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古八景诗

◇彭庵酩
1.印山春雨
印山位于邑城南面莲山乡蔡家村背后的印山畴。印山耸峙,拱极承离,巉岩峻峭,溪水流涟;丹岩连曙色,画桥带春声;雨后万木送青,烟岚如带,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向晓凭高曙色酣,印山静对早春寒。
连云岚气分还合,浸树霜痕湿复干。
朴茂松槐泉与润,玲珑碑石世相传。
苍生每有时霖望,垦种桑麻乐舜田。
2.凤桥秋月
凤桥即泠水河上的迎熏桥,现称南门桥。最早建于元代,后经历朝维修改建为石墩全木青瓦结构的风雨桥。泠江与凤桥互相映衬,朝迎曙色,夕送斜阳,宛如仙境。
秋敞斜阳浅映莎,泉池澄镜倩谁磨。
藤缘巷壁瀛洲草,客寄桥栏太液波。
柔橹一声违世系,寒灯数点照渔蓑。
云鬟霞佩何仙子,道在虚无总婀娜。
3.南林丛桂
南林寺位于邑城近郊的垅丘之上。宋朝宁远籍状元乐雷发曾作《南林寺》:“律院僧应俗,亭荒草木删,无碑堪考古,有客自看山。”丘岗石径曲折,松柏苍翠;丹桂丛林,遮天蔽日,清香幽远。
古刹南林磴道闲,苔生砌石绿横阡。
风来竹径霏微散,涧向桑园委婉间。
丛桂异香盈月殿,三秋奇景入云蓝。
玉虚暝色僧归寺,舍利辉光证夙缘。
4.东溪古松
东溪寺位于邑城东溪乡附近。前临溪水,后靠亭山,青竹苍翠,古松嶙峋,霜蟠鹤蓋,雨老龙鳞。寺庙超今绝古,名山曲径通幽,历代题刻甚多。
地脉钟灵浩荡恩,东溪松古郁纷纭。
悬崖藓蚀龙鳞老,高径苔侵鹤盖阴。
万点波光红返照,千丝柳色碧垂曛。
砖桥倚寺横津渡,施与人间沛泽深。
5.金泉试茗
金泉庵位于邑城南面冷水镇堂屋村附近。金泉庵不晚于明代修建,周遭绿树扶疏,晴涧流碧,丹山献瑞,是古人寻幽参禅、修身逸养、临溪品茗、遥望九嶷的处所。
萧寂招提傍秀溪,幽人无事午炊迟。
丹山雾重峰峦湿,白涧岚轻草树滋。
陆羽未参真妙旨,卢仝惟释药神思。
竹炉瓦铫陶心性,慢品禅茶话雨时。
6.玉 摩崖
玉琯岩位于舜源峰二公里处的山崖。峰回泉影,岩敞云开,九嶷山保存石刻最多的地方,风光秀丽,石刻精美。为明代以前舜帝庙古遗址所在,现为园陵中最重要的景观。
径扫岗开散雾霏,空余荒址客心违。
摩崖雨洗龙蛇动,玉琯风披鵕鹗飞。
隘口孤桐秋色淡,陌头疏柳晚烟微。
残碑细辨唐虞事,础润千秋颂帝徽。
7.疑峰叠翠
九嶷诸峰,重岩竞秀,远树横秋,叆叇千盘,空青一片,叠叠重重,万笏朝天拱戴舜源峰。嶷山叠翠是宁远人引以为荣的大景,最佳观测点位于湾井镇马脚洞村附近。
登临舒望半东南,好放星槎拟泛骞。
万笏朝王凌汉表,诸峰拱舜壮尘寰。
苍茫翠涌嫌天窄,远近青涵与海宽。
终古嶷嶷真胜在,邑民常共白云闲。
8.潇水涵清
潇水是湘江的东源,古名深水,东晋后改名潇水。潇水因其水流清绿幽深而得名。发源于九嶷山野狗岭山麓,流经永州汇湘江,北下洞庭。
天南一脉远涵青,霞砌云衢照紫宸。
山势西来连岳麓,漱流东下接湘滨。
羲和祛魃兴农望,潇水潜虬布澍霖。
鸥社娥英真旧隐,潺湲终日奏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