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十三:危在旦夕

“孔融让梨”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故事的主人公孔融,字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自幼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长大后,成了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汉献帝即位后,孔融历任北军中侯、虎贲(bēn)中郎将、北海相。北海的治所在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东南。孔融任北海相时,清正廉洁,刚直不阿,荐举贤良,礼待百姓,广受北海军民爱戴,时称孔北海。

那时,朝廷黑暗腐败,外戚何进专权,宦官十常侍横行朝野,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衰颓,又逢连年大旱,农田颗粒无收,但朝廷赋税不减,贫苦农民走投无路,纷纷揭竿而起,参加巨鹿人张角发动的黄巾起义。他们烧毁官府,杀死吏士,四处劫掠,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孔融所在的北海也未能幸免。

当时,青州黄巾军的首领管亥,带领几千起义军,把北海相孔融紧紧围困在都昌城。孔融率领北海军民坚守在城内,城中粮草一天天即将耗尽,形势万分危急。

这天晚上,一个年轻人趁着夜色,悄悄绕过黄巾军,来到城内,求见孔融。

手下人把这位年轻人带到孔融面前。孔融不由仔细打量起来,只见此人二十多岁,身高八尺,俊眉朗目,乌发美髯,肩宽背阔,英俊威武,气概非凡。

年轻人来到孔融面前,跪倒磕头,自我介绍:“丞相,我就是太史慈啊!我前几天刚从辽东返家,家母告诉我,自从我去往辽东后,您对我母亲抚恤有加,比起老友旧亲,有过之而无不及。听说您被贼人所困,我和母亲焦急万分。于是,我辞别老母,日夜兼程,来到都昌,乘夜色找空隙进得城内,请您给我一支兵马,我救您出去!”

孔融迟疑再三,觉得太史慈虽然年轻英武,但是冲入敌阵,恐怕凶多吉少,白白搭上性命,就说:“还是等待援军吧,那样稳妥些!”

三天过去了,朝廷并没有派兵来援救北海,城内粮草消耗殆尽,孔融万分焦虑。他打算派人给平原相刘备下书,请他派兵救援。可是,都昌城被敌军围了个风雨不透,水泄不通,怎么出得去呢?手下没有一个人敢接令。

这时,太史慈前来请令。他言辞恳切地说:“过去,丞相曾经救济过我的母亲,如今丞相有难,我母亲命我前来救您于危难之中,我一定想尽千方百计出城下书,请您相信我!”

孔融见他态度真诚,听他言辞殷切,只好答应让他前往。

第二天一早,太史慈饱餐战饭,浑身上下收拾紧趁利落,背上弓箭,跨上战马,带着两个骑兵,各拿一个箭靶,打开城门,径直来到城下。城外的黄巾军见有人出城,都十分惊骇,赶紧集结起来,严阵以待。但太史慈只骑马来到护城河边,插好箭靶,练习射箭。练习完毕,便入门回城。第二天早晨也是如此,城外敌军有的站起戒备,有的躺卧不顾。太史慈再放好箭靶,习射完毕,再入门回城。第三天早晨,还是如此,城外敌军懒得站起戒备。太史慈突然扬鞭,“啪!”朝着马屁股猛的一抽,战马扬起四蹄,直突重围,向平原奔去。等到敌军发觉,想要阻挡,为时已晚,太史慈已冲出重围。有几个敌兵紧紧追来,太史慈拈弓搭箭,使个回头望月,“啪啪”几箭,射杀数人,再无人敢来追赶。

不久,太史慈来到平原,拜见刘备,恳切地说:“我是东莱人太史慈,与孔北海并无骨肉之亲,也非乡党之友,只因慕名而来,兼有报答他救济老母之意。现在孔北海被管亥率贼军围困,里无粮草,外无救兵,危在旦夕。我很早就听说您仁义著于四海,更能救人急难。现在北海正盼您出手相助,就派我冒刀刃之险,突出重围,从万死之中托言于您,惟望您救人于危难之中。”

刘备闻听,深受感动,即刻派遣三千精兵随太史慈返回都昌,解孔北海之围。

管亥的人马听说援兵已至,怕内外夹击,腹背受敌,立即退走。孔融得救,感激不尽,兴奋地拉住太史慈的手,说道:“你真是我年少的挚友啊!”

太史慈见孔融平安无事了,就告辞回家,禀告母亲。他的母亲说:“儿子,我很庆幸你得以报答孔北海啊!

这个故事出自《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危在旦夕,指危险就在眼前,形容十分危险。请注意,全国各地中考题常考“危在旦夕”的字形,不要写成“威在旦夕”或“危在但夕”。

错误用法:

周末晚上十一点,我还没有做完家庭作业,眼看危在旦夕,这可怎么办啊?

辨析:危在旦夕,指危险就在眼前,形容十分危险。写不完周末家庭作业,并没有什么危险啊!所以不能用“危在旦夕”。

正确用法:

1.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

2.这次地震中,一男子右脚踝关节处被预制板死死卡住,无法移开,生命危在旦夕

(0)

相关推荐

  • 太史慈:运气,和能力、努力一样重要

    在东吴的阵营,最让人惋惜的,是太史慈. 一可惜,死得早.生于166年,死于206,才活了40岁. 二可惜,文武双全,智勇兼备,未能大用. 三可惜,胸怀大志,大志未酬. 这位武功与小霸王孙策匹敌的猛将, ...

  • 临终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临终诗 孔融 [魏晋]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十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东汉末年,淮阴(今属江苏省)有个年轻人,名叫韩信.此人长得身材高大,英俊威武.可是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孤苦无依.没有出众的德行,不能被推选去做小吏:又不会依靠做买卖,来维持自己的生活,韩信就只好经常寄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十八:喋喋不休

    西汉文帝时期,有一位法学家,名叫张释之.他历任谒者.谒者仆射.中郎将等职,因向汉文帝陈说秦汉兴亡之道,而补任廷尉之职.廷尉是当时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相当于现在最高人民法院的院长.张释之在任上直言敢谏,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十五:凤毛麟角

    南北朝时期,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谢灵运有一个孙子,名叫谢超宗.谢超宗自幼聪敏好学,诗文极富文采,年少成名,深得宋孝武帝刘骏赏识. 宋孝武帝刘骏剧照 孝武帝的八儿子是新安王刘子鸾,谢超宗曾在刘子鸾手下做常侍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十五:量体裁衣

    南北朝时期,南齐开国皇帝齐太祖萧道成,是西汉宰相萧何的二十四世孙.他从小就关心百姓疾苦,称帝之后, 思贤若渴,广揽人才,下诏"修建儒学,精选儒官".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张融,就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十四:百折不挠

    东汉灵帝时,有一位贤臣,名叫桥玄,字公祖,是梁国睢(suī)阳(今河南商丘)人,官至太尉. 桥玄为人谦和,生活俭朴: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贵,被时人称为名臣. 桥玄年轻时,曾在睢阳县担任功曹这样的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十二:鹤立鸡群

    有一天,一个同学问我:"焦老师,成语'鹤立鸡群'能用来形容鹤吗?能用来形容鸡吗?"我说不能.那个同学问: "为什么呢?" 其实,很多读者都会有和这位同学一样的疑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十一:侃侃而谈

    有一次,我批改作文,看到一个同学写了这么一个句子:"一到课间,我同桌就在座位上侃侃而谈,说得天花乱坠,大家没一个人相信他说的话."我提笔,轻轻地在"侃侃而谈"写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十:自怨自艾

    在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了三位德才兼备的帝王,他们就是尧.舜.禹.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尧.舜.禹,一直被人们视为"明主""圣君",他们主动传贤让位的行 ...

  • 焦老师讲成语故事之二: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东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名叫班超.当时西域的一些国家既怕匈奴, 又不愿疏远汉朝, 处在脚踏两只船的状态.班超就奉命到西域各国去建立友好关系, 他先到鄯善国. 国王开始对他十分尊敬.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