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歌括400味白话详解!

《药性歌括四百味》为明代医家龚廷贤所撰,在医药界流传颇广,影响很大,是一本深受读者欢迎的中医启蒙读物。该书以四言韵语文体,介绍了四百味常用中药的功效和应用。内容简要,押韵和谐,便于记诵,不失为初学者之良师益友。但因成书久远,有些文字比较深奥,错讹之处亦属难免;更为重要的是,长期以来,医者往往不能详辨所用之药,甚则有误用之虞。鉴于此,编者在无损于原著的原则下,对某些文字加以注释,以期达到读者记诵药效时,又能识药的目的。

1、人参
歌诀: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译注:人参味甘微苦,性温,是补益元气力量最大的药物。所谓元气,就是藏于肾脏,周流全身的元(阳)气、元阴(血、津液等)之气,能推动五脏六腑一切组织器官的功能,也是气血运行和营养全身的动力。所以,凡是五脏脏气不足,如心虚心悸不寐、脾虚泻泄肢冷、肺虚气喘息短、肝虚惊悸不宁、肾虚骨弱痿软等症,以及一切衰弱或大吐泻、大出血后的虚脱(面色苍白、肢冷脉伏等),都可应用,这就是大补元气的含义。本品因有生津的功效,所以又能够治疗消渴症以及热性病津液耗伤之症。总的来说,它既能调营(血),又能养卫(气),凡是气血不足之症,均可应用。
用量:1~10克。
附:人参野生的称“野山参”,栽培的称“园参”。园参蒸熟后晒干为“红参”,煮半日再浸糖汁中一、二日,取出晒干后为“白参”,直接晒干的为“生晒参”。因为价钱贵,一般多用党参代替。

2、黄芪
歌诀: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译注:黄芪味甘,性温,是补气的要药,有固表止汗、托疮生肌的作用。气虚能使肌表不固,可引起汗出不止,本品能补气固表,故常用于气虚的自汗;气充则血足,所以又能治疗因气血不足不能排脓或不易收口的痈疽疮疡等外症。因此本品是治疗气虚不可缺少的药物之一。
本品还有升举中气和利尿作用,可用于中气下陷的脱肛、子宫下垂及虚性的水肿病等。
用量:3~10克。
附注:补虚宜蜜炙(炙黄芪),外症宜生用(生黄芪)。

3、白术
歌诀: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译注:白术味甘苦,性微温,主要有补脾胃燥湿的作用。可治因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而引起的泄泻、水肿、以及因痰湿停留而致的胸腹胀满的“痰痞”症。
        本品又能安胎,应用于孕妇因脾胃虚弱、水湿内停而引起的呕吐、眩晕,以及两足浮肿等胎气不和症。
注:*痰痞:痞,积聚成块,称为痞块;胀满不痛,称为痞满,这里作痞满解释。
用量:3~10克。
附注:炒(或土炒)用(焦白术、土炒白术)可加强燥湿作用。

4、茯苓(白茯苓、赤茯苓)
歌诀: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译注:茯苓味甘淡,性平。甘淡能利水渗湿,所以它的主要作用是使停留在体内的水湿从尿道排泄,故可治水湿不化而成痰,以及小便不通等症。本品有赤白二种,化痰涎常用白茯苓,利小便则用赤茯苓。
        此外,本品也常用于因水湿而引起的水肿胀满和泄泻等症。
用量:6~12克。
附注:水肿亦可用“茯苓皮”。
大戟、芜花相反,这些药物一般不与甘草同用!

5、当归
歌诀:当归甘温,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译注:当归味辛甘,性温,有补血活血的作用。因心与血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称为“生血补心”。可以用它治疗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怔忡等血虚亏损之症。而且还有逐瘀血、生新血的功用,所以又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以及痈疽肿痛等症。
        本品还有润燥滑肠的作用,可治血虚津液不足的大便秘结。
用量:3~10克。
附注:补血活血用全当归;补血用当归身;活血逐瘀用当归尾。酒制加强活血作用。
 
6、白芍
歌诀: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译注:白芍味酸苦,性微寒,有收敛和养阴补血的作用,可以平肝止痛。所以能止泄泻、痢疾、腹痛,以及因阴虚血亏而肝阳偏旺所引起的胸胁脘腹疼痛、四肢拘挛、月经不调、多汗等症。但属于虚寒性的不能用。
用量:3~10克。
附注:如果要减低它的寒性,可以用酒炒。

7、赤芍
歌诀: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译注:赤芍味酸苦,性微寒,功能散痈肿、泻肝火、破瘀血、通经闭。适用于热毒痈肿和妇女瘀血不行的月经停闭,以及因血行阻滞而引起的各种疼痛,但对产后气血虚弱的病人不宜用。
用量:3~10克。

8、生地(附:鲜生地)
歌诀:生地微寒,能消温热,骨蒸*烦劳,养阴凉血。
译注:生地味甘、苦,性微寒,有养阴生津、清热凉血的作用。常用它来治疗温热病烦热口渴、舌红津少的阴津耗伤症,以及阴虚骨蒸烦热的劳病。此外,也常用于血热所引起的各种出血症。
注:*骨蒸:热在骨中,所以叫“骨蒸”,是肾阴亏损到一定程度出现的一种虚热,往往与阴虚潮热、五心烦热、盗汗,以及腰背酸痛、睡眠不安、饮食无味等症状同时出现。
用量:9~15克。
附:生地有干鲜的分别,都能清热凉血,但鲜生地清热的作用较强,而且能生津液,干生地养阴的作用较强,是它们的不同点。

9、熟地
歌诀: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译注:熟地味甘,性微温,是滋肾、补益精髓及补血的重要药。可治肾虚骨弱的腰膝软弱和头昏遗精,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血虚症,并能治疗阴血不足引起的须发早白。
用量:9~15克。
附:用生地加黄酒拌蒸至黑色即成熟地。

10、麦门冬
歌诀: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译注:麦冬味甘,性寒。有养阴清热的作用,所以能解除因热病伤阴引起的口渴和心胸烦热。对心阴不足,心火上炎,咽喉不利等症也有疗效;还能清肺热、润肺燥、止咳嗽,常用于肺热阴伤的咽干、咳嗽、吐血等症。总之,可使阴虚发热的病症得到安康。
用量:3~10克。
 
11、天门冬
歌诀: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译注:天冬味甘,性大寒。可以治疗阴虚咳嗽,咳吐浊沫的“肺痿”症,也可治疗咳嗽胸痛,咳吐脓血的“肺痈”症。它的主要功用是养阴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所以对肺热的喘咳也有疗效。
用量:3~10克。

12、黄连(川连)
歌诀:黄连味苦,泻心除 *,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译注:黄连味苦,性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所以能泻心火,治心火旺的心烦不眠和热病心烦或神昏说胡话,并能清热明目,治目赤肿痛;还能增强胃肠功能而止热痢。
本品还有凉血解毒作用,可以用于热毒痈肿疔疮等外症。
注:①*  ( hu)音忽,多睡。这里作昏糊似睡解。
        ②*眸(mou),音谋,眼睛的瞳孔。
       ③*厚肠:增强胃肠功能的意思。
用量:1~5克。
附:不宜久煎。

13、黄芩
歌诀: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译注:黄芩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的作用。枯芩*适用于清肺火,治肺有热的咳嗽;子芩*适用于清大肠火,治大肠有热的痢疾泄泻。此外,凡是由温热所引起的黄疸和痈肿疮毒等症都可应用。
        本品还有清热安胎的作用,可用于孕妇有热胎动不安。
注:*黄芩老根中空而枯的称”枯芩“,也称”片芩“。新根中部坚实的称”子芩“,也称”条芩“。
用量:3~10克。
 
14、黄柏
歌诀: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译注:黄柏味苦,性寒,有滋阴降火、祛湿热的作用。可治阴虚火旺的骨蒸(骨蒸症状,见生地条)、劳热、盗汗、遗精等症。由于本品能清除下部的湿热,所以也能治由湿热所致的血痢、便血,妇女色黄气臭的白带和尿道涩痛的淋病,以及足膝肿痛、痈肿湿疮等症。
用量:3~10克。
附:黄连、黄芩、黄柏都是清热燥湿的苦寒药,黄连偏于清心火,黄芩偏于清肺热,黄柏偏于清下焦湿热。歌括中说的”降火滋阴“,是指阴虚火旺时用黄柏降火清热,就能使阴不受虚火消灼,并不是黄柏有直接的滋阴作用。

15、栀子
歌诀: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译注:栀子味苦,性寒,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能解除有郁热的心烦不安,并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妄行的吐血、鼻血等出血症。此外,还可以治胃部热痛。本品能使热从小便排出。
本品并治有郁热的目赤肿痛,全身发黄的黄疸病,小便不利,大小便出血,以及热毒痈肿等症。
用量:3~10克。
附:生用(生栀子)清热,炒黑(黑栀子)止血,姜汁炒治烦呕,表热或便溏用皮,内热用仁。

16、连翘(附:连翘心)
歌诀: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堪逐。
译注:连翘味苦,性微寒,能清热解毒消肿。可治因热毒引起的气血不能流通而产生的痈肿疮毒等外症。又有清心散热作用,所以又可治温热病发热和心烦不安。
本品虽为苦寒药,但清中有透,因此仍可用于温热症。
用量:6~12克。
附:”连翘心“专清心热,治温热病神昏说糊话。

17、石膏
歌诀: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疼,解肌立妥。
译注:石膏味辛甘,性大寒。辛能散肌表之热,甘能生津止渴,大寒可以清热,所以能泻胃火,可治因胃火上升而引起的头痛、牙痛,以及温热病之壮热烦渴、神昏谵语、发斑等胃热症和肺热的气喘症。同发汗解表药配合,可以解除病在肌表的高热烦躁,能立见功效。
此外,本品火煅研细外用,有清火生肌敛疮口的作用,可治刀伤、烫火伤、痈疽等溃疡症。
用量:10~30克,大剂量100克~240克。
附:石膏为矿物药,内服多生用,宜轧碎先煎。煅石膏多外用,宜研极细末。

18、滑石
歌诀:滑石沉寒,滑能利窍,解渴除烦,湿热可疗。
译注:滑石质重沉降,味甘,性寒而滑利,有通小便、解口渴、清烦热的作用。凡湿热引起的小便淅沥不畅,尿道热痛的淋病以及湿温病身热小便不利等,均可应用。
本品又常用于夏天感受暑湿出现的身热烦渴和泄泻等症。研末外敷,有清热吸收水湿的作用,可治皮肤湿疹和足趾溃烂瘙痒。
用量:内服10~15克。入煎剂用布包。外用适量。

19、贝母(川贝母、象贝母)
歌诀:贝母微寒,止嗽化痰,肺痈肺痿,开郁除烦。
译注:贝母味甘苦,性微寒。它是清热化痰、润肺、止咳药,可治咳嗽胸痛、咳吐脓血的肺痈症和肺热津伤、咳吐浊沫的肺痿症;也可治疗咳嗽痰黄、口干咽痒的痰热咳嗽和阴虚内热咳痰带血的虚劳咳嗽。并且还有开郁解除烦热的作用,所以又能治因痰热郁结而产生的痈肿、瘰疬(多生于颈部,为大小不等的核块)等外症。
用量:3~10克。
附:贝母产浙江象山的名“象贝母”,又名“大贝母”、“浙贝母”;产四川省的名“川贝母”。象贝母清火化痰开郁的力量较大,适用于外感性的痰热咳嗽和痈肿、瘰疬等外症;川贝母润肺止咳的作用较好,适用于虚劳咳嗽。

20、大黄(川军、锦纹)
歌诀:大黄苦寒,实热积聚,蠲痰逐水,疏通便闭。
译注:大黄味苦,性寒,它是寒性的泻下药,可以清除肠胃中实热积聚的热结便秘和痰水停留的水肿喘满等症,有疏导肠胃、通便去结、除痰逐水的功效。
此外,本品尚有清血分实热和去瘀通经的作用,可治因血热而致的吐血、鼻出血和由瘀血凝滞的月经不通、腹中结块,以及痈肿、疔毒等外症。
用量:3~12克。
附:本品生用药力较大,制熟用药力较小,不宜久煎。

21、柴胡
歌诀:柴胡味苦,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
译注:柴胡味苦,性微寒,有泻肝火及和解退热的作用。可治因肝胆郁热而引起的头晕、口苦、呕吐、两胁作痛等症。并为治邪在半表半里(少阳胆经)出现寒热往来的主要药物。由于它有和解表里的功能,因此又可治疗疟疾。
此外,本品又能升提中气和疏肝解郁,所以又常用于气虚下陷的胃下垂、脱肛和妇女子宫脱垂等症,以及肝气郁结的头目眩晕、胁痛和月经不调。
用量:3~6克。
 
22、前胡
歌诀:前胡微寒,宁嗽化痰,寒热头痛,痞闷能安。
译注:前胡辛苦,性微寒,有散邪下气、化痰止咳的作用。可以解除外感风邪引起的咳嗽痰多、恶寒发热、头痛和痰阻胸胁的痞满胀闷等症。
用量:3~10克。

23、升麻
歌诀:升麻性寒,清胃解毒,升提下陷,牙痛可逐。
译注:升麻味甘辛,性微寒。它能清胃火,解热毒,并有升提透发的作用,所以可治气虚下陷的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和斑疹初期不宜透发等症。其次,还适用于因胃火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口疮和牙痛。
用量:2~6克。
 
24、桔梗
歌诀:桔梗味苦,疗咽肿痛,载药上升,开胸利壅。
译注:桔梗味苦辛,性平。它有宣肺散邪、祛痰排脓的功效,是治疗咽喉肿痛的主要药物;并有载药上升的作用,可以作为上部疾病的引导药。此外,还能宣通肺中的痰阻壅塞,有开胸利壅的作用。
本品常用于外感性的咳嗽,胸闷咳不畅快,痰多不易吐出等症。由于能祛痰排脓,所以还用于咳嗽胸痛、咳吐脓血的“肺痈”。
用量:3~10克。
 
25、紫苏(紫苏叶、紫苏梗)
歌诀:紫苏叶辛,风寒发表,梗下诸气,消除胀满。
译注:紫苏味辛,性温。叶有发表散风寒的作用,可治风寒感冒,恶寒无汗、鼻塞咳嗽等症。梗有降气作用,可以消除气滞引起的胸腹胀满。
苏梗兼有安胎作用,可治怀孕期气胀胸闷嗳气等症。又用大量(30克)紫苏煎汤服,可治食鱼蟹中毒、胸腹胀痛、呕吐泄泻等。
用量:3~10克。
附:紫苏包括苏叶和苏梗,是风寒感冒兼气滞胀闷的常用药物。

26、麻黄(附:麻黄根)
歌诀:麻黄味辛,解表出汗,身热头痛,风寒发散。
译注:麻黄味辛微苦,性温,有发汗解表的作用。治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的风寒表症。
本品还有宣肺平喘和利尿退肿的功效,可治实性的气喘病和水肿病。
用量:1~7克。
附:麻黄根味甘,性平,有良好的止汗作用,善治自汗、盗汗。研末外扑,止汗功效亦很好。用量3~10克。

27、葛根(附:葛花)
歌诀:葛根味甘,祛风发散,温疟往来,止渴解酒。
译注:葛根味辛甘,性平,有发散风寒和解热生津的作用。治发热口渴、项背强、无汗怕风的外感表证和先热后寒、往来不止的“温疟”。此外,还能解酒毒。
本品还有升散透发的作用,所以又治脾胃虚弱的泄泻和有表证的痢疾,以及麻疹初期不易透发等症。
用量:3~10克。
附:退热宜生用,止泻宜煨熟,解酒毒用“葛花”。

28、薄荷
歌诀:薄荷味辛,最清头目,祛风散热,骨蒸宜服。
译注:薄荷味辛,性凉,最能清头目、散风热。善治头痛、目赤、牙痛、咽喉肿痛等头、目部分的风热症。因为有清散风热的作用,所以又常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发热无汗的表证和麻疹初期不易透发,还治皮肤受风热引起的风疹等。炒炭用可兼治骨蒸劳热。
本品炒炭虽然可以治骨蒸劳热,但必须配合养阴清热药物同用。
用量:1~10克。

29、防风
歌诀:防风甘温,能除头晕,骨节痹痛,诸风口噤。
译注:防风味辛甘,性微温,有发汗散风寒除湿的作用。能治风寒感冒的头痛、头晕、身痛等表证和风湿性关节疼痛的痹症,以及因风邪引起的牙关紧闭、口不能张、头项强直、四肢抽搐等症。
用量:3~10克。

30、荆芥
歌诀:荆芥味辛,能清头目,表汗祛风,治疮消瘀。
译注:荆芥味辛,性微温,它能发汗解表,散风寒,清头目。治风寒引起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症,以及风寒感冒和皮肤疮疹等有怕冷发烧现象,或麻疹不易透发。
本品虽有消瘀血的作用,但临床很少使用。荆芥炭有止血功效,可治各种出血。
用量:3~10克。

31、细辛
歌诀:细辛辛温,少阴头痛,利窍通关,风湿皆用。
译注:细辛味辛,性温。它的主要作用能散少阴经的风寒,并可止痛,所以常用治疗少阴经的风寒头痛。本品还有开窍通关的作用,外用研末吹鼻,可以催嚏通关,能治因关窍闭塞的神志昏迷不醒。此外,也常用于风寒湿引起的关节疼痛。
本品除上述功效外,又能下气祛痰,所以又治肺有寒痰的痰多咳嗽气喘症。
用量:0.5~3克。
附:本品有毒,药性比较猛烈,用量不宜过大,所以古人有“细辛不过五(五分)”或“细辛不过钱(一钱,即3克左右)”的说法。对于阴虚火旺,血虚内热和气虚多汗的病证忌用。

32、羌活
歌诀:羌活微温,祛风除湿,身痛头疼,舒筋活络。
译注:羌活味辛苦,性温,有发汗解表、散风寒、除湿的作用。治风寒感冒,身痛头痛和因风寒湿引起的关节筋骨疼痛。本品治上半身的风寒湿邪,功效较为显著,有舒筋活络的功能。
用量:3~10克。

33、独活
歌诀:独活辛苦,颈项难舒,两足湿痹,诸风能除。
译注:独活味辛苦,性微温,有发表散风除湿的作用。治因风湿引起的颈项不灵活和腿足酸重麻木、疼痛、不能行走的“湿痹”症。其他各种风湿性疾病,应用本品也有良好的效果。
本品发表作用与羌活相同,但没有羌活猛烈,常与羌活同用以治风寒感冒的恶寒、头痛等症。本品适用于治下半身的风寒湿邪,如腰膝酸重疼痛或麻木不能行走等。
用量:3~6克。

34、知母
歌诀:知母味苦,热渴能除,骨蒸有汗,痰咳皆舒。
译注:知母味苦,性寒,有清热滋阴润燥的作用。能够解除温热病高热烦渴,以及骨蒸劳热,盗汗,咳嗽痰不易出等症。
用量:3~10克。

35、白芷
歌诀:白芷辛温,阳明头痛,风热搔痒,排脓通用。
译注:白芷味辛,性温。它能发表散风寒,善治风寒侵犯阳明经引起的头额作痛,是风寒感冒的常用药。又能祛风湿,治皮肤风邪湿热所致的湿疹搔痒。此外,还有活血排脓作用,所以又是痈疽疮毒等外症的常用药。
用量:3~10克。

36、藁本
歌诀:藁本气温,除头巅顶,寒湿可祛,风邪可屏。
译注:藁本味辛,性温,有治头部巅顶作痛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湿邪引起的巅顶作痛。不但可以散寒除湿,而且还可祛风。
用量:2~6克。
附:白芷、藁本都能治风寒湿引起的头痛,但白芷偏治头额痛,藁本偏治头顶痛。

37、香附
歌诀:香附味甘,快气开郁,止痛调经,更消宿食。
译注:香附味辛微苦,性平。它有理气解郁的作用,常用于气郁不得流通的胸胁脘腹胀痛。气与血有密切关系,“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所以可治因郁结气滞引起的月经不调和行经少腹胀痛等症。由于它能理气,所以又可以消化肠胃中停留的食物。
用量:6~10克。

38、乌药
歌诀:乌药辛温,心腹胀痛,小便滑数,顺气能用。
译注:乌药味辛,性温,有除寒顺气的作用。治胸腹寒气胀痛和膀胱有冷气引起的小便滑利频数,是顺气的常用药物。
本品还适用于少腹连睾丸作痛的“疝气”,以及妇女气滞血凝、少腹作痛等症。
用量:3~10克。

39、枳实
歌诀:枳实味苦,消食除痞,破积化痰,冲墙倒壁。
译注:枳实味苦酸,性微寒,有消食化痰、行气破积的作用。可以消除因食积痰滞、气行不畅引起的胸腹胀满、痞塞不通,或湿热积滞的痢疾。歌中“冲墙倒壁”的说法,主要是形容本品有较大的行气破积的作用。
用量:3~6克。

40、枳壳
歌诀:枳壳微寒,快气宽肠,胸中气结,胀满堪尝。
译注:枳壳味苦酸,性微寒,有降气的作用。可以宽畅肠胃之气。凡胸腹胀满之疾,都可以服用。
用量:3~6克。
附:枳实、枳壳性味相同,但枳实力强,多用于破积导滞,通利大便;枳壳力缓,多用于理气宽中,消胀除满。

41、白蒄(附:白豆蒄花、白豆蔻壳)
歌诀:白蒄辛温,能祛瘴翳*,温中行气,止呕和胃。
译注:白豆蔻味辛,性温。它能消除因肺寒引起的目生障翳,但主要作用是行气温中、散寒燥湿、开胃消食,所以能治胃气不和的呕吐嗳气、胸脘胀痛等症。
注:*翳(yi):音义,即眼珠上生出的障膜。
用量:1~6克。
附:不宜久煎。白蒄又名“白豆蔻”,是干燥的种子。花名“白豆蔻花”,壳名“白豆蔻壳”,功用相同,力量较弱。

42、青皮
歌诀:青皮苦温,能攻气滞,削坚平肝,安胃下食。
译注:青皮味辛苦,性温。它能疏肝破气,善治肝气郁结的胸胁或乳房胀痛、乳痈和疝气痛,可以起到平肝止痛的功效,并有健胃消食的作用,对食积不消的脘腹胀痛均可治疗。
用量:3~10克。

43、陈皮(附:橘白、橘红)
歌诀:陈皮辛温,顺气宽膈,留白和胃,消痰去白。
译注:陈皮味辛苦,性温,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所以适用于中气不和而发生的胸闷腹胀、呕吐、嗳气、食欲不振及痰多的咳嗽等症。如去掉外面红色的而单用里面白色的称为“橘白”,则减低了燥性和散性,只有和胃化湿的作用;如去掉里面白色的而单用外面红色的称为“橘红”,则加强了消痰的功效。
用量:3~10克。
附:本品即橘皮,偏于健脾理气,作用较缓,临床上多用于疏利中、上二焦的气机;青皮偏于疏肝理气,作用较猛,临床上多用于疏利中、下二焦的气机。若肝脾同病,或肝胃不和,二药可同用。

44、苍术
歌诀:苍术苦温,健脾燥湿,发汗宽中,更祛瘴疫*。
译注:苍术味苦,性温。它有燥湿健脾发汗的作用,所以对胃脘胀闷不舒的呕吐、水泻,以及外感风湿的身重疼痛和风寒温痹、关节酸痛,均较适宜。又治因感受山岚瘴气而发生的传染病。
注:*瘴疫,即山岭间湿热郁蒸的秽恶之气引起的传染病。
用量:3~10克。
附:苍术与白术都能健脾祛湿,但苍术燥湿而健脾,还有发汗的作用,白术健脾而祛湿,有止汗的作用。

45、厚朴
歌诀:厚朴苦温,消胀泄满,痰气泻痢,其功不缓。
译注:厚朴味苦辛,性温,有下气燥湿散满的作用。对湿阻肠胃、气滞不通的胸腹胀满及痰多肺气下降的气喘咳嗽,以及湿郁气滞的水泻痢疾等病,都有较好的疗效。
用量:3~6克。

46、南星(附:胆星)
歌诀:南星性热,能治风痰,破伤强直,风搐自安。
译注:南星苦辛,性热,有毒。有散风化痰、解除痉挛的作用。治中风病的突然昏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痰涎上壅,又可治破伤风病,口不能张、肢体强直、抽搐等症。
用量:1~5克。
附:生南星有大毒,内服宜慎,一般均加生姜制后用。又有将南星研末加牛胆汁制,称为“胆星”,性味苦凉,有清化痰热、解除痉挛的功效,适用于小儿的惊风痰喘,以及中风、癫痫因痰热而引起惊厥、抽搐等症。

47、半夏
歌诀:半夏味辛,健脾燥湿,痰厥头疼,嗽呕堪入。
译注:半夏味辛,性温,有燥湿化痰、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治因湿痰多引起的头痛、咳嗽,或因痰水停留而出现的胸脘胀满、不思饮食、呕吐等症。
用量:3~10克。
附:生半夏有毒,一般均制后用。因炮制方法不同,效用也稍有区别。如“法半夏”(用生姜、白矾制)偏于燥湿化痰;“清半夏”(用姜、矾制后,再用清水浸泡)燥性较轻;“姜半夏”(又名“制半夏”,用姜汁拌制)偏于止呕;“半夏曲”(用姜汁和面粉制后发酵而成)主要用于和胃止呕。以上都不可和乌头同用。
半夏、南星,都能燥湿化痰,但半夏化脾胃湿痰,兼能止呕;南星化经络风痰,燥烈之性更甚。

48、藿香
歌诀:藿香辛温,能止呕吐,发散风寒,霍乱*为主。
译注:藿香味辛,性微温,有芳香化湿、理气发表的作用,能止呕吐,也能发散风寒。本品主治夏天受了暑湿,脾胃不和,出现上吐下泻等症。
注:*霍乱:这里是指急性胃肠炎,即因吃了不清洁的食物,或感受暑湿,体内清浊之气一时混乱,而致脘腹胀痛,上吐下泻。多发生在夏秋季节。(非指恶性传染病之“霍乱”!)
用量:3~10克。

49、槟榔
歌诀:槟榔辛温,破气杀虫,祛痰逐水,专除后重*。
译注:槟榔味辛苦,性温。它的下降行气较大,并有驱除肠寄生虫(绦虫、蛔虫、钩虫、姜片虫等)的功效,所以称为破气杀虫。此外,对于因痰水停留而致的胸腹胀满、水肿,以及因食积不消引起的泄泻、痢疾、腹痛后重等症,均可治疗。
本品有截疟的功效,因此,又可以治疗疟疾。
注:*后重:时时要想大便而又便不出来,并有下坠的感觉。
用量:3~10克。临床驱除绦虫,可用60~90克。

50、腹皮(大腹皮)
歌诀:腹皮微温,能下膈气,安胃健脾,浮肿消去。
译注:腹皮味辛,性微温。它有降气的作用,适用于因气不下降的胸腹胀闷;并有利水湿、健脾胃的功效,可治因水湿停留而致的浮肿病。
用量:3~10克。
附:本品即槟榔的壳。

51、香薷
歌诀:香薷味辛,伤暑便涩,霍乱*水肿,除烦解热。
译注:香薷味辛,性微温,有发汗祛暑,通利小便的作用。治夏天感受暑邪冷湿而引起的头痛恶寒、发热无汗、小便赤涩和腹痛吐泻等症,也治因水湿停留而出现的水肿病,又有解除暑邪烦热的功效。
注:*霍乱:见藿香条。
用量:3~10克。

52、扁豆(附:扁豆衣、扁豆花)
歌诀:扁豆微温,转筋吐泻,下气和中,酒毒能化。
译注:扁豆味甘,性微温。它有健脾化湿的作用,适用于暑湿内伤脾胃,以致中气不和,引起上吐下泻、小腿肌肉挛急(转筋)等症。并治妇女脾虚有湿的白带病。生研绞汁服又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且可解酒毒。
用量:3~15克。治暑湿宜生用,健脾胃宜炒用。
附:
“扁豆衣”,即扁豆的干燥种皮,功用与扁豆相同,但药力稍弱,临床常用于脾虚有湿,或暑湿引起的吐泻。用量6~9克。
“扁豆花”,即白扁豆的花,有清暑化湿的作用,可治泄泻、痢疾。用量3~6克。

53、猪苓
歌诀:猪苓味淡,利水通淋*,消肿除湿,多服损肾。
译注:猪苓味淡,性平,本品为利尿渗湿药,所以可治小便短少、尿道热痛的淋病和水湿停聚小便不利的水肿病,以及水湿引起的泄泻、白带等。但不宜多服,多服,恐消耗津液,损伤肾阴。
注:*淋,是小便不爽,尿道疼痛的一种病。
用量:6~12克。
附:猪苓、茯苓都能利水渗湿,茯苓能健脾,偏于渗湿;猪苓专能利水,且较茯苓为强,无补益的作用。

54、泽泻
歌诀:泽泻甘寒,消肿止渴,除湿通淋,阴汗*自遏。
译注:泽泻味甘,性寒,有利小便、清湿热的作用。治小便不利的水肿和因湿热引起的口渴、泄泻、淋病以及阴部出汗等症。
注:*阴汗:即前阴下部有汗,为湿热下注的一种病。
用量:6~12克。

55、木通
歌诀:木通性寒,小肠热闭,利窍通经,最能导滞。
译注:木通味苦,性寒,有清热和利尿的作用。能利小便,善治小肠有热的小便淋沥、尿道作痛,以及小便不利的浮肿病。又能疏导血脉,通经行滞,可治妇女经闭及乳汁不通。
用量:3~6克。

56、车前子(附:车前草)
歌诀:车前子寒,溺涩*眼赤,小便能通,大便能实。
译注:车前子味甘,性寒,有利尿清热明目的作用。治小便不利和小便短少涩痛的淋病,以及眼睛红肿作痛等症。由于能利小便,所以又能止大便泄泻。
注:*溺涩:溺(niao)同尿,即小便,溺涩,就是小便不通畅。
用量:3~10克。
附:“车前草”,性味功效与车前子相同,兼有凉血止血的作用,可治吐血、鼻血、尿血等症;鲜车前草还能治热痢。

57、地骨皮
歌诀:地骨皮寒,解肌退热,有汗骨蒸,强阴凉血。
译注:地骨皮味甘,性寒,有解除肌肤虚热和凉血的作用。治有汗的骨节烦热、阴虚劳嗽、吐血、盗汗和肺热咳嗽气喘、心烦口渴等症,并有降火补阴的功效。
用量:6~10克。

58、木瓜
歌诀:木瓜味酸,湿肿脚气*,霍乱转筋,足膝无力。
译注:木瓜味酸,性温,有除湿舒筋的作用。善治湿邪引起的足膝肿痛或麻木的脚气病,以及因吐泻而津液耗损不能养筋引起的小腿肌肉挛急的转筋症。此外,还有强筋骨的作用,可治足膝无力。
注:*脚气:是指由湿气引起的病,表现为两脚软弱,行动不便。分干、湿二种,湿脚气两胫肿大,干脚气两胫不肿,或麻木,或挛急,或痿软。
用量:3~10克。

59、甘草: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60、威灵仙:威灵苦温,腰膝冷痛,消痰痃癖,风湿皆用。

61、牡丹皮:牡丹苦寒,破血通经,血分有热,无汗骨蒸。

62、玄参:玄参苦寒,清无根火,消肿骨蒸,补肾亦可。

63、沙参:沙参味甘,消肿排脓,补肝益肺,退热除风。

64、丹参:丹参味苦,破积调经,生新去恶,祛除带崩。

65、苦参:苦参味苦,痈肿疮疥,下血肠风,眉脱赤癞。

66、龙胆草:龙胆苦寒,疗眼赤疼,下焦湿肿,肝经热烦。

67、五加皮:五加皮温,祛痛风痹,健步坚筋,益精止沥。

68、防己(木防己、汉防己):防己气寒,风湿脚痛,热积膀胱,消痈散肿。

69、地榆:地榆沉寒,血热堪用,血痢带崩,金疮止痛。

70、茯神:茯神补心,善镇惊悸,恍惚健忘,兼除怒隶。

71、远志:远志气温,能驱惊悸,安神镇心,令人多记。

72、酸枣仁(附:酸枣树皮):酸枣味酸,敛汗驱烦,多眠用生,不眠用炒。

73、菖蒲:菖蒲性温,开心利窍,去痹除风,出声至妙。

74、柏子仁:柏子味甘,补心益气,敛汗润肠,更疗惊悸。

75、益智仁:益智辛温,安神益气,遗溺遗精,呕逆皆治。

76、甘松:甘松味香,善除恶气,治体香肌,心腹痛已。

77、小茴香:小茴性温,能除疝气,腹痛腰疼,调中暖胃。

78、大茴香:大茴味辛,疝气脚气,肿痛膀胱,止呕开胃。

79、干姜:干姜味辛,表解风寒,炮苦逐冷,虚寒尤堪。

80、附子:附子辛热,性走不守,四肢厥冷,回阳功有。

81、川乌:川乌大热,搜风入骨,湿痹寒疼,破积之物。

82、木香(广木香):木香微温,散带和胃,诸风能调,行肝泻肺。

83、沉香:沉香降气,暖胃追邪,通天彻地,气逆为佳。

84、丁香:丁香辛热,能除守呕,心肺疼痛,温胃可晓。

85、砂仁:砂仁性温,养胃进食,止痛安胎。行气破滞。

86、荜澄茄:荜澄加辛,除胀化食,消痰止哕,能逐寒气。

87、肉桂:肉桂辛热,善通血脉,用痛虚寒,温补可得。

88、桂枝:桂枝小梗,横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手足痹。

89、吴茱萸:吴萸辛热,能调疝气,脐腹寒疼,酸水能治。

90、延胡索:延胡气温,心腹卒痛,通经活血,跌扑血崩。

91、薏苡仁(苡仁):薏苡味甘,专除温痹,筋节拘挛,肺痈肺痿。

92、肉豆:肉辛温,脾胃虚冷,泻痢不休,功可立等。

93、草豆:草辛温,治寒犯胃,作痛呕吐,不食能食。

94、诃子(诃黎勒):诃子味苦,涩肠止痢,痰嗽喘急,降火敛肺。

95、草果:草果味辛,消食除胀,截疟逐痰,解瘟辟瘴。

96、常山:常山苦寒,截疟除痰,解伤寒热,水胀能宽。

97、良姜(附:红豆):良姜性热,下气温中,转筋霍乱,酒食能攻。

98、山楂:山楂味甘,磨消肉食,疗疝催疮,消膨健胃。

99、神曲:神曲味甘,开胃进食,破结逐痰,调中下气。

100、麦芽:麦芽甘温,能消宿食,心腹膨胀,行血散滞。

101、苏子(紫苏子)苏子味辛,驱痰降气,止咳定喘,更润心 肺。

102、甘遂:甘遂苦寒,破消痰,面浮蛊胀,利水能安。

103、大戟:大戟甘寒,消水利便,腹胀坚,其功瞑眩。
104、白芥子:白芥子辛,专化胁痰,疟蒸痞块,服之能安。
105、芜花:芜花寒苦,能消胀蛊,利水泻湿,止咳痰吐。
106、商陆(赤商陆、白商陆):商陆苦寒,赤白各异,赤者消风,白利水气。
107、海藻:海藻咸寒,消瘿散疬,除胀破,利水通闭。
108、牵牛子(黑丑、白丑):牵牛苦寒,利水消肿,蛊胀痃癖,散滞除壅。
109、葶苈:葶苈辛苦,利水消肿  ,痰咳瘕,治喘肺痈。
110、瞿麦:瞿麦苦寒,专治淋病,且能堕胎,通经立应。
111、荆三棱:三棱味苦,利血消癖,气滞作痛,虚者当忌。
112、五灵脂:五灵味甘,血滞腹痛,止血用炒,行血用生。
113、莪术:莪术温苦,善破痃癖,止痛消瘀,通经最宜。
114、干漆:干漆辛温,通经破瘕,追积杀虫,效如奔马。
115、蒲黄:蒲黄味甘,逐瘀止崩,止血须炒,破血用生。
116、苏木:苏木甘或,能行积血,产后血经,兼医年跌。
117、桃仁:桃仁甘平,能润大肠,通经破瘀,血瘕堪尝。
118、姜黄:姜黄味辛,消痈破血,心腹结痛,下气最捷。
119、郁金(广郁金、川郁金):郁金味苦,破血行气,血淋溺血,郁结能舒。
120、金银花(附:忍冬藤):金银花甘,疗痈无对,未成则散,已成则溃。
121、漏芦:漏芦性寒,祛恶疮毒,补血排脓,生肌长肉。

122、白蒺藜:蒺藜味苦,疗疮搔痒,白癜头疮,翳除目良

123、白附子
歌诀:白附辛温,治面百病,血痹*风疮,中风痰症。
译注:白附子味辛甘,性温,有毒。有祛风痰、散寒湿的作用,善于升散上行,能治面部各种疾病,还可治疗体虚风邪入侵,肢体麻木的血痹*和疮疡等症。特别是对偏正头痛、口眼歪斜、中风痰壅等症,功效较好。
注:*血痹:即气血痹闭不行,以致肢体麻痹不仁的一种病。
用量:1~6克。
附:本品即“独角莲”。

124、全蝎
歌诀:全蝎味辛,祛风痰毒,口眼喎斜,风癎发搐。
译注:全蝎味甘辛,性平,有毒。有祛除风痰、止痉挛抽搐的作用,善治中风引起的口眼喎斜、半身不遂、以及小儿惊风、癎症等四肢抽搐。本品还有解疮毒的作用,可治痔疮或疮肿发痒诸症。
用量:煎服全用2~4枚,蝎尾2~5枚。散剂适当减少。
附:蝎尾功效较全蝎为大。

125、蝉蜕
歌诀:蝉蜕甘寒,消风定惊,杀疳除热,退翳侵睛。
译注:蝉蜕味甘,性寒。有散风热、止惊风抽搐的作用,并可透疹。常用于风热感冒和温病初起的发热,小儿惊风或破伤风的抽搐,以及麻疹、风疹初起不易透发等。并治小儿形瘦肚大的疳积病和因风热而起的失音症。此外,还可消退目生翳障遮睛的眼病。
用量:1~5克。去头足。

126、僵蚕
歌诀:僵蚕味咸,诸风惊癎,湿痰喉痹,疮毒瘢痕。
译注:僵蚕味咸辛,性平。有除风热、熄肝风、止抽搐、化湿痰的作用,可治惊风和癎症的四肢抽搐及风热头痛、齿痛、目痛、咽喉肿痛等症。此外,本品尚有除湿化痰消疮毒的作用,常用于瘰疬痰核和皮肤湿疮、丹毒等症。研末外敷又能灭诸疮瘢痕。
用量:3~10克。
127、蜈蚣
歌诀:蜈蚣味辛,蛇虺*恶毒,镇惊止痉,堕胎逐瘀。
译注:蜈蚣味辛,性温,有毒。有解疮毒、蛇毒的作用,能治毒蛇咬伤和恶疮肿毒。还有除风邪止痉挛的功效,可治小儿惊风和破伤风的痉挛抽搐、口不能张、项背强直等症。此外,又有去恶血堕胎的作用,孕妇忌用。
注:*虺(hui),音悔。毒蛇。
用量:1~3条。
附:孕妇忌用。

128、木鳖子
歌诀:木鳖甘寒,能追疮毒,乳痈腰疼,消肿最速。
译注:木鳖子味甘,性寒,有毒。有清血热、消疮毒的作用,对乳房肿痛的“乳痈”和跌打损伤的腰痛,消肿止痛的效果最快。
本品还能用于恶疮肿毒和瘰疬等症。
用量:0.06~0.15克。
附:本品以外用为主,醋磨外涂,内服只可用极少量,且须慎用。

129、蜂房(露蜂房)
歌诀:蜂房咸苦,惊痫瘛疭*,牙疼肿毒,瘰疬乳痈。
译注:蜂房味咸苦,性平,有毒。有除风解毒杀虫的作用,可治惊风癫痫、手足抽搐、蛀牙作痛和痈肿疮毒、瘰疬、乳房痈肿疼痛等症。
注:*瘛疭(zhi  zong),读作“制纵”。筋脉拘急曰瘛,筋脉弛张曰疭。
用量:0.5~1.5克。
附:本品有毒,不宜内服。一般都作外用,煎汤洗或研末敷。

130、白花蛇
歌诀:花蛇温毒,瘫痪喎斜,大风疥癞,诸毒称佳。
译注:白花蛇味甘咸,性温,有毒。它有除风湿、定惊、止抽搐的作用,可治风湿引起的肢体筋脉拘挛疼痛,或麻木不能活动(左瘫右痪)和口眼歪斜、以及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并治疥癣皮肤搔痒和大麻风等病,疗效都比较好。
用量:3~5克。

131、蛇蜕
歌诀:蛇蜕咸平,能除翳膜,肠痔蛊毒*,惊痫搐搦。
译注:蛇蜕味甘咸,性平。能退目翳,消肿、杀虫、止抽搐,可治目生翳膜、痔疮肿痛、皮肤疥癣和各种虫毒,以及惊风、癫痫、抽搐等症。
注:*蛊毒:在这里是泛指各种虫毒。
用量:3~6克。

132、槐花
歌诀:槐花味苦,痔漏肠风,大肠热痢,更杀蛔虫。
译注:槐花味苦,性微寒。有凉血止血的作用,可治痔漏肛门出血和大便下血,并且能治大肠有热的痢疾。此外,还有杀蛔虫的功效。
本品亦常用于吐血、鼻出血、子宫出血,以及肝热引起的头痛、目赤、眩晕等症。
用量:3~10克。

133、鼠粘子(牛蒡子、大力子)
歌诀:鼠粘子辛,能除疮毒,瘾疹*风热,咽疼可逐。
译注:鼠粘子味辛苦,性寒。有疏散风热、透疹、解毒和消肿等作用,可治疮痈肿毒和皮肤发疹搔痒成片的瘾疹,以及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和麻疹不透等症。
注:*瘾疹:是热邪客于皮肤,又受风湿而发出的一种皮疹,遍身搔痒如蚊蚤所致一样。
用量:3~10克。

134、茵陈蒿
歌诀:茵陈味苦,退疸除黄,泻湿利水,清热为凉。
译注:茵陈蒿味苦,性微寒,是治疗黄疸的主要药物。对湿热引起的全身发黄,疗效较好,这是因为它有利水湿和清热的作用。
用量:6~12克。

135、红花(附:藏红花)
歌诀:红花辛温,最消瘀热,多则通经,少则养血。
译注:红花味辛,性温。有活血、行瘀血的作用,能消除因瘀血引起的发热。多用可以行瘀血、通月经,适用于由瘀血不行的经闭、难产或产后瘀阻腹痛及跌打损伤瘀血作痛等症。少用又可养血。
用量:2~6克。
附:“藏红花”味甘性平,功效与红花相近,但养血的力量较大,去瘀血的力量较小。一般用量1~3克。

136、蔓荆子
蔓荆子苦,头疼能医,拘挛湿痹,泪眼堪除。
译注:蔓荆子味苦辛,性微寒。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作用,善治风热感冒头痛,并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不得屈伸。此外,还可治目痛多泪的眼病。
用量:3~10克。

137、马兜铃(附:杜青木香)
歌诀:兜铃苦寒,能熏痔漏,定喘消痰,肺热久嗽。
译注:马兜铃味苦,性寒。能清肺与大肠之热,有降气、化痰、止咳喘的作用。外用,熏洗痔漏,可起到消肿止痛的功效;内服可治有痰的气喘和肺部有热的久咳。
用量:3~6克。
附:“杜青木香”即马兜铃的根,味辛苦,性寒,有催吐、解毒、消肿的作用。可治食物中毒、毒蛇咬伤,以及热毒肿痛等症。内服用量3~10克;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138、百合
歌诀:百合味甘,安心定胆,止嗽消浮,痈疽可啖*。
译注:百合味甘,性微寒。有清心、安神、定惊的作用,可治心烦惊悸、神志不安,即所谓“安心定胆”。又有润肺、止咳、利尿的功用,可治肺热咳嗽和浮肿疾病。此外,痈疽等外症也可内服,能起到清热解毒的功效。
注:*啖(dan):音淡,吃的意思。
用量:3~10克。

139、秦艽
歌诀:秦艽微寒,除湿荣筋,肢节风痛,下血骨蒸。
译注:秦艽味苦辛,性微寒。有除风湿、舒筋和血、退虚热的作用,可治风湿痹痛、四肢关节拘挛和大便下血,以及虚劳骨蒸的发热等症。
用量:3~10克。

140、紫菀
歌诀:紫菀苦辛,痰喘咳逆,肺痈吐脓,寒热并济。
译注:紫菀味苦辛,性温。有温肺下气、化痰止咳的作用。既能治肺部有寒、肺气壅塞的痰喘咳嗽,又能治肺部有热、咳吐脓血的肺痈。本品温而不热,润而不燥,所以对肺寒、肺热都适宜。
用量:3~10克。

141、款冬花
歌诀:款花甘温,理肺消痰,肺痈喘咳,补劳除烦。
译注:款冬花味辛甘,性温。有理肺下气、消痰止咳的作用,可治咳嗽吐脓血的肺痈和肺部有寒的气喘咳嗽。并治虚劳烦热咳嗽。
用量:3~10克。

142、金沸草(附:旋覆花)
歌诀:金沸草温,消痰止嗽,明目祛风,逐水尤妙。
译注:金沸草味咸,性温。有消痰、止咳、降气的作用,能治痰壅气喘的咳嗽,及肺部有寒的痰饮咳嗽气喘。此外,还有祛风明目和祛除痰水的功效。
本品不但能降气,并可止呕,所以又常用于嗳气呕吐等症。
用量:3~10克。
附:茎叶名“金沸草”,花名“旋覆花”(此药有细毛,宜布包入汤煎),功用相同。

143、桑皮
歌诀:桑皮甘辛,止嗽定喘,泻肺火邪,其功不浅。
译注:桑白皮味甘辛,性寒。有止咳平喘、善泻肺部热邪的作用。因此,对肺热的咳嗽气喘,功效很好。
此外,本品还有利小便、退水肿的作用,可用于小便不利的水肿。
用量:3~10克。

144、杏仁(苦杏仁、甜杏仁)
歌诀:杏仁温苦,风寒喘嗽,大肠气闭,便难切要。
译注:杏仁味苦,性温,有小毒。有止咳平喘、降气润肠的作用,善治外感风寒引起的气喘咳嗽,并大肠气滞的大便闭结不通,以及老人、产妇等肠中津液不足的大便困难。
用量:3~10克。
附:杏仁有甜、苦二种。上面所指的是苦杏仁,有小毒;甜杏仁味甘性平,无毒,有润肺止咳平喘的作用,适宜于虚劳咳嗽。

145、乌梅
歌诀:乌梅酸温,收敛肺气,止渴生津,能安泻痢。
译注:乌梅味酸,性温。有收敛肺气、生津止渴的作用,能治肺气虚的久咳不止和津液不足的消渴症;并能涩肠,可治久泻久痢。
本品还有安蛔虫的作用,可治蛔虫厥逆的呕吐腹痛。本品外用擦牙,治牙关紧闭、口不能张。
用量:3~10克。

146、天花粉
歌诀:天花粉寒,止渴祛烦,排脓消毒,善除热痰。
译注:天花粉味甘酸,性寒。甘酸能生津,寒能清热,所以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作用,可治热病津伤的烦热口渴;并能消肿解毒排脓,治疗痈肿疮毒。本品又善于化热痰,也可治肺部有热痰的咳嗽。
用量:10~15克。
附:本品即“瓜蒌根”。

147、瓜蒌仁
歌诀:瓜蒌仁寒,宁嗽化痰,伤寒结胸,解渴止烦。
译注:瓜蒌仁味甘,性寒。有清热化痰、润肺宽胸的功效,可治痰热咳嗽和伤寒病痰热结在胸部,按之作痛的“结胸”症;并可解除热病的烦渴。
本品还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治肠液干燥的大便秘结。
用量:6~12克。
附:本品即瓜蒌的种子。瓜蒌的果壳即“瓜蒌皮”,全用即“全瓜蒌”。瓜蒌皮偏于清热化痰;仁偏于润燥通便;全瓜蒌既清热化痰,又润肠通便。

148、密蒙花
歌诀:密蒙花甘,主能明目,虚翳青盲*,服之效速。
译注:密蒙花味甘,性微寒,是眼科的专用药。它的主要作用是明目,并能养肝。肝开窍于目,因此对肝血虚引起的眼睛生翳膜和眼睛外观虽无变化但看不见东西的“青盲”症,用本品治疗,疗效较好。
注:*青盲:指眼外观无异常而逐渐失明者。相当于视神经萎缩。
用量:3~10克。

149、菊花(黄菊花、白菊花、野菊花)
歌诀:菊花味甘,除热祛风,头晕目眩,收泪殊功。
译注: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热、平肝阳、明目的功效,能治外感风热感冒,头晕目眩或目赤多泪等症。凡因风热或肝阳上升引起的头目诸病,用本品治疗,效果较好。
本品尚能解毒,治疗疔疮肿毒,内服外敷均可。
用量:3~10克。
附:药用菊花,主要有“黄菊花”(“杭菊花”)、“白菊花”(“滁菊花”)、“野菊花”三种。黄菊花产浙江杭州的最好,所以又称杭菊花,它的功效偏于散风热,常用它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目赤等症。白菊花产安徽滁县的最好,所以又称滁菊花,它的功效偏于平肝阳,常治肝阳上升的头晕、目眩等症。野菊花的功效偏重于解毒,常用于疔疮肿毒。野菊花叶又能外敷治疗疮疡。

150、木贼
歌诀:木贼味甘,祛风退翳,能止月经,更消积聚。
译注:木贼味甘苦,性平。它的功效主要是散风热、明目退翳,可治风热引起的目赤多泪和翳膜遮睛等目疾。此外,本品还有止血化瘀的作用,既能止月经过多,又能消瘀血积聚。
用量:3~6克。

151、决明子
歌诀:决明子甘,能祛肝热,目疼收泪,仍止鼻血。
译注: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有清肝火、明目的作用,常用于目赤肿痛和多泪不收的眼睛病。又可止肝经有热的鼻出血。
本品还有润肠通便的作用,能治大便燥结不通。
用量:3~10克。

152、犀角(附:广角)
歌诀:犀角酸寒,化毒辟邪,解热止血,消肿毒蛇。
译注:犀角味苦酸微咸,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能治温热病热邪入于血分,出现的神昏谵语、惊狂、发斑、发疹和热盛迫血妄行的吐血、鼻血、便血等出血症。此外,亦常用于疔疮肿毒或毒蛇咬伤,毒邪内陷,出现的神志昏迷等。
用量:冲服1~3克,煎服3~10克。
附:犀牛是稀有动物,犀角来源极少,现多用广角代替。但广角作用较弱,用量宜较大,一般用10~15克。

153、羚羊角
歌诀:羚羊角寒,明目清肝,祛惊解毒,神志能安。
译注:羚羊角味咸,性寒,是清肝火、熄肝风的主要药物。肝开窍于目,所以又能明目,治肝火过盛的目赤肿痛、羞明怕光等症。此外,还有解热毒的作用,善治温热病高热神昏痉挛和小儿惊风四肢抽搐等症。
用量:0.6~5克。
附:本品是贵重药品,一般都是磨汁服或研末服,亦可煎汤服。

154、龟甲(附:龟板胶)
歌诀:龟甲味甘,滋阴补肾,止血续筋,更医颅囟*。
译注:龟甲味咸甘,性寒。它主要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并能强筋健骨,可治阴虚发热和肾虚的筋骨不健,腰脚软弱无力,以及小儿的囟门不合等症。
此外,本品尚可止血,能治痔疮出血或妇女崩漏等出血症。
注:*颅囟(lu  xin):读作“卢信”,即囟门。
用量:10~25克。
附:龟甲又名“龟板”,熬成胶为“龟板胶”,它的滋阴止血的功效更为显著,并能补血。用量3~10克。

155、鳖甲
歌诀:鳖甲咸平,劳嗽骨蒸,散瘀消肿,去痞除癥。
译注:鳖甲味咸,性平。有养阴散瘀、消痞除癥的作用,可治虚劳咳嗽、骨蒸盗汗和瘀血停滞的月经不通、痞块癥瘕等症。此外,还能消肿,对痈肿而有瘀血的有效。
用量:10~25克。

156、桑寄生
歌诀:桑上寄生,风湿腰痛,止漏安胎,疮疡亦用。
译注:本品是桑寄生属的寄生植物,味苦性平。有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安胎的作用,可治风湿性关节疼痛,特别是对因肝肾虚亏而引起的腰膝酸痛,疗效较好。又治孕妇胎动不安、漏胎(怀孕期子宫出血)。此外,还可用于刀伤、痈肿等外症。
用量:3~10克。

157、火麻仁
歌诀:火麻味甘,下乳催生,润肠通结,小水能行。
译注:火麻仁味甘,性平。有滑利的作用,能下乳催生,可治乳少难产。又因滑润大肠的作用较著,兼能补中,适用于老人、产后和热性病后血亏津少的肠燥、大便秘结等症。此外,还能通利小便。
用量:3~10克。

158、山豆根
歌诀:山豆根苦,疗咽肿痛,敷蛇虫伤,可救急用。
译注:山豆根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善治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和龈肿牙痛;并可外敷蛇虫咬伤,用来急救。
用量:3~6克。

159、益母草(附:茺蔚子)
歌诀:益母草苦,女科为主,产后胎前,生新去瘀。
译注:益母草味辛苦,性寒,是妇科要药。适用于月经不调,及产后瘀血不行的腹痛、头目眩晕等症。不论胎前、产后都可应用,能起到生新血、去瘀血的功效。
此外,本品还有利小便,退水肿的作用。
用量:3~10克。
附:益母草子名“茺蔚子”,活血调经的功效与益母草相同,兼有明目的作用,能治肝热目赤肿痛。用量3~10克。

160、紫草
歌诀:紫草咸寒,能通九窍,利水消膨,痘疹最要。
译注:紫草味咸甘,性寒。能滑肠通大便和利水消水肿,即有通窍的作用。但更主要的作用是凉血解毒,最适用于血分有热的斑疹痘毒;并可用于预防麻疹。
用量:3~10克。
附:预防麻疹的用量:6个月~1岁3克,2岁~3岁6克,4~6岁9克,7~12岁12克。水煎三次分服,连服三天。

161、紫葳(凌霄花)
歌诀:紫葳味酸,调经止痛,崩中带下,症瘕通用。
译注:紫葳味酸,性微寒。有活血通经、行瘀止痛的作用,可治妇女瘀血不行、经闭腹痛。对于妇女子宫出血、瘀血不尽、腹部刺痛、带下,以及瘀血结聚成块的症瘕都可应用。
用量:3~10克。

162、地肤子
歌诀:地肤子寒,去膀胱热,皮肤搔痒,除热甚捷。
译注:地肤子味甘苦,性寒。有清除膀胱湿热、通利小便的作用,可治由湿热引起的小便不利、尿道热痛的淋病。外洗,可治皮肤疥癣湿疮搔痒。本品对于清除皮肤湿热的疗效是较快的。
用量:6~12克。外用无定量。

163、楝根皮
歌诀:楝根性寒,能追诸虫,疼痛立止,积聚立通。
译注:苦楝根皮味苦,性寒,有小毒。有毒,能杀虫。虫痛用它可以止痛,虫积用它可以通利。
本品主要有杀蛔虫、钩虫的作用,可用于蛔虫或钩虫引起的腹痛。外用煎汤洗或研末敷,能治疥癣等皮肤病,可以杀虫止痒。
用量:干品:3~10克;鲜品:10~20克。

164、樗根白皮
歌诀:樗*根味苦,泻痢带崩,肠风痔漏,燥湿涩精。
译注:樗根白皮味苦涩,性寒。能治久泻久痢、白带、子宫大出血、大便下血、痔漏出血等症,可以起到燥湿收敛的功效。并可涩精、治遗精滑精。
注:*樗(chu):音初,即“臭椿树”。
用量:3~10克。
附:本品与“椿根白皮”功效相近。

165、泽兰
歌诀:泽兰甘苦,痈肿能消,打扑伤损,肢体虚浮。
译注:泽兰味甘苦,性微温。有行瘀血的作用,可治月经不通或产后瘀阻腹痛;并能消散痈肿和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等症。此外,还能利小便,消浮肿病。
用量:3~10克。

166、牙皂
歌诀:牙皂味辛,通关利窍,敷肿痛消,吐风痰妙。
译注:牙皂味辛咸,性温,有小毒。有开窍的作用,可以作为催嚏药,并可作为催吐药,能吐热风痰涎,治突然昏迷、痰涎上涌,或中风痰多、神昏不语等症,可研末吹鼻取嚏或温水调灌取吐。此外,本品研末外敷,有消痈肿止痛功效。
用量:1~3克。
附:本品形状象猪牙,所以又名“猪牙皂”,功效与普通大皂荚一样。

167、芜荑
歌诀:芜荑味辛,驱邪杀虫,痔瘘癣疥,化食除风。
译注:芜荑味辛,性平。有除内脏风冷和杀虫(蛔虫、绦虫、绕虫)的作用,可治虫积腹痛。外敷治痔疮或瘘管和疥癣等皮肤病;内服还有消食和散皮肤风湿的的功效。
用量:3~6克。

168、雷丸
歌诀:雷丸味苦,善杀诸虫,癫痫蛊毒,治儿有功。
译注:雷丸味苦,性寒,有小毒。它的作用主要是杀虫,可治多种虫积腹痛,如绦虫、钩虫、蛔虫等。此外,还能治因虫而致的癫痫和多种虫毒而致的形瘦腹大、便血等蛊毒症。本品对小儿的治疗效果较好。
用量:一次量,3~10克,一日服三次,连服三日,做成丸散吞服。
附:本品加热能破坏药效,所以不宜入煎剂。

169、胡麻仁(黑芝麻)
歌诀:胡麻仁甘,疔肿恶疮,熟补虚损,筋壮力强。
译注:胡麻仁味甘,性平。生用外敷肿毒恶疮,熟用内服有养血补肝肾作用,能治肝肾不足的虚损病,可使筋骨坚强而有力。
此外,本品又有润滑大肠的作用,可用于老人、产后及病后肠液枯燥的大便秘结。
用量:3~10克。

170、苍耳子
歌诀:苍耳子苦,疥癣细疮,驱风湿痹,搔痒堪尝。
译注:苍耳子味甘苦,性温,有毒。有发汗祛风湿的作用,善治疥癣和细小的湿疹、湿疮以及麻风等皮肤病;又治风湿性关节痹痛。对于皮肤病的搔痒,内服疗效较好。
本品又能治风寒头痛和风湿上攻引起的鼻流浊涕而有腥臭味的“鼻渊”症。
用量:3~10克。
171、蕤*仁
歌诀:蕤仁味甘,风肿烂弦,热胀胬肉,眼泪立痊。
译注:蕤仁味甘,性寒。有除风热明目的作用,善治风热引起的目赤肿痛、眼睛边缘赤烂、眼球热胀、胬肉遮睛和多泪等眼病。
注:*蕤(rui),音锐。
用量:3~10克。

172、青葙子
歌诀:青葙子苦,肝脏热毒,暴发赤障,青盲可服。
译注:青葙子味苦,性微寒。有清肝火明目的作用,是眼科常用药,善治肝火热毒引起的眼睛突然红肿作痛,或眼生翳障、视物模糊等症。对视物不见的“青盲”症,也可内服。
用量:3~10克。

173、谷精草
歌诀:谷精草辛,牙齿风痛,口疮咽痹,眼翳通用。
译注:谷精草味辛,性微温。有散风热、清头目的作用,对于风热引起的头痛、牙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和眼生翳膜等症,都可应用。
用量:3~10克。

174、白薇
歌诀:白薇大寒,疗风治疟,人事不知,昏厥堪却。
译注:白薇味苦咸,性寒。最能清解血分热邪,善治瘟热病热邪入于营分,舌红口干,午后热盛和夜热早凉的阴虚发热,以及疟疾经久不止,身热不退等症。又治妇人血虚、阳气偏胜发生神志昏迷、人事不知的“血厥”证。
用量:3~10克。

175、白蔹
歌诀:白蔹微寒,儿疟惊痫,女阴肿痛,痈疔可啖。
译注:白蔹味苦辛,性微寒。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治小儿疟疾和因热引起的惊痫;并治妇女阴部肿痛及痈肿疔疮等外症,都可以内服。
本品主要用于痈肿疮疡、红肿疼痛,不但可以内服,外敷的效力也很好。
用量3~10克。
附:本品反乌头,不能与之同用!

176、青蒿
歌诀:青蒿气寒,童便熬膏,虚热盗汗,除骨蒸劳。
译注:青蒿味苦,性寒。用男孩的尿去首尾与青蒿同熬成膏,可治夜热早凉的阴虚发热、盗汗,以及骨蒸劳热等症,能起到清除阴分虚热的作用。
此外,又有清解暑热的功效,常治伤暑的发热和热重寒轻的疟疾。
用量:3~10克。

177、茅根(附:白茅花)
歌诀:茅根味甘,通关逐瘀,止吐衄血,客热可去。
译注:茅根味甘,性寒。功能通关窍、利小便、清血热、消瘀血,善治热性病引起的吐血、衄血、尿血,以及小便不利等症。肺胃有热,亦可祛除。
用量:干品,6~12克;鲜品,15~30克。
附:“白茅花”止血作用与茅根相同,亦用于吐血、鼻血等症。用量3~6克。

178、大小蓟(大蓟、小蓟)
歌诀:大小蓟苦,消肿破血,吐衄咯唾,崩漏可啜。
译注:大、小蓟味甘、苦,性凉,有清血热、消肿毒、破血行瘀的作用。生用可以消痈肿疮毒,炒炭可止各种出血,如吐血、鼻血、咳痰或唾液中带血,以及子宫出血等症。凡是血分有热的,都可以内服。
用量:干的,6~10克;鲜的,30~60克。
附:大、小蓟虽同是菊科植物,但为两种不同的品种。两者功效相同,唯小蓟力量较小,消痈肿不如大蓟。

179、枇杷叶
歌诀:枇杷叶苦,偏理肺脏,吐哕不止,解酒清上。
译注:枇杷叶味苦,性平。有清肺化痰、和胃止呕的作用,可治肺部有痰热的咳嗽和胃热的恶心呕吐。此外,还可以解酒毒,除口渴。
用量:3~10克。
附:刷去毛,生用或蜜炙用。

180、射干
歌诀:射干味苦,逐瘀通经,喉痹口臭,痈毒堪凭。
译注:射干味苦,性寒,有毒。有逐瘀血、通经闭和清火解毒、降气清痰等作用,可治妇女瘀血不行,月经不通和痰热上壅的咽喉肿痛、口臭以及咳嗽、痰鸣气喘等症。此外,本品外敷又能消痈肿疮毒。
用量:2~5克。

181、鬼箭羽
歌诀:鬼箭羽苦,通经堕胎,杀虫祛结,驱邪除乖。
译注:鬼箭羽味苦,性寒。有破瘀血、通月经和散风邪的作用,可以堕胎和除瘀血结聚,能治妇女瘀血不行的月经不通。此外,还有杀虫和治风湿性关节痛的功效。
用量:3~10克。
附:孕妇禁用!
182、夏枯草
歌诀:夏枯草苦,瘰疬瘿瘤,破症散结,湿痹能瘳。
译注:夏枯草味苦辛,性寒。有清肝火、散郁结的作用,善于消散因肝火和气郁引起的瘰疬和瘿瘤。此外,还有能消散腹中的结块和治风湿痹痛的功效。
本品还适用于肝火上升的目珠疼痛、头痛头晕以及肝火郁结的乳痛肿痛等症。
注:瘿(ying)瘤:瘿,音影,生在脖子上的一种囊状的瘤子。小的为“瘿”,大的为“瘤”。
用量:3~10克。

183、卷柏
歌诀:卷柏味辛,症瘕血闭,风眩痿躄,更驱鬼疰*。
译注:卷柏味辛,性平。生用有破血的作用,可以消腹中瘀血积聚的“症瘕”和治经闭;并治肝风头目眩晕,两足软弱、不能行走的“痿躄”,以及肺痨等。
本品焙成炭用,有止血之效,善治大便下血。
注:*鬼疰(zhu):疰,音注,是指一种能互相传染的疾病。鬼疰,即肺痨的一种。
用量:3~10克。

184、马鞭草
歌诀:马鞭味苦,破血通经,癥瘕痞块,服之最灵。
译注:马鞭草味苦,性微寒。有破瘀血、通月经的作用,对腹中瘀血积聚的“癥瘕”痞块,煎汤内服,效果颇好。
本品尚有清热消肿的功效,可治痈肿和湿疮肿痛。
用量:3~10克。

185、鹤虱
歌诀:鹤虱味苦,杀虫追毒,心腹卒痛,蛔虫堪逐。
译注:鹤虱味苦辛,性平,有小毒。它的作用主要是杀虫,并可外敷消疮毒。善治脘腹部虫痛,有驱蛔的疗效。
用量:3~6克。

186、白头翁
歌诀:白头翁寒,散癥逐血,瘿疬疟疝,止痛百节*。
译注:白头翁味苦,性寒。有消癥瘕、逐瘀血的作用,可治颈项的瘿瘤和瘰疬,及先热后寒、热多寒少的“温疟”,并止疝气腹痛和关节痛。
本品主要功能是清热凉血,为治热毒赤痢的要药。
注:百节:在这里指周身关节而言。
用量:3~10克。

187、旱莲草
歌诀:旱莲草甘,生须黑发,赤痢堪止,血流可截。
译注:旱莲草味甘酸,性寒。功能补肾滋阴、生须黑发,可治肾阴不足、须发脱落和须发早白。又能凉血止血,可止赤痢和便血。
用量:3~10克。
188、慈菰(山慈菇)
歌诀:慈菰*辛苦,疔肿痈疽,恶疮瘾疹,蛇虺并施。
译注:山慈菇味辛苦,性寒,有清热、消肿、解毒的作用。凡疔疮肿毒、痈疽恶疮和皮肤风疹及毒蛇咬伤等,外敷内服均有效。
注:*菰(gu),音姑,同菇。
用量:3~6克。外用适量。

189、榆白皮
歌诀:榆皮味甘,通水除淋,通利关节,敷肿痛定。
译注:榆白皮味甘,性平。能通利小便,可治小便短少热痛的淋病和小便不利的浮肿病;并能通利关节而治关节肿痛。外敷,又能消肿止痛。
用量:6~12克。外用适量。

190、钩藤
歌诀:钩藤微寒,疗儿惊癎,手中瘛疭,抽搐口眼。
译注:钩藤味甘,性微寒。有清热和平熄肝风的作用,善治小儿发高热,肝风内动的惊痫、手中口眼抽搐等痉挛现象;并治成人肝风上升的头目眩晕。
用量:6~12克。
附:本品不宜久煎。
191、豨莶草
歌诀:豨莶草苦,追风除湿,聪耳明目,乌须黑发。
译注:豨莶草味苦,性寒。有祛风湿的作用,可治因风湿引起的四肢肌肤麻木和筋骨酸痛、腰膝无力,以及风疹、湿疹搔痒等症。此外,又能聪耳明目和乌须黑发,可治因风湿而致的耳聋、两目视物模糊及须发早白等。
用量:10~15克。

192、辛夷
歌诀:辛夷味辛,鼻塞流涕,香臭不闻,通窍之剂。
译注:辛夷味辛,性温。有散上部风寒的作用,善治因风寒引起的鼻塞流涕、不闻香臭等症,有通窍的功效。
用量:2~5克。

193、续随子(千金子)
歌诀:续随子辛,恶疮蛊毒,通经消积,不可过服。
译注:续随子味辛,性温,有毒。有泻水消肿和通月经、消瘀血结聚的作用,适用于水肿胀满或多种虫病引起的腹水、大便不利的实证。又适用于妇人瘀血不行的月经停闭,或瘀血结块的症瘕等症。外敷,能治疥癣恶疮。但本品药性猛烈,并有毒,内服用量不可过多。
用量:1~3克。
附:药用一般去壳取仁打碎纸包,压去油(即千金子霜)。身体虚弱的病人和孕妇均忌用。

194、海桐皮
歌诀:海桐皮苦,霍乱久痢,疳 *疥癣,牙痛亦治。
译注:海桐皮味苦,性平。能治霍乱吐泻,痢疾经久不止。本品主要有祛风湿、杀虫作用,可治小儿形瘦腹大、消化不良的虫积疳疾,以及疥癣等皮肤风湿病。也止风虫牙痛。
本品还善治风湿关节痛。
注:*疳 蠯(ni), ,音匿,小虫;疳 ,即虫积。
用量:3~10克。

195、石楠叶
歌诀:石楠味辛,肾衰脚弱,风淫湿痹,堪为妙药。
译注:石楠叶味辛苦,性平。有补肾、强腰膝和除风湿的作用,是治疗肾虚腰膝软弱和风湿痹痛等症的好药。
用量:3~10克。

196、大青叶
歌诀:大青气寒,伤寒热毒,黄汗黄疸,时疫宜服。
译注:大青叶味苦,性寒。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能治伤寒病,心胃热毒的发斑发疹和汗出染衣色黄的黄汗,及面目皮肤发黄的黄疸病,并治咽喉肿痛和皮肤红肿作痛的丹毒等症。此外,还适用于流行性瘟疫病。
用量:6~12克。

197、侧柏叶
歌诀:侧柏叶苦,吐衄崩痢,能生须眉,除湿之剂。
译注:侧柏叶苦涩,性微寒。有凉血、止血、清血分湿热的作用,可治因血热引起的吐血、鼻血、子宫大出血,血痢等出血症;并能去头面风湿,使因风湿脱落的须眉重生。
此外,汤火烫伤,可用鲜侧柏叶捣烂敷患处,有止痛灭瘢痕的功效。
用量:3~12克。

198、槐实(附:槐花)
歌诀:槐实味苦,阴疮湿痒,五痔*肿毒,止血极莽*。
译注:槐实味苦,性寒。有清热、凉血、燥湿的作用,可治前阴生疮流黄水搔痒;并治五种痔疮肿痛便血等症。本品有较大的止血功能。
注:
①*五痔:即内痔、外痔、举痔、虫痔、脱肛。
②*莽(mang):音蟒,粗鲁的意思。这里借作“大”解。
用量:3~10克。
附:本品又名“槐角”,性质沉降,能催生堕胎,孕妇忌用。
“槐花”,功效与本品相近,但止血的作用较强,治疗痔疮肿痛的

199、瓦楞子
歌诀:瓦楞子咸,妇人血块,男子痰癖,癥瘕可瘥。
译注:瓦楞子味甘咸,性平,有散瘀血、消痰积的作用。凡瘀血不行、癥瘕和痰聚胸胁的痰癖症,用它都有效。
此外,瓦楞子还能制酸止痛,对胃酸过多的胃病有效。
用量:6~12克。
附:本品散瘀消痰宜生用,打碎先煎;制酸止痛宜煅研末用。

200、棕榈子
歌诀:棕榈子苦,禁泄涩痢,带下崩中,肠风堪治。
译注:棕榈子味苦涩,性平。有涩肠止泻痢和止血的作用,可治久泻久痢、白带或子宫出血不止,以及肠风下血和鼻出血等症。
用量:3~10克。
附:现在一般临床应用,均用棕榈皮,炒炭,称棕榈炭,治各种出血不止。用量与本品相同。

201、冬葵子
歌诀:冬葵子寒,滑胎易产,癃利小便,善通乳难。
译注:冬葵子味甘,性寒。有滑利的作用,能滑胎,可治难产,可以利小便,治小便不通的癃闭、淋病及水肿。并能催乳,治乳汁不通。此外,又能滑肠,治大便困难。
用量:3~10克。
附:孕妇忌用!

202、淫羊藿(仙灵脾)
歌诀:淫羊藿辛,阴起阳兴,坚筋益骨,志强力增。
译注:淫羊藿味辛甘,性温。有补肾壮阳作用,能治肾阳衰弱的阳痿和子宫寒冷的不孕症,这就是阴起阳兴的意义。并能强筋骨、祛风湿,可治腰膝无力、筋骨酸痛或四肢拘挛、麻木不仁。此外,还有强志治健忘的功效。
用量:3~10克。

203、松脂(松香)
歌诀:松脂味甘,滋阴补阳,驱风安脏,膏可贴疮。
译注:松脂味苦甘,性温。有滋阴补阳、燥湿祛风、安五脏的作用,内服可以强壮身体。熬膏外贴,可治痈肿疮毒和疥癣等皮肤病,能起到生肌止痛、收湿止痒等作用。
附:本品多熬膏外用,不作内服。

204、覆盆子
歌诀:覆盆子甘,肾损精竭,黑须明眸,补虚续绝。
译注:覆盆子味甘酸,性平。有补肝肾、固精的作用,能治肾虚精关不固的遗精、滑精;并能明目、黑须发,是补肾虚的有效药。
此外,还能治肾虚小便频数。
用量:3~10克。

205、合欢皮(附:合欢花)
歌诀:合欢味甘,利人心志,安脏明目,快乐无虑。
译注:合欢皮味甘,性平。有解除郁闷、安五脏、明目的作用,可治精神忧郁引起的失眠及两目昏暗。
本品还有续筋骨、消肿止痛的功效,能治筋骨折伤和痈肿等症。
用量:3~10克。
附:“合欢花”,有安神的作用,可治虚烦不眠。

206、金樱子(附:金樱花)
歌诀:金樱子涩,梦遗精滑,禁止遗尿,寸白虫杀。
译注:金樱子味酸涩,性平。有补肾固精的作用,善治肾虚精关不固的梦遗滑精和肾虚遗尿或小便频数、白带等症。
用量:3~10克。
附:“金樱花”,味酸涩,性平。有杀寸白虫和止痢的作用。

207、楮实(楮实子)
歌诀:楮实味甘,壮筋明目,益气补虚,阳痿当服。
译注:楮实味甘,性平。有补肾、壮筋骨、明目的作用,可治肾虚筋骨软弱,腰膝无力,以及两目昏暗、视物模糊不清等症。由于本品有益气补虚的作用,肾虚阳痿,亦可服用。
本品尚有利水作用,可治肾虚、气虚的水肿。
用量:3~10克。

208、郁李仁
歌诀:郁李仁酸,破血润燥,消肿利便,关格*通导。
译注:郁李仁味辛苦酸,性平。有润燥滑肠、利水消肿的作用,并能破血,可治大便燥结不通和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等症。可以使关格通利。
注:*关格:是一种病名,症状为食入即吐,大便不通,或大小便都不通。
用量:3~10克。

209、密佗僧
歌诀:密陀僧咸,止痢医痔,能除白癜,诸疮可治。
译注:密陀僧味咸辛,性平,有小毒。有收敛的作用,内服可治久痢;外用可疗痔疮、白癜风,以及疥癣湿疮搔痒流水等症。
用量:3~5克。外用不拘。
附:本品内服须经过加工炮制。现在临床极少用它内服。

210、伏龙肝(灶心土)
歌诀:伏龙肝温,治疫安胎,吐血咳逆,心烦妙哉。
译注:伏龙肝味辛,性温。有止呕、止血、安胎的作用,能治孕妇呕吐不止的“妊娠恶阻”,并能止各种虚寒性的吐血、衄血、便血、子宫出血等症。此外,又可治流行性疫病吐泻。心烦、反胃、脘腹冷痛等症,用它也很有效。
用量:15~30克。
211、石灰
歌诀:石灰味辛,性烈有毒,辟虫立死,堕胎甚速。
译注:石灰味辛,性温,作用猛烈而且有毒。用它杀虫,可使虫立刻死亡,堕胎也很快。
本品现不内服,只作外用。水泡澄清去水,油调涂汤火伤;又研末敷,可治湿疮和刀伤出血,能起到燥湿、收敛、止血的功效。
用量:外用不拘。

212、穿山甲
歌诀:穿山甲毒,痔癖恶疮,吹奶*肿痛,通络散风。
译注:穿山甲味咸,性微寒,有毒。有消肿、排脓、下乳汁的作用,可治痔疮肿痛和痈疽疮毒等外症;并治哺乳期因吹奶引起的乳汁不通、乳房肿痛生痈等。凡痈肿初起,可使消散;已成脓时,可以促使早溃。此外,还可治疗湿痹的肢体拘挛或强直,疼痛不得屈伸的病症。
注:吹奶:古人认为哺乳的小儿含乳头入睡,将气吹入乳房,因而引起乳房结块而成痈肿的,叫吹奶。实则多因乳汁瘀滞,又复感染而引起。
用量:3~10克。

213、蚯蚓(地龙)
歌诀:蚯蚓气寒,伤寒温病,大热狂言,投之立应。
译注:蚯蚓味咸,性寒。有清热镇痉的作用,能治伤寒病或温热病发高热、惊狂乱语和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奏效很快。
本品又能通经络、利小便,可治肢体屈伸不利和热结的小便不通。
用量:3~10克。

214、蟾蜍(附:蟾酥)
歌诀:蟾蜍气凉,杀疳蚀癖,瘟疫能辟,疮毒可祛。
译注:蟾蜍味辛,性凉。内服有消积杀虫的作用,可治小儿形瘦腹大、消化不良的疳积虫积病。外用能消肿解毒,可治恶疮肿毒。又有辟秽恶疫毒的作用,可治瘟疫病。
用量:3~6克。
附:蟾酥,是蟾蜍皮肤腺体的分泌毒液经加工而成。味甘辛,性温,有毒。有拔毒散肿、止痛开窍的作用。内服0.01~0.03克,治霍乱吐泻腹痛和中恶昏迷;外用适量,研末涂患处,治痈疽疔毒。

215、刺猬皮
歌诀:刺猬皮苦,主医五痔,阴肿疝痛,能开胃气。
译注:刺猬皮味苦,性平。主要治各种痔疮肿痛、便血和睾丸肿痛连及少腹的疝气痛,可以起到行气散瘀血的作用。并有开胃的功效,可治胃气痛。
用量:3~10克。
216、蛤蚧
歌诀:蛤蚧味咸,肺痿血咯,传尸劳疰*,服之可却。
译注:蛤蚧味咸,性平。有补肺、定喘、止嗽的作用,善治肺痿气喘咳嗽和痰中带血等症。尤其对于虚性的气喘特别有效。治疗肺结核病,功效也好。
注:*传尸劳疰:即肺结核病。
用量:用尾一对,用身3~6克。
附:尾的疗效好;用身当去头足。

217、蝼蛄
歌诀:蝼蛄味咸,治十水肿,上下左右,效不旋踵。
译注:蝼蛄味咸,性寒。有利水消肿的作用,能治小便不利的水肿病。古人虽有将蝼蛄分成上下左右四截,上部肿用上部,下部肿用下部,左边肿用左部,右边肿用右部,功效都很快的说法,但临床实际应用都用整个蝼蛄,去翅与足,炒用。
此外,蝼蛄捣烂外敷,或煎汤洗患处,可治痈肿、风疹、脚气肿,还能使肉中竹刺、木刺、针刺外出。
用量:3~5克。
附:孕妇忌用。

218、桑螵蛸
歌诀:桑螵蛸咸,淋浊精泄,除疝腰疼,虚损莫缺。
译注:桑螵蛸味咸甘,性平。有补肾助阳、固精缩尿 的作用,可治肾虚引起的小便频数、遗尿、淋浊和白带经久不止、梦遗滑精等;并治疝气腰痛。是治疗肝肾虚损不可缺少的药物。
用量:3~10克。

219、田螺
歌诀:田螺性冷,利大小便,消肿除热,醒酒立见。
译注:田螺味甘,性大寒。有清热、通利大小便的作用,适用于热结的小便不通和大便秘结。外用,取汁点眼,可治目赤肿痛;外敷治痔疮肿痛。此外,还可止渴,治酒醉不醒。
用量:内服4枚~10枚。外用不拘。

220、水蛭
歌诀:水蛭味咸,除积瘀坚,通经堕产,折伤可痊。
译注:水蛭味咸苦,性平,有毒。有破血逐瘀、通经闭的作用,适用于瘀血积聚、腹中成块、月经不通等症;并能堕胎。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均可治愈。
此外,将活水蛭洗净,放患处吸血,可消痈肿丹毒。
用量:3~6克。
附:孕妇禁忌!

221、贝子(贝齿)
歌诀:贝子味咸,解肌散结,利水消肿,目翳清洁。
译注:贝子味咸,性平,有毒。有清热散结的作用,能散结热;又有利小便、退水肿和消除目生翳膜等功用。
本品又能平肝熄风,可治热动肝风的头晕、抽搐等症。
用量:10~12克。
附:本品有“紫贝齿”和“白贝齿”二种,功效相同。

222、海螵蛸(乌贼骨)
歌诀:海螵蛸咸,漏下赤白,癥瘕疝气,阴肿可得。
译注:海螵蛸味涩咸,性温。有收敛止血制酸止带的作用,能治妇女子宫出血和吐血、衄血、便血、赤白帯下,以及胃痛吐酸水和胃溃疡等症。
此外,还能通血脉,祛寒湿,可治腹中血块、疝气腹痛及阴部肿痛等症。
用量:6~12克。

223、青礞石
歌诀:青礞石寒,硝煅金色,墜痰消食,疗效莫测。
译注:青礞石味甘咸,性微寒。应用时和硝石放在一起煅成金黄色,有下痰消食、平肝镇惊的作用,善治痰积不消引起的惊风、癫痫等症;也可治食积不消,疗效是不错的。
用量:10~15克。
附:孕妇及体质虚弱的病人禁忌使用。
煅礞石法:用礞石同火硝同等分量,放入小砂罐内盖好,铁丝缚住,外用盐泥封固,晒干后入炭火中煅红,候冷取出。

224、磁石
歌诀:磁石味咸,专杀铁毒,若误吞针,系线即出。
译注:磁石味辛咸,性寒。它能吸铁,所以能杀铁的毒。古人曾说可用真磁石来吸出误吞的金属针,但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办不到的,目前已经无人应用。
本品在临床应用方面,取其能纳气潜阳和镇惊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肾不纳气的虚喘和肝阳上升的头晕目眩、耳鸣、耳聋,以及心神不安的惊悸失眠等症。
用量:10~30克。先煎。

225、花蕊石
歌诀:花蕊石寒,善止诸血,金疮血流,产后血通。
译注:花蕊石味酸涩、性平。有化瘀止血的作用,善止一切出血,如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及产后大出血等。外敷又能止刀伤出血。
用量:3~10克。外用无定量。
附:本品需煅透研细,水飞,晒干用。入汤剂宜先煎。

226、代赭石
歌诀:代赭石寒,下胎崩带,儿疳泻痢,惊痫呕嗳。
译注:代赭石味苦,性寒。质重善降逆气,可治难产、胎衣不下;色赤性寒入血分,有凉血、止血的作用,可用于子宫出血和赤白带下,以及小儿疳积泻痢;并能镇惊,治疗小儿惊痫。
由于本品能降逆气,所以又善治气向上逆的呕吐、嗳气、吐血、鼻血,及肝阳上升的头目眩晕等症。
用量:10~30克。
附:本品入汤剂宜先煎。

227、黑铅(黑锡)
歌诀:黑铅味甘,止呕反胃,瘰疬外敷,安神定志。
译注:黑铅味甘,性寒,有毒。有镇逆止呕的作用,可治气逆的呕吐和食入即吐的反胃病。锉末外敷,可消瘰疬,此外,还可安神定志,治心神不宁。
用量:6~10克。
附:入汤剂宜先煎。本品不宜久服,久服易中毒。

228、狗脊(金毛狗脊)
歌诀:狗脊味甘,酒蒸入剂,腰背膝疼,风寒湿痹。
译注:金毛狗脊味苦甘,性温。用酒蒸以后入药,有补肝肾、强腰膝、除风湿的作用,善治肝肾不足、腰背足膝酸痛无力,以及关节酸痛的风湿痹症。
用量:3~10克。

229、骨碎补(申姜)
歌诀:骨碎补温,折伤骨节,风血积疼,最能破血。
译注:骨碎补味苦,性温。善治跌扑筋骨损伤,瘀血停积疼痛。这是因为本品能破除瘀血的缘故。
本品还有治肾虚久泻、耳鸣、齿痛等功效。
用量:3~10克。

230、茜草(血见愁)
歌诀:茜草味苦,便衄吐血,经带崩漏,损伤虚热。
译注:茜草味苦,性寒。炒炭用有止血作用,可治吐血、便血、鼻出血和月经过多、带下不止、崩漏等症;生用能行瘀血,可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及发热等。
用量:3~10克。

231、王不留行
歌诀:王不留行,调经催产,除风痹痛,乳痈当啖。
译注:王不留行味甘苦,性平。有行血通经、催生下乳的作用,并可消肿止痛,可治妇女瘀血不行的月经不通、难产、风湿痹痛、痈肿等症。对乳汁不通而造成的乳痈,服之效果亦好。
用量:3~10克。

232、狼毒
歌诀:狼毒味辛,破积瘕症,恶疮鼠瘘*,止心腹痛。
译注:狼毒味辛,性平,有大毒。有行血破积、消痰杀虫的作用,能消除腹中瘀血积聚成块的症瘕和不易治愈的恶疮及鼠瘘。此外,本品又能治心腹作痛和咳嗽气喘。
注:*鼠瘘:即瘰疬。
用量:外用适量。内服0.6~1克,需慎用。

233、藜芦
歌诀:藜芦味辛,最能发吐,肠澼泻痢,杀虫消蛊。
译注:藜芦味辛苦,性寒,有毒。能催吐,可治中风痰涎上涌和因痰涎闭塞而成的癫痫病,又能杀虫,可治各种虫毒引起的泻痢,大便脓血。
本品催吐功效很强,毒性较大,所以很少内服。外敷又能治疥癣疮疡。
用量:内服1~1.5克。外用适量。
附:本品反芍药、细辛、人参、沙参、玄参、苦参、丹参,不能与之同用。孕妇禁内服。
南方治血吸虫病的“黄花菜根”,别名藜芦,与本品不是一种,必须注意。

234、蓖麻子
歌诀:蓖麻子辛,吸出滞物,涂顶肠收,涂足胎出。
译注:蓖麻子味甘辛,性平,有小毒。将它捣烂外敷,治疮肿,有追脓排毒的作用,还可使滞留在肉中的针刺外出。如研烂涂在头顶部,可治脱肛和子宫下垂,敷在足心,能治难产。
用量:外用适量。

235、荜拨
歌诀:荜拨味辛,温中下气,痃癖阴疝,霍乱泻痢。
译注:荜拨味辛,性热。有温中下气、散寒止痛的作用,可治胃寒呕吐和寒痰结聚、气不通畅的两胁及肚腹疼痛的“痃癖”,以及寒疝疼痛、寒泻冷痢等症。
本品研末外用,又可以止牙痛。
用量:内服1~3克。外用适量。

236、百部
歌诀:百部味甘,骨蒸劳瘵,杀疳蛔虫,久嗽功大。
译注:百部味甘苦,性微温。有润肺止咳、杀虫的作用,善治阴虚骨蒸烦热的肺痨咳嗽。虽然也可治小儿形瘦腹大、消化不良、疳积蛔虫病,但比较起来,还是治久嗽的功效好。
本品对外感风寒的咳嗽,有镇咳祛痰的效果。外用又可治皮肤疥癣,并有杀灭诸虱的作用。
用量:内服炙百部,3~6克。外用生百部,适量。

237、京墨
歌诀:京墨味辛,吐衄下血,产后崩中,止血甚捷。
译注:京墨味辛,性温。有止血的作用,可治吐血、衄血、便血和产后子宫大出血等。止血的功效很好。
本品外涂,可止刀伤出血;同醋或胆汁磨涂患处,可以消肿。
用量:1~5克,磨汁服。外用适量。
附:京墨由松烟末和胶质做成。

238、女贞子
歌诀:女贞子苦,黑发乌须,强筋壮力,祛风补虚。
译注:女贞子味甘苦,性微寒。有补益肝肾阴血和清虚热的作用,能黑发乌须、明目和强筋健骨,治须发早白和腰膝筋骨酸软无力,以及肾阴不足,肝风上升的头目眩晕等症。
用量:3~10克。

239、瓜蒂(苦丁香)
歌诀:瓜蒂苦寒,善能吐痰,消身肿胀,并治黄疸。
译注:瓜蒂味苦,性寒,有小毒,是催吐药。善吐风热痰涎和停在上脘的不消化宿食,可治风热痰涎引起的癫痫病,或食不消化的胃脘胀痛。
此外,研末吹鼻,能使鼻流黄涕,引导湿热外出,治身面浮肿和全身发黄的“黄疸病”。
用量:入汤剂,1~5克;散剂0.6~1.2克。
附:本品即甜瓜的瓜蒂,又名“苦丁香”。

240、粟壳(罂粟壳)
歌诀:粟壳性涩,泄痢嗽怯,劫病如神,杀人如剑。
译注:罂粟壳味酸涩,性微寒,有毒。有涩肠止泻和敛肺止咳的作用,可治久泻久痢和肺虚久咳。本品用于虚性病疗效是很好的,如果咳、痢初起,寒热未净,误用本品,会使外邪滞留不解,为害极大,甚至不治。所说“杀人如剑”,无非是引人注意而已。
用量:3~6克。
附:蜜炙或醋炒用。本品不宜久服。

241、巴豆(附:巴豆霜)
歌诀:巴豆辛热,除胃寒积,破癥消痰,大能通利。
译注:巴豆味辛,性热,有大毒,是猛烈的泻下药,能排除肠胃中的寒积,破腹中的癥瘕,消痰水的胀满,并能通寒积的痢疾。
用量:0.15~0.3克。
附:本品有大毒,不可轻用。一般当压去油,名“巴豆霜”,入丸散中用。凡身体虚弱的病人或孕妇都不能用。

242、斑蝥
歌诀:斑蝥有毒,破血通经,诸疮瘰疬,水道能行。
译注:斑蝥味辛,性寒,有毒。有破血通经、通利小便的作用,能消腹中瘀血积聚,并可用它以毒攻毒,来治疗各种疮毒疥癣和瘰疬等外症。
本品还可用于狂犬咬伤。
用量:内服1~3只,或0.3~0.6克。外用适量。
附:本品有毒,切勿轻用,孕妇禁内服。外用对皮肤有刺激,能引起红肿、水疱,也须注意。

243、蚕砂(晚蚕砂)
歌诀:蚕砂性温,湿痹瘾疹,瘫风肠鸣,消渴可饮。
译注:蚕砂味甘辛,性温。有祛风湿、化湿浊的作用,常用它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痛和半身不遂的风瘫,以及皮肤风疹。对于肠鸣泄泻由寒湿引起的也有效。古人认为可治消渴症,但临床上一般少用。
用量:6~12克。

244、胡黄连
歌诀:胡黄连苦,治劳骨蒸,小儿疳痢,盗汗虚惊。
译注:胡黄连味苦,性寒,是清热药。有退虚劳骨蒸和杀虫的作用,并治小儿形瘦腹大、消化不良的疳积痢疾,以及盗汗(睡中出汗、醒后汗止)和惊痫等症。
用量:3~10克。

245、使君子
歌诀:使君曰温,消疳消浊,泻痢诸虫,总能除却。
译注:使君子味甘,性温,主要的作用是杀虫。对小儿形瘦腹大,经常肚痛的虫积疳痢,或泄泻痢疾等,只要是由虫积引起的,都可以治愈。并治小便如米泔水的尿浊症。
本品是驱除蛔虫的主要药,味甜,反应小,一般服后不须再服泻药,因为它有消积通便的作用,所以常用它来治疗小儿蛔虫疳积病。但大量服用或与热茶服用,可能引起呃逆、头晕、恶心、呕吐、泄泻或便秘等反应,须注意。
用量:6~10克。小儿酌减,一般每岁服一粒。
附:本品入药去壳用仁,生用或炒用,或连壳打碎用,或炒香研末空腹服。

246、赤石脂
歌诀:赤石脂温,保固肠胃,溃疡生肌,涩精泻痢。
译注:赤石脂味甘酸,性温,有涩肠止泻、固虚脱的作用。对于泄泻痢疾经久不止、滑脱不禁的有良效。痈疽疮疡,穿破后久不收口的用它外敷,可起到生肌敛疮的功效。此外,还能涩精,可治遗精滑精。
本品还有止血作用,可治子宫出血和白带等症。
用量:内服10~24克。外用适量。
附:本品入药须火煅、醋淬,研末用,或研末水飞后用。

247、青黛
歌诀:青黛咸寒,能平肝木,惊痫疳痢,兼除热毒。
译注:青黛味咸,性寒。有泻肝火的作用,可治小儿惊痫、疳热、痢疾等症。此外,本品还兼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热毒引起的痈肿、皮肤赤烂的丹毒、口疮、牙龈腐烂,以及虫蛇咬伤等症。
用量:内服1~3克。外用适量。

248、阿胶(驴皮胶)
歌诀:阿胶甘平,止咳脓血,吐血胎崩,虚羸可啜。
译注:阿胶味甘,性平。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作用,可止虚劳咳嗽、吐血、咯血、便血,以及崩漏或子宫出血等症。身体虚弱的,均可以服。
此外,本品还可治阴虚的心中烦热、不得安卧等症。
用量:6~12克。
附:本品宜烊化冲服,入汤煎,须炒用。如用蛤粉炒,可加强它的止咳血的功效。

249、白矾(附:枯矾)
歌诀:白矾味酸,化痰解毒,治症多能,难以尽述。
译注:白矾味酸,性寒。有燥湿化痰、解毒杀虫的作用。内服可治因痰引起的癫痫,以及黄疸;外用可治湿疮疥癣等皮肤病。此外,还可以止血、止泻,疗效都很好,不能一一详尽。
用量:内服0.6~1.5克。外用适量。
附:本品放火上烧后,成为轻松如海棉样块状物,称“枯矾”。枯矾主要外用,收涩燥湿功效较好。

250、五倍子(附:百药煎)
歌诀:五倍苦酸,疗齿疳  *,痔痈疮脓,兼除风热。
译注:五倍子味苦酸,性平。外用有收敛、杀虫的作用,可以治疗牙龈发痒、溃烂出血的疳 ,以及痔疮、痈疽湿疮,溃烂流脓滋水,久不收口等。此外,还兼有除风热的作用。
        本品是收敛药,内服有涩肠止泻、敛肺止咳、止血、止汗等作用,适用于久泻久痢、脱肛下血、肺虚久咳、虚汗等症。
注:齿疳 :(ni) ,音匿。齿疳 ,是齿龈腐烂发痒的牙病。
用量:1~6克。
附:本品又名“文蛤”,但与海生文蛤不是一种,不可误混。
       “百药煎”是本品的制剂,功效一般相同,多内服。

251、玄明粉(附:朴硝、芒硝)
歌诀:玄明粉辛,能蠲宿垢,化积消痰,诸热可疗。
译注:玄明粉味辛苦咸,性大寒。苦寒能清热泻下,咸能软坚润燥,故能清除肠胃中的宿食积垢。临床上常用它来泻除食、痰等积滞。由于它是寒性的泻下药,所以凡是肠中有积粪、大便秘结、发热神昏、谵语、腹痛胀满,或痢疾里急后重等实热症,均可治疗。
本品外用,尚能治口腔及喉头红肿痛烂。
用量:6~15克,水化冲服。外用适量。
附:用天然含硫酸钠的矿物,经初次煎炼,结在盆底的粗硝为“朴硝”,结在上面有细芒如锋的为“芒硝”。将芒硝同萝卜同煮后的结晶为“玄明粉”(又名“元明粉”)。朴硝质不纯,只作外用;芒硝味咸,性寒,功效与玄明粉相同,但作用比玄明粉猛烈。

252、通草
歌诀:通草味甘,善治膀胱,消痈散结,能医乳房。
译注:通草味甘淡,性寒。甘淡能通利小便,性寒能清热。所以它能清除膀胱湿热,可治由湿热引起的小便不利和小便短赤涩痛的淋病、湿温病及水肿等。此外,尚有通乳汁的作用,可治因乳汁不通引起的乳房痈肿,具有消疳散肿的功效。
用量:3~6克。
253、枸杞
歌诀:枸杞甘平,添精补髓,明目祛风,阴兴阳起。
译注:枸杞子味甘,性平。有滋肾补髓、养肝明目和祛风的作用,所以临床常用于肾虚的阳痿遗精、腰膝酸软和肝肾阴虚的头晕目眩、视物模糊等症。因本品既能补精壮阳,又能滋肾养肝,所以有“阴兴阳起”的功效。
用量:6~12克。

254、黄精
歌诀:黄精味甘,能安脏腑,五劳七伤*,此药大补。
译注:黄精味甘,性平。有补脾润肺、益气生津的作用,可治脏腑虚损的劳伤病,如脾胃虚弱、肺虚咳嗽和消渴等症。
注:*五劳七伤:五劳是肝劳、心劳、脾劳、肾劳。七伤是大饱伤神、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恐惧不节伤志。
用量:9~15克。

255、何首乌(附:鲜首乌)
歌诀:何首乌甘,添精种子,黑发悦颜,强身延纪。
译注:何首乌味苦甘,性微温。有补肾益精、增强生殖力的作用,并能乌黑须发,以及使人皮肤光泽美润。本品补精血的力量很好,不但能治肝肾精血亏损所致的虚弱症,同时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延长寿命。
本品还能补血,常用于血虚阴亏的遗精、带下、腰膝酸痛等症。
用量:9~15克。
附:本品一般酒蒸熟晒干用。生“鲜首乌”有润肠通便和解疮毒的作用,可治阴血不足的便秘,并治瘰疬、痈疽。

256、五味子
歌诀:五味酸温,生津止渴,久嗽虚劳,肺肾枯竭。
译注:五味子味酸,性温。有滋肾补肺、生津止渴的作用。可治肺肾不足的劳嗽气喘。
本品还有敛汗、涩精、止泻等收敛的功效,故亦常用于自汗、盗汗、遗精、久泻不止等症。
用量:1~6克。

257、山茱萸
歌诀:山茱性温,涩精益髓,肾虚耳鸣,腰膝痛止。
译注:山茱萸味酸,性温。有补肾益髓涩精的作用,可治肾虚的遗精、耳鸣、小便频数。凡腰膝酸痛,是由肾虚所致的,应用本品可以止痛。
另外,还有止汗功效,可治自汗、盗汗及大汗虚脱等症。
用量:6~10克。
附:本品入药,须酒蒸熟去核用,称“山萸肉”。

258、石斛(鲜石斛、干石斛)
歌诀:石斛味甘,却惊定志,壮骨补虚,善驱冷痹。
译注:石斛味甘,性微寒,是养阴药。主要能滋养胃阴、生津液,适用于热性病津液受伤或阴虚内热,以及舌光无苔、津液少等胃阴不足症。本品善于补虚,所以有实邪或湿温病尚未化燥伤津时不能用。
本品性寒而滋润,无散寒的作用,对冷痹(寒性关节痛)不能用。
用量:6~12克,鲜的10~30克。
附:鲜石斛比干石斛的清热生津的力量大,一般热病津伤多用鲜石斛,阴虚舌干用干石斛。

259、破故纸(补骨脂)
歌诀:破故纸温,腰膝酸痛,兴阳固精,盐酒炒用。
译注:破故纸味辛苦,性大温。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可以兴阳固精,缩尿止泻,可治肾阳虚的阳痿遗精、腰膝酸痛、小便频数,以及脾肾虚寒的泄泻等症。先用酒浸,晒干后再用盐水炒,可以加强本品补肾温阳的作用。
用量:3~10克。

260、薯蓣(山药)
歌诀:薯蓣甘温,理脾止泻,益肾补中,诸虚可治。
译注:薯蓣味甘,性温。有补脾胃、止泄泻和滋肾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泄泻久痢及肾虚遗精、带下等症,并治消渴和虚弱不足的病。
用量:10~20克。
261、苁蓉
歌诀:苁蓉味甘,峻补精血,若骤用之,更动便滑。
译注: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它补精养血的作用比较强,并可壮阳。临床常用它来治疗肾虚的阳痿,以及腰膝无力、软弱冷痛等症。此外,还可润肠通便,常用于血虚、肠液干枯的大便秘结。但对脾胃虚弱,经常便稀,以及阳盛阴虚,遗精滑泄的病人不宜服。
用量:6~10克。

262、菟丝子
歌诀:菟丝甘平,梦遗滑精,腰痛膝冷,添髓壮筋。
译注:菟丝子味甘,性平。有补肝肾、益精髓、壮筋骨的作用,可治肾虚的阳痿和有梦的遗精或无梦的滑精,以及肝肾虚弱的腰膝冷痛、软弱无力、小便不禁等症。
用量:6~12克。

263、牛膝(怀牛膝、川牛膝)附:土牛膝
歌诀:牛膝味苦,除湿痹痿,腰膝酸痛,小便淋沥。
译注:牛膝味苦酸,性平。有补肝肾、强筋骨和活血通经的作用,可治风湿关节痛和腰膝酸痛,或两足痿弱不能行走等症,以及妇女月经不通,瘀血结块。此外,还有下行的功能,因此还可治疗小便淋沥不通。
本品临床应用,尚有四川产的“川牛膝”和河南怀庆产的“怀牛膝”的分别。川牛膝偏于活血通经,用于瘀血阻滞、经脉不通;怀牛膝偏于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肝肾不足的腰膝软弱等症。
附:“土牛膝”,它的作用主要是泻火解毒,可治咽喉肿痛和小便短少涩痛等症。
用量:6~10克。

264、巴戟天
歌诀:巴戟辛甘,大补虚损,精滑梦遗,强筋固本。
译注:巴戟天味辛甘,性微温。有补肾壮阳、强筋健骨和祛风湿的作用,可治虚损病,如肾虚阳痿、梦遗滑精和腰背酸痛、足膝痿软、宫冷不孕、经期小腹冷痛,以及风湿关节痛等症。
用量:6~10克。

265、仙茅
歌诀:仙茅味辛,腰足挛痹,虚损劳伤,阳道兴起。
译注:仙茅味辛,性温。有补肾壮阳、散寒除痹的作用,可治肾虚的腰膝筋脉拘急、肌肤麻木、关节不利、行动困难等虚损劳伤病;并治肾虚的阳痿、性欲减退等,可起兴阳的功效。
用量:3~10克。

266、牡蛎
歌诀:牡蛎微寒,涩精止汗,崩带胁痛,老痰祛散。
译注:牡蛎味咸,性微寒。有涩精、止汗的作用,可治遗精滑精、自汗盗汗;并治子宫出血及带下等症。由于本品味咸,又能软坚化老痰,可治胁下坚满作痛和颈项生痰核、瘰疬等。
用量:10~30克。
附:入药有生用(生牡蛎)或火煅(煅牡蛎)研细用。生牡蛎入汤剂须打碎先煎。

267、川楝子(金铃子)
歌诀:楝子苦寒,膀胱疝气,中湿伤寒,利水之剂。
译注:川楝子味苦,性寒。能清肝火、除湿热,又可利水,除膀胱湿热。此外,还有理气止痛、杀虫的作用,为治湿热气滞引起的胸胁痛和疝气腹痛要药。寒湿郁久化热的亦有效。虫积腹痛亦可用。外涂还能治疥癣。
用量:3~10克。

268、萆薢
歌诀:萆薢甘苦,风寒湿痹,腰背冷痛,添精益气。
译注:萆薢味甘苦,性平。有祛风湿、利关节的作用,可治风湿性关节痛及腰背疼痛(寒痛不宜)。此外,还能利湿浊,可治湿热引起的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或尿道刺痛的淋浊,以及白带等症。
用量:6~15克。

269、续断
歌诀:续断味辛,接骨续筋,跌扑折损,且固遗精。
译注:续断味苦辛,性微温。主要有补肝肾、强筋骨、和血止痛的作用,可治肝肾不足的腰痛脚弱、关节不利、行动困难,以及跌扑筋骨折伤疼痛等。此外,并能固精、止崩带,可治遗精、妇女血崩或胎漏(怀孕期子宫出血)和带下等症。
用量:6~12克。

270、龙骨(附:龙齿)
歌诀:龙骨味甘,梦遗精泄,崩带肠痈,惊痫风热。
译注:龙骨味甘,性平,是收涩药,主要作用是涩精、敛汗、固肠止泻,还能镇惊,所以常用它来治疗梦遗滑精、崩中带下、自汗盗汗、久泻脱肛等症。并治因风热引起的惊痫。
本品外用,可治溃疡久不收口,有生肌敛疮的作用。
用量:10~30克。
附:本品是古代动物骨的化石。另有“龙齿”,功效与本品相类,但偏于镇惊安神,常用于心神不安及惊痫等。用量10~15克,打碎先煎。

271、人发(血余)
歌诀:人之头发,补阴甚捷,吐衄血晕,风惊痫热。
译注:人发,味苦,性微温。补阴作用很快,更主要的是止血。可治吐血、衄血、及血出过多引起的昏厥(“血晕”);并治风热惊痫。
用量:1~3克。
附:本品又名“血余”。临床炒炭用,名“血余炭”。

272、鹿茸
歌诀:鹿茸甘温,益气补阳,遗精尿血,崩带堪尝。
译注:鹿茸味甘咸,性温。主要有壮肾阳、益精血、补气的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的阳痿、遗精,女子崩中带下,以及腰膝寒冷,下肢软弱无力,遗尿或小便带血、阳虚精亏等一切虚损病。
本品还可治虚寒性疮疡,穿溃后久不收口,用它补养内托,有生肌收口功效。
用量:1~3克。多入丸散用。
附:本品为梅花鹿或马鹿尚未骨化的幼角。幼角上有细毛茸,入药须放火上燎去毛,用热酒浸润切片,或放油中炙松脆研末用。

273、鹿角胶(附:鹿角、鹿角霜)
歌诀:鹿角胶温,吐衄虚羸,跌扑伤损,崩带安胎。
译注:鹿角胶味甘,性温。有温补精血的作用,并能止血、安胎,适用于虚寒性吐血、衄血和虚损瘦弱、崩中带下等症。此外,亦可治跌扑损伤及虚寒性疮疡等。
用量:3~10克。
附:本品由鹿角煎熬凝结而成。
“鹿角”,味咸性温,熟用补肾助阳,强筋健骨,作用同鹿茸,但效力薄弱;生用活血散瘀消肿,多用于痈疽肿毒,内服外敷均可。用量3~10克。
“鹿角霜”是熬鹿角胶的剩余骨渣,味咸性温,有益肾助阳的作用,但功效薄弱,可治肾阳不足,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食少、便溏等症。用量6~10克。

274、腽肭脐(海狗肾)
歌诀:腽肭脐热,补益元阳,固精起痿,痃癖劳伤。
译注:腽肭脐味咸,性大热。有暖肾壮阳、补益精气的作用。主要用于阳痿和腰膝寒冷软弱无力等肾阳虚弱症;亦可治寒痰结聚、胁腹作痛的“痃癖”和阳虚劳伤病。
用量:1~6克。
附:本品即海狗的阴茎与睾丸,壮阳的作用较好,但来源不多,临床常用黄狗肾或黑狗肾代替,也有一定效果。

275、紫河车
歌诀:紫河车甘,疗诸虚损,劳瘵骨蒸,滋培根本。
译注:紫河车味咸甘,性温。常用它治疗男女一切虚损劳伤病,如劳热骨蒸、盗汗、咳嗽气喘、吐血、咯血等症。本品所以能治上述的病症,主要是因为它有补气血、益肾精等培本的作用。
用量:1~3克。
附:本品即胎盘。新鲜胎盘用清水漂净血水后,放火上烘干,研末用。

276、枫香脂(白胶香)
歌诀:枫香味辛,外科要药,搔疹瘾疹,齿痛亦可。
译注:枫香脂味辛苦,性平。有理气血、消痈疽的作用,是外科要药。能治疥疮、风疹皮肤搔痒,以及痈疽恶疮。牙痛,外擦亦有效。
本品还能止血,可止吐血、衄血、便血及刀伤出血,不论内服外用,均有效。
用量:2~5克。外用不拘。

277、安息香
歌诀:安息香辛,驱除秽恶,开窍通关,死胎能落。
译注:安息香味辛苦,性平,气极芳香。善能驱除秽恶之气,有开窍醒神和行血的作用,可治突然昏厥,或胸腹胀满作痛等症;并有堕死胎作用。
用量:1.5~3克。
附:孕妇忌用!

278、苏合香
歌诀:苏合香甘,祛痰辟秽,蛊毒痫痓*,梦魇*能去。
译注:苏合香味甘,性温,气芳香,为开窍药。有醒脑、辟秽、祛痰的作用,可治突然昏倒,或痰厥癫痫等症;并能解除多种虫毒和恶梦惊怕等。
注:
*痓(ce):音厕,作强直解。
*梦魇(yan):音掩,即梦惊。
用量:0.3~1.5克。

279、熊胆
歌诀:熊胆味苦,热蒸黄疸,恶疮虫痔,五疳惊痫。
译注:熊胆味苦,性寒。内服可治由湿热郁蒸的黄疸,及热盛的惊痫;外用能治热毒疮疡、痔疮肿痛等症。此外,也可用于小儿疳积惊痫,起到清热镇惊、解毒杀虫的作用。
本品化水点眼,或内服可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等症,有明目退翳的功效。
用量:1~3克。外用适量。

280、硇砂
歌诀:硇砂有毒,溃痈烂肉,除翳生肌,破症消毒。
译注:硇砂味咸苦辛,性温,有毒。有穿破痈肿、腐蚀烂肉、行瘀血、破症块、生肌解毒和消除眼中翳膜或胬肉的作用,可用于瘜肉恶疮、痈肿疔毒,未化脓时可使消散,已成脓时可使早日穿溃。症瘕积块,外贴本品,也能消散。
用量:内服0.3~1克。外用适量。
附:本品主要外用,内服须经醋焠后水飞研末,多入丸散用。

281、硼砂
歌诀:硼砂味辛,疗喉肿痛,膈上热痰,噙化立中。
译注:硼砂味辛咸,性寒,是口腔病和喉科的主要药,有清热解毒化痰的作用,可治咽喉肿痛、齿龈腐烂、口舌生疮等症;并能清除胸膈以上的热痰,放口中含化,就能很快见效。
用量:内服0.6~1克。外用适量。
282、朱砂
歌诀:朱砂味甘,镇心养神,祛邪解毒,定魄安魂。
译注:朱砂味甘,性微寒。有镇心安神定惊的作用,能治心神不宁、多梦惊悸不眠、癫痫神昏等症,可使精神恢复正常。此即所谓本品有“定魄安魂”的功效。
本品外用又能解毒,可治疮疡肿毒和咽喉肿痛,还可治目赤翳障。
用量:内服0.3~1克。外用适量。
附:本品是汞矿硫化物,药用须水飞,忌用火煅。火煅后有大毒。

283、硫黄
歌诀:硫黄性热,扫除疥疮,壮阳逐冷,寒邪敢当。
译注:硫黄味酸,性热,有毒。外用善治疥癣湿疮等皮肤病,有杀虫的作用。内服有补火壮阳、驱寒逐冷、通大便的功效。适用于阳痿、腰脚冷痹无力和老年人下焦虚冷的便秘。
用量:本品有毒,内服须经精制,每次1.5~3克,多入丸散用。外用量也不可过多, 也不可经常使用。

284、龙脑(冰片)
歌诀:龙脑味辛,目痛窍闭,狂躁妄语,真为良剂。
译注:龙脑味辛苦,性微寒,气极芳香。辛香有开窍醒脑的作用,苦寒能清热明目。内服可治痰热内闭的神志昏迷、惊痫癫狂、胡言乱语等症;外用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和咽喉肿痛、牙疳口疮,以及痈疽疮疡等症。疗效均很好。
用量:内服0.3~1克,多合丸散用。外用适量。

285、芦荟
歌诀:芦荟气寒,杀虫消疳,癫痫惊搐,服之立安。
译注:芦荟味苦,性寒。有杀虫治小儿虫积疳积的作用。外用能治疥癣;内服能清热凉肝,可治癫痫、惊风抽搐等症。凡是由肝经实火引起的,服后奏效甚速。
本品还有通大便的作用,适用于热结便秘或习惯性便秘。
用量:1.5~3克。
286、天竺黄
歌诀:天竺黄甘,急慢惊风,镇心解热,化痰有功。
译注:天竺黄味甘,性寒,有镇心安神、清热化痰的作用,可治小儿发高热、神昏抽搐的急惊风;或病久而发四肢抽搐的慢惊风;或大人中风不语;或热病痰多,神昏谵语等症。应用本品,均显功效。
用量:3~10克。

287、麝香
歌诀:麝香辛温,善通关窍,辟秽安惊,解毒甚妙。
译注:麝香味辛,性温,特别芳香,为开窍的要药。善辟秽浊恶气,并能定惊。常用于惊痫、神志昏迷、痰厥及中秽恶气突然昏倒等闭症。此外,解毒的功效也很好。
本品还有活血、通经络和止痛的作用,常用它来治疗外科的痈疽疮疡和伤科的跌扑损伤,瘀血作痛等症。不论内服、外用,疗效均很好。
用量:内服0.01~0.15克;不入汤剂,多合丸散用。外用适量。
附:孕妇忌用!

288、乳香
歌诀:乳香辛苦,疔诸恶疮,生肌止痛,心腹尤良。
译注:乳香味辛苦,性温。有活血理气、止痛生肌的作用,可治痈疽肿毒诸疮和跌扑损伤、瘀血作痛等症。尤以气血阻滞所致的胸腹胀痛,用本品治疗,疗效较好。
用量:3~6克。外用适量。

289、没药
歌诀:没药苦平,治疮止痛,跌打损伤,破血通用。
译注:没药味苦,性平,是外、伤科的要药,能治外科痈肿疮疡和伤科的跌打损伤,瘀血作痛。由于本品有破血的功用,所以又治妇女瘀血不行,月经停闭或瘀血积聚成块的症瘕。
用量:3~6克。外用适量。
附:没药、乳香都有散瘀止痛的作用,孕妇不宜。但乳香偏于调气,没药偏于散瘀,临床常同用治疗气滞血瘀的疼痛。

290、阿魏
歌诀:阿魏性温,除症破结,止痛杀虫,传尸可灭。
译注:阿魏味辛,性温。有消积杀虫的功效,善治症瘕结聚、痞块,攻撑作痛;并治肺痨病。
用量:内服1~1.5克。外用适量。
附:本品极臭,多用它作膏外贴。内服,多入丸散剂用。对脾胃虚弱者或孕妇忌用。

300、水银
歌诀:水银性寒,治疥杀虫,断绝胎孕,催生立通。
译注:水银味辛,性寒,有毒。主要有杀虫的作用,适用于疥癣恶疮等皮肤病。它的毒性非常大,虽有催生、堕胎的作用,一般不内服,所以多作外用。
用量:外用随症定量。
附:孕妇禁用。

301 轻粉
歌诀:轻粉性燥,外科要药,杨梅诸疮,杀虫可托。
译注:轻粉味辛,性寒而燥,有毒,是外科的要药。常用于疥癣湿疮、恶疮等症,可起到杀虫攻毒的作用。
本品内服有下痰、逐水、通便的功效,可治痰涎积滞、实性水肿、膨胀、便秘尿闭等症。
用量:0.03~0.1克,合丸剂服。外用适量。
附:本品是用水银、胆矾、食盐等加工而成的片状结晶,毒性大,内服慎用,孕妇忌用。

302、砒霜(信石)
歌诀:砒霜大毒,风痰可吐,截疟除哮,能消沉痼。
译注:砒霜味辛酸,性大热,有大毒。内服有祛除寒痰和截疟止喘的作用,可治疟疾和肺有寒邪的气喘。对喉中有痰声、呼吸急促、不能平卧、经久不愈的哮喘病,疗效较好。
本品外用、能消除腐肉,用治痔疮、牙疳、瘰疬、痈疽、疔毒诸症,疗效均好。
用量:内服0.1~0.15克。不能连续服用。外用随症而定。
附:砒霜即砒石经过加工提炼而成。本品为剧毒药,须经过加工制炼,才能内服,用量要严格注意。

303、雄黄
歌诀:雄黄苦辛,辟邪解毒,更治蛇虺,喉风瘜肉。
译注:雄黄味苦辛,性温,有毒。有解毒杀虫的作用,可治痈疽肿毒、疥癣湿疮和蛇虫咬伤。本品又能消痰,能治咽喉肿痛,呼吸急促、痰多壅塞的喉风。此外,还可消除瘜肉。
用量:内服0.3~0.6克,入丸散服,不作煎剂。外用随症定量,涂患处。

304、珍珠
歌诀:珍珠气寒,镇惊除痫,开聋磨翳,止渴坠痰。
译注:珍珠味甘咸,性寒。有镇惊和明目的作用,治惊风癫痫、目赤翳障。并能祛痰解渴,常用于热病痰厥。耳聋亦可应用。
本品常外用于咽喉肿痛、牙疳、口疮及溃疡不易收口等症。能起防腐生肌的作用。
用量:内服,0.6~1.5克。外用适量。

305、牛黄
歌诀:牛黄味苦,大治风痰,定魄安魂,惊痫灵丹。
译注:牛黄味苦,性凉。有清热、定惊、化痰、开窍的作用,并能安神,善治中风痰厥、神志昏迷和热病惊狂诸症。对小儿惊痫疗效更好。
本品还能治咽喉肿痛,口疮腐烂及痈疽疮毒等,不论内服或外用,都有较好疗效。
用量:内服0.3~1.5克,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306、琥珀
歌诀:琥珀味甘,安魂定魄,破瘀消症,利水通涩。
译注:琥珀味甘,性平。能安神定志,治心神不宁、失眠多梦和惊风癫痫;并能破瘀血、消症瘕,治瘀血不行的月经停闭和瘀血结块的症瘕疼痛。且有利水通淋的作用,治小便不通或小便短赤涩痛的淋病等。
用量:1~2.4克。多作散剂或冲剂冲服,不宜煎服。

307、血竭
歌诀:血竭味咸,跌扑劳损,恶毒疮痈,破血有准。
译注:血竭味甘咸,性平,是伤科和外科的要药。治跌扑损伤、瘀血作痛或外伤出血,及痈疽疮疡,穿溃不收口等症。本品内服,有破血行瘀止痛的作用;外用可以止血,生肌敛疮。由于它能破血,所以还可治妇女经闭胀痛和产后瘀血作痛等。
用量:内服1~3克,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308、石钟乳(钟乳石、鹅管石)
歌诀:石钟乳甘,气乃慓悍,益气固精,治目昏暗。
译注:石钟乳味甘,性温。它的药力比较猛烈,有补气固精的作用,并能明目。可用于肺气虚的咳嗽气喘和肾虚的阳痿、遗精,以及两目昏暗。
用量:6~10克。
309、阳起石
歌诀:阳起石甘,肾气乏绝,阳痿不起,其效甚捷。
译注:阳起石味甘,性微温,有温肾壮阳的作用。用于肾阳虚的阳痿和子宫虚寒不孕诸症,有较快的治疗效果。
用量:3~10克。

310、桑椹子
歌诀:桑椹子甘,解金石燥,清除热渴,染须发皓。
译注:桑椹子味甘,性寒。有养阴润燥和补血的作用,并可解除矿物金石药的燥性和治疗阴虚有热的口渴。外用染发,可治头发早白。
本品临床多用于精神不振、眩晕失眠和血虚肠燥的便秘等。
用量:10~15克。
附:本品可以熬膏常服。

311、石韦
歌诀:石韦味苦,通利膀胱,遗尿或淋,发背疮疡。
译注:石韦味甘苦,性微寒。有清利膀胱湿热的作用,可治膀胱有湿热引起的小便频数不畅如遗尿状,或小便短赤涩痛的淋病,以及小便涩痛带血的血淋;并治发背、湿疮等由湿热所致的外症。
用量:3~10克。

312、萹蓄
歌诀:萹蓄味苦,疥搔疽痔,小儿蛔虫,女人阴蚀。
译注:萹蓄味苦,性平。有利湿热、杀虫的作用,可治疥癣搔痒的皮肤病,以及痈疽、痔疮肿痛;并治小儿蛔虫病。对妇女阴道腐烂发痒作痛、流臭水的“阴蚀”亦有效。
本品还能通淋,是治淋病的要药。
用量:3~12克。

313、鸡内金
歌诀:鸡内金寒,溺遗精泄,禁痢漏崩,更除烦热。
译注:鸡内金味甘,性寒。有止遗尿和遗精的作用,并止痢疾及子宫出血。又能解除烦热。
本品主要有消食积的作用,善治食积停滞引起的脘腹饱闷、嗳气或腹胀泄泻,以及小儿疳积等症。
用量:3~10克。

314、鲤鱼
歌诀:鲤鱼味甘,消水肿满,下气安胎,其功不缓。
译注:鲤鱼味甘,性平。有通利小便的作用,能治水肿胀满气喘,并能安胎。它的功效是较显著的。
用量:适量。

315、芡实(鸡头米)
歌诀:芡实味甘,能益精气,腰膝酸痛,皆主湿痹。
译注:芡实味甘涩,性平。有补肾益精的作用,可治肾虚的腰膝酸痛;并能化湿,所以对湿痹关节痛也有效。
本品更有固精和健脾止泻的功效,可止肾虚遗精和白带,以及脾虚的泄泻、久痢等。
用量:6~15克。

316、石莲子
歌诀:石莲子苦,疗噤口痢,白浊遗精,清心良剂。
译注:石莲子味苦,性寒。善治不能饮食的噤口痢疾;并治小便混浊,如米泔水的白浊和遗精。此外,苦寒又能清除烦热,是清心的良药。
用量:6~12克。
附:本品质坚色黑带壳,是莲子经霜后沉在水中的,与食用的莲子不同。

317、藕(附:藕节)
歌诀:藕味甘寒,解酒清热,消烦逐瘀,止吐衄血。
译注:藕味甘,性微寒。有解除酒毒和清热除烦、凉血止血的作用,并能化瘀血,可治烦热口渴和血热引起的吐血、衄血。
用量:鲜藕打汁服,没有定量。
附:藕节味涩性平,为止血药,炒炭用,善止各种出血。用量5~10个。

318、龙眼(桂圆肉)
歌诀:龙眼味甘,归脾益智,健忘怔忡,聪明广记。
译注:龙眼肉味甘,性平。有补心脾、益气血的作用,可治心脾血虚引起的心悸不安、失眠和记忆力减退。气血受补,精神充足,自然耳目聪明。
用量:3~10克。
此外,本品还能止血,对大便下血和妇女崩漏有效。

319、莲须
歌诀:莲须味甘,益肾乌须,涩精固髓,悦颜补虚。
译注:莲须味甘涩,性微温。主要有收涩的作用,可以补肾固精,并能乌黑须发,常用于肾虚精关不固的遗精、滑精和吐血崩漏。此外,又能使皮肤润泽。
用量:1~6克。

320、石榴皮(附:石榴根皮)
歌诀:石榴皮酸,能禁精漏,止痢涩肠,染须尤妙。
译注:石榴皮味酸涩,性温。有固精涩肠的作用,可止梦遗滑精,可止精液自流和久痢、久泻、下血等滑脱症。又能染须发,可使须发由白变黑。
用量:3~10克。
附:本品即石榴的果皮。另有石榴根皮,性味相同,功专杀虫,能驱除寸白虫和蛔虫。

321、陈仓米
歌诀:陈仓谷米,调和脾胃,解渴除烦,能止泻痢。
译注:陈仓米味甘,性平。有补脾养胃、除烦止渴的作用,可治病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后胀满,烦渴或泄泻、痢疾等症。
用量:10~20克。
附:陈仓米即陈久的粳米。

322、莱菔子
歌诀:莱菔子辛,喘咳下气,倒壁冲墙,胀满消去。
译注:莱菔子味辛甘,性平。它的降气祛痰、消食除胀的力量很大,所以对肺有实邪的咳嗽气喘和肠胃食积不化、胸腹胀满或胀痛泻痢等症,均可消除。
用量:6~12克。
附:本品一般炒用,生用能涌吐痰涎,解散风寒。

323、砂糖(赤砂糖、红糖)
歌诀:砂糖味甘,润肺利中,多食损齿,湿热生虫。
译注:砂糖味甘,性微温。有润肺、调和脾胃的作用,但多服要损伤牙齿,并能助湿热,以致生虫。
本品又能行血化瘀,善治产后瘀血阻滞的腹痛。
用量:6~12克,冲服。

324、饴糖
歌诀:饴糖味甘,和脾润肺,止渴消痰,中满休食。
译注:饴糖味甘,性温。有补脾止痛和润肺化痰的作用,善治脾胃虚寒、胸腹急痛和肺虚咳嗽等,但由于湿热或食积阻滞引起的胸腹胀满,不能服用。
用量:30~60克。烊化冲服。

325、麻油
歌诀:麻油性冷,善解诸毒,百病能治,功难悉述。
译注:麻油味甘,性微寒。它善于解毒,对游风丹毒、疥癣湿疮肿毒,均能解除,并且功效是很好的。
内服有润肠通便的作用,能治燥结的便秘。
用量:适量。

326、白果(银杏)
歌诀:白果甘苦,喘嗽白浊,点茶压酒,不可多嚼。
译注:白果味甘苦涩,性平,有小毒。它有敛肺止咳嗽、气喘,及止白浊、白带的作用。作点心服食,能解酒,但有毒,不可多吃。
用量:3~10克。

327、胡桃
歌诀:胡桃肉甘,补肾黑发,多食生痰,动气之物。
译注:胡桃肉味甘,性温。有补肾乌黑须发的作用,可治肾虚、腰痛脚弱和须发早白。但多食能助湿生痰,并能使气行不畅而引起胀满。
此外,本品能敛肺止咳喘,对肺肾不足的咳嗽气喘有效。
用量:10~20克。

328、梨
歌诀:梨味甘酸,解酒除渴,止嗽消痰,善驱烦热。
译注:梨味甘酸,性寒。有清热除烦解渴、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并能解酒毒。善治热病津伤的烦热口渴和肺有热的干咳无痰等症。
用量:适量。

329、榧实(榧子)
歌诀:榧实味甘,主疗五痔,蛊毒三虫,不可多食。
译注:榧子味甘,性平,为杀虫、消食积的要药。有润肠缓泻作用,能治痔疮大便困难,以及多种虫积的胀痛等症。由于能润肠,故不可多服,恐致滑泄不禁。
用量:9~15克,或10~20枚。
附:入煎剂须打碎,或去壳(即“榧子肉”)。生用或炒用均可。

330、竹茹
歌诀:竹茹止呕,能除寒热,胃热咳哕,不寐安歇。
译注:竹茹味甘,性微寒,为和胃止呕良药,又有清肺化痰的作用。常用于胃热的呕吐呃逆,及肺热的咳嗽;并治胃不和引起的失眠。
用量:6~10克。
附:本品用姜汁炒,能增强止呕化痰的作用。
331、竹叶
歌诀:竹叶味甘,退热安眠,化痰定喘,止渴消烦。
译注:竹叶味辛甘淡,性寒。有清热、除烦、止渴的作用,适用于温热病心烦口渴、睡眠不安等症;并能化痰止喘,可治肺有热的咳嗽气喘。
用量:3~10克。
332、竹沥
歌诀:竹沥味甘,阴虚痰火,汗热烦渴,效如开锁。
旀竹沥味甘,性大寒。它主要有清热滑痰的作用,对阴虚肺有热痰的可以暂用。对热病有汗、烦热、口渴,亦有良好的疗效。
本品又善治中风口噤,昏迷不语,及痰热蒙闭清窍的惊痫癫狂等症。
用量:30~100克。
附:本品与姜汁同用,能增加它的祛痰作用。
333、莱菔根
歌诀:莱菔根甘,下气消谷,痰癖咳嗽,兼解面毒。
译注:莱菔根味甘,性微寒。有降气化痰、消食积的作用,可治痰积在两胁的喘满咳嗽和谷食停滞引起的胸腹胀满等症;亦能消除面食积。
用量:10~20克。
附:本品即食用萝卜。

334、灯草(灯芯草)
歌诀:灯草味甘,运利小便,癃闭成淋,湿肿为最。
译注:灯芯草味甘淡,性微寒。有通小便、利湿热的作用,善治湿热引起的小便不通和小便短赤涩痛的淋病。对湿性浮肿也有疗效。
此外,本品用朱砂拌,能镇心安神;青黛拌,能清肝凉血。
用量:1~3克。

335、艾叶
歌诀:艾叶温平,温经散寒,漏血安胎,心痛即安。
译注:艾叶味苦辛,性温。有温通经脉和止血、止痛、安胎的作用,常用于孕妇的子宫出血和胎动不安,以及虚寒性的月经不调、胀痛等症。对于胸脘寒痛,使用本品能很快止痛。
用量:3~10克。

336、绿豆
歌诀:绿豆气寒,能解百毒,止渴除烦,诸热可服。
译注:绿豆味甘,性寒。能解除草木、金石药毒,及疮疡热毒。此外,还能清暑热、除烦止渴,善治暑热烦渴。其它的热性病也可服用。
用量:10~15克。

337、川椒(附:椒目)
歌诀:川椒辛热,祛邪逐寒,明目杀虫,温而不猛。
译注:川椒味辛,性热。有温肾暖脾、逐寒燥湿和杀虫的作用,适用于胸腹冷痛或泻痢胀痛,以及呕吐蛔虫等症。
本品辛热燥烈,还能补火助阳,可治肾阳虚、肾不纳气的痰喘咳嗽,但阴虚火旺的人忌用。
此外,煎汤外洗,能治湿疮作痒。至于“明目”的作用,古书虽有记载,现多不用。
用量:1~6克。
附:椒目:即川椒的种子,色黑,苦味,性寒,有下气行水的作用,能治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用量3~10克。

338、胡椒
歌诀:胡椒味辛,心腹冷痛,下气温中,跌扑堪用。
译注:胡椒味辛,性热。有温胃散寒、下气的作用,可治胸腹寒冷作痛,及胃寒呕吐,或泄泻痢疾等症。跌扑损伤,亦可以用。
用量:1~3克。

339、石蜜(附:蜂蜜)
歌诀:石蜜甘平,入药炼熟,益气补中,润燥解毒。
译注:石蜜味甘,性平。入药用必须炼熟。有益气补脾胃和润燥解毒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津液不足的肠燥便秘,以及肺燥干咳。一般补养药用蜜作丸,能加强它的补益作用。治咳药用蜜炙,可以增加润肺止咳功能;并可缓和毒性药物,起到解毒作用。
用量:10~25克。
附:本品是野蜂蜜,现多用蜂蜜,性味功用相同。

340、马齿苋
歌诀:马齿苋寒,青盲白翳,利便杀虫,症痈咸治。
译注:马齿苋味酸,性寒。有清热解毒、杀虫散血的作用,可治热毒引起的视物不清或生翳膜肿痛,以及热毒血痢。此外,由于本品能散血,所以对瘀血不行的症瘕和痈肿都可以治疗。
用量:内服10~15克,鲜的30~60克。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341、葱白
歌诀:葱白辛温,发表出汗,伤寒头痛,肿痈皆散。
译注:葱白味辛,性温。有解表发汗的作用,善治外感风寒、头痛怕冷等症。痈肿疮毒,用它外涂,可以消散。
本品又能通阳利水,可治痢疾脉微,以及寒凝腹痛、小便不利等症。
用量:2~5枚。
附:葱与蜜相反,不可同服。

342、胡荽(芫荽)
歌诀:胡荽味辛,上止头痛,内消谷食,痘疹发生。
译注:胡荽味辛,性温,有散风寒、透疹和开胃消食的作用,适用于风寒头痛和痘疹的透发不快,以及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
用量:1~6克。
附:本品透发麻疹和痘疹,多用它煎汤熏洗或乘温擦病人胸背部。

343、韭(附:韭菜子)
歌诀:韭味辛温,祛除胃寒,汁清血瘀,子医梦泄。
译注:韭味辛,性温。有通胃气、散寒邪的作用,可治胃寒气滞、胀闷作痛。韭汁能活血散瘀;韭子能温肾助阳,可治肾虚的阳痿、腰膝酸软和梦遗滑精、遗尿等症。
用量:韭,适量。子,3~10克。

344、夜明砂
歌诀:夜明砂粪,能下死胎,小儿无辜*,瘰疬堪裁。
译注:夜明砂即蝙蝠的粪,味辛,性寒。它有散瘀血、下死胎的作用,并治小儿疳积,且有消散瘰疬的功效。
本品还有明目的作用,善治视物不见的“青盲”症和夜间视物模糊的“夜盲”症,以及目生翳膜等眼睛病。
注:*无辜(gu):即无辜疳,是小儿疳积的一种。
用量:2~5克。

345、大蒜
歌诀:大蒜辛温,化肉消谷,解毒散痈,多用伤目。
译注:大蒜味辛,性温。有消肉食积滞和解毒杀虫的作用。内服可治痢疾、泄泻、咳嗽和虫积腹痛;外用能散痈肿,并治疥癣疮毒。但多服会伤眼睛。
用量:10~15克。外用不拘。

346、食盐
歌诀:食盐味咸,能吐中痰,心腹卒痛,过多损颜。
译注:食盐味咸,性寒。有催吐作用,能吐胃中的宿食或痰水的停积,可治胸腹突然疼痛。过多服用,能耗伤血液,并损人皮肤颜色。
用量:6~15克。
附:水肿病人忌用。

347、茶
歌诀:茶茗*性苦,热渴能济,上清头目,下消食气。
译注:茶叶味苦,性微寒。有清热降火、消食利尿的作用,并有兴奋的作用。适用于暑热烦渴、头目眩晕、食积不消、精神疲倦、嗜睡及小便不利等症。
注:*茗(ming,音名,即茶叶的别称。
用量:3~6克。

248、酒
歌诀:酒通血脉,消愁遣兴,少饮壮神,过多损命。
译注:酒味苦甘辛,性热。有通利血脉的作用,可用于关节酸痛、行动不利,并能引药上行而助药力。少饮可振奋精神,多饮或久饮,会伤害身体。
用量:随量。

349、醋
歌诀:醋消肿毒,积瘕可去,产后金疮,血晕皆治。
译注:醋味酸苦,性温。有散瘀血、消肿毒的作用,可治胸腹疼痛和瘀血积块攻撑作痛,以及痈肿等症。此外,还能治产后或外伤出血过多引起的昏晕,以及胆道蛔虫引起的突然疼痛。
用量:10~25克。
附:本品古名“苦酒”,是米酿制的可以作药用。

350、淡豆豉
歌诀:淡豆豉寒,能除懊憹,伤寒头痛,兼理瘴气。
译注:淡豆豉味苦,性寒。有解表发汗、清除烦热的作用,适用于感冒或温病初起,寒热头痛,无法和胸中不舒,烦热不眠等症。此外,兼能清除湿热瘴气。
用量:3~10克。
附:豆豉有二种制法,一种用青蒿、桑叶制,性寒;另一种用苏叶、麻黄水拌制的,性温,发汗的力量较强。

351、莲子(附:莲芯)
歌诀:莲子味甘,健脾理胃,止泻涩精,清心养气。
译注:莲子味甘,性平。有补脾胃、止泄泻、益肾涩精和补养心气的作用,适用于脾虚的泄泻久痢,肾虚的梦遗滑精、白带,以及惊悸失眠等症。
用量:6~12克。
附:莲芯是本品的苤芽,味苦,性寒。有清心热的作用,可治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出现的神志昏迷、说糊话等。用量:1~3克。
352 、大枣
歌诀:大枣味甘,调和百药,益气养脾,中满休嚼。
译注:大枣味甘,性温。功能调和百药,并有益气补脾的作用,可治脾胃虚弱、泄泻久痢和心悸腹痛等症。本品是补养药,容易助湿生痰,因此由痰湿引起的胸中胀满不要服。
用量:3~10枚。

353、生姜(附:生姜皮)
歌诀:生姜性温,通畅神明,痰嗽呕吐,开胃极灵。
译注:生姜味辛,性微温。有醒神、止呕、散风寒的作用,可治中恶气的突然昏倒和胃寒的呕吐,以及肺有寒邪的痰多咳嗽。此外,还能治风寒感冒,头痛鼻塞,并可增进食欲,开胃的功效是很好的。
用量:3~10克。
附:“生姜皮”能行水,可治皮肤水肿,用量1~3克。
354、桑叶
歌诀:桑叶性寒,善散风热,明目清肝,又兼凉血。
译注:桑叶味甘苦,性寒。质轻,善能疏散风热;性寒,又能清肝明目。可治外感风热的发热咳嗽、头痛目赤以及肝阳上升的头晕目眩等症。此外,本品还兼有润肺凉血的作用,可治燥热伤肺、咳血咽痛等。
用量:3~10克。

355、浮萍
歌诀:浮萍辛寒,发汗利尿,透疹散邪,退肿有效。
译注:浮萍味辛,性寒。有发汗解表、透疹散邪、利尿退肿的作用,可治外感风热,发热无汗,皮肤风湿,风疹搔痒以及有表热证的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前人有“发汗胜于麻黄,利水捷于通草”的说法。
用量:3~6克。
356、柽柳(西河柳)
歌诀:柽柳甘咸,透疹解毒,熏洗最宜,亦可内服。
译注:柽柳味辛甘咸,性温。主要有发表透疹的作用,多用于麻疹初起,不易透发,或疹透时感受风寒,以致疹毒内郁,透发不出。可以煎汤外用熏洗,亦可内服。如麻疹已透即不宜用。
此外,煎汤洗浴,还可以治皮肤风疹,周身搔痒。
用量:3~6克。外用不拘。

357、胆矾
歌诀:胆矾酸寒,涌吐风痰,癫痫喉痹,烂眼牙疳。
译注:胆矾味酸涩辛,性寒,有毒。内服有涌吐风热痰涎的作用,可用于风痰癫痫、咽喉肿痛、痰涎壅塞,以及误食毒物等症。外用有燥湿收敛的功效,泡汤洗,可治风眼赤烂;研末敷,能治牙疳肿痛。
用量:0.3~0.6克。外用适量。
附:内服用于催吐,每次极量为1克,限服一次,虚弱之人忌用。

358、番泻叶
歌诀:番泻叶寒,食积可攻,肿胀皆逐,便秘能通。
译注:番泻叶味甘苦,性大寒。有泻热、消积、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肠胃蕴热、积食停滞、便秘不通,以及消化不良、胸腹胀满等症。此外,还可用于水肿腹胀,有泻下逐水的功效。
本品用1.5克,即能排便,并无腹痛;用3克,就能泻下;若用6克,在2小时内,即发生雷鸣腹痛,泻下水便,并伴有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用量:1~5克。开水泡服,久煎则效力减弱。
附:本品用量稍大,泻下作用猛烈,所以虚人、孕妇均不宜用。

359、寒水石(凝水石)
歌诀:寒水石咸,能清大热,兼利小便,又能凉血。
译注:寒水石味辛咸,性大寒。功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兼能利尿凉血。适用于温热病壮热烦渴、小便不利、脉洪大的症候。
本品外用可治汤火伤。
用量:10~20克。

360、芦根
歌诀:芦根甘寒,清热生津,烦渴呕吐,肺痈尿频。
译注:芦根味甘,性寒。有清热除烦、养胃生津的作用,常用于温热病初起的发热烦渴和胃热津伤的呕吐呃逆,以及肺热胸痛、痰吐脓血的肺痈等症。此外,还可用于小便频数及解河豚鱼毒。
用量:15~30克。

361、银柴胡
歌诀:银柴胡寒,虚热能清,又兼凉血,善治骨蒸。
译注:银柴胡味甘,性微寒。有退阴分虚热和凉血的作用,善治劳热骨蒸和小儿疳热等症。
用量:3~10克。
附:本品为石竹科植物,与柴胡品种不同,功效亦不相同,不可混用。

362、丝瓜络
歌诀:丝瓜络甘,通络行经,解毒凉血,疮肿可平。
译注:丝瓜络味甘,性寒。有通行经络和凉血解毒的作用,可治气血阻滞、经络不通的胸胁疼痛、关节酸痛,以及热毒痈肿疮疡等症。
本品兼有利尿功效,可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炒黑又能止血,治便血有效。
用量:3~12克。

363、秦皮
歌诀:秦皮苦寒,明目涩肠,清火燥湿,热痢功良。
译注:秦皮味苦涩,性寒。苦能燥湿,寒可清热,涩主收敛,所以它有清热燥湿、涩肠止泻的作用。用于温热痢,功效良好。此外,又能清肝明目,煎汤洗眼,可治肝火上升引起的目赤肿痛、目生翳膜等症。
用量:内服3~10克。外用适量。

364、紫花地丁
歌诀:紫花地丁,性寒解毒,痈肿疔疮,外敷内服。
译注: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善治热毒引起的痈肿疔毒。既可捣烂外敷,亦可煎汤内服。
用量:内服一般用10~15克,大量可用至60克。外用适量。

365、败酱
歌诀:败酱微寒,善治肠痈,解毒行瘀,止痛排脓。
译注:败酱味辛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行瘀排脓的作用,可以消散痈肿,对肠痈腹痛,疗效较好。又治产后血滞腹痛,但产后虚寒腹痛者不宜用。
用量:3~10克。

366、红藤
歌诀:红藤苦平,消肿解毒,肠痈乳痈,疗效迅速。
译注:红藤味苦,性平。有清热解毒,散结消痈的作用,为治肠痈腹痛的要药;并治乳痈,乳房结块肿痛,疗效均是很快的。
用量:10~20克。

367、鸦胆子
歌诀:鸦胆子苦,治痢杀虫,疟疾能止,赘疣*有功。
译注:鸦胆子味苦,性寒。有杀虫、止痢、截疟的作用,用治痢疾(阿米巴痢)、疟疾、疗效都很好。本品用仁捣烂外涂治瘊瘤,可起腐蚀功效。
注:*赘疣(zhui  you),音坠游,皮肤外面的赘生物,即瘊瘤。
用量:成人治痢疾,每次10~20粒,每日3次,连服8~12天。治疟疾,每次5~10粒,每日3次,连服5~7天。小儿酌减。外用适量。
附:本品内服,均需去壳用仁,装入胶囊或用龙眼肉包裹吞服。

368、白鲜皮
歌诀:白鲜皮寒,疥癣疮毒,痹痛发黄,湿热可逐。
译注:白鲜皮味苦,性寒。有清热除湿的作用,凡由温热引起的疥癣疮疡,风疹丹毒,以及关节肿痛、黄疸等症,应用本品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用量:3~10克。

369、土茯苓
歌诀:土茯苓平,梅毒宜服,既能利湿,又可解毒。
译注: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既能淡渗利湿,又能清热解毒。为治梅毒的要药。对梅毒因服轻粉而引起的肢体关节拘挛,亦有疗效。
用量:30~120克。
附:服本品时忌饮茶。

370、马勃
歌诀:马勃味辛,散热清金,咽痛咳嗽,吐衄失音。
译注:马勃味辛,性平。有散风热、清肺利咽的作用,适用于风热蕴肺引起的咳嗽、失音、咽喉肿痛,以及吐血、衄血等症。
本品外敷,可止外伤出血。
用量:3~5克。

371、橄榄
歌诀:橄榄甘平,清肺生津,解河豚毒,治咽喉痛。
译注:橄榄味甘酸涩,性平。有清热生津解毒的作用,可用于肺胃壅热的咽喉肿痛,以及食河豚鱼中毒等症。
橄榄核烧存性(烧至外面枯黑,里面焦黄),研末油调外敷,治冻疮有效。
用量:6~12克,大剂量可用至60克。

372、蕺菜(鱼腥草)
歌诀:蕺菜微寒,肺痈宜服,熏洗痔疮,消肿解毒。
译注:蕺菜味辛,性微寒。辛能发散,寒可清热,有散肺热、解热毒、消痈肿的作用。内服为治痰热壅肺、咳吐脓血的肺痈要药;外用煎汤熏洗,治痔疮肿痛有效。此外,还可用于痈肿疔疮,有消肿解毒的功效。
用量:10~15克。外用适量。

373、板蓝根
歌诀:板蓝根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大头瘟毒。
译注:板蓝根味苦,性寒。有清热凉血、解毒利咽的作用,适用于风温时毒而致的头面部红肿胀痛的大头瘟及咽喉肿痛。
用量:6~12克。

374、西瓜(附:西瓜翠衣)
歌诀:西瓜甘寒,解渴利尿,天生白虎,清暑最好。
译注:西瓜味甘淡,性寒。善能清暑热、除烦渴、利小便,适用于夏天感受暑热的暑温,及温病壮热烦渴、小便不利等症,前人有“天生白虎汤”的称号。是清暑的佳品。
用量:西瓜瓤捣汁,多少随意饮服。
附:“西瓜翠衣”(西瓜皮)味甘,性凉,功效与西瓜相同,多用它作煎剂内服。用量:干的10~30克;鲜的60~120克。

375、荷叶(附:荷梗)
歌诀:荷叶苦平,暑热能除,升清治泻,止血散瘀。
译注:荷叶味苦,性平。有清除暑热和升发脾胃清阳的作用,适用于暑湿泻痢及脾虚清阳下陷的泄泻等症。此外,又有止血散瘀的功效,可治便血及子宫出血等。
用量:3~10克。
附:“荷梗”(叶柄)性味与荷叶相同,功效除清暑外,又能通气宽胸,多用于夏天感受暑湿,胸闷不舒,泄泻,痢疾等症。用量1尺~2尺。

376、大豆卷
歌诀:豆卷甘平,内清湿热,外解表邪,湿热最宜。
译注:大豆卷味甘,性平。既能清利湿热,又可发汗解表。今多用于暑湿、湿温、湿热内蕴,发热汗少、胸闷不舒等症。古方用治水肿胀满、湿痹筋挛,但以湿热所致的为宜。
用量:10~15克。

377、佩兰(省头草)
歌诀:佩兰辛平,芳香辟秽,祛暑和中,化湿开胃。
译注:佩兰味辛,性平,气清香。有芳香辟秽、祛暑化湿、醒脾开胃的作用,适用于暑热内蕴、寒热头痛、胸闷不舒,以及湿浊郁滞脾胃,口中甜腻、多涎作恶、不能进食等症。
用量:3~10克。
附:本品即“兰草”,又名“省头草”,为菊科植物,与唇形科的泽兰不可混用。
378、冬瓜子(附:冬瓜皮)
歌诀:冬瓜子寒,利湿清热,排脓消肿,化痰亦良。
译注:冬瓜子味甘,性寒。既能清上焦肺部蕴热,又能除下焦大肠的热积,并可排脓消肿。对湿热内蕴、日久成脓的肺痈和肠痈,有良好的效果。此外,兼能化痰,用治痰热咳嗽,疗效也很好。
本品还有清除下焦湿热的作用,可治白带、白浊。
用量:6~12克。
附:“冬瓜皮”性味与子相同,功效偏于利水退肿,常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症。用量15~30克。

379、海金沙
歌诀:海金沙寒,淋病宜用,湿热可除,又善止痛。
译注:海金沙味甘淡,性寒。甘淡能利水渗湿,寒能清热,性偏下降,所以它有清除下焦湿热的作用,为治淋病的要药;对小便短赤、尿道涩痛的热淋更为有效,可起通淋止痛的功用。
用量:6~12克。

380、金钱草
歌诀:金钱草咸,利尿软坚,通淋消肿,结石可痊。
译注:金钱草味微咸,性平。有利尿通淋、消肿软坚的作用,适用于淋病尿道涩痛,尤以小便急迫、尿道刺痛的石淋为有效。近年来用治肾与膀胱结石及肝胆结石,都有一定的疗效。
本品外用捣敷,可用于疮疡肿毒。
用量:30~60克。鲜用150克~300克。

381、赤小豆
歌诀:赤小豆平,活血排脓,又能利水,退肿有功。
译注:赤小豆味甘酸,性平。既有活血排脓、清热解毒的作用,又有利水退肿的功效。所以凡是热毒引起的痈肿疮毒、丹毒、皮肤红肿作痛,以及水肿胀满、脚气、黄疸等症,用本品均有效。
用量:10~30克。
附:本品紫红色,粒小形长,种脐为白色。另一种外形相似,半红半黑的红黑豆,即“相思子”,别名“赤小豆”,它的作用与赤小豆完全不同,并且有毒,不宜内服,须辩别清楚,不可混用。

382、泽漆
歌诀:泽漆微寒,逐水捷效,退肿祛痰,兼消瘰疬。
译注:泽漆味辛苦,性寒,有小毒。有比较强烈而见效快的逐水退肿和祛痰的作用,适用于水肿胀满、痰水咳喘实证。此外,本品熬膏外搽,用治瘰疬痰核有效。
用量:内服3~10克。外用适量。

383、葫芦
歌诀:葫芦甘平,通利小便,兼治心烦,退肿最善。
译注:葫芦味甘,性平。功能通利小便,善消皮肤水肿,常用于面目四肢浮肿及大腹水肿、小便不利等。
用量:15~30克。

384、半边莲(急解索、细米草)
歌诀:半边莲辛,能解蛇毒,痰喘能平,腹水可逐。
译注:半边莲味辛,性平。有解毒的作用,尤其是解蛇毒的作用较大,所以有“家有半边莲,可以伴蛇眠”的传说。凡治毒蛇咬伤或蜂蝎刺伤,用本品外敷、内服都有效。本品又能消炎行水,能治痰饮气喘、喉蛾肿痛(扁桃体炎)、阑尾炎、肠炎和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等。
此外,本品捣烂外敷治疔疮肿毒、虫蛇咬伤有效。
用量:内服干的15~30克,鲜的30~60克。外用适量。

385、海风藤
歌诀:海风藤辛,痹证宜用,除湿祛风,通络止痛。
译注:海风藤味辛苦,性微温。适用于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筋脉拘挛等症,可起祛风湿、通经络、止痛的作用。
用量:3~10克。

386、络石藤
歌诀:络石微寒,经络能通,祛风止痛,凉血消痈。
译注:络石藤味苦,性微寒。有祛风热、通经络、凉血、消痈肿的作用,可用于风湿或湿热引起的关节肿痛、筋脉拘挛,以及血热引起的痈肿疮毒等症。
用量:3~10克。

387、桑枝
歌诀:桑枝苦平,通络祛风,痹痛拘挛,脚气有功。
译注:桑枝味苦,性平。有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的作用,适用于风湿痹痛、四肢拘挛、关节不利等症。用本品治湿热引起的脚气肿胀,也有功效。
用量:15~30克。

388、千年健
歌诀:千年健温,除湿祛风,强筋健骨,痹痛能攻。
译注:千年健味苦辛,性温。有祛风湿、强筋骨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湿痹、筋骨酸痛、以及四肢拘挛、麻木等症,有通痹止痛的功效。
用量:3~10克。

389、松节
歌诀:松节苦温,燥湿祛风,筋骨酸痛,用之有功。
译注:松节味苦,性温。有祛风燥湿的作用,适用于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筋骨酸痛等症。
用量:10~15克。

390、伸筋草
歌诀:伸筋草温,祛风止痛,通络舒筋,痹痛宜用。
译注:伸筋草味苦辛,性温。有祛风止痛、通络舒筋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湿痹、皮肤麻木、四肢关节酸痛、筋脉屈伸不利等。
用量:3~10克。

391、虎骨
歌诀:虎骨味辛,健骨强筋,散风止痛,镇惊安神。
译注:虎骨味辛,性温。有祛风止痛和强筋健骨的作用,能治风邪胜的关节走注(不固定)疼痛及肝肾虚寒而致的筋骨软弱、足膝无力、不能行走的痿痹症。此外,本品也可用于惊悸健忘、多梦不寐,有镇惊安神的功效。
用量:10~15克。

392、乌梢蛇
歌诀:乌梢蛇平,无毒性善,功同白花,作用较缓。
译注:乌梢蛇味甘,性平,无毒。有祛风、定惊、止抽搐的功效,用于风湿麻痹,小儿惊风抽搐,皮肤疥癣及大麻风等症。本品与白花蛇功用相同,但性较和平,作用缓慢。
用量:3~6克。

393、夜交藤
歌诀:夜交藤平,失眠宜用,皮肤痒疮,肢体酸痛。
译注:夜交藤味甘,性平。有安心神、养经络的作用,多用于虚烦多梦不眠及血虚肢体酸痛等症。
此外,本品煎汤外洗,能治皮肤疮疹搔痒,有止痒功效。
用量:10~20克。

394、玳瑁
歌诀:玳瑁甘寒,平肝镇心,神昏痉厥,热毒能清。
译注:玳瑁味甘,性寒。有镇心安神、平肝熄风的作用,可用于温热病的壮热、神昏、谵语,以及小儿惊风、神昏、痉厥、抽搐等症。此外,本品还用于热毒痈肿及痘疮内陷,有清热解毒功效。
用量:6~12克。

395、石决明
歌诀:石决明咸,眩晕目昏,惊风抽搐,劳热骨蒸。
译注:石决明味咸,性微寒。有平肝潜阳、清热明目的作用,常用于肝阳上升的头晕目眩及肝热生风的小儿惊风、四肢抽搐等症。肝开窍于目,本品能清肝,故又能治疗两目昏暗、视物模糊或目赤羞明等眼病。此外,还能治阴虚的骨蒸劳热。
用量:10~30克。

396、香橼
歌诀:香橼性温,理气疏肝,化痰止呕,胀痛皆安。
译注:香橼味辛苦酸,性温。有疏肝理气、化痰止呕的作用,能治肝气不舒、脾气壅滞的胸腹痞满、两胁胀痛、呕吐食少及痰多咳嗽等症。
用量:3~10克。

397、佛手
歌诀:佛手性温,理气宽胸,疏肝解郁,胀痛宜用。
译注:佛手味辛苦酸,性温。有疏肝解郁、理气宽胸的作用,可用于肝郁气滞的胃脘胀痛、胸闷呕吐、食欲不佳等症。
本品还能化痰,治痰多咳嗽。
用量:3~6克。

398、薤白
歌诀:薤白苦温,辛滑通阳,下气散结,胸痹宜尝。
译注:薤白味辛苦,性温而滑。苦降、温通、辛散、滑利,所以它有温中通阳、下气散结的作用。本品对于因寒邪痰浊结于胸中,以致阳气不通而引起的胸闷不舒、胸背两胁牵引作痛、痰多咳喘的胸痹症,最为适用。
此外,本品还能治痢疾后重,这也是取它有苦降滑利、泄大肠气滞的作用。
用量:10~15克。

399、荔枝核
歌诀:荔枝核温,理气散寒,疝瘕腹痛,服之俱安。
译注:荔枝核味甘,性温。有理气散寒的作用,能治疝气、睾丸肿痛及少腹气聚胀痛等症。此外,还可用于胃脘痛和妇女寒凝瘀滞腹痛。
用量:6~12克。

400、杮蒂(附:杮霜)
歌诀:杮蒂苦涩,呃逆能医,杮霜甘凉,燥咳可治。
译注:杮蒂味苦涩,性平。善降逆气,为治呃逆的要药,可治胃气上逆的呃逆症。 
用量:3~10克。
附:“杮霜”味甘,性凉,有清热生津、润燥止咳的作用,可用于肺部燥热咳嗽、咽喉肿痛、胃热烦渴、口舌生疮等症。用量10~15克。

(0)

相关推荐

  • 药性四百味 : 第二篇 译注

    一百零一至二百味. 101.苏子(紫苏子)苏子味辛,驱痰降气,止咳定喘,更润心 肺. 102.甘遂:甘遂苦寒,破消痰,面浮蛊胀,利水能安. 103.大戟:大戟甘寒,消水利便,腹胀坚,其功瞑眩. 1 ...

  • 长篇:药性歌括400味白话详解(上)

    <药性歌括四百味>为明代医家龚廷贤所撰,在医药界流传颇广,影响很大,是一本深受读者欢迎的中医启蒙读物.该书以四言韵语文体,介绍了四百味常用中药的功效和应用.内容简要,押韵和谐,便于记诵,不 ...

  • 超长篇:药性歌括400味白话详解!

    <药性歌括四百味>为明代医家龚廷贤所撰,在医药界流传颇广,影响很大,是一本深受读者欢迎的中医启蒙读物.该书以四言韵语文体,介绍了四百味常用中药的功效和应用.内容简要,押韵和谐,便于记诵,不 ...

  • 药性歌括400味白话解(三)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257.山茱萸 歌诀:山茱性温,涩精益髓,肾虚耳鸣,腰膝痛止. 译注:山茱萸味酸,性温.有补肾益髓涩精的作用,可治肾虚的遗精.耳鸣.小便频数.凡腰膝酸 ...

  • 药性歌括400味白话解(二)

    145.乌梅 歌诀:乌梅酸温,收敛肺气,止渴生津,能安泻痢. 译注:乌梅味酸,性温.有收敛肺气.生津止渴的作用,能治肺气虚的久咳不止和津液不足的消渴症:并能涩肠,可治久泻久痢. 本品还有安蛔虫的作用, ...

  • 药性歌括400味白话解(一)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药性歌括四百味>为明代医家龚廷贤所撰,在医药界流传颇广,影响很大,是一本深受读者欢迎的中医启蒙读物.该书以四言韵语文体,介绍了四百味常用 ...

  • 药性歌括400味

    ​精辟!400味中药药性记忆口诀! 360docimg_0_ 国裕医药在线 2017-08-30 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荣养卫. 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甘 ...

  • 药性歌括400

    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 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立见吉凶. 1.人参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2.黄芪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 白 ...

  •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

    2020-03-15<龚廷贤>2011-11-06 收集整理:佛山/李明远本人也算得上是生于中医世家(继承五代了),15岁开始习医,时至今日历经三十多年了,自觉药性之重要性.且发现近十多年 ...

  •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001:人参、黄芪、白术、茯苓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 001:人参.黄芪.白术.茯苓 2017.11.05 晴天 星期日 湖心亭公园 好!我们今天要开始新书了.前面讲了<每日一学草药>,讲了一百味,用了一百个早上,每天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