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热搜”,不要“舆论卖手”

今天下午3点开始,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你都刷不到最新的微博热搜了。

于是,当代互联网冲浪史上出现了这样的魔幻场面:

微博热搜因停更一周被热搜却因微博热搜停更一周上不了热搜。

上一次微博热搜暂停运营,是在2018年的1月27日。一周后,带着新增的“新时代”版块,微博热搜恢复上线。

858天过去了,微博热搜好像变了,但又好像一切都没变。

本性难改,舆论惯犯

有人整理出这样的微博热搜通用公式:

50% 明星八卦综艺娱乐+20%国内外新闻+10%主旋律资讯+10%营销号制作的话题+10%电视剧剧情讨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热搜”成了衡量互联网话题度的标准,“登上热搜”、“热搜第一”即意味着无限的荣誉和至高的成就。

但可以确定的是,新浪的热搜排行榜是如今形形色色不同社交平台、资讯网站中热搜榜的“鼻祖”。以实时的网站数据作为依据,将“大家都在关心的大事小事”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在更多人的眼前。

当舆论成了营销,热搜变为生意,让众多冲浪人小小脑袋上充满大大疑惑的一幕幕情景便出现了:

这也能上热搜???

XX是不是买热搜了???

截图来自韩剧《请输入搜索词:WWW》

这是新浪微博热搜第二次因为传播炒作的问题而被整改。

2018年引发网络热议的“紫光阁地沟油”事件,让不少人第一次了解到:原来花钱就能上热搜。

因热搜而起的产业

公司策划主题,大V推波助澜,水军持续发酵……一条分工有序的“产业链”业清晰可见。

点击量和关注度既然可以决定榜单顺序和曝光程度,就有人在其中寻觅商机:有人设计“肉鸡”、控制他人手机;有人甘当水军,在家点点鼠标就赚钱。

软件“机刷”与真人“肉刷”有着差距悬殊的价格,初级粉、高级粉、真人粉也有着严格分级的标价,还会“贴心”地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设置不同的优惠套餐。

这还不止。

为了让数据看上去更真实,没头像、没内容的“僵尸粉”变成了自带头像、个性签名并亲自评论的“活跃粉”;批量注册邮箱获取账号的方式变成了一个手机号骗取多个账号。

其实也不乏一些平台,兜售榜单位置,贩卖搜索排名。

“流量至上”的网络现状,让热搜、排行失却了公信力,也伤及平台的内容质量。

一方面,平台存在监管漏洞,使花钱买热搜、水军刷热点的行为屡禁不止,而上榜之人并不一定备受关注;

另一方面,缺乏价值判断的内容,容易流于无聊、庸俗,所谓的热搜话题常常被某明星瘦了、哭了、出轨了等内容占据。

当热搜成了买卖,那些混淆视听的不实之词、博人眼球的捕风捉影,“你方唱罢我登场”,让公共平台成为私货的“大卖场”。

有明星长期占据榜单,甚至一年中有229天登上热搜,有大V利用自身影响力,蓄意引起错误导向……种种如此,所谓的热度真假难辨,那些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有锐度的声音却湮没于众声喧哗。

截图来自韩剧《请输入搜索词:WWW》

当热搜不再是热搜,当关注成了“被关注”,一次次被“狼来了”故事愚弄的网友,自然不再敏感,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同样的剧情,也在电影刷高分、餐馆刷好评、微信刷阅读量,手机app刷下载榜中上演着。

截图来自韩剧《请输入搜索词:WWW》

微博,无“腕”可“断”

有人就现在微博上普遍存在的“大V”提出“权力寻租”的概念。当声音微弱的普通人欲通过舆论推动达成自己的目标,“大V”就成了放大声音的大喇叭。这个过程,也是“权利寻租”的过程。这样的逻辑,同样适用于微博热搜。

微博热搜本该是一个快速向公众传递信息的通道,甚至拥有客观的数据分析作为背书。

但是,这样一条本该属于“真正需要的人”的狭小通道,逐渐地被商业化,成了投机取巧的地方。

常态化的“伪热搜”,带来的是公共信任被消耗殆尽的结果。

热搜排行榜又一次被关停,也意味着微博回答面前的这道选择题就愈加迫切:

微博应该成为一款什么样的产品?是延续如今无边界的舆情发散地,还是有门槛的少数人的沙龙?

备受争议的微博,或许应该回头看看在那个动荡的2012年之中漂浮的自己。

那是微博信息流广告业务上线的第一年。

不断涌现的,对“公知”观点放大的敏感话题让这个本就不成熟的业务雪上加霜。最后的结果是,不仅引来了巨大的监管压力,更直接导致用户口碑出现断崖式的下跌。到2015年的时候,微博的网民使用率甚至掉到了33.5%。

这样的糟糕局面,以至于当年马化腾在看到自家的朋友圈和公众号之后,直接甩下一句“战争结束了”,气势轩昂,不容置疑。

也是那一年,微博无奈“壮士断腕”:在香山会议后,一方面决定执行移动互联网优先策略,另一方面开始坚决执行王高飞的“去KOL”的策略,由关注时政话题转向娱乐大众。

如今8年过去了,陷入另一种极端的热搜榜一次又一次地“惹祸上身”。但微博能再来一次壮士断腕吗?至少目前答案是否定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