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茶馆|张涛
消逝的茶馆
入梦前,总觉得床上有多余的东西;
梦醒时,缺什么都不多余,刚好……
小时候,常去澄合交界处的王村镇书店买书。顺道回家时,习惯去街口坡棱的茶馆坐坐。花费不多,只配裤兜里买书后所剩无几的钢镚受活了。
茶馆不大,放不了四张方桌。也罢,两张也算招呼的阵仗了。既然谈生意阵仗,那就横排相向,八个条凳配足。路人望去,好歹不是冷清的场面。
大白铁壶里始终冒着热气,“咕噜噜”作响。那热气,就像暮时村口看到的霭气。那声响,就像暮时山涧回荡的牛声。这一切,让人浮想联翩而又欲罢不能。
大白铁壶旁,排着一溜矮小碳黑的叶子壶。圆底,椭圆体。里面熬着外公也曾熬过的酽茶味,有沱沱,有花砖……小气自平口而出,就像庄稼户小院上空的炊烟。
组团的壶队,蹲在一排几十个土胡基盘成的土炉上。每个壶下,都跳闪着蓬勃的炭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离茶馆不远的地方,是澄合矿务局开采的王村斜井。那儿,仿佛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神木(煤的另一种说法)。周边人需要了,神木的归宿就在周边。周边人余奢了,可以运往他处,神木的归宿也便更其他处了。
我们几个买书童,买完书后,茶馆似乎成了当时的归宿。吃,得用毛票打发。既然裤兜里都是钢家伙,那就品品这天赐茶馆熬出来的酽茶了。
仅此酽茶,也是个别小伙伴的奢物。有时,往往还得抱团取暖。
几个小屁股刚落座,勉强占去一个方桌的时候,茶馆老头戴着火车头帽,两手藏在袖筒里,三步并作两步走,在一声“喝茶啊”后,从土胡基垒成的四面墙房走出来,招呼木棚下勉强凑了一桌的我们。
当时的夕阳,从西边斜射过来,照在他豁牙漏气、保持泥土本色、肤如榆树皮的笑脸上。透过光,可以看到他的额上,有几道清清楚楚的犁沟。颧骨,一览无余,且皴出红丝。仿佛只有这样,他才有我们一样的年轻。
阳光也照耀在我们几个买书童流过几道汗的脸上。两个巴掌大的地方,仿佛成了晒盐场。我们究竟没有弄明白,茶馆老头是笑我们的花脸狼狈,还是主动示意他待客的热情。这些俨然不是我们当时在乎的对象,我们在乎的,却是炉上的熬茶有多热?多酽?我们喝茶的钱出自张三,还是李四。
喝茶的当儿,我们就像被捅了的鸟窝,叽叽喳喳一片。
有的说,他买书的钱是父母上县赶集卖蒜挣来的。出门时,家人紧叮咛慢叮咛要省着花。谁知书钱竟占了他本来预算的饭钱;
有的说,来时走的小路虽近,但坡陡,沟深不安全,还要翻上几座山。虽没崴脚,但也被石子垫得生疼,回去干脆走大路好了;
有的说,大路虽远,却能捡到很多漂亮的烟盒;小路陡险,却能摘到许多酸枣蛋。每条路能给人快乐,也能给人忧伤。没有快乐,何来忧伤?当然,没有体验,经历,这些都将没有。
……
我们正为回家走哪条路僵持不下的时候,茶馆老头讲了一席我们几个买书童似懂非懂的话:
“好娃娃哩,伯给你们说。为走路还值得还争究成这样子?!你们好歹都有家可归,我一个糟老头子,下了多半辈子矿,勉强糊了一个口。到头来,还不守着这土房。谁要看着了,给俩子(钱);没子了,就舍了;生意终归不是为了赚俩子那么简单。听你们刚才说的话,茶喝完就走吧,早回家人早放心。既然来时走的是小路,回去不妨走走大路。也好看看两条路儿有啥不一样……”
听着茶馆老头“不用给子”的话,“伯”的形象即刻高大起来,连他说的话,也落地有声——按他说的,我们走着大路回了。
我们人人沾沾自喜,以为占了别人的便宜。下坡下了一截,彼此还情不自禁地向坡棱路口的茶馆看,以为会有反悔的茶馆老头身影追上来。但事实,却让我们失望了,我们看到的是——
那个刚刚离别的茶馆像来时小路上见过的啖柿。红得诱人,软得惊心。陪它的,除了仅挂几片红叶、几乎全裸的树枝外,便是碧蓝如洗的朗朗乾坤,以及漫无边际的黄土本色。
后来,我们也曾买过几次书,但都没敢去茶馆。仿佛,那儿有债要还似的。
再后来,那儿夷为平地。
再再后来,我们知道老舍也“开过”茶馆,名裕泰,掌柜的叫王利发。他常遇见类似松二爷、常四爷、秦仲义、刘麻子、庞太监诸等客官,而他们,却与我们貌合神似。而当我们买书作童的时候,京都同样开了一家茶馆,名老舍。如今,它还一片红火。而我们遇见的茶馆,却因诸多不济,消逝在广袤粗犷的黄土高原。生时相见,二者皆约1988年。
界世的你
我从未走远
xiaoguchenai
摄影|文学|思想|旅行|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