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景泰蓝简单鉴定
錾胎珐琅同景泰蓝(掐丝珐琅)存在一定的相似,几乎同时在13世纪传入中国,工艺技法也基本相同,不一样的是花纹展现。掐丝珐琅的花纹填充的是整个图案,而錾胎珐琅在烧制前需要通过雕镌的手法使整个图案纹样凸起,珐琅釉料围绕凸起的图案进行描边,烧制完成后的成品花纹线条略显粗壮,同掐丝珐琅存在一定的差别。
景泰所有御前陈设无不用景泰蓝制作,种类繁多不胜枚举,凡瓷器所能烧制的器物,珐琅器也无不尽有。成化时期宫内景泰蓝的烧制几乎相当,所以景泰蓝的器物在景泰和成化两朝最为常见。其后经历弘治、正德、嘉靖、隆庆四朝,虽延续烧制,可是都因循守旧,在质量上已不能与景泰和成化年间媲美。万历以后偶有烧制,但出品很少。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明末。到清朝乾隆时期,景泰蓝的制作迎来了它的最 高峰。这时期的景泰蓝严格规定只有皇 家可以使用,只有少量用于封赏二品以上大员及颁赐给大德高僧、寺庙作供奉之用。这时期的景泰蓝色泽与明代相比,追求艳丽,纹饰复杂,图案喜庆吉祥、题材丰富,广泛用于宫殿的摆设与实用器皿的制作。要特别指出的是偶有一些署有康熙、雍正年款的铜胎掐丝珐琅器物,通过仔细考究我们会发现与乾隆时所烧制器物没什么不同,实际上应该是乾隆制造的掐丝珐琅器上署了康熙、雍正的年款,并不真是康雍朝烧制的。
景泰蓝,中国的著 名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瓷器器物。
景泰蓝,又称“铜胎钢丝珐琅”,是一种特殊的工艺品。它是由细扁铜线制成的。它将铜胎上的各种花纹捏紧,然后在花纹中填充多彩的珐琅点。它是由烧制、研磨和镀金制成的。外观清澈湿润,光彩夺目,令人眼花缭乱。
明朝宣德皇帝十分重视对铜的冶炼,这一时期,中国的珐琅技术也已成熟,器物多以蓝色釉为底,上面再施加彩色釉。到了景泰年间,宣德皇帝的儿子景泰皇帝除了继承这些传统工艺外,还对创新花费了大量工夫。珐琅器的制作无论是工艺技术还是艺术手法、产品质量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明代孙承泽在《天府广记》载:“宣德之铜器、成化之窑器、永乐果园厂之髹器、景泰御前作坊之珐琅,精巧远迈前古。。。”由于这些珐琅器所用的釉料以蓝色珐琅釉最为出色,又是以景泰年间的制品尤为著称,因此后来这种工艺便有了“景泰蓝”之称。
随着景泰蓝收藏市场的火热,人们也开始越来越关注景泰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了,但是,它制作工艺相当繁复,一件纯正的景泰蓝作品是由纯手工制作完成的,整个过程一般需经历108道工序,分为选图、描图、掐丝、点蓝、压模等几个步骤。
早在元代以前西方珐琅工艺已经十分成熟,成吉思汗西征掠回的工匠加上中国的传统嵌丝工艺相结合成为了中国响誉世界的景泰蓝工艺品。元代的景泰蓝目前实物是在近些年来学者对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珐琅器的学术研究时的新发现,学者们认为许多古代器皿在同一历史时期所通用在多种工艺的广泛使用。这一研究发现使一些与其他同时代的相近的珐琅器从原有认为的学术观点当中剥离开来,从而使景泰蓝的研究提高了一个新的台阶,国内的学者所研究的学术观点与国外的学者就成果而言尚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日本的学术研究较为突出,其实史书早有记载在元代云南地区就有珐琅器使用的明确记载,明代在沿袭元代的制作技法并得以继承和发展。景泰蓝的一种称呼为掐丝铜添珐琅器,这是因为景泰蓝的制作多数是以在捶好的胎体上经过掐丝成为图案后,添以珐琅釉料而形成的工艺的简称。景泰蓝这个名词使用的较晚,在明景泰年间以前多称为鬼国嵌和珐琅,景泰蓝的名称是由于明代景泰年间宫廷的重视使起扬名,又因釉色多为兰色,得名为景泰蓝。元代的景泰蓝特点是器型规矩、大气的文饰、凝重的色调,而且在文饰线条上较为豪放粗犷,这与后世的掐丝细腻严谨有着明显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