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坤夜读丨龙潭虎穴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标签。
1.归档
新中国首任国家档案局局长,
首任中央档案馆馆长,
也将自己归档了。
曾三!从湖南益阳走出来的学生,
在风中,学会了覆盖,
在雨中,学会了奔跑。
无形的无线电波,在天空上。
有形的绝密档案,在箱柜里。
一切,都在掌中,都在掌握之中。
在上海滩,在中央苏区,在长征途中,
在延安,在西安,在隐蔽战线,
一枚种子,就是一枚钉子。
一个驿站,就是一个起点。
战地黄花,铁树也要开花。
归档!归档!归档!
太多的风雨,在档案之外。
风还原成风,雨还原成雨。
上坡,下坡。
一道坡,就是一道脊梁。
减速,却在增力。
减员,却在增量。
2.来了
周恩来口中的“涂木匠”来了。
涂作潮,木匠出身的长沙人,
从这个屋场到那个屋场,
干的还是木匠活。
带着斧头和锯子,“涂木匠”来了,
来到赫赫有名的伏龙芝,
要用无线电波,锯断黑暗的时分,
劈开一条通道。
带着刨子和凿子,“涂木匠”来了,
来到险象环生的上海滩,
要凿孔开槽,
刨平凹凸不平的世界。
带着墨斗和鲁班尺,“涂木匠”来了,
要校正自己的身份和面目。
一场“真夫妻假同志”,
成了隐蔽战线的佳话。
带着忠诚和耿直,
“涂木匠”来了,又去了。
一手绝活,没有失传。
一身风骨,没有失守。
3.跨界
耒阳,“纸圣”蔡伦的故乡,
高手如云。
伍云甫,一个跨界高手,
跳出了故纸堆,跳出了之乎者也。
天高地厚。
从课堂走向乡野,笔杆子成了枪杆子。
从乡野回到课堂,枪杆子成了无线电。
血雨腥风中练就的造纸术,
通天达地。
谁说纸上不能谈兵?
谁说纸包不住火?
一纸密码,一纸电文,
涵盖了人间的生死。
从一张纸抵达另一张纸,
从一个战场抵达另一个战场。
在破网中织网,
每一次转身,都是一次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