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这首送别诗,虽然满腹牢骚,却写得酣畅淋漓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词歌赋中的重要题材之一,因为古代交通、通信不便,分别是仅次于生死的大事,所以往往充斥着伤感的情绪。然而,唐诗中的送别诗,却有相当部分的热情洋溢,并不低沉消极。这大概是由于唐人胸怀广阔,将建功立业放在第一位,无论是赴京赶考、外放远谪,还是戍守边关,都看作男儿扬名立万的机会,所以才有积极昂扬的斗志。
李白是乐观的浪漫主义诗人,对待离别更是如此。比如《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中,他表达的是知己之情,又比如在脍炙人口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他流露的是轻松欢快的向往之情。但如果说感情最复杂的,莫过于这首《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15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315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315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315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315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315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315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很多人曾经留言吐槽说小珏讲诗歌就将诗歌,干嘛要码字说一大段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简直是本末倒置。其实,诗歌创作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更离不开诗人的个人经历。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肯定无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至少会出现较明显的偏差。
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年,已经是安史之乱前夕。对于李白个人来说,则是被驱逐出皇宫之后了。年轻时的李白志存高远,希望能够踏入仕途,建功立业。然而,当他真的被唐玄宗征召,成为翰林待诏后,却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御用文人,只是为帝王歌功颂德而已,并没有施展政治抱负的舞台。
李白对此肯定很不满意,也愈发放浪形骸,不为朝廷所容。最后,唐玄宗以赐金放还的名义,将他赶出长安。其实,对于中国文化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诗歌艺术的生命力在于更广阔的的社会天地,如果李白终身在朝为官,艺术灵感必然枯竭,当然不会有后来的万千佳作。
这首《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就是李白在离开长安后所作。当时,他在游历宣州时遇到好友李云,两人同游一段时间后,李白在谢朓楼设宴为李云践行,所以这首诗又称为《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诗歌的开篇便非比寻常,它不是以景物或事件起笔,反而直抒胸臆,喊出了内心的独白。它将“弃我去者”与“乱我心者”,“昨日之日”与“今日之日”结合起来,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让读者耳目一新。这两句诗,发泄了诗人的牢骚,将心中的郁闷和朝堂的黑暗一吐为快。
就当我们以为诗歌的基调由此奠定之时,李白话锋一转,写出了谢朓楼的晴空万里之景和两人高楼对酒的豪迈。三、四句与前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宽阔的胸怀,完全抛弃了那种悲观厌世的情绪。
在五六句中,诗人将话题延伸到自己和李云的才华上。他夸赞李云的文章有建安风骨,同时也称自己的诗歌像谢眺那样清新秀发。建安诗人和大小谢(谢灵运、谢脁)都是名动一时的大诗人,李白将自己和他们对比,当时可能是张狂,后人才会体会到他的谦逊。
最后两句,诗人回到了内心世界。尽管才高八斗,尽管豪情无限,但他失意的心情,依然如同绵绵的江水,惆怅不已。即使是纵酒买醉,也无法麻痹凌云壮志。在这种情况下,他也许只能散发弄舟,逃离这个黑暗的时代。
李白并非无所不能的超人,他当然有摆脱不了的困局,也有解决不了的烦忧。他只能依靠美酒消愁,用诗歌解愁,写下这首酣畅淋漓的送别诗,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