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之前 先洗洗自己的脸
(朗读者:赵朋)
科研人员对一片树叶的芽苞进行光谱分析,得到了这片叶子的光谱图,让人惊奇的是,待到这片树叶长大时,它的形状与大小竟然与光谱图十分吻合。
中国还有一句农谚,叫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就是生物遗传的结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物质条件的向好,尤其是以一孩为多的现实,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子成龙,女成凤”的意念也是越来越强。4+2的经济实力的支撑,也为孩子的培养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但是,有的父母长叹:如今的孩子就是长辈的掌上明珠,物质上满足,行为上溺爱,咋就长得不随大人们的意愿呢?我们家的孩子咋就不像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呢?
首先,基因的不同,使得孩子只能是“这一个”,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不同是千差万别。这属于地球上动植物的自然属性。人,也像一片树叶一样,在其来到这个世上的那一瞬间,基因的密码早已经编排妥当。
人,又和其它动植物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那就是通过后天的教化或优化或劣化自身的基因,并通过基因的记忆传承下去。这也是人类进步的根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去,作为个体的父本与母本,自身的修为对于子一代的重要性就不言自明了。
曾经看过一篇网上的文章,题目是《1个好父亲=200个老师,强烈建议老爸们都看看》。作者应当是一位教育专家,文章写得很专业,提纲携领而又很系统地告诉爸爸们,如何教育引导和培养孩子,只是通篇有些像一本教育专著的标题,当然,也算是给爸爸们点题吧。
然而,对于孩子的培养,既不能单一的推给学校,也不只是父亲的专利,而是一个“团体”协作的课题,也就是家教与学教的复合体。在家教上,中国自古传承下来的父教子、母教女的即成模式,在现实中又占比多了一些。
家教,是学教的基础。
“三岁看大,五岁看老”。这句总结式的话,说的可以有些偏颇抑或绝对,从行为学的角度讲,三五岁的孩子确实是人一生当中言行临摹的最重要的时期。只要父母做的,孩子认为他(她)就可以做,父母平常说的他(她)就可以说,此时的孩子还没有形成是与非的观念。
由此,可以引出“其次”。虽然称其为其次,只是表达顺序的需要,而不是比“首先”的重要性稍差。那就是父母(长辈)的言行,比基因更重要。从孩子生下来那天起,在所谓教育孩子之前,先“洗洗自己的脸”:希望孩子做的,我们做到了没有;要求孩子不做的,我们是否在做——
我们要求孩子诚实,做父母的是否和孩子也在撒谎,包括善意的谎言。
我们要求孩子勤奋,做父母的是否忠诚于自己的职业或追求,吃苦耐劳。
我们要求孩子学习,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做父母的是在打游戏还是在追剧。
我们要求孩子孝顺,在孩子懂事后,他们看到的父母是在如何对待他们的长辈。
我们希望孩子善良,做父母的是如何处理日常与邻里与同事与朋友之间发生的事物……
这一切一切,父母都在给孩子言传身教,都在形成孩子的日常习惯。而父母亲的言传身教,又在日常的习惯中自然而然地发生着,日积月累,积累出了在模仿父母亲言行中长大的孩子们的“习惯”、“性格”与是非观念。
家教是人生的第一课堂。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模板。
父母的是非观念与处世方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缕阳光。
近日,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某位男家长,因为他女儿与同班男同学发生了孩子之间的矛盾,这位女同学的父亲竟然来到学校,将这个10岁的男孩残忍地杀害。当然,这位10岁的男孩子,也许做了让这位女生父亲看来忍无可忍的事情。
世上爱子之心、护子之情皆同。
从常理上来讲,10岁的男孩子言行再过,也不过是个10岁的孩子,他有受死的罪过吗?即便有,他的生命应当是这位父亲去自行处置的吗?
如此处置问题的方式,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什么?
子女教育是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但是,家教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在教育孩子之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之中,还是先打好一盆言行是非的“净水”,先洗洗自己的“脸”,给孩子一个“洁净的自我”。
可以不可以这样说:
作为有心的父母,孩子的成长,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促使着他们,和深爱着的孩子一道成长。
上一篇:你敢接陌生的电话吗?
林逸之风,栖彼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