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铁一日游(6)
幸福总是钟爱这位小兄弟,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向他投怀送抱。
作为年轻人本该扎根山区,立足于艰苦的工作环境中去摸爬滚打,去多历练几年。通过反复磨砺,锻炼过硬本领,经历浴火重生的淬炼更有价值,锤炼意志,丰富阅历。然而幸福之神总喜欢眷顾于他,幸运之星再次降临到他头上。一年后,玉祥老师被调回本场的土坑小学当老师,回到本乡本土服务父老乡亲,大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味道,也终结了爬山越岭进出台塘徒步跋涉的艰辛。
“调回本场土坑小学教书纯属机缘巧合,我是做梦都不敢想象的事。当年,因本场土坑小学的邓仲敏校长请病假,接替他教学工作的差事竟然落到我身上。作为初出茅庐的我,没有任何人事关系可言,也不曾有过离开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的山区的想法,人微言轻不敢有任何奢望,只是命运的眷顾罢了,一纸公文便宣告我'三上三落’台塘的经历到此结束。”玉祥老师饶有兴趣地回忆说。
1962年暑假过后,鲤鱼跳龙门似的,他顺理成章地出现在土坑小学教师队伍中,从此,风雨无阻跋涉山路的过程成了历史。有道是: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当运气找上门来时,你是想躲都躲不了哟。玉祥老师更幸运的事还在后面呢。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是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为共度时艰,国家千方百计压缩财政开支,通过精简机构等相应措施应对经济困境,出台“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紧急叫停一大批在建项目,波及一大批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当年的“俄训班”可畏生不逢时,培训俄语老师的目的是满足普通中学俄语教学的师资需求,然而因形势的变化,普通中学的俄语教学课程被英语取而代之;又因为俄训班的招生不属于国家计划指标,俄训班学员列入压缩对象。因此,已分配了工作的20多位俄训班的同学面临被压缩的尴尬处境,据说每人领取了60元的遣散费回农村去了。然而,玉祥老师却岿然不动,涛声依旧继续重复昨天的故事。造化不同结果就不同,命运一次次地眷顾于他,这看似偶然的背后或有必然的因素么!
时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春潮涌动,在拨乱反正的大好形势下,当年俄训班被压缩的同学迎来人生中的又一个春天,他们得到了应有的落实,回归三尺讲坛重圆旧梦。本场的彭坤元和钟梅玉两位同志均恢复教师身份,在教书育人的行列中发挥光和热。
台塘小学的一草一木让老前辈陷入沉思,一桩桩往事涌上心头。突然,电话铃声响了,清脆的铃声打破校园的沉静,也打断了他的思绪。是玉祥师的老同学钟振环先生来电,他在催促我们呢。原来时间已快11点了,此地离墩下村还有一段距离呢,我们赶快收拾情绪整装出发。
前往墩下村是计划内安排,既拜访钟老先生又可蹭饭吃,同时我与墩下村曾有过一面之缘,对我而言也是故地重游。回眸半个世纪前的1964年,那时,我是晋元中学应届初三甲班学生。当年在“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指引下,提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通过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形式达到再教育的目的,简称为“三同”。是年冬天的秋收冬种期间,我们初三甲班的全体学生被安排到墩下、铁西一带的各个生产队,住在农户家中,我们这个小组(我和国儒等)的几位同学就安排在墩下村。……
写于2019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