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绍国:在公开课中看风景 | 诗画美文

在公开课中看风景

——1996年~2012年我的专业成长回眸

文 | 肖绍国


我曾经写过一篇教学散文——《澡堂磨课记》发表在《小学教学》2011年第11期的“卷首语”中,在文中我描述了自己借助澡堂这一特定环境开发一堂又一堂的公开课的故事。在我的心中,公开课跟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对于我来说,细数自己的公开课历程就是对自己专业成长的一次温暖的回眸。

起步

三堂公开课

让我站起来

如果有人问我,使得你在小语的园地里诗意行走的起点在哪儿呢?我会很清晰地回顾起我的三堂公开课。

图片/来自网络

1999年下半年,参加工作后的第三年,我代表学校在区教研节上公开课。我执教的是《将相和》,当时我紧紧扣住语言训练,将读写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区的一位老教导姓倪,他激动地说,肖绍国的这堂《将相和》,是学区教管委成立十几年来开展的教研节活动中所有听课单位都打上“优秀”的唯一一堂课。我珍惜它,时常想起它,因为它让我在区级层面上“站”了起来。

2000年11月24日,在浙江省湖州市第二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优活动中,我执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我以朗读为主,通过文字的挖掘,激发学生对英雄真切的敬佩情感。评委们给我的课打出了高分,我获得一等奖。这是我的课在湖州大型比赛中的第一次亮相。后来,我携这堂课参加浙江省小学教师学科教学技能竞赛又获得一等奖,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杨一青对我的课作了热情洋溢的评价。

图片/来自网络

2003年10月27日,在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大会堂,我代表湖州市参加那年举行的浙江省第五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执教《三顾茅庐》。课上,我和学生一起投入到“三国”那风云莫测的情境中,我给孩子们朗诵诸葛亮的《出师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举获得一等奖(总分名列前茅)。当我在诺大的礼堂里深情朗诵《出师表》时,整个会场时空凝固了,大家的心被紧紧地揪住,刘玄德和孔明的故事在时空中轮回。这是我教学生涯中的第一次“高峰体验”。

三堂课,从区里走到市里,再到省里,到而今,我的公开课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背后的酸甜苦辣我不能忘怀,因为那是我作为一个语文行者留下的深深的足迹。

惊喜

在诗情中

发现画意

2005年5月,我赴杭州师从诗意语文大师、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学习诗意语文理论,构筑充满诗意的语文精神家园。

在我与诗意语文亲密接触中,有一堂课不能不提,那就是我的《木笛》一课。早在2005年春节之前,我接到王老师打给我的电话,他邀请我2006年4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青年菁英(王崧舟、薛法根、窦桂梅等)论坛研讨会上,作为他的徒弟与他共同演绎诗意语文。

4月1日,在北京王崧舟诗意语文教学论坛上,我第一个上课,接着王老师上《长相思》。这一比不要紧,我的课简直没法听。当时在场的《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主任李振村先生对我说:“学王崧舟者活,似王崧舟者死。”这句话犹如给我当头一棒,使我像睡梦中被人浇了一盆冷水,我明白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

图片/来自网络

苏教版有篇课文《姥姥的剪纸》,笑源的文字,如此清新,如此怀旧,如此清爽,如此依恋,如此温暖,如此心醉,它像一块磁石牢牢地吸引了我。2007年,在设计《姥姥的剪纸》教学框架时,我静静地想,慢慢地写,看见童年重现于我心头,教学预设就那样诗意地流淌出来。

我依托语词,设想和学生一起经历把课文读薄、把课文读厚、把课文读活的奇妙的阅读之旅,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读出作者的心梦之境,读出对亲人的感恩、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把课文读薄,先读成画面,再读成声音,最后读成词语;把课文读厚,先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再读出笑源的心梦之境;把课文读活,读出课文中的空白点,读出拴住的其实是我的感恩之心、眷恋之情。

就是这样一个设计,它直接影响了我对语文“画意”一维的思考。我突然发现,其实在一篇又一篇诗意的文本中蕴藏着一个又一个画面,山川风物、疏之淡香、或写实如画、或寄情寓意,叫人沉吟之余遐思万缕。《姥姥的剪纸》一课在追求语文“诗意”的同时,特别强调对“画意”的融通,一张张精美的窗花,一段段童年的生活,一句句温暖的话语均在诗意的课堂中让画面立体起来。

继《姥姥的剪纸》推出之后,我尝试着提出了“诗画语文”的命题,在课堂上,保持“诗情”与“画意”的张力臻于融通,课中有画,画中有课,一张一弛,是我语文生命发展的要义。

沉醉

行走在诗情

与画意中

《月迹》真是一篇卓荦的作品,作者是贾平凹先生。2008年,当从北师大版的教材中把它拣出来时,我如同捡到一块宝石,又如同捡到一颗心,一颗静穆之心,一颗空朗之心,一颗澄明之心。这样一个禅味浸染的文本要化为学生的体味,特别是要小学生体味禅味,“诗画语文”能承载这个任务吗?

图片/来自网络

我读《月迹》,最直接的感受是平凹、二弟、三妹这仨孩子跟月亮在玩儿,在捉迷藏,于是乎,月亮也变成他们家最小的一个孩子,可能是四妹子。这种写法奇妙呀!这种感觉奇妙呀!“写法决定教法,读法决定教法”,我循着《月迹》的写法和我的读法,沿着“诗”与“画”的轨迹执教《月迹》。

我以为,教学《月迹》关键在于引领学生走进这美妙的月色之中,和作者一起追寻这月的踪迹,同作者一同天真地、全身心地去感受,去体验,从而获得一种美的愉悦。于是,在教学中,我努力打通文字和画面的界限,在课的推进过程中,使寻觅月迹和感悟心迹这两条主线一明一暗,始终相互缠绕、相互印证,保持“诗情”与“画意” 的张力臻于融通,课中有画,画中有课。

凭借此课,《语文教学通讯》在2008年第9期推出我的“封面人物”专栏,刊发了《月迹》课堂实录、王崧舟老师的点评《亦诗亦禅:月迹映照下的心迹》、钱正权老师的推介《印象绍国》等一组文章。

(0)

相关推荐

  • 致敬!我的第二节小语公开课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要上一节公开课.接到任务后,我很惶恐,总担心上不好.转念一想,公开课只是一种课型,一节课而己,重在课前设计,课中实践,课后研讨,何必紧张呢?这样一想,我的心豁然了,决定把自己和自己 ...

  • 腊八粥|杂记:忆那堂小学语文公开课+那个学霸班花的那杯腊八粥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一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每到腊八,都会不自主的想起小学四年级第二学期的那堂语文公开课.也就是1988年的春夏之际.在回忆之前,大家可以先看看这篇小学课文. 有时候我在想,其实这 ...

  • 家常课和饕餮

    家常课与饕餮 课有两个身份,家常课,公开课! 家常课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公开课是诗和远方:家常课是家里的小火炖排骨,营养丰富,公开课五星级酒店的红烧排骨,摆盘好看,餐具好看旁边还有鲜花点缀,但日常生活哪 ...

  • 类比思维,让语言更富诗意

    能近取譬,原本是"仁义"之道,意思是能够推己及人,从别人的感受出发想问题.实际上,倘若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能近取譬",则我们便能更加把意思表达清楚了.所以,把&q ...

  • 肖绍国:深飘十年

    『岭南情思』八: 文 肖绍国 2012 入伏首日 静坐 思过往一年 人生若戏 想我一江南匹夫 因一线机缘而至鹏城 初至 恍若驾一孤舟迷惘于海天 浊浪砥砺 逶迤前行 窗外 / 来自网络 倏然 城池众人皆 ...

  • 雪泥鸿爪:肖绍国《红楼春趣》教学设计

    "诗画设计"十一: --<红楼春趣>教学设计 设计 | 肖绍国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红楼春趣>.(节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 ...

  • 肖绍国:秦可卿卧室的香气

    <红楼梦>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这"指迷"对应"曲演",迷的是十二钗,演的是红楼梦.所以说,<红楼梦>是一部 ...

  • 肖绍国:老家是河南

    文 肖绍国 最近几年的节假日里,受"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活动组委会的约请,我的脚步时常行走在中原大地--河南. 每次从郑州机场下机,脚踩着河南大地,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我确认,这 ...

  • 肖绍国:父亲的雪

    "梦里江南"十: 文 肖绍国 来岭南九年了,再也没有看见过下雪.这地方的冬天不下雪. 江南不这样,江南虽不像北国那样整日银装素裹,但会在一个冬天下两三场雪,偶尔有一场还是很淋漓尽致 ...

  • 肖绍国:美梦醉心,课件制作的中国气象

    『诗画课件』九: --"诗画红楼"课程<湘云醉卧>课件 制作 | 肖绍国  文字 | 周一贯 文末有下载链接和提取码 肖绍国<诗画红楼>是极具探索精神的系列 ...

  • 肖绍国:做课件和指挥乐团是一样的(《用文字演奏》课件下载)

    『诗画课件』七: --"诗画作文"<用文字演奏>课件 文 肖绍国 文末有下载链接和提取码 诗画作文与音乐相遇了 这注定是一场浪漫的 文字与音乐之约 诗画习作之音乐手笔 ...

  • 肖绍国:做课件和画中国画是一样的(《用文字画画》课件下载)

    『诗画课件』六: --"诗画作文"<用文字画画>课件 文 肖绍国 文末有下载链接和提取码 当诗画作文与中国画相遇后 课堂呈现出水墨画般的美感 诗画习作之国画手笔 诗画作 ...

  • 统编“单元习作指导”公益直播课:肖绍国老师给您讲作文喽

    肖绍国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园岭实验小学.文天祥小学校长,国家特约教育督导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骨干校长,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深圳市优秀督学,深圳市教育科研专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