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和阅读理解的一些问答

今天分享了一些小笼妈在中考群关于阅读和阅读理解的一些问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小笼妈:上面的实词表,是沪版,其他地区如有其他实词表,这版可忽略。我参照了20和21两年点击实词义项,20年部分用红字标出,例句为黄色背景,今年中考是不作要求的,可选做作为拓展。算是比较完整的版本只是默写版做不到页数相同,稍有遗憾。如果实操中还有问题可再联系我。积少成多,每天一个实词背默也会有收获

睿爸说明:小笼妈更新了关于文言文的一些问答中家长提供的解析版和默写版,公众号回复“文言文实词”获取2021年上海中考150个文言实词表及解析版。


群友: 小笼妈好,请问语文几年级学套路比较合适?

小笼妈:八九年级。摒得住就九年级,撑不住成绩太难交代就八年级学套路(答题公式)。前三年打好基础,学好文本解读能力,最后一年用套路规范答题格式,完美。

群友B:我另一个孩子刚5年级,原来可喜欢读书了,后来越读越快,现在语文才85分,有的人介绍说需要学套路,这么说,5年级学套路,太早了吗?

小笼妈:看书快是好事,不过还是要留心好句摘抄,人家文章要为我所用,否则不是光看故事了嘛。选书要精不贪多,要给孩子约定好,课内必读篇目选读篇目全都读完做完摘抄,再允许他去看闲书。

群友C: 我们还没到八九年级,没到套路的时候,语文还要做阅读理解吗。

小笼妈:要做,练他理解人类共同情感的悟性,这领悟力练好了,到时候用套路给个框架就整形成靠谱答案了。不练,那脑子里没理解力,如无本之木,到九年级干学套路,还是没几分。现在中考出题越来越灵活啦,不是一看题目就知道套什么套路的了。

家长们注意一个问题:现代文阅读理解不是答案堆得越多越好,而是有主次的,什么必须答到,什么选择性答到即可,太有学问了。有很多学生答了很多,仍不能得全分,除了理解性错误,就是这个原因。

下图是某道记叙文阅读题(周珂银写的“我走给你看”)我拟的答案批注,可供参考理解。

群友C:今天还和娃说阅读理解要在文中定位,不定位错了我要批的。

小笼妈:不是定位问题,很多孩子就是分不清哪些答案是最重要的必须写的。理解不到位。

群友C:现代文会不会也多读后能来个质变啊,就是很难升华到那种理解上。

小笼妈:能。参考答案就是给老师的参考而已,小到测验大到中考,都是拿了出卷老师给的参考答案,老师们再讨论,结合学生答题情况,再补充很多答案。只有选择题这种客观题参考答案不会改动,但有时阅卷老师们讨论下来可能觉得另外选项也对,就酌情阶梯给分,比如少扣个1分,所以我说,就没有标准答案这一说。

群友C:这样啊,那还有点信心。能理解,所以考试有部分运气在这里也是因为这样。

小笼妈:出题老师给出来的参考答案一般都很“唯美”“不接地气”,学生难以有相同表述,我们要讨论的是“接地气”的答案。所以家长们不要迷信参考答案,看到孩子做题和答案有差距就担心。也许他的回答也是对的呢!

昨晚看邵鑫老师讲的那篇《喊魂》,觉得挺适合七八年级看的,前面带着学生逐句逐句文本分析很细致,启发性强。有悟性的孩子多看几篇后可以用同样方法去分析别的文章举一反三。

如果说小问题就是后面讲题目就比较拘泥于从答案出发来分析题目,这违背学生答题规律,没有补充“这些答案之外还有什么也是可以得分的”。

总之,利大于弊,可看可看。没啥阅读理解能力的学生很适合这样逐句逐句地分析前因后果,讲得比较透。男孩会恍然大悟。

群友C:看邵鑫老师的,娃先看原文再看视频吗?

小笼妈:是的,需要先自己看原文再看他的分析视频。

群友C:邵鑫老师我们还没看,一节时间长,周末看。还要做后面题吗?

小笼妈:要先看文章做后面题的,再看视频听分析听答案生成原因。

群友C:这分析好费时间。

小笼妈:要这样分析才能让孩子理解每句话的用意,它和上下文的关联。掌握了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联后,他自己写作也会废话少一些、详略恰当些。

群友C:那看来这个时间不能省。

小笼妈:嗯嗯,囫囵吞枣看一眼急于下笔做题,这种情况哪一科都不允许的,语文尤甚。

群友C:老师抽空看看洪老师课吧,给我们把关讲一下。

小笼妈:看过洪老师的家长能否告诉我,他都是先讲套路再文本分析的吗?刚才我看了一点点,是这样的顺序,开课前用了20多分钟讲套路然后再开始讲文章。如果都是这样的,不是我喜欢的授课方式。

群友C:是这个思路,感觉娃特别容易上手。我看了十几课了,感觉对人物,情节情感分析不透彻,有点蜻蜓点水的感觉,但是答题真的真是容易拿分那种。

群友B:我看的阅读公式,是套路。

小笼妈:唉,那就让九年级小孩暑假或寒假看吧。套路最易学。我们学校老教研组长勒令我们前三年不能教套路,真的会限制思维深度。文本解读能力最难学,悟的过程就是对文字的捕捉力和感受力提升的过程。你去看那些只会玩玩具不会欣赏大自然的小孩,他们体会不到身边细小的美好。同样,初中生学了套路,就难静心去体会文字的深意。读文章只为做题,就一直浮浮躁躁地读下去了。当有一天,他不再为功利而读书,就不大愿意读书了,因为在他心里从来没让文学的种子发芽过,当初被套路闷死了。

群友B:那是从下就喜欢读书的,是否可以早点套路呢。

小笼妈:也不建议早点套路。小时候那颗文学的种子发芽比别人早,他就有先天优势。但后天过早介入套路,会打断它的生长,感悟力就停留在小时候的阶段了。

群友B:问题是阅读理解扣很多分怎么办呢。

小笼妈:文本理解后根据文体知识(比如记叙文才用到的为下文做铺垫就不能在说明文议论文中出现)来规范表达,但不仅限于那几个套路的点,那就能做好一道阅读题。

群友C:答题思路和套路有啥区别呢?

小笼妈:答题思路是提供思路,不限制哪几个点,如回答段落作用就得从内容中心结构两方面思考;套路是明确告诉你哪几个点,如回答段落作用就得写“内容概括起因经过结果、表现了人物因什么而怎样的情感、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品质形象、点明或深化了怎样的主旨、与……情节相呼应、点题”等等等等。凡引导思考路径,就是思路;凡把东西教死了,就是套路。

群友C:明白了,还是要抓文本的理解。

群友D:小笼妈,我家这边有个地面老师是这么教阅读的,您看行不行?就是整篇文章进行分析,题目、每一段的内容和结构作用等等,不做题,初三才做题。

小笼妈:以文本分析为主就行,最好让孩子学会迁移,分析好一篇就照葫芦画瓢让孩子同样去分析下一篇内容写法相近的文章。

群友D:对对,就是文本分析,每周布置一篇文章让练习,下周讲解或者给答案自己对照。

小笼妈:新题型目前也还是老题型的变化题,骨子里一样,新瓶装旧酒,就看学生品不品得出。九年级套路一定得学,那是理解文本基础上,在骨肉都长好了后给穿的盔甲,提醒阅卷老师“来看我呀,你要的我都有了,就是让你扣不了分”。

群友D:明白了,谢谢您的解答,我家娃一碰到新题型就蒙,这种估计还是需要老师点一点?

小笼妈:要点化一下的,小孩做题不多会碰到这个问题。

群友E:没套路得不全分,开始的分数相对来説还是要差一点的,其它科同样优秀的情况下,就差在语文上了。

小笼妈:厚积薄发,深藏功与名,日后九年级人家到瓶颈时你就尝甜头了。六七八年级该学会文本理解、文体知识(如表达方式哪五种)、答题思路(如比喻修辞该抓本体喻体相似点并写出引申义),这些铺垫全到位了,九年级开始尽情学套路吧!其实如果我刚说的三者都做到了,语文前三年不会差的。

群友D:我们要是聘请笼妈为我们每周分析一篇少年名家美文就太好了,大家可以适当众筹,不知道可以不。

小笼妈:不用这样,看邵鑫就好。

群友E:就这个问题还和孩子妈妈有冲突,我就觉得现在让她尽情的自己想象,不要套路,看能不能悟出点什么来,小孩也一直喜欢看书的,还是有储备量。

小笼妈:在做阅读理解题目这块上,如果只是自由想象,那她那颗文学的种子就不一定长得茁壮,还要施以肥料,就是老师的文本解读,并了解答题方向也就是答题思路,才能不长歪不偏题。

群友F:小笼妈,之前您说邵鑫的课前45分钟分析文本,后15分析从答案讲题目,后面这15分钟有必要听吗?会不会也是套路,影响孩子的思维?

小笼妈:其实他还好,后15分钟讲思路也讲套路。你儿子小,可听可不听,答案对一对,觉得不能理解就听他后15分钟分析。

群友G:小笼妈妈,象少年美文那种散文,是不是应该背才会有效果?只是读一读没啥作用呢?

小笼妈:是不是都是名家短篇名作?每本精选几篇有时间可以背背,背后有个内化的过程。也许一两年,也许三四年,就能用到作文里。我是指模仿和变化成自己的文字用到作文里。

群友:请教,让孩子练习语文阅读理解,如果希望多做几篇,是不是可以采用口答不用笔写,回去节约时间点。答后对照答案,看差在哪些地方。

群友B:我和你一样,有这种迷惑,是不是阅读理解只要孩子看了,然后想明白,再看正确答案就行了,不需要动笔写。

小笼妈:做语文阅读理解题目,是为了让孩子能把文本分析和题型结合起来,实现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的双重提升。有孩子回答题目扣分不严重,但在我讲课时很多点他是没考虑到的,会“啊?哦!”连连,这就是做题做得多但文本分析能力弱了,但我们培养的根本不还是语文素养么,所以我还是强调阅读理解要沉下心悟文章。最好的方法就是上好每一节课内新课,老师问题的设计就是引导他们文本分析的过程。学会了课内文本分析,再迁移到课外阅读理解。这才是语文学习还有的过程,否则就是缘木求鱼了。说一千道一万,抓好课堂听课效率。

群友C:这点有点颠覆我以前的认知,我以前一直以为阅读理解做不好是因为读的少,或者读的不深入。我娃扣分不严重的阅读题,在老师讲时,会说:我觉得这点不重要就没写。

小笼妈:阅读理解手不稳的孩子,有时做得好有时做不好,原因就在于文本分析能力还没到家。沉下心多悟悟比较好,不追求数量和时间。一篇文章反复看,多做批注圈划,关注句与句段与段前后关联,关注用词的精妙,体会主旨在文中的体现……这么弄一篇文章可以分析一小时的,做题只要15分钟就够了。

群友B:我家就是你说的这种。我以为是他以前阅读量少,然后不思考的原因。现在检讨,我家长这么大,没有哪本书是反复的看过。学习上估计也一样。

群友D:我家也遇到同样的问题。

群友E:我家的做阅读理解,有时候深层次的想不到,我觉得除了分析能力,与读书多少,知识面宽窄以及孩子心智成熟度也有关系。

群友A:还是需要老师引导,娃娃才理解的到。

群友B:嗯,谢谢小笼妈妈。我就是想带着孩子精读分析。然后口答一下对照参考答案看哪些点没答到。男孩子对语文阅读的精读做得不够。做题本身是做不完的,还是学习下对文本的分析。

小笼妈:是的,有时间的话从小就这样。小学老师也是这样上语文课的

群友F:我同意笼妈观点,阅读理解实际考察的孩子阅读能力,分析表达,思考能力。课堂教学是根本。课内文言文阅读三个选择题计9分,课外文言文三个主观题计8分。分值比例上现代文阅读占分更多,结合题型情况能多12分左右。

群友G:谢谢小笼妈妈,语文的讨论终于不是玄学的讨论了。

小笼妈:所有语文考查点都源于课内。但因为语文是门生活运用的学科,所以注重学生的迁移能力,考试一般都考课外。但几乎都脱胎于课内知识。不管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如此。

群友H:小笼妈,到底什么是文本分析?没有理解体会到的细节、情感,还是文章用到的手法方法?求赐教

小笼妈:都包括,但更侧重我刚才讲的关注句与句段与段前后关联,关注用词的精妙,体会主旨在文中的体现……最简单的一句话:作者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写。写了什么是内容概括,怎么写的是写作方法,为什么要写是中心主旨。以上是不分文体的说法,都适用。记叙文的话更注重作者字里行间情感的流露。有些娃,抓不到情感词就体会不到情感,这就是没有抓住词、句分析了

群友H:我们就是抓不住情感,我一直以为是不是因为男孩子原因。直男的情感只有喜欢不喜欢,连怜悯这些都没有。

群友:请问小笼妈,阅读理解总是失分很多咋办?

群友B:我们阅读理解也是失分项,跟线下老师学了两期也还是不行。

小笼妈:那就是还没有理解词句段的意思。可以教他缩句缩段的方法,再理解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这样之后对文章内容把握不会偏了,再去谈应试技巧。

群友:没有理解词语段的意思多读几遍会不会好点?

小笼妈:让一个不懂阅读方法的孩子反复读不太会起效果,他反而会嫌烦。读两遍,开始给他讲解吧。先带着讲几篇,再让他用同样的分析方式自己讲。可以看邵鑫的阅读分析,他分析挺细的。

群友:初中生可以经常看看人民锐评之类的文章吗?按说高中才写这类文体,不过如果为了培养孩子的思辨性和思想深度,读一读可以不?

小笼妈:是的,作为初高中衔接用,增加思想深度,拓宽视野。我们要培养的是既有家国情怀、又能纵横世界的接班人。

群友: 7年级读,不会被带偏吧

小笼妈:不确定,看小孩本身的思维深度吧。如果他本来还是个幼稚boy,还在打打闹闹,不大考虑深层问题的,就别揠苗助长了。在家饭桌上给他讲讲就好,熏陶了有了世界观再让他看。教育是水到渠成的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群友: 我家孩子初二,还是花很多时间去看课外书。例如以下类型的,该不该给她看了。我到学校图书馆去找了那里的老师,不让他们借书给我孩子。

小笼妈:哈哈,就像男孩玩吃鸡是社交一部分,这种书也是社交需要,可看可不看。从应试角度当然是没用的。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各种书都看看也未尝不可。关键看时间允不允许。从小,培养好读书品位,很重要。

群友:名著导读自己回答完老师要求的问题,有没有必要查查网上推荐的答案进行比较呢。

小笼妈:校内作业不要做完后上网查答案,我抵制一切作业帮类的答案app,会养成偷懒不思考过程的坏习惯。交上去老师就看不出来你家思考缺口,就难帮到你家了。原样呈现他的作业,不做修改,老师上课会讲解偏向普遍错题。

群友:骆驼祥子批注,对人物性格的理解,一定要尊享大家总结出的吗,孩子又额外与众不同的理解需要引导不。

小笼妈:小孩子有意外发现要保护,这是创新思维。但要让他知道兼听则明,大家的导读引导孩子相对正确的解读文本的方向,这是不需要质疑的。


特别说明:小笼妈不接收家长补课的需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