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经典 | 《除欲究本》卷一 · 五言(三)

五言(三)

《除欲究本》卷一

人身有六門,六門能走神;

何不細查究,神走主何因。

耳目口鼻舌,耗人神氣精;

此是神出路,主意全是心。
心裏要想聽,耳裏能走神;

心裏要想看,眼裏能走神。
心裏想言談,口裏能走神;

心裏想聞臭,鼻孔能走神。
心想嘗滋味,舌尖能走神;

諸事全不想,自然閉六門。

六門照常關,才是真養神。

高人學涵養,只知有性命。

輕財似糞土,所以養德行;
處事先講理,非理不敢行。

愚人不講理,逞勢拿命碰;
這家不肯讓,兩家搬的硬。

不是打官詞,一定失人命;
明公不爭論,爭論就不明。

惡人有天罰,惡滿天報應;
善人有天憐,暗裏有感應。

開口神氣散,舌動是非生;

二句本來好,雖用雖不用。
未學先閉語,啞吧都飛升;

學明不說話,內裏無話種。

有種定要發,發出向外攻;

不由就張口,舌動是非生。
非餘肯說話,我還未學通;

學明自不說,口也不用封。

昨日住在西,今日搬在東;

房換人不換,好比一修行。
來去常在世,凝住真如性;

未了晝夜忙,了足本來空。
私欲都除盡,古鏡放光明;

照見紅塵假,才能出五行。

超出三界外,解脫心上繩;

撒手得逍遙,出苦作仙翁。

世有一等人,張口賣良心;

揚出自己善,指善度光陰。
心靈生巧計,韜略驚鬼神;

廣做異端事,粘著哄騙人。
自己專弄假,昧心說己真;

因果付肚外,天理全不存。
豁出自變驢,損德行不仁;

如此為的何,求榮利己身。

我就吃此虧,才入地獄門;

公欲免地獄,存正禍不侵。
雖然存正好,到底榮是根;

榮根若不除,正也存不穩。
世人勸世人,說你歇心罷;

此話值萬金,聞者都未達。

真心學清靜,諸慮都放下;

不染亦不著,涵養功到家。
雖然如此贊,惟恐放不下;

要知山下路,去來再問他。
三教大聖人,才知歇心法;

各人有書籍,還要仔細察。

急緊訪明師,窮透歇心法。

关于作者

董清奇,清代河南邓州人,生卒年不详。他曾到处云游参访,且惯于赤足,乞食为生,颇有全真祖师苦志清修之风,故号“乞化道人”、“赤脚道人”,时人亦称“赤足董仙人”。

他的足迹遍布陕西、湖北、湖南、甘肃、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因而见多识广、德高望重。清代嘉庆丙寅年间,在八仙庵内有识之士的努力下,董清奇被聘为住持。

他勇于担当,雷厉风行,一方面致力恢复十方丛林制度,重新开坛演戒;一方面竭诚募化集资,对八仙庵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葺,据说西跨院即此时扩建而成,并增建邱祖殿。

董清奇还善于言辞,他把云游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汇编成一部《除欲究本》,以浅俗轻快的口吻和笔调宣扬三教合一的心性修养思想。嘉庆十八年,地方官绅商庶为他捐资出版了此书,为八仙宫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位修持高洁、见多识广的住持,感召力、凝聚力自然是巨大的,所以可以想象当时八仙宫香火鼎盛的情形,否则怎么能配得上“大振仙宫”这样的评价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