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复东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用药规律
何复东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用药规律分析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科多发病及常见病,中医称之为妇女“绝经前后诸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一般发生于40~55岁之间,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主要近期症候有月经紊乱、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神经精神症状;主要远期症状有泌尿生殖功能异常、骨质疏松、心血管系统病变等。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妇女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并直接关系到女性老年期疾病的发生,因此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帮助女性平稳度过围绝经期。西医学对本病的治疗措施主要采用激素替代治疗,有着较大的副作用和一定的危险性。而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疗效显著,且副作用较小,具有明显的优势。何复东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对中医临床常见病、疑难杂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注重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结合,形成了自己的辨病、辨证、辨状态“三辨论治”思想,在特异性辨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采用周铭心教授创立的方剂计量学研究的方法,探讨何复东主任医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学术思想特点,分析何复东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方药运用情况,研究何复东临证方药特点,探索以科研传承的方式对何老的临床经验、思辨特点、学术思想进行传承研究。兹将统计分析内容及结论分述如下。
五、统计结果通过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药物使用范围进行频数分析,从而推断出高频次的药物在用药频次、功效、气味、归经的主导趋势,总结何老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证方药的特点。1.何老用药频次较高的药物依次为葛根、巴戟天、紫河车、淫羊藿、补骨脂、知母、钩藤、天麻、仙茅、石决明、黄连、菟丝子、黄芩、甘草、何首乌、鹿茸、黄柏、栀子、桂枝、锁阳等,见表5-10。表5-10 用药频次统计 续表 2.对何老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药物功效归类情况,见表5-11、表5-12。共统计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处方175张,共用药158味,药物的使用总频次为3428次。其中使用最多的是补虚药,共36味,占22.78%,使用频次1511次,占总频次的44.08%;补虚药其中又以补阳药使用频次最多,为14味,占38.89%,使用频次1110次,占补虚药总频次的73.46%;其次是清热药,用药知母、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等共26味,使用频次846次;再次是解表药15味,使用309次,其中使用最多的是葛根,使用频次达160次,使用频率4.67%,其次是桂枝。表5-11 方药功效归类统计.统计何老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药的四气和五味归类情况。见表5-13、表5-14。从四气看,使用最多的是寒性药物,其次是温性药物;就五味看,使用最多的是甘味药物,其次是苦味药物。表5-13 方药四气归类统计 表5-14 方药五味归类统计 续表 4.何老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药归经情况统计,见表5-15。从表中可以看出,归入脾、胃经的药物最多,其次是肝胆经;入脾胃经的药物占25.49%,入肝胆经的药物占24.37%,而归肺、大肠经的药物占19.33%,位列第三。表5-15 方药归经情况统计
六、结论分析1.注重补虚,重视阳气妇女年届45~55岁之间,称为更年期。在此时期,月经从不正常到自然绝经,所表现出生殖生理变化和自主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为主的临床证候群,主要为阵发性烘热,热后出汗,汗后畏寒,或夜间盗汗,常伴胸闷心悸、烦躁、易怒、眩晕、忧郁、精神萎靡等一系列症状,统称为更年期综合征,中医则称为“绝经前后诸证”。何老认为,本病病机属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亏虚而致的阴阳失调,关键在肾脏。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又为五脏之根。肾阳虚则功能不足,少火不能温煦五脏。肾阴虚则精血不足,冲任亏虚,五脏失其濡养;阴虚则热,阳虚则寒;阴阳紊乱失调,可见寒热虚实交杂错乱,诸多症状,变化难测,故治当从本。而天癸源于先天,藏于肾,靠后天滋养、支持逐渐趋于成熟而存于体内;它决定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在人的一生中经历了由“至” 到“盛”,由盛渐衰而竭止的过程。渐衰阶段,多发生绝经前后诸证。但其强大功能的发挥自始至终受肾精、肾气的直接影响。而人到中年以后,随着肾中精气的由盛转衰,一损俱损,受其影响,天癸也日渐不足,终于不复分泌,人便进入更年期,于是女子表现为经闭,男子表现为精少,最终男女都丧失生殖能力,故天癸与肾的关系十分密切。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何老遵经据典,阐发幽微,治疗围围绝经期综合征重视强壮肾阳,在处方统计中发现,何老补虚药使用较多,其中尤以补阳居多,如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补骨脂、制何首乌、菟丝子、锁阳、鹿茸等均性温味甘之品,巴戟天补肾助阳,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主要含有黄酮、氨基酸等,有明显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有抗抑郁作用;仙茅辛热,归肾、肝经,温肾壮阳,菟丝子辛甘平,归肾肝脾,补肾益精,含有皮素,胆醇等,水煎剂能明显增强黑腹果蝇交配次数;淫羊藿辛甘温,归肾肝经,补肾壮阳,主要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淫羊藿可以增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及肾上腺皮质轴、胸腺轴等内分泌系统的分泌功能。从药性分析,大多为温、热之性,体现了何老用药助阳益气,温润填精,取“少火生气”之意。2.脾肾双补,勿忘后天“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既绝,乃属太阴经也”。妇人年过半百,阳气渐衰属自然规律,而赖以生存、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精、血、神、气,取决于脾胃之化生。倘若脾虚则肾无以养则肾更虚,脾胃一病,百病由生,更年期综合征亦在所难免。治疗时一味补肾则远水不解近渴,清热养阴只能是扬汤止沸,唯健脾补气方可使化源充足,冲任得养,气血条达。正如李东垣所云:“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此补后天以滋先天也。可见,无论从肾精还是天癸入手,均与“先天”肾和“后天”脾密不可分。故每临此病,何老多以治肾为本,同时治脾,治脾的目的还是为了治肾。所以治肾为根本,治脾为权宜。“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从归经统计结果分析,脾胃经药位居第一,反映何老在重视补肾填精的基础上不忘健脾以滋血源,其中尤其喜用甘草,甘草既能补脾益气,调和诸药,又能降低方剂中温阳药物的燥烈之性,其甜味浓郁可矫正方中汤剂的口感,缓解某些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葛根是一味发散风热药,归脾胃经,具有解肌透热、生津止渴之功效,此外,葛根能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从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改善心慌等心血管症状。3.寒温并用,补泻同施,两不相碍本病辨证总属本虚标实,临床时所见的肾虚症状并不明显,却常见因肾调节阴阳相对平衡失常,致使心、肝、脾、胃功能的紊乱而产生痰、湿、热及郁火等病理产物的实证。由于肾之阴精亏虚,肝肾同源,可导致肝阴不足,肝火亢盛或肝阳上亢;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还可导致心火偏亢、心神不宁等虚火证候;由于水不涵木,肝失疏泄条达,横逆犯脾,使运化失常,致体内水液代谢异常而助湿生痰;湿、热、痰阻滞气机运行而产生郁火。故何老独具匠心,治疗时有补有泻,并根据病机辨证地选择先治后治,分清主次、有所取舍,不必面面俱到。补于肾,泻于肝;补于脾,泻于心;补泻并用,先后交互而施。当补与泻发生矛盾时,先治产生主证的主要病机,扫荡主要病理产物,可用“补其母” 或“泻其子”,灵活机变以求达到补虚泻实邪之目的。必须指出,补泻虽可同施于一方,但决不可补泻施于一处,否则肾不可泻肾而可泻肝,泻心不可补心而可补肾,否则,补心而泻心,于补无益;泻肝而补肝,则泻少功。如以巴戟天、仙茅、淫羊藿等大补肾之阳气,又以黄连、栀子等泻心火,以菟丝子等补肝体,又黄芩泄肝火。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新方八阵》中指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何老亦很注重调补肾的阴阳平衡,在补肾温肾之中伍以清热之品。4.疏泄肝气,调畅气机何老承前人要旨,强调“女子以肝为先天”,结合临床经验,养血疏肝,在治疗中较多使用了归肝胆经的药物,如何首乌、锁阳、炒白芍、当归、巴戟天、淫羊藿等,从归经统计结果发现,肝胆经仅次于脾胃经,如使用频次较高的葛根、甘草,其治疗大法已彰显补肾健脾疏肝;在药性统计方面发现寒温并用,甘补之时,不忘苦降,整体分析其用药甘而不滞,润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机调畅,气血调和。5.善用葛根,自拟葛九汤何老在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时一个较为突出学术特点是运用大剂量的葛根(30g),其使用频次位于第一。葛根属解表类的发散风热药,甘辛凉,归脾胃经,取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之意,即可制约补肾阳药物温燥之性,防止劫津伤阴,又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葛根能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改善心慌等心血管症状。葛根的煎剂、葛根素等均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葛根主要含有黄酮类的物质如大豆苷、大豆苷元,异黄酮苷,为合成雌激素的主要成分;葛根总黄酮能扩张冠脉血管和脑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应。何老自拟的“葛九汤”以葛根为主,合巴戟天、仙茅、淫羊藿、菟丝子、补骨脂、紫河车、肉苁蓉、甘草,是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基础方,如有潮热、汗出等症明显时加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知母“五黄”,以在补肾填精益髓基础上泄其心火、肾火、肝火等;若失眠、心悸、烦躁等症明显时可加五味子、炒酸枣仁养心安神;加天麻、钩藤、石决明等镇静安神;加郁金、合欢花解郁安神;其方药运用补而不滞,寒热平调,既重视经典,更重视创新发展,又结合现代药理研究遣方用药,使整体特色趋于平和。总之,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临床症状复杂多变,病证虚实寒热错杂,所以何老主张“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通过对何老用药的功效、使用频次、归经、四气五味等统计对比,发现何老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以补肾健脾为主,疏泄肝气、调畅气机为辅,用药寒温并用,补泻同施,辨病辨证辨状态相结合,使精血俱旺,气机调畅,气血调和。(杨宇玲 严兴海 李涛 吴斌 何茁 杜樱洁 何复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