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名方—保产无忧散(汤)
保产无忧散(汤),是中医产前常用且疗效非常确切的一个名方,其功效据文献记载和现代报道主要有:(1)催生顺产;(2)安胎,治胎动不安和偶伤胎气势欲小产者。(3)纠正胎位不正,横生逆产,胎衣不下(4)治疗习惯性流产等。长期以来许多业界认为本方最早载于《傅青主女科 产后篇》补集。
下面将我看到的载有保产无忧散(汤)的部分中医药书籍作一下介绍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由《内经拾遗方论》增补而来。《内经拾遗方论》作者 宋 骆龙吉撰,撰年不详,书中记录有六十二种病症 。明万历已亥(1599年)年,刘浴德、朱练又续补88种病症,书名为《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刊行于世。现存世最早的是清 康熙丙寅(康熙四十九年,即1710年)年夏五月刊行本。全书共四卷,在第四卷载有:
无忧散 服八剂或间日一服。此方能令产时不疼即下
菟丝饼一钱五分 当归 酒洗,一钱五分 川芎 一钱三分 白芍一钱二分,冬月只用一钱 荆芥穗八分 炙黄芪八分 厚朴姜汁炒, 七分 枳壳六分 叶艾五分 真贝母一钱五分,去心 羌活五分 甘草五分
右十一味以方修合,另将真贝母碾细末,候药煎好冲入同服。
用生姜三片, 空心服。
······。药料必捡选道地,炮制务要照原方,逐味称准,奏效如神,乃万古不移之妙药
《胎产心法》作者 清 闫纯喜,成书于1725(清 雍正三年)年,刊行1730(清 雍正八年)年,本书《上卷 保产论》载:
千金不换方一名保产无忧散
当归 酒浸 川芎 菟丝子各一钱五分 黄芪八分,蜜炙 白芍一钱二分,冬季用一钱 川贝母一钱,去心 枳壳六分,麸炒 厚朴七分,姜汁炒 蕲艾 羌活各五分 荆芥穗八分 生草五分
加生姜二片,水二碗,煎八分, 空心服。临产不拘时服,制度分量不可加减。
如临产一二日前,觉动履不安,服一剂可保无忧。此方屡经试验。
《医学心悟》作者 清 程国彭 刊行1732(清 雍正十年)年,本书《第四卷 临产将护法》载:
凡临产将护之法有四∶一曰 善养。······。 二曰 择稳。······。 三曰 服药。凡新产女子,其脏气坚固,胞胎紧实。八月,宜服保产无忧汤二、三剂,临产再服二、三剂,撑开道路,则儿易生。······。 四曰 吉方。······。
神验保生无忧散
妇人临产,先服一、二剂,自然易生。或遇横生倒产,甚至连日不生,速服一、二剂,应手取效,永救孕妇产难之灾,常保子母安全之吉。
当归 (酒浸一钱五分) 川贝母(一钱) 黄芪(八分 ) 白芍(酒炒,一钱二分,冬月用一钱 ) 菟丝子(一钱四分 ) 浓朴(姜汁炒, 五分 ) 艾叶(七分) 荆芥穗(八分 ) 枳实(面炒,六分) 川芎(一钱三分) 羌活(五分) 生草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煎至八分,空腹,温服。
此方流传海内,用者无不附应。而制方之妙,人皆不得其解,是故疑信相半,予因解之∶新孕妇人,胎气完固,腹皮紧窄,气血裹其胞胎,最难转动,此方用撑法焉。当归、川芎、白芍,养血活血者也,浓朴,去瘀血者也,用之撑开血脉,俾恶露不致填塞。羌活、荆芥疏通太阳,将背后一撑,太阳经脉最长,太阳治而诸经皆治。枳壳,疏理结气,将面前一撑,俾胎气敛抑而无阻滞之虞。艾叶,温暖子宫,撑动子宫,则胞胎灵动。川贝、菟丝,最能运胎顺产,将胎气全体一撑,大具天然活泼之趣矣。加黄芪者,所以撑扶元气,元气旺则转运有力也。生姜,通神明去秽恶,散寒止呕,所以撑扶正气而安胃气。甘草,协和诸药,俾其左宜右有,而全其撑法之神者也。此真无上良方,而世人不知所用。即用之而不知制方之妙,则亦惘惘然矣。予故备言之,以醒学人。
华佗神医秘传 原题“古代真本”,“汉。谯县华佗元化撰、唐·华原孙思邈编集”,实际本书初刊1922(民国十二)年。本书虽有孙思邈、徐大春等名医作序,但业界有人认为此书不是华佗遗著。此书卷七 产科神方中有华佗治安胎神方,药味、分两、功效和保产无忧散基本相同,
华佗治安胎神方
浓朴(姜汁炒) 蕲艾(醋炒)各七分 当归(酒炒) 川芎各一钱五分 黄芪 荆芥穗各八分 菟丝子(酒泡)一钱 白芍(酒炒)二钱 羌活 甘草各五分 枳壳(面炒)六分
上以水二碗,煎取一碗,临服时再用贝母去心为末一钱,以药冲服。此方功效极伟,凡妊娠七月者,服一剂;八月者,服二剂;九月十月,皆服三剂;临产服一剂。且凡胎动不安,势欲小产,及临产艰危,横生逆产,儿死腹中,皆可服之,极有奇效。惟预服者空心温服;保产及临产者,皆临时热服。一剂不足,继以二剂。如其人虚弱,可加人参三、五分,更佳。
《傅青主女科》作者 傅山 字 青主,最早刊行1827(清 道光七年)年,其产后篇补集载有:
保产无忧散
未产能安,临产能催,偶伤胎气,腰疼腹痛,甚至见红不止,势欲小产,危急之际,一服即愈,再服全安。临产时交骨不开,横生逆下,或子死腹中,命在垂危,服之奇效。
全当归(一钱五分,酒洗) 紫厚朴(七分,姜汁炒) 真川芎(一钱五分) 菟丝子(一钱五分,酒泡) 川贝母(二钱,去心,净煎好方和入) 枳壳(六分,面炒)川羌活( 六分) 荆芥穗(八分)黄耆(八分,蜜炙) 蕲艾(五分,醋炒) 炙草(五分) 白芍(一钱二分,冬用二钱,酒炒)
生姜三片,水二锺,煎八分,渣水一锺煎六分,产前空心预服二剂,临产随时热服。此方仙传奇方,慎勿以庸医轻加减其分两。
按:保产无忧散、保产神效方,与编首治产秘验良方,俱大同小异。
《妇科秘方》作者 佚名 刊行者 杜文澜 刊行1866(清 同治丙寅孟夏)年,该书难产门载:
催生保全子母神效方
全当归(一钱,酒洗) 川羌活(五分) 川芎(钱半) 贝母(二钱,去心) 白芍(酒炒,一钱二分,冬月用一钱) 厚朴(七分,姜汁炒)生黄耆 (八分) 甘草(五分) 荆芥穗(八分) 枳壳(六分,面炒) 蕲艾(七分,醋炒) 菟丝子(二钱五分,酒泡、晒干、捻净)
引用姜三片,水二盏,煎八分,渣煎六分,预服者,空心服,临产者,随时服。以上照方,逐件炮制称准分两,无不奇效。
右方专治一切胎产,未产者能安,临产者能催生,如有怀孕伤损,不拘月数,及腰腹疼痛,服之即愈, 其有见红势欲小产者,危急之际,一服立愈,再服全安。如有足月而交骨不开,横生逆产,或婴儿死于腹中者,此药服之立刻即下,每服不过二剂,此方异人传授,因见收生妇人每每用刀割取致伤产妇,传此经验奇方,济人无量,无不奇效。
从上面几本书中可以看出:
(一)保产无忧散,确实是一个被业界非常认可的中医产科名方,其功效非常确切,并且其随着临床使用,在不断扩大治疗范围,开始只是用于催产顺产,逐渐又有了安胎,和纠正胎位不正。现代也有试用于治疗习惯性流产。这个方子最早是载于《增补内经拾遗方论》,而此书仅仅是作为顺产催产之方用于临床,方名“无忧散”。《胎产心法》所载,虽然名称是千金不换方,附名却是保产无忧散,其用途也只是催产顺产。《医学心悟》、名称不叫“保产无忧散”,其用途除催产顺产外,还增加了对胎位不正的治疗。《华佗神医秘传》名称也未叫“保产无忧散”,其用途除催产顺产,纠正胎位不正外,又加有:“且凡胎动不安,势欲小产,及临产艰危,横生逆产,儿死腹中,皆可服之,极有奇效”。《傅青主女科》和《妇科秘方》所载功能用途就比较全了:“ 未产能安,临产能催,偶伤胎气,腰疼腹痛,甚至见红不止,势欲小产,危急之际,一服即愈,再服全安。临产时交骨不开,横生逆下,或子死腹中,命在垂危,服之奇效”。名称也不尽完全是保产无忧散(汤)。
(二)保产无忧散各书处方药味、分两大同小异。虽都强调自己书中的方子是异人所传,并有不准改变药味和分两之告诫。但各书之间,大都是药味不变的情况下,分两却是稍有改变,或是药的名称改用别名。
(三)保产无忧散这个名方,应该是:《增补内经拾遗方论》以成方最早收载,但是方名不是保产无忧散而是无忧散;最早以保产无忧散名称刊行于世的是《胎产心法》;而使此方真正广泛流传用于中医产科的是《傅青主女科》。所以中医界好多人认为《傅青主女科》是保产无忧散的出处。
验案:(一)《医学传心录》一书中,“胎孕不安治有二理”项后附有《傅氏女科 产后篇》补集 保产无忧散(药味和《傅青主女科》相同,分两有些不同)一方,该书编辑人之一钱乐天按:二十五年前,余爱人怀孕三月,肩荷重物,雨路滑倒,伤胎,腹痛难忍,翻滚床上。予以此方按原分量服之,片时即安,两剂痊愈。
另外河北省沧县专区医院邹书香大夫,世传妇科。对产前产后产中等疑难大症, 经验丰富。其数世家传经验,当横生逆产胎儿先露手足者,急以此方予之,片刻则胎儿手足自然收回。然后再服催生方剂,无不子母两全故此方又名子母两全汤。
(二)本人也推荐给多人用过此方,用于纠正胎位不正,效果非常好!具体病案不再赘述。
注意:(1)此药方应用时药味、分两最好不要有较大的改变!(2)此方虽疗效确切,但具体服用,还是应由专业医生根据临床诊断,辨证施治,非专业人员不可贸然套用,以防耽误病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3)有人报道,本来用此方安胎,反而造成了胎儿早产,这个副作用应予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