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堡的前世今生(四)
(四)儒学文化的传播与教育的兴办
惠安堡地处古丝绸之路要冲,又是重要驿站,往来的商客官员不乏文人墨客;因为有盐湖,历朝历代都在此设立行政管理机关和盐业管理机构,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社会,那些管理人员大都是饱读诗书的儒家学士。因此,儒家思想在这里的传播,对当地民风的教化是显而易见的。
但正宗的儒学文化在这里广泛的传播还是从明代开始。明庆靖王朱栴在惠安堡西30里的韦州一住九年,奉旨迁居宁夏王府后,每年还回韦州避暑。庆王府官员众多,按现在级别说,副科级以上干部就有六七十人,最高是省部级,当然,庆王爷是副国家级,而且文官居多。庆王朱栴就是大儒生,他的老师刘昉更是明初有明的大儒学家、诗人、画家。
庆王命文臣抄录儒学经典文章传于附近各地,使儒学文化得以传播。庆靖王还亲自作诗,写散文,撰写《宁夏志》,为韦州、惠安堡、萌城及周边地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一时,文人士子争相抄录传诵,教化了数以万计的民众;私塾、社学在民间纷纷创办,惠泽了几十代后人。
明弘治年间(1500年),宁夏巡抚王珣就在小盐池(惠安堡)、隰宁堡、各立“社学”一所,萌城一带立社学十一所。要知道那时候全宁夏共有社学才五十四所,。
萌城有十一所学校是有原因的,一是当时萌城地区地域宽,包括惠安堡南部及今麻黄山一带。二是因宁夏一带属边塞地区,塞外的元朝残余常在秋高马肥的季节侵入境内骚扰,掳掠羊畜财物。边民不堪其苦,不断逃亡内迁,其中大部分为富裕人家。萌城一带为丘陵山地,且有“沟拉壕”凭险可守,使此地人口密度大增,具备了生源和经济条件。三是受近在咫尺“韦州庆王府文化圈和惠安堡文化圈”(张兴昌语)的影响,使办学拥有了足够的师资。
明僖宗天启年间(公元1627年)由宁夏巡抚史永安请奏,惠安堡奉旨在文庙办商学一所。也就是为惠安堡及周边的商人子弟办的一所学校。“这是宁夏有史以来空前的办学招商,用来发展地方经济和培养人才,实现双赢。”(张兴昌语)。外地商人子弟在此就学,商人安心做生意,地方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这种重教化,兴教育的风尚,一直延续到清同治之前。惠安堡及周边地区秀才、举人等具有一定学历的人比比皆是。更有进士等高学历人才封官入相。
清康熙丙戌(1703年)进士谢王宠,世居惠安堡。初入翰林没去当官,在惠安堡开馆讲学十七年,为当地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为西北留下了深厚的儒学文脉。后来调到朝廷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当时此官职必须给皇帝大臣释经授课。去世后葬于故里惠安堡北山阳坡。
民国时期,国民党盐池县历任县长颁布训令,兴办学校,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惠安堡及周边地区乡绅贤达,积极捐资助学,开办私塾,教育事业又兴旺起来。至民国三十七年年,惠安堡设中心学校一所,下辖国民小学五所,在校学生占适龄儿童总数10~21%。校长、教员基本实现了本土化。期中惠安堡牛皮沟人王维章、王维清、王维铭三兄弟,二人为校长,一人当教员,在当地传为佳话。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更重视教育。 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惠安堡公社每个生产队都有一所小学或教学点,大队有完全小学和民办初中;公社机关所在地惠安堡街有普通高中和“五.七大学”。
这一时期尚属建国初期,举国百业待兴,学校的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教学设施十分简陋。尤其是村级初中,和乡级高中有些脱离实际。但惠安堡地区有重教兴学的传统,和一批热心教育的人士。因此对普及初等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本地公民文化素质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改革开放以后,惠安堡地区调整了学校布局,加强了学校基础建设,提高了办学质量,先后普及了初等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众多农家子弟刻苦学习,考入大学,成为学士、硕士,还有的成为博士或出国深造,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家庭的境遇。
进入新世纪,随着扬黄灌区的开发和城镇化的推进,惠安堡地区各村农民或向灌区集中搬迁,或进城务工。原来的农村小学几乎撤并殆尽,只保留了三所农村小学和镇中心小学及一所初级中学。然而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都达到了一定高度,校舍、器材等硬件设施得到了空前的改善。
本栏责编:白庐
李兴泽,宁夏盐池县教师,教书三十年,如今退休,爱好写作,书法,离不开家乡的黄土,讲不完家乡的故事,念不尽乡里乡亲的深情。
微 信 号:wyzhj23456
投稿信箱:2084791183@qq.com
来稿须知:投稿须原创作品且为微信平台首发,如有剽窃,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