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先养心,四大养心观,你都了解吗?

本文节选自《基于知识考古学的中医养心理论历史考察》,有删改

养心即养神心神和形质的合体

在后世发展过程中,心的指代主要概括为心神,即所谓在提到心的时候,大多是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出发的,但是大多数时候是负载有精神和形质同体的代称。先秦两汉时期已经开始注重形神相关的重要性,心神对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在将心神作为神的主要因素割裂出来,探究对人体的影响。

在诸子百家学术争鸣之前,对心神一体观就逐渐形成,如《周易》将“心”与“神”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对中医心神一体观的形成奠定了哲学思想和文化基础,这为探讨养心和养神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靠前提。

《素问·上古天真论》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将健康长寿看做是形神共同和谐共存的结果,并且心不被淫邪所蛊惑,和天地之道相合,是长寿的重要条件。

展开剩余86%

宋代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序例上·衍义总序》:“善养生者,不痨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神形得安是养生的重要原则,并且强调了养内,使得脏腑调和是关键,而舍内求外,纵情悦泽,终是舍本之求,内即内在心神,人作为万物之灵,保养的原则总归是养神、惜气、防病,并且将养神排在第一的位置,凸显养神的重要性。

北齐刘昼《刘子精神》:“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将全其形,先在理神。故恬和养神,则自安于内,清虚栖心,则不诱于外物也”。心是形神相互作用的媒介,神气清静则心和缓,身体健康,恬和养神为要。

养心即是养神

养心的目的是养神的观点传统而悠久,但是说法比较隐晦,主要集中在道家修性秘籍当中,在中医引入其内容直至清代才完整呈现,明确提出养心即是养神的观点,并将养心作为养生的主要手段来促进人健康长寿,养心的地位得到明确,并且将心-神-性做了一体化串联,使得其可更立体化应用。

清代孙德润《医学汇海·卷十五·补益养生篇》“养生以养心为主,故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不病,理故然也”。将心-神-体一脉贯通,突出了身体健康要通过养心来实现。清代孙德润《医学汇海·卷十五·补益养生篇》:“养心又在凝神,神聚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日逐劳攘忧烦,神不守舍,则易衰老”。将养心-凝神-气聚-形全之间的因果关系,突出了养心即可养神这一重要理念,是身体健康的源头。形成了养心和养神之间密切的关联。

养心即寡欲

“养心莫善于寡欲”

寡欲在先秦以及儒家养生论述中已经比较详尽,并且从不同层次、不同维度就寡欲对养心的重要性进行了阐释。

如《吕氏春秋·情欲》:“凡生之长也,顺之也。使生不顺者,欲也。故圣人必先适欲”。欲望是健康长寿的主要障碍,所以圣人先要调适欲望,使他和平。

《管子·心术》“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洁,神乃留处”。将欲念和心神联系在了一起,并且摒除欲念是心神归位的前提。

《孟子·尽心下》:“养心莫善于寡欲”。率先提出了养心最重要的就是寡欲。可以说寡欲是儒家养生思想的典范,这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就已经率先明确提出。

汉代以来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指导下,儒学有了长足的发展机会,所以,寡欲养心思想就有了持久的发展空间,并且对寡欲养心,有了更新的阐释。

中医学的寡欲养心观

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讲述了圣人恬憺虚无,无为无求,将欲望引导之道家虚极境界是治身长寿的关键,这是圣人的修心之法,一般人很难达到。

明清时期,朱熹、王阳明、湛若水等对道心、人心、人欲之间的关系做了更加深入的探讨,特别是阳明心学在明代的兴起,为中医领域寡欲和养心提供了很好的思想土壤。这时养心和寡欲之间产生直接的联系,并且通过大量文献阐释寡欲在养心过程中的重要性。

明代高濂将寡欲和心气联系在了一起,他认为嗜好欲望连绵不绝,则心气在内闭塞不通,荒淫和是非接踵而至,败德伤身的事经常发生,所以绝嗜减欲是心气运行顺畅的重要环节。明代王绍隆认为嗜好和欲望不满足,心不宁,精和神损耗,所以倡导寡嗜欲就是强身体,即所谓有所失必有所得。

清代冯曦晴《颐养诠要·卷之四》:“寡欲则心清,心清则寡欲”“治生莫若节用,养生若寡欲”将清心和寡欲作为互为因果的两面,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寡欲、清心、节制则不养生而身自养。

养心即静心

静心以养心出自道家,在道家养生专著中能看到很多养心强调静心得记载,《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和观点是对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宋代张君房《云笈七签》载《老君清净心经》:“心既自静,神既无扰,神既无扰,常清静矣”。心静则心神不扰而得养心之妙。

唐代王冰最早将静心引入中医学,并且在秉持静心以养心的医家中有不同程度的道家文化背景,特别是孙一奎,其“命门学说”和道家内丹术和下丹田学说一脉相承。

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夫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不妄作劳,是为清静。以其清静,故能肉腠闭,皮肤密,真气内拒,虚邪不侵”。将淫邪不能迷惑心灵阐释为清静的状态,开静心先河。

明代孙一奎《赤水玄珠·风门·中风》:“是以心乱则百病生,于心静则万病悉去”。心静则百病可去。清代周振武《人身通考·脏腑部》:“心静则安,心动则躁。延年不老,心静而已”。清代程文囿《医述·医学溯源》:“欲延生者,心宜恬静而不躁扰,饮食宜适中而无过伤”。也说明了心静健康长寿的关键之一。

养心与精气神的关系

精气神交养观

最早明确提出精气神交养观点的是金代刘河间,他将精气神和心肾脾三脏联系在一起,并且提出三者交互滋养可以长寿,这对精气神的脏腑用药提出了直接的联系,是后世中医养生学的开拓者,也为明代提出“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的观点奠定了基础;珍惜在肾之精,精养在心之神,做到精专并且向内守备,自可以长寿。

精气神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心神得养,也要依靠精血的载荷,如清代梁文科《集验良方·养生篇》:“寿命修短,全系精气神之盈亏。精血一败,神气无所依附,欲长寿而享诸福难矣”。阐释了精血衰败,神无所附而早夭的道理。

养气养精即是养心

隋唐时代倡导儒道佛三教并行的理念,佛教发展鼎盛,道教发展迅速,儒家统治地位受到挑战。宋代儒学家通过抨击佛道,发扬儒学的运动,既抨击佛道,又汲取佛道中有益成分充实儒学,最终形成以“理”为核心的儒学体系。这一时期中医结束了以大型方书为载体的方病对应模式,转而讨论脏腑之间的关系,寻找中医临床用药的内在规律,在理学影响下进行论理探讨,在这种中医学发展的背景下,为临床医家探讨精气神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通过养精来养心是间接养心法的集中体现,养心的方法可以通过养气和养精的方法来实现,

这是精气神三者交互滋养的典型代表,如清代罗东逸《内经博议·手少阴心脏病论》:“故养心之法有二:寡思欲,守恬愉,使心无过量之用,无留根之事,此养之以气也;常握固,戒多欲,使肾无淫佚之失,无相火之乘,此养之以精”。通过慎思欲,用气来养心,通过养精来实现养心的方法。

也有神即是精论,即养肾精即可养心神的观点,如梁代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神者精也,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再如清代陈士铎《外经微旨·命根养生篇》曰:“精出于水,亦出于水中之火也。精动由于火动,火不动则精安能摇?可见精动由于心动也。心动之极,则水火俱动,故安心为利精之法也”。反过来养心也可以养精。

节色欲以保精和养心的关系在历代文献中也具有较为丰富的记载。宋代苏辙《龙川略志·卷二·医术论三焦》:“人方心湛寂,欲念不起,则精气散在三焦,荣华百骸。及其欲念一起,

心火炽然,翕撮三焦精气,流入命门之府,输泻而去”。清代石寿棠《医原·女科论》:“欲葆精者,总须寡欲节劳,以养其心,不使君火引动相火,相火得安其位,自不耗散真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