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畸变”是现代人的常态,真正成熟的人才能受得住各种评价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社会越来越复杂,人内心所承受的也越来越多。当我们陷入到某些心理情绪中时,不仅身体无法承受,精神意识上也会发生变化。那么,人的心理到底是指什么呢?心理畸变已然成为现代人的常态了,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心理学专业所指的“心理”,是指人类符号活动梳理的总过程和结果。具体而言,心理是指生物体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一种“主观”反映。
生物体的心理表现形式,叫做心理现象。心理现象通常包括心理过程与心理特性,任何人的心理活动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
这是因为,人们在展开看客观活动的时候,会通过身体的各种感官,不断接触与认识外部世界事物,而后,再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和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思考和体验过程中,人会因为自身的感悟和体验,伴随产生出喜、怒、哀、惧等情感感受。以上所有折射这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心理过程”。
因此,按照性质,人的心理过程可以被分为三方面,即:
1. 认知过程
2. 情感过程
3. 意志过程
心理学上,我们把这三个过程简称为知、情、意。作为宇宙中最为复杂的现象之一,心理现象人皆有之。从古至今,心理现象都被人们所关注。
客观而言,人的心理以及心理过程,其实就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一种主观反应,而大脑意识则是人类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
更为细致的划分来看,人类心理现象还能被分为两大类:
1. 心理过程
2. 人格发展
从两个大类上来看,人的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都是以心理过程的形式存在的。而所有这些,都要经历发生、发展、消失这三个不同的阶段,因此,这些过程都属于心理过程。
而包含在心理中的“人格”,也被称为个体的“个性”。
心理学中的“人格”(personality),是指个体在经历人、事、自我挑战等方面社会适应过程中,从行为上所体现出的,具有内部倾向性的心理特征。人格具体表现为能力、气质、性格、需求、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数个方面的整合。

人格是一个人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也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人的心身组织过程。而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与社会性,则是一个人人格的基本特征。
因此,从以上内涵来看,想要充分了解和应对自己的心理和与之引发的情绪,不仅需要清楚自己的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还要充分了解自己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显然,从这一要求上来讲,单靠个体的能力和能量,全面认知自我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了解自己需要内外兼顾,既需要个体投身现实,积极实践,并在实践中体察自我,更需要外接对自己行为、心理、价值观、能力等各方面作出评价与反馈。
一个成熟的人,往往既能够充分了解自我,又能在充分了解自我的情况下,以大度而开放的姿态,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评价与回馈。
而在这个过程中,人最为重要的,是对自我情绪、情感、认知、意志的充分挖掘、自我体验以及充分确认。只有个体对自我有所确信和认知,才能在外部评价与反馈来临时,有所比较与借鉴。否则,就会陷入单方面循环,得出不全面不正确的结论。
比如,过于相信自己的人,完全听不进去外界的意见;而过于自卑的人,又很容易将外界的意见作为评价自我的标准。
两者相互失衡,常常导致个体在自我认知和与外界沟通上失去平衡与客观。
作为一种生物存在,人这一生物所呈现的生物现象,同时还遵循着如物理、化学等现象的规律。并且,人的生物现象中,不只包括着物理或化学现象,还包括心理现象。而心理现象也在一定意义上遵循着生理规律。
所以,人的心理以及心理现象,绝不是一般的物质运动,而是人的机体,首先是人脑这一物质的机能、活动过程或运动。可以说,一旦离开脑子,人就不存在心理活动。如常所见,无脑或患有脑瘫患者无法发展或没有健全心理。

这是因为,人脑不同区域有着相对明确的分工,且各自负责不同的作用。当人脑某一区域发生损伤或病变后,就会导致与之相对应的心理活动的紊乱甚至是丧失。
也就是说,大脑神经细胞的结构,以及这些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结、分子的组成、脑中的各种化学物质,其实都与人的特定心理现象有密切关联。所以,人脑是人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
此外,人认识世界,形成感受和情绪,还有赖于内外感受器官的特殊导入。如果一个人丧失了大多数感官,那么他就会长期陷于睡眠状态。
由此可见,人的心理状态是十分复杂的。人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能认识客观世界,还能改变客观世界,而人的心理过程,其实就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应。
换言之,人能作用于外部环境,其实就是以主观影响改变客观的行动过程。
可别小看这个过程,它所实现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人心理过程如思维、意向等的内部物质变化。这些物质变化包括:通过肌肉活动而见之于客观的行动。通常情况下,只有客观物质化了的行动,才可能给客观环境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人的心理活动并非腾空而来,是大众头脑中简单理解的玄幻、虚无、瞎思量,而是来自人在客观世界中的种种实践,以及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种种情绪反应。
而这些情绪反应或判断,往往又需要追溯到个体的内在与人格养成。只有顺藤摸瓜才可能逐渐抽丝剥茧,对一个人的真实心理心态有所了解与辨析。
并且,人的心理是随着客观现实不断变化的,不会一直停留在原地。因此,那种认为“人一旦陷入到某种心理状态就完蛋了”的想法,是非常不可取的,也是完全不正确的。
真正会让你完蛋的,是你深陷思维陷阱,难以改变思维模式。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arner, M. (2018, December 12). Still Have Your Childhood Teddy? The Psychological Power of The Toys We Keep. The Guardia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