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黄柏-川黄柏

药材名称:黄柏-川黄柏


别名:檗木
采收加工:定植15-20年采收,5月上旬至6月上旬,用半环剥或环剥、砍树剥皮等方法剥皮。目前多用环剥,可在夏初的阴天,日平均温度在22-26℃左右,此时形成层活动旺盛,再生树皮容易。选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用刀在树段的上下两端分别围绕树干坏割一圈,再纵割一刀,切割深度以不损伤形成层为度,然后将树皮剥下,喷10×10-6吲哚乙酸,再把略长于树段的小竹竿缚在树段上,以免塑料薄膜接触形成层,外面再包塑料薄膜两层,可促使再生新树皮;第2、3年连续剥皮,但产量略低于第1年。注意剥皮后一定要加强培育管理,使树势很快复壮,否则会出现衰退现象。剥下的皮,趁鲜刮掉粗皮,晒至半干,再叠成堆,用石板压平,再晒至全干。
药用部位:树皮
产地:陕西南部、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
科:芸香科
原植物:黄皮树(川黄檗)
植物情况:落叶乔木 

高10-12m。树皮外观棕褐色,可见唇形皮孔,外层木栓较薄。

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7-15,长圆状披针形至长圆状卵形,长9-15cm,宽3-5cm,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不对称,近全缘,上面中脉上具有锈色短毛,下面密被锈色长柔毛,小叶厚纸质。

花单性,雌雄异株;排成顶生圆锥花序,花序轴密被短毛。花紫色;雄花有雄蕊5-6,长于花瓣,退化雌蕊钻形;雌花有退化雄蕊5-6,子房上位,有短柄,5室,花柱短,柱头5浅裂。果轴及果皮粗大,常密被短毛

浆果状核果近球形,直径l-1.5cm,密集成团,熟后黑色,内有种子5-6颗。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黄柏-川黄柏药材性状:树皮呈浅槽状或板片状,略弯曲,长宽不一,厚1-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具纵沟纹,残存栓皮厚约0.2mm,灰褐色,无弹性,有唇形横生皮孔,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皮层部位略呈颗粒状,韧皮部纤维状,呈裂片状分层,鲜黄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粘性。

优等品以皮厚、断面色黄者为佳。川黄柏质量优于关黄柏
黄柏药性: 
【本经中品 蘖木 味苦寒。主五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 女子漏下赤白,阴阳伤蚀。檀桓。】
味苦,气寒,入足厥阴肝、足太阴脾经。泄己土之湿热,清乙木之郁蒸,调热利下重,理黄疸腹满。
阳衰土湿,乙木不达,抑遏而生湿热。冲于胃口,则心中疼热;陷于大肠,则热利下重;郁于膀胱,淫于肌肤,则腹满身黄。黄柏苦寒迅利,疏肝脾而泄湿热,清膀胱而排瘀浊,殊有捷效。
最泻肝肾脾胃之阳,后世庸工,以此为滋阴补水之剂,著书立说,传流不息,误人多矣。
黄柏清脏腑之湿热,柏皮清经络之湿热,故发热身黄用柏皮。
【产地】产我国四川,故亦称川柏,他处亦有之,日本输入者劣,树皮入药。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黄柏为除热杀虫,坚肾益阴要药,主结热,黄疸,诸痿,瘫痪,治诸疮痛,泄痢,下血,泻膀胱相火,疗淋浊白带,肠胃结热。
【别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赤起,目热赤口疮。
【甄权】男子阴痿及传茎上疮,治下血如鸡鸭肝片。
【藏器】热疮疱起,虫疮,血痢,止消渴,杀蛀虫。
【元素】泻膀胱相火,补肾水不足,坚肾壮骨髓,疗下焦虚,诸痿瘫痪,利下窍,除热。
【大明】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疣心痛,鼻衄,肠风下血,后急热肿痛。
【东垣】泻伏火救肾水,治冲脉气逆,不渴而小便不通,诸疮痛不可忍。
【丹溪】得知母降阴火,得苍术除湿清热,为治痿要药,得细辛泻膀胱火,治口舌生疮。
【灵胎】清热燥湿。
【用量】普通五分至二钱。
【禁忌】恶干漆,伏硫磺,阴阳两虚,脾胃薄弱者均忌。'
【炮制】 黄柏: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丝,干燥。
盐黄柏:取黄柏丝,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干。
黄柏炭:取黄柏丝,照炒炭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
【性味】 苦,寒。
【归经】 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用法用量】 3~12g;外用适量。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