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奇葩说里面做好事发红包,是一个损招

今天新一期的奇葩说更新了,赶快打开看一下辩题。

奇葩星球新规定:星球将给做好事的人发红包,你支持吗?

刚看完一辩的发言,我也忍不住想下场辩论,可惜奇葩说没有请我,忍不住在这里把我论点分享出来。

感觉这个论点可以做3辩了,想打好辩论注意两个核心。

一是逻辑论点,二是核心价值。

逻辑搞不过就上价值,这个已经是奇葩说的传统了。

好,我正式开始,做为反方,有3个论点。

论点1、

政策是好的,但不能实行。

太多理想的政策了,大部分喜欢起哄,好事当然要支持。这就给政客拿这些好政策,去玩弄民意的机会。

比如政客说:我们给穷人发点钱好不好呀!

当然好,这种事都会支持。

接着政客说:那我们多收点税好不好呀!

马上就有人反对了,这怎么行我们生活这么辛苦。

最后政客说:那我们多向富人收税好不好呀!

当然好,拿别人的钱多做好事,谁不支持。

政客拿着选票上台,开始向富人下手。富人开始转移自己的公司和资产,国家的经济开始下滑,民众开始失业。

这个是典型的政客操纵民意的过程,同样这个辩题,给做好事的人发红包,当然是好事。

注意大家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没有人去考虑这个钱从哪里来。

人是被情绪控制的生物,为什么会有乌合之众,特点是只能接收口号和煽动。

这个问题背后是什么,钱谁出、谁来发、发多少、给谁发、里面说发红包意思意思,那可能就没有多少钱。

但是走完上面的程序需要花成本,为了发几块钱要专门养一个部门。大家注意一个部门的诞生,之后部门的行为就不受控制了。这个发红包部会拼命展示自己存在的必要,会创造出更多的政策。

最后会变成一个无底洞,为了发红包需要交税,为了养这个部门需要更多的税。

这些背后的成本,民众是不会去考虑的,但政客如何去使用已经不可控了。

论点2、

我们想想做好事的过程,首先是人都有恻隐之心。一看这个人需要帮助,或者这个人比较可怜。于是产生了同情心,之后才有了帮助行为。

其次是帮助之后的心理成就感,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心里充满自豪,觉得自己好了不起。

我们想帮助人是受这两个情感的驱动,这里可没有钱。这些感觉都是钱买不到的,一但牵扯到钱会产生“认知失调”

行动开始是因为恻隐之心和满足感,现在变成了几块钱。

本来为了帮助人之后的幸福感,现在变成了为了几块钱的交换感,这点钱买不了开始那种心理满足。慢慢人就失去了帮助人获得的心理反馈。

这个心理反馈回路丢失,就变成了消极回路。

你想想帮助人是得到一句,真诚的感谢有成就感,还是帮助之后的一点红包。

你帮我是因为红包,所以被帮助的人也不必感谢,因为红包已经可以代替感谢了。

这个背后多恐怖。

论点3、

马克思说:“资本家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

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

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

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

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这个背后的意思人都是逐利而生,为了利益什么事都干的出来。最近的电影《受益人》讲的就是骗保的故事。

用在红包这里呢?钱少了没有激励效果,钱多了人就会为了利益铤而走险。

郭德纲的相声讲一个段子,有困难要帮,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帮。

朋友们,你们想想这个后果,人为了获得帮助人的奖励,必然会催生诈骗,合伙骗好人红包。甚至为了利益铤而走险,故意制造问题再去帮助人。在《余罪》里面不是有一个片段,他们把车都弄出问题,然后再找修车厂帮车主修车。

这个才是我最担心的地方,不要挑战人性的弱点,有骗保,必然会有骗红包。

我们发的不是红包,而是犯罪的通行证。

PS.本文对你有所启发,转发是最好的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