不要瞧不起那些大腹便便的领导们,他们就是因为精通人性、懂得处理人际关系,才比你混得好多了。尤其是在中国已经进入老年社会,把持社会资源的还是追求传统的老年人,年轻人必须和他们一样通用的语言,才能从他们那获取资源。例如中移动的企业文化是“正德厚生臻于至善”。不懂这句话意思的人,你会和移动领导有共同语言吗?所以学习传统文化是人生的必然经历,你早晚都得学,早学早获利。
中国的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告诉我们做人的最高智慧了。自古以来,这么多圣贤之人亲身试行,印证了其实效。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独特的社会文化已经根深蒂固,而这一套体系最适合中国人,最适合中国的人文社会。忽略这些,或者照搬西方文化的人,在中国文化这样的汪洋大海中必定会遭遇风暴。
年轻人的国学
让年轻人困惑的不仅觉得国学和现代学科的差异,就连国学本身也门派繁多,学术之间也互相矛盾,让想学习传统文化的人无从下手。其实先哲们的思想不矛盾,只不过是分不同年龄段而已。
孟子是年轻人的哲学,讲内圣外王,讲进取,不仅是道德上的,还有作为上的。
孔子是中年人的哲学,平和、敦厚、智慧。重视对个人内心的冶炼,上升到“仁”的范畴。
老子和庄子则更智慧,更洒脱,也更具有平衡的意义。或许一个人只有先拥有以后,才能懂得分享,懂得放弃,懂得回归虚无。
简单来说,儒家是入世的哲学,道家时出世的哲学,佛家是既出世又入世的哲学。儒家看似入世,但它的极致也是出世,孔子把出世的道理融入入世之中。但是对于随着社会发展到如今,国学的理论基本上都算是出世的哲学了。
现代受西方文化影响,现代人更注重向向外求,追求物质,西方发明是一点一滴地累积,不断前进,所以后者一定比前人强。因此现在年轻人总觉得自己比古人强,所以不用去学习古人的文化。但是,在充满物欲的世界,我们虽然能够达到物质文明,却丢失了自己的精神生活。
而中国文化是向内求,以求生命解脱。中国古代先哲把所有的智慧都说出来了,后人很难超出范围。圣人大彻大悟了,其灵魂的境界已经达到了最高的境界,没有什么发展与不发展的。
因此,年轻人要成体系有步骤地学习,先学适合自己年龄阶段的,随着年龄增长去学习和实践中年哲学、老年哲学。
而我的使命,就是把国学在年轻人中尽早普及的办法,有了这个法宝,年轻人将不再迷失方向,一定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提前从中老年人手里接社会的班。
知行合一、道术兼修、内圣外王的含义
1、知行合一,知道的要和行动要一致。真正成功的人不在乎你懂得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将所知化为所用。用现代的话讲就是知和行的转换率越大越好。
2、道术兼修,道是道理,术是谋术。道是做人的原则,是不变的,术是做人的技巧,是需要多变的。只讲原则是迂腐的,只讲技巧是浅薄的。用现代话讲,就是做人的战略和战术要统一。
3、内圣外王,“内圣”是人格理想, “外王”是政治理想。在内能够修养自己的品德,象圣人一样;对外能够建功立业扬名青史。内圣外也圣,就成了迂腐。外王内也王,就成了暴戾。
一句话,知行合一是要你去做事,道术兼修是要你做对事,内圣外王是要你做成事。
去做事,是告诉你,仅仅懂的知识多没有用,扩大你的影响力,就要去做事。
做对事,是告诉你,你做的每件事要有意义,别为了眼前利益迷失了方向,要和你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战略和战术要一致。
做成事,是告诉你,内心有高境界,体现在外面就是要成王、要成事。这样才能内外一致,名利双收。
这三个词代表了做人的最高智慧,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其实东西方是相通的,例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也都是这样强调内外兼修。人分内外两个层面,一个是个人,然后是与世界产生的关系。都是要你先修炼内心,同时对外也要有所作为。不能只强调自身修炼,而空谈圣贤之道却不去做实际的事情。反过来,也不能只强调外在的技巧,太过注眼前利益而忽略了自身的修炼。要超越非白即黑的狭隘二分论,这不是教你折中或妥协,而是第三条路,是一种能够化解两个相悖事物的极高的智慧的思考。
知行合一,知道的要和行动要一致。真正成功的人不在乎你懂得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将所知化为所用。用现代的话讲就是知和行的转换率越大越好。
什么是知行合一
我们在《知行合一在年轻人中的应用》对知行合一有过详细的阐述,大家可以搜索此文,在这里我只做简单的介绍。
“知行合一”思想由明朝嘉靖年间的王守仁提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
王守仁“心学”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知行合一简单说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比如朱熹就主张知难行易,悟道是很难的,但执行似乎是很容易的。
王守仁却认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
知与行的辩证关系正所谓:自古多智者,智者之缺,多在缺行,而劳者多困,困在不知。知行合一强调理论要联系实际,否则,诚实变成了迂腐,信用招致欺凌,道德更成了枷锁。
知行合一的现代化解读
知行合一并不是空洞虚幻的哲学思想,而是实用主义,适用于各行各业。它博大精深,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解读。例如可以理解成:学以致用;知易行难;曲线救国;变通;以良知为基础,大智慧行事;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只有大目标,而没有具体可执行可分解可测量的步骤,只是空谈。
我们在系统地解释知行合一之前,先反思一下传统圣贤之道的弊端,而知行合一的好处是可以避免这些弊端。
例如,追求传统道德经、庄子、孔孟之道思想的年轻人。往往是只有名,没有利,如海瑞、于谦等清官一辈子被打压,穷困潦倒,还有坚持理想的梵高等艺术家也都是这样悲惨的命运。活着的时候收不到效果,往往到老年或者死后才有效果。这些好歹是史书留名的,更多追求圣贤之道的人更糟糕:空洞的圣贤理论不但不能在现实中应用,还成了负作用,所以这些人大半生都是平庸度过。并且追求圣贤境界的人,往往冷漠、清高,眼高手低,只爱陌生人而忽略身边人或事,往往以善小而不为。连自己都混的很平庸,更不要说帮助别人了。
“知行合一”的好处
每个年轻人都有过这样的痛苦经历:刚步入社会的时候,满怀抱负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却发现自己一直被教育灌输的是一套思想,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是另外一套准则。所以面对残酷的社会,是坚持理想抱负,被排挤打压,甚至成为先烈,还是随波逐流,同流合污呢?
而知行合一就是两全的办法,既坚持理想和正义,又能成就大事。
运用知行合一工具,可以名利双收;可以现实应用,及时获利;可以名垂千古,史书留名。利用知行合一这个工具,可以打败比自己强大一百倍的敌人。最后对自己来说,领悟知行合一,是一种极高的精神享受,其玄妙的快感,比任何精神药品都要过瘾。
知行合一思想的创始人王守仁跟其他的圣人、哲学家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不是理论派,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论加实践派。他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政务和军事活动。王守仁就是在实践中完善“心学”和“知行合一”,并最终悟道,“修”出来的。他跟其他圣人或哲学家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不是理论派,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论加实践派,他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政务和军事活动。王守仁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知行合一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仅仅是死了以后才出名,而且活着的时候也风光,有权有势。王守仁就是这样,他最大的官做到了南京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别。
单打独斗,不成气候,知行合一更适应规模化社会发展
徐阶、张居正、孙中山、蒋介石等都受知行合一思想影响。他们给现代年轻人一个重要的启示:好人也要结党。谁说结党就是坏事,谁说好人就不能结党?自古以来好人都不喜欢拉帮结派,信奉“君子之交淡于水”。这也是好人的命运往往是被恶势力打击或陷害的原因。好人觉得自己身怀绝技,能技压群雄,而不用依靠别人,所以更愿意独来独往。而贪官都喜欢拉帮结派,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是万能的,因此可以容忍同党中其他人的缺点。
为共同理念而聚到一起的是“结党”,为共同利益而聚到一起的是“团伙”。团伙做不大,也不长久,经常闹内讧。国外两党制的国家之所以富强,是因为有为共同理想的两组人进行良性竞争。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古代官场,是社会最大的组织。为官之道,就是入世,讲究的是为人处世,要平衡各方面最实在的利益。所以更多讲究出世准则的圣贤之道,在官场并不适用。在官场坚持圣贤之道的人,往往被视为迂腐,不懂变通。而知行合一是对圣贤之道的改良应用,它最先在官场起到作用,发挥光芒。
圣贤之道更适合出世,知行合一更适合入世
在古代,人类活动的范围比较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很松散。古代一个人的成功,可以跟其他人合作不深的情况下获得。圣人很少有当官的,他们处江湖之远,所以可以独善其身,可以讲究与世无争,去追求个人的超凡境界。
但是当今人类活动范围大大扩展,社会变为规模化发展。只有形成组织,得到更多的人帮助,才能取得成功。并且你需要与人合作,也需要与人竞争,在竞争中合作。这个时候,讲求与世无争、空洞飘渺的圣贤之道不能解决现实中与人打交道的问题。
而知行合一和圣贤之道最大的区别是,圣贤之道侧重的是个人,是自己去“知”去“行”,可以很少和别人发生联系;而知行合一是不仅仅自己的“知”与“行”,而是注定和身边的人互动,发生关系,影响其他人的“行”。所以,知行合一就成了最适合当今年轻人为人处世的准则。
做人最高境界:知行合一、道术兼修、内圣外王(三)
道术兼修,道是道理,术是谋术。道是做人的原则,是不变的,术是做人的技巧,是需要多变的。只讲原则是迂腐的,只讲技巧是浅薄的。用现代话讲,就是做人的战略和战术要统一。
这个社会只有极少数人有达到事业高峰之美妙感受,大多数人的失败,正是因为只学习外在的技巧,而没有注重内心的修养,由此迷失了方向,降低了追求。
道术兼修也可以叫道术合一。但是,很多人都没有分不清道与术的区别,甚至以为术就是道,或者只空谈道,而不懂术,结果寸步难行。
做人的道理是道,生存的技能是术。
现在年轻人太过于学习技能或专业,而忽略了学做人,或者学了一些做人的技巧,而没有注重内心境界的提升,并且也没有把品德和技巧两者合一。其实,术无道则不立,心道为本,道术合一,则无坚不催也。
很多人以为,成功主要是靠我自身的技能,然后我再掌握一些为人处世的技巧。认为成功是80%靠技能,20%是靠做人。但是实际情况是80%是靠做人,20%是靠技能。
做人与技能的比例其实是有一个年龄阶段的分配。人在年少的时候,要多学本领,技能是进入社会的入场券。但是以后,做人就占了主要。从总的人生来说,80%是靠做人,20%是靠技能。
大学教授只讲道,空谈战略,而生意人只讲术,只讲赚钱。结果大学教授还比不上一个小学文化的生意人赚钱多。
做人的境界是道,做人的技巧是术。
很多政治家只注重权谋之术,没有追求的人自然会成为贪官,而真正做大事的人讲道的,例如历史名臣,都是同时也注重自身修养的,例如曾国藩等。道可以让人成圣,术可以让人成王。心中没有大道的人注定难成大事;更不要说成贤成圣;纵然一时成事,也只能是混世魔王或乱世枭雄,终为世人所不齿。
很多人就以为个人成功是需要学习做人的技巧,以为80%靠技巧,20%靠品德,其实品德和境界才是主要的。80%靠品德,20%靠魅力。
人的理想是道,实现理想的方法是术。
道是方向,术是实现道的途径。人活着需要吃饭,但是人不能为吃饭而活着。道是讲人为什么而活着,术是人为了活着而采取的办法。
有些人一开始就有宏伟的理想,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往往挨饿很多艺术家就是这样。这是因为战略不是战术,不能用战略的那一套思维去应用在战术上,在具体实现上需要变通,需要学会另外一套规则。甚至很多时候,需要一边追求理想,一边找一个不想干的职业谋生存,例如很多艺术家兼职开饭店。
实现道需要懂得变通
仅仅有战略还不够,需要有战术来支撑实现它。无论多么伟大正直的理想,要实现它,还必须懂得两个字——变通。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
面对不同的环境,要学会尊重不同的游戏规则。因为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规则,你需要按各种游戏的规则去玩。你不会试图按一种规则去玩所有游戏,同样,不同的组织、不同的行业都有不同的规则,你要学会适应用不同的语言。例如,官场要适应并善用官场的规则,商场要适应并善用商场的规则,学术界有学术界的规则。不要试图用一种规则去面对不同的行业,聪明、幸运的人往往轻视游戏规则的重要性,总是依着自己的性格来,再聪明的人如果不熟悉一个游戏的规则也很快就会玩完,你足够圣人不懂官场的游戏规则同样也会碰壁,而专门钻研游戏规则的小人反而获胜,换句话说,小人在掌握游戏规则方面比你更专业。
君子往往空谈道,而小人只知道追求术
自古以来, 都有君子和小人之分。君子和小人最大的特点,是君子迂腐,墨守成规,小人多变,不择手段。君子和小人最大的区别,是君子注重自身的修炼,喜欢空谈战略,关注的是遥远的理想;而小人只关注别人,习惯搞战术,搞政治谋术,关注渺小的眼前实在的利益。
说白了,君子与小人,就是境界之分。做君子很难,经常吃亏,做小人却很容易获得短期利益。但是没有大境界的人是无法成就大事业的。翻开史书,没有一个小人可以有善终的,例如秦桧、严嵩等。也没有一个境界不高、贪婪算计的人能成大事的。而分析所有古今中外成功的人,清一色都是有很高的境界,而不仅仅是因为有能力。当然成功人士要有良知,否则就变成希特勒一样的涂炭生灵的魔头。
道术兼修,成就大业
做人的最高智慧不是让你在君子和小人中间取折中,而是要超越君子和小人。不仅要自身修养,还要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知行合一、道术兼修、内圣外王的好人。
境界高,心胸宽阔才可以广纳贤才,收获人心,成就伟业。君子有信仰,小人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人不会精益求精。而一个人只有在追求高境界过程中,才能更有动力不断学习,完善自己。人一旦从量变到质变,就可以产生无限的力量,和无限的吸引力,成为内圣外王的人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曾国藩。
一个人,只有为他人做出榜样,他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产生质变到量变的巨大效应,表现在商业上就是麦当劳,和麦当劳同时起步的有很多饭店,但是其他的饭店只讲“术”,只有麦当劳道术合一,从战略到战术的标准都高到一定程度,这样就可以全世界复制先进经验,产生乘法效应。道术兼修的人,就好比一个麦当劳,有无限大;而只讲谋术的人,顶多只能做成一个大饭店,而无法再做大。
道是内在,为长期,术是外在,为短期。成功的人跟不成功的人智商没有区别。成功的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养成了成功的习惯。
做人最高境界:知行合一、道术兼修、内圣外王(四)
内圣外王,“内圣”是人格理想,“外王”是政治理想。在内能够修养自己的品德,象圣人一样;对外能够建功立业扬名青史。内圣外也圣,就成了迂腐。外王内也王,就成了暴戾。
个人领域成功与公众领域的成功
“内圣外王”是古代读书人最高的追求,他们希望在内能够修养自己的品德,象圣人一样;对外能够建功立业扬名青史。也就是道德与政治的统一。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内圣即仁之体,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要象圣人一样;外王即仁之用,就是一个人对外要讲究仁义,而不是霸道,要成就一番事业。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内圣之有达到外王的目的才有意义,外王实现了,内圣才最终完成。“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外王”是“内圣”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
近代历史中能够称得上这个称号的人莫过于曾国藩了,他被尊称为“圣相”。曾国藩身上,体现了一种极其美妙的包容性,这一点是中国文化的至高境界——他能够将很多看起来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他们和谐相处。儒道释三位一体。他们从不咬牙切齿,却能微笑相对,这样和谐相处需要一种博大的气场。
如果没有内圣外王这样的体现,就会出现“一元化”的人,既内圣外也圣,或外王内也王。这两种极端都会造成偏差。
内圣外圣是迂腐
内圣外也圣是迂腐。这个社会的道德有两种,一种是普世的道德,一种是崇高的道德,但是只限于律己,不能强加于人。内圣外也圣者,往往导致把自己的道德要求强加给别人,而忽略了人性,真正决定大多数人行为的,却是另一样东西——利益。人有不追求圣贤的自由,用出世的标准来要求入世的身旁人,是自寻烦恼。很多人往往是境界已经修炼到高处不胜寒得地步,但是肉身却还在世俗之中。既然需要与世人互动,就要尊重入世的规则。
圣人只占这个社会的极少数,其实算是边缘人物,圣人的思想和准则只有影响了大多数社会精英,才能发挥能量。否则内圣外也圣,只会给自己和社会带来灾难。正所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一个人不能整天在家静坐,包揽群书,而不关心世事,这样的格局是只求自度而不求度人小乘佛教,也不能够儒家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外王内王是暴戾
除了内圣外也圣的君子之外,还有外王内也王的仁。但是现代人往往只关注外王,想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却忽视了内心的修炼。有勇无义,就成为强盗。例如李自成、洪秀全。只是外王的人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只能是灾难。很有霸气。但是没有原则。没有信仰,唯我独尊。外王内王,小则成为强盗流氓,大则成为混世魔头,对社会都是祸害。只有外王而内心不贤的人,只懂投机而没有没有追求,只懂称霸却没有德望。
曾国藩的成功,是他一生立志成圣儿的善终正寝。历史英雄那么多,他们可以战胜百万雄师,可真正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又有多少呢?而战胜自己正是曾国藩超越其他圣贤的地方。
君子杀人,只为救人,用杀为止杀,用暴为止暴。关键要看目的如何。心怀圣贤之道的人,已经达到无私无我的境界即使他在进行“破坏”工作,他的所作所为也是有功德的。
内圣外王、身心和谐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过于追求境界但是过于迂腐的人也不能成功。因为你的精神已经是出世,而你肉身却是在入世。精神境界与肉身地位存在一高一低的矛盾。内圣外王,就是把你的精神和肉身的高度统一起来,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内圣外王,就是入世修行的菩萨。
总之,你的境界和你的能力两者要和谐;你的精神和你的肉身两者要和谐;你的容量和你的拥有,两者也要和谐。
没有精神高度指引,即算你在事业和财富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到了一定的阶段,也必会迷惘;没有一定的物质保障,整日为一日三餐所忧,又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追求精神的富足?这也符合人的五种需求层次学说。
一个成功人士内心的发展历程
从内圣到外王的路程上,每个人都是在一次又一次否定自己中成长起来,不断对之前的信仰产生怀疑,然后根据实际不断调整的过程。人和历史,都是在螺旋式发展中前进。在一下路线中周而复始:“立志——被打击——失去信心——重拾信心——被打击——失去信心——重拾信心”。这个轮回往往要经历十几次,人才逐步成熟起来。人们追求境界的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往往是走三步,退两步。
所以年轻人要学会变通。以前历史书上把人物简化,是为了按某种要求教育孩子。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了非白及黑的观念,从来都没有中间地带,结果让我们误以为这个世界要么成为圣贤,要么成为小人。其实,圣贤之路是有第三种走法的,就是内圣外王。
曾国藩一生有三变,从儒家到发家再到道家。但是三种变化都是曾氏进化积雪中经世救民的一种方法和途径。曾国藩的思想本质始终没有变。曾国藩一开始学习的是儒家,讲究仁礼。但是在跟太平军作战的十几年中,更需要更现实更严厉的做法,于是开始侧重法家。最后战胜太平军后,开始回归道家,讲究功成,身退。将亲身培植的湘军拆散,最终得到善终。
总之,做人最高境界就是“知行合一、道术兼修、内圣外王”。达到这三种境界,是当今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下,这个社会处于老年社会和新技术双重力量冲击中,年轻人们可以内外兼修、一举两得的方法。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