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母校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看到转发来一封母校致校友的公开信,我很高兴。信很感人,象是年迈母亲对长大远行孩子的思念与期盼。也得知了母校迎来了50华诞喜庆的日子。我好激动,让我又忆起了母校,忆起了依偎在母校那段美好与幸福的时光。
母校坐落在一个奇特的小山丘下,三面环山,象是坐在一把“圆椅”上。学校大门正对着向桥大街。人家说:向桥中学(我的母校)风水好,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我深感自豪!
校背后的小山丘,也许同学们还会记得,会觉得它是同学们的“第二课堂”吗?记忆的小山丘,总是草色青青,蓬松柔软,山顶上凉风习习。也许室外光线好,又能亲近自然,老师允许同学们在晚自习课前的课外活动,带着书去小山丘温习功课。同学们三个一群,四个一伙坐在一起读书郎朗。附近做农活的人们也投来赞许的目光。夜幕降临时,同学们又回到各自的教室。
那时人们生活还不富裕,学校学习的条件也很差。在晚自习课上经常断电,教室里只好点亮着油灯。可大家还是很自觉、认真的做作业或是做些试卷。也有的几个同学挤在一盞油灯下学习,象是兄妹一样在“挑灯夜读”。教室内会烟雾腾腾,而老师也会在油灯下为同学们来讲解作业。下课铃响了,老师宣布下晚自习。可同学们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在更正答案。下晚自习很久了,可教室里还会亮着跳动的灯火。
我毕业那年的教室,是靠着最山边。都是一排排的平房子。教室前面还有一棵棵高大的泡桐树,那时的教室还在吗?
记得那年中考倒计时最后的30天,学校为我们开了“中考动员大会”。毕业班的同学们都集在我们教室里,集在一起,人很多,也很热闹。教室的黑板上用粉笔写着一副对联:
进黄高上重点,非我莫属
考清华入北大,金榜题名
会上,首先上台讲话的是我们的老校长,矮矮的个子,笑眯眯的,嘴里露出补上的一颗“金牙”。他鼓励我们迎难而上,在最后的30天刻苦学习,努力冲刺。他还讲述了上两届取得好成绩我们的学长们刻苦学习的感人事迹。他最后脱口而出一诗句鼓励着我们“不是教室吹海口,试看中考显雄风”。赢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还有其他的校领导与科任老师讲话了,也有学生代表相继发言。
最后上台讲话的是我们的班主任,他笑眯眯对大家说:“我把同学们看作是一匹匹马儿,是一朵朵的花儿,愿我的马儿,一马当先;愿我的花儿,光彩照人”。在场的老师笑笑地说:“还是语文老师会讲话”。最后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大会也结束了。
这次大会后,同学们更加努力的学习。在后来的中考,同学们没有辜负众望,取得了好成绩。为母校争得了中考成绩全县第一的三连冠。让人刮目相看。
我为母校深感自豪!
虽然我与母校聚焦只有短短的三年,可那段幸福与美好的时光,会不时地在记忆的长河中泛起着朵朵的浪花,母校会让我常常地忆起。
2018年5月7日
作者简介
邓应林,湖北蕲春县向桥乡王榜村人,文学爱好者,常写散文,现在广州市务工。
《家乡文化天地》微信平台征稿启事
本微信平台欢迎全球各地的湖北人、蕲春人、以及各地热爱乡土文化的人士投稿,散文、小说、格律诗词、古风诗、民歌民谣、自由体诗、精彩摄影、绘画、书法、经典自拍短视频、精彩自唱歌曲、戏剧等等文化作品,都受欢迎。各类作品文责自负,不得抄袭他人,作品力求原创,若在其他报刊或微信平台上已发表过,务必请注明,以免误判。
为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各投稿者务必请附上个人简介一则,近身照片一张,以及与作品有关的照片若干张。
各类文章的打赏金,一周内累记超过20元的,除去微信平台的维护扣费外,原创文章作者和平台的运营者按7:3分成,须一周后到账。
在这离多聚少的打工年代里,愿五湖四海的老乡们能在网络中团聚、相知,言说自己的难忘故事,发表自己的生活感悟,分享久违了的乡情文化,联络同乡故旧之间的感情,传播时代正能量。愿这个平台能为各位老乡的生活带来一些温暖,一抹亮色……
投稿QQ邮箱:631832697@qq.com
最接地气的公众号
敬请您的关注
长按上面的二维码可以关注本公众号
关注是最贴心的支持,转发是最温馨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