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别林:大萧条年代的求生法则
文/李光斗
美国历史上有两个胡佛:一个是以胡佛水坝闻名的总统赫伯特·克拉克·胡佛;一个是让总统都害怕的,创立了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埃德加·胡佛。
100多年前,赫伯特·克拉克·胡佛被派到中国河北唐山开滦煤矿“打工”,而后弄了份有争议的合同把煤矿据为己有,赚取人生第一桶金,为日后政治生涯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石,并终于在1928年当选为美国第31任总统。结果甫一上任就遭遇了美国历史上最惨痛的经济大萧条时代。
经济大萧条,却让好莱坞电影迎来黄金时代。1929年,奥斯卡金像奖举行首届颁奖礼,此时,幽默喜剧成了人们躲避无奈现实的避风港,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在电影界大放异彩,他获得了首届奥斯卡荣誉奖。
破礼貌、小胡子、肥裤子、大头鞋,再加上一根从不离手的拐杖……这个英国小个子用表情和动作在美国把默片带上了巅峰,卓别林制作并出演了大量萧条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含泪的笑”;《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等等,都在世界电影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卓别林在荧幕上塑造了最为经典的流浪汉形象,他镜头中的流浪汉是绅士、诗人、梦想家……是渴望浪漫和冒险的独行侠。卓别林的喜剧作品充满对小人物命运的同情关注,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还有对时代弊端的辛辣嘲讽。
卓别林的电影是含泪的笑,在电影《淘金记》中,饥饿的主人公把蜡烛当成美味蛋糕,把旧皮鞋炖成一锅“牛肉大餐”,把鞋钉想象成美味牛仔骨用嘴津津有味的吮吸……卓别林告诉世人:“所谓幽默,不仅仅是来自只有玩笑性质的痛苦,而是我们在貌似正常的现象中看出了不正常的现象,在貌似重要的事物中看出了不重要的事物。幽默还增强了我们生存的意义,使人头脑清醒。”
然而若干年后,另一个胡佛,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首任局长埃德加·胡佛却设计将卓别林驱逐出美国。
1931年,卓别林历时3年拍摄的《城市之光》终于完成,影片用荒谬戏谑的手法讲述了大萧条年代流浪汉和盲人卖花女的感人故事,揭示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下穷人的生活惨状;同时又在悲伤中给人留下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他让卖花女最后双目复明,给悲惨的黑暗世界带来了一丝光明。
接下来,卓别林对现实的抨击更加尖锐,也让他的电影不仅停留在艺术表达的层面,而且有了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摩登时代》是卓别林电影生涯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人们为了生计苦苦挣扎,主人公查理作为社会最底层的劳工,他只有每天像机器一样在流水线上拼命工作,才能勉强填饱肚子。然而即使这样,资本家依然觉得工人们的劳动量不够饱和,甚至在厕所里安装监控来查岗,没有人能有丝毫的喘息时间。
被过度压榨的查理开始精神异常,看见螺丝形状的东西就想拧,双手离开操作台也不能停止抖动。更可怕的是为了让工人们节省吃饭时间,老板还弄来一台自动喂饭机,好让工人们一边吃饭一边还可以不停的工作。
自动喂饭机试验失败了,查理也失去了工作;他跟随着失业大军无奈的在街上游荡,无意中捡到一面示威运动的旗帜,没想到被当成反动派给抓了起来关进监狱。查理因祸得福地发现,监狱竟然是一个再也不用担心被饿死的地方。后来被释放以后,查理还是想尽办法哪怕替人顶罪也想重回监狱生活。
查理入狱不成倒是结识一名可怜的流浪女孩,俩人之间产生爱情。一无所有的他们风餐露宿,只能靠幻想住进一所漂亮的房子里,幻想伸手就能摘到美味的果实,开门就能喝到新鲜的牛奶……
但睁开眼又不得不为生计奔走。
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在餐馆表演的工作,好日子刚刚开头又遭遇追捕。当他们再次一无所有的流浪在街上,女孩忍不住嚎啕大哭。
卓别林最初给这部电影构思的是悲剧结尾;但最终还是决定留下一个光明的尾巴。查理安慰女孩:“努力,永不言弃,我们能应付一切的!”
爱因斯坦在看过卓别林的电影后非常欣赏他,给他写信说:“你的电影《摩登时代》,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懂;你会是个伟大的人,”
卓别林这样回信给爱因斯:“你的相对论没有多少人能懂;但你已经是一个伟人了。”
在《摩登时代》中,一直排斥有声电影的卓别林用一首歌结束了自己的默片时代,也因为这部电影赤裸裸的揭露资本的罪恶、统治者机构的荒诞和底层人群的不幸,让他开始遭遇攻击。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美国股市崩盘,一上午就有11位银行家和投资客绝望自杀。在大萧条最惨淡的时候,美国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劳动力失业,没有失业的人工资也普遍减少大半。累计破产企业 8 万多个,倒闭银 行 11000 余家,失业人口逾 1400 万,超过200万人成为流浪汉,甚至很多富人积累了几代的财富,也几乎在这场危机中消耗殆尽。人们用破铁皮、粗麻布搭起棚户区,称其为“胡佛村”,把旧报纸盖在身上取暖,称其为“胡佛毯”。
越是不景气,人们越需要廉价的娱乐;越是经济萧条,人们越喜欢听赞歌。真实反映经济危机下底层人生活的《摩登时代》惹怒了统治者。1952年,卓别林和妻子、孩子们前往伦敦出席其电影《舞台生涯》的全球首映礼,在他登船2天后,美国司法部长宣布:卓别林入境美国的签证被吊销。
44年后,1972年的奥斯卡以卓别林对“本世纪的电影艺术所做出的不可估量的贡献”再次授予他特别荣誉奖,83岁的卓别林重返美国,拿到的是仅为期两个月的一次性入境签证。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全场起立长时间鼓掌向他致敬,已经白发苍苍的卓别林忍不住热泪盈眶。
最高级的喜剧是悲剧,有一本关于卓别林的自传就叫《查理·卓别林:悲剧之王》,卓别林的作品对于很多人来说“年少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卓别林曾给自己写下这样一段话:
“我们思考得太多,感受得太少;比起机器,我们更需要人性,比起精明,我们更需要善意和亲切,没有这些品质,人们只会过上暴力迷惘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