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诗词简评与赏析栏目第二期

点击蓝字关注这个神奇的公众号~

七十戏作

杨逸明

吾生已届古来稀,脏器都超保质期。

不舍得扔须养护,且悠着用莫劳疲。

身虽垂老添些病,心可还童剩点痴。

俺这代人时运好,牢骚能让写成诗。

杨逸明老师和张金英老师在一起

英子赏析:

杨逸明老师的作品深受广大诗者的喜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关键的是他的作品总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读者想说而未说或难以说出来的,杨老师总能以轻松幽默的笔调道尽读者之意,因而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其作品的新奇(立意、语言、句式等)和通俗而不失风雅的海派幽默感,至今无人可效仿,早已经形成了“杨氏品牌”,我们从他的这首《七十戏作》可窥一二。

此诗紧扣“戏作”,以调侃的语气进行自我解嘲一番,呈现出一个乐观豁达、率性真诚、童心不老的诗人形象,自我画像极为逼真生动。幽默的语言、新颖的句式、良好的心态、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含义融为一体,令人喜读。

首联即交代自己已届古稀之年,身体已经衰老,然诗人以新词“保质期”入诗,增强了语言的灵动性与幽默感。人的身体就像一台组合精密的机器,在各个“零部件”的配合之下,才能够运转正常。其实身体的每个零部件,也就是器官,都有各自的保质期。近日,英国《每日邮报》就报道了该国专家根据实验及跟踪观察得出的结论,即各个器官都有不同的保质期。对照器官保质期统计表,七十岁的人,脏器都过保质期了。如此调侃身体状况,让人读罢抿嘴一笑之余亦增伤感,感慨岁月的无情,但下文的幽默又将我们的淡淡伤感渐渐抚平了。

我们从中二联可以看到诗人心态的自我调节:颔联以递进的流水对形式道出自身要注意保养身体,不能过于疲劳,因为“过期的脏器”已经难以消耗“生命之重”了。诗人不仅仅是自我劝勉,亦是劝勉同龄的老人,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颈联则以转折关系的流水对形式写出心态的返老还童,很是感人。虽然这个年龄的人身体容易添些病痛,但老人就如孩童一般,有一颗童心,而这颗童心正是不老诗心的体现。如果诗人丧失一颗纯净的童心,掺杂过多的世俗,是难以写出真正的诗篇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诗人就如孩童一般,其思维亦如孩童一样不会生锈,一样富有活力,一样能够突破固有的藩篱,从而创作出具有新鲜血液的作品来,杨老师即是如此,他的作品常写常新,我想这与他的心态是分不开的。诗心即童心,对自己喜爱的诗歌往往就像孩童一样痴迷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此句自然过渡到尾联,使得结构浑然。

尾联由个体拓展为群体,自然升华,最为出彩。“发牢骚”是一种精神释放,还有什么比这种释放更让人宽怀呢?当然,我们的诗词不是盛“牢骚”的容器,此“牢骚”亦非同一般牢骚也,它是诗人对于人事景物的感受,是对时事的关注与对世界的观望。作为诗人,应像孩子那样“童言无忌”,敢说真话,让我们的诗词真实自然,这样才能将“牢骚”转化为真正的诗,诗歌也才会充满生命力。从古至今,诗人有“牢骚”,但不是都能发出来的,有时会惹祸,甚至会丧命,历史上曾出现的“文字狱”即是明证。经历过噤若寒蝉的时代,如今能发点小牢骚了,诗人庆幸在晚年还赶上了相对宽松的言论环境,自是珍惜这种时运。此联有调侃,有辛酸,有感慨,亦带点嘲讽和无奈,读来五味杂陈。末句之“能让”一词虽然通俗,含义深矣。从中我们感受到如孩童般的诗人并不能像孩童那样率性而为,心中所思所想是不能完全诉诸文字的。诗人“发牢骚”当为本分之事,正如白居易所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如果连发点牢骚还要让不让,实乃笑话。一个真正的诗人,可以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点宽松,但不会仅仅满足于此,他们更希望能为正义发声,希望获得更为宽松的言论自由,而不是过多的受限,使得有些“牢骚”未能发出,郁积于心。当然,“牢骚能让写成诗”,这已经很不错了,即便“脏器都超保质期”又如何呢?诗歌永远不会过期,只要永葆童心,诗歌就会青春不老。此联的调侃中有不平,不平中有辛酸,辛酸里透着嘲讽,嘲讽中掺杂着无奈,还有无奈中的自我安慰,看似语言平淡,却在淡语中渗透着丰富的情感,而不仅仅是引人发笑而已,它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索。从中可以看出,杨老师的幽默虽与西方的“黑色幽默”不同,但同样是一种“带泪的喜剧”艺术。

全诗意脉贯通,诗人的情感微微起伏变化,自然流露于幽默的语言之中。首联漫着已届古稀的淡淡伤感;中二联进行自我调节,心态渐趋平和;尾联升华情感,在释怀中感慨万分。没有过多的矫饰,只有真正的情怀,这种真意的自然流露,便是一位纯粹诗人的童心所在,最为自然洒脱。

评析者简介

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女,70后,粤人居琼。好写作,爱诗词,尤喜古诗词鉴赏,著有各种评论五百余篇。曾任《当代诗词三百首》《当代诗人作品精选》副主编,诗词及评论散见于《中华诗词》《诗刊》《诗选刊》《心潮诗词》《海口日报》等多种刊物。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诗刊·子曰》特约评论员、《中华诗词》“新作点评”栏目评论员、中华诗词论坛高级评论专员。

金上京阿城怀古

邓世广(新疆)

毋轻谈笑说天骄,胡马胡尘一梦遥。 

声动千秋旗猎猎,气吞万里意萧萧。 

矜才咏雪非夸口,未必弯弓止射雕。 

华夏已经归一统,风流尽道数今朝。

注:金四世祖海陵王完颜亮有《念奴娇·雪》一词,通篇不见雪字,豪气干云,文采斐然。

惠子试评:

邓世广老师这首七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抚今追昔,咏物怀古,气势恢弘,读来让人产生“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慨叹!

阿城是金朝首都,也称金上京。民族领袖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建立金朝,与宋朝南北分治,经历四代之久。

“毋轻谈笑说天骄,胡马胡尘一梦遥。”在古代,中原以外的北方少数民族被称“胡人”,胡人游牧民族,胡服骑射,骁勇善战,历来令中原王朝不敢轻视。金朝开国元首完颜阿骨打,智勇双全,征战南北,南宋朝廷节节败退,议和抗战纷争不断!这段历史从侧面反衬金太祖可谓“一代天骄”。对于金人是骄傲,对于中原是忧患,岂可“轻谈笑说”?起句起得别具一格,明达生动。历史的痕迹历历在目,仿佛发生在咋天,只一梦之遥!夸张的修辞手法让时空一下缩短,拉近了今人与古人的距离。

承句“声动千秋旗猎猎,气吞万里意萧萧”,作者想象金朝开疆拓土、纵横捭阖的场面,旌旗猎猎,战马萧萧,气吞万里如虎,声势何其壮观!作者以历史的时空为基础合理想象,思绪驰骋,描述场景宏伟壮观,为诗篇增色许多!

转句“矜才咏雪非夸口,未必弯弓止射雕”更进一层,金四世祖完颜亮,不只会弯弓射大雕,更是文彩斐然,能写出传颂至今的咏雪词,可谓“矜倚马”的大才,文武兼备。古人有“彩笔谕戎矜倚马,华堂留客看惊鸿”之句。

“华夏已经归一统,风流尽道看今朝”,作者诗思万里,此处拦江一截,收束有力,气脉回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胜旧人,这是历史的必然!给人无限遐想与思索。

这首律诗愈品愈觉得味道醇厚,有如香醪,美不胜收,其诗有如下特点:

一、铺排有序,章法老到,起承转合,环环相扣,首尾照应。

二、议论与抒情相结合,亦庄亦谐,相辅相承。虚实相间,使诗词灵动而不呆滞!

三,表现手法上运用夸张、想象、典故、暗喻等手法。

邓世广老师曾任中华诗词学会高级研修班导师,现在担任“知否才女诗词”导师,是“知否”之幸也。本人非常喜欢老师的作品,向老师学习并致敬!评得不当,请各位老师指正!

评析者简介

王小慧,女,网名惠子。系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数学教师。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喜欢格律诗词。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导刊》副主编, 湖北《知否才女诗词》副社长、副主编,《鼓角之声》诗社编委.。作品散见于部分诗刊杂志及微信平台。

访杜甫草堂有感

包德珍

雨洗残痕万木春,依依碧草诉情真。

锦江明月三年客,茅屋秋风一叶身。

拥廨树阴遗血泪,浣花溪水逐烟尘。

诗心未负飘零苦,赢却苍茫自有春。

注:廨 xiè,官署,旧时官吏办公处所的通称:郡廨。公廨。

邓国琴赏析: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首联写作者千里迢迢来到魂牵梦绕的杜甫草堂,刚刚经过雨水冲洗后的一草一木依稀残留着子美的痕迹,杨柳依依,碧草青青,随风摆动,似在倾诉一千多年前草堂主人心怀家国的忧愁与哀伤。

颔联作者转换时空,思绪飞扬,那锦江的明月曾经陪伴诗人度过了几百个日日夜夜,给予了漂泊异乡的诗人多少安慰与幽思!秋风中,茅屋里的诗人如一片树叶,飘零、孤独、落寞、无助……

颈联,作者用如椽之笔,大写诗人忧国忧民,为国事操劳呕心沥血高尚情操及精神境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尾联转结,借景抒发情感,诗圣杜甫半辈子风风雨雨飘零之苦没有辜负他一片诗心,他那雄浑顿挫的诗篇将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作者开篇巧用拟人手法,草木似向游客倾诉杜甫在这里经历人生的苦难,以引起读者的兴趣,这样开头引人入胜,并为下文作了铺垫。再借雨后清新繁茂的草木之盛景反衬诗圣悲伤不得志的人生。

该律诗作者用虚实相间的手法,巧用时空转换,表达细致感人,同时让读者思绪也随作者笔下所描写的情景去追寻去缅怀......

该律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让诗圣杜甫的人生形象、精神内涵跃然纸上。特别是中间两联睹物思人,半句实写,半句虚写细腻传情层层递进。"大 廨旁到处留着你斑驳血和泪,浣溪沙水畔游荡您幽魂,"读到这如泣如诉高潮部分,同时也想起他那名作,《秋风为茅屋所破歌里》的句子, 为这个命运坎坷的伟大诗人深感悲哀而怀念,也为他自己茅屋到处漏雨,心里还时刻牵挂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境界而感动!读完作品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诗圣的高大形象,总是挥之不去!我不得不赞叹包导师深厚扎实的文学功底,以及饱攒热血的崇高思想境界!

评析者简介

邓国琴,湖北武汉人,网名绿绮。从小热爱文学,笔耕5年。2016年获全国昭君杯吟哦诗词大赛二等奖。2018年获中国孟浩然诗词大赛优秀奖。2018年获中国荆州屈原杯诗词大赛优秀奖。其诗词散见于《中华诗词》,《湖北诗词》,《九州诗词》等刊物。也有评论文章登载《湖北诗词》《鹰台》和各网络平台。

读田幸云女士新作《岁月》

评析者:朱升

诗作者:田幸云

减加岁月悟玄机,味若秋鸿天外啼。

百载苍虬撑傲骨,一枝瘦影绽菩提。

依山漱雪生冰蕊,听柳抽丝浣玉溪。

难近易安争渡处,敢将木桨探清奇。

原载《东坡赤壁诗词》2018年第3期

朱升赏析:

作者以“岁月” 为题,当是抒写人生感悟,但她一生以诗为魂,她的人生是诗化了的人生,她的人生感悟自然也离不开诗。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人生的酸甜苦辣让作者感“悟玄机”。 玄机者,天意天机也,佛家、道家称之为奥妙的道理,对于一个诗人来说,这“玄机”当是人生的真谛。

作者感悟的人生真谛是什么呢?是“秋鸿天外啼”, 是“撑傲骨”、“ 绽菩提”, 是“生冰蕊”、“ 浣玉溪”。

“秋鸿” 古诗文用来象征离别。南朝·梁·沈约《愍草赋》“秋鸿兮疏引,寒鸟兮聚飞”。 唐·李益《赋得早燕送别》“一别与秋鸿,差池讵相见”。 诗人与丈夫陈学璋先生爱笃情琛,但陈先生多年卧病在床,终至撤手西去,这生离死别的离情,对丈夫的不尽思念,是诗人心中永远的痛。

“苍虬” 亦作“苍虯”, 青色的龙,形容树木久经风霜,盤曲的枝干。诗人是生活中的强者,丈夫的逝去,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像饱经风霜的古木强“撑傲骨”, 面对人生。

“瘦影” 出自明·冯小青诗《怨》:“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17岁嫁冯通为妻,但与家姑不和,冯通是孝子,遂冷落了小青,她终日哭泣,故作此诗。

“菩提” 原是佛家用语,是觉悟,是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岁月的更迭,生活的磨炼,诗词的陶冶,让作者从“秋鸿” 哀鸣、“瘦影” 自怜中得到解脱,从而“绽菩提”, 达到大彻大悟。一个“撑” 字、 一个“绽” 字,用得恰到好处,画龙点睛,耐人寻味。

“冰蕊” 的形成, 是一种自然现象,一般诞生在南极或北极那极寒之地。极度的严寒,自然形成花蕊状的冰晶,美到了极点,人们称之为“冰蕊”。

“ 玉溪” 是溪流的美称。唐·贾岛《莲峰歌》“锦砾潺湲玉溪水,晚来微雨藤花紫”。 宋·朱熹《读李宾老玉涧诗偶成》“独抱瑤琴过玉溪,琅然清夜月明时”。

作者大彻大悟的人生真谛是诗化了的心灵,是诗化了的人生。她有生之年将在词林诗海中寻幽探奇,不断进取,凭意志“依山漱雪”, 用心灵“听柳抽丝”, 从而达到“生冰蕊”、“ 浣玉溪” 的目的。一个“生” 字,一个“浣” 字,也用得恰到好处,深化了诗的意境,给人留下了充分想像的空间。

女词人李清照是所有女诗人的楷模,“难近易安争渡处”, 形像地道出了诗人要以易安为榜样,虽然自已的诗作难以达到李清照“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鸿鹭” 那样高的境界,但她敢于操起“木桨”,荡起理想的航船,去探究诗词的“清奇”, 不断求索诗词的最高境界。

湖北蕲春朱升

作于2018年9月3日

朱升老师工作照

知否才女诗词

敬请关注

长按二维码就可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