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光自律可不行,记住这4个字,人际关系会如鱼得水
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人际关系很好?晚清名臣曾国藩的经验,也许会给我们一个完美的答案。这个经验,是曾国藩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半辈子,直到47岁,受同僚排挤,受朝廷压制,并被剥夺兵权的时候,才从研读《庄子》中受到启发。这是曾国藩对自己的人生总结,非常珍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光自律,不能给自己带来人脉曾国藩在人际交往中,虽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但总体来说,分为两部分:
一是在京城为官的时候;二是出任湖南团练大臣的时候。在京城为官的时候,曾国藩主要是修炼自己的内心,期望让自己变得强大,并从王阳明心学中得到启示,立志做一个内圣外王的人。在京城的这段经历,曾国藩的主要精力都在研究如何获得升迁上,因此,并不善于人际关系。曾国藩在京城时期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除了要勤勤恳恳工作,获得皇上的赏识外,更多的是教授学生,比如李鸿章等人,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成了他的弟子。
善于权谋的曾国藩,自律到了极点,他为了不惹人非议,不仅拒绝参加京官们的各种酒宴,也不和朝中的王公大臣以及权贵来往,就连和提拔他的穆彰阿(军机首辅大臣),也分道扬镳了。自律是对内,对自己的成长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这段经历,虽然没给曾国藩带来人脉关系,但却让他有了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记住这4个字,人际关系会如鱼得水曾国藩成为湖南团练大臣后,圈子变了,他也发现,地方官场和京城官场完全是两个不同范畴。在京城的时候,只要能得到皇上赏识,即使得罪了满朝文武大臣,也无所谓,而地方则不一样,大家都讲交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官官相护”,曾国藩为官清廉,很不喜欢官场上这些虚假的交往方式。可是,大家见曾国藩不愿意和他们交往后,觉得他太过于清高,也都不和他来往,甚至还处处排挤他。在长沙练兵的时候,曾国藩就受地方官吏们的排挤,不得不到衡阳去练兵。
此时的曾国藩,依旧还没有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只要自己的手中有一支精兵,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当他带兵到了江西后,江西的官员谁也没把他放在眼中,甚至不给湘军提供粮饷。当时的曾国藩,几乎陷入了绝境之中,也让他看到,如果要想不受地方官员掣肘,必须手中有地方实权。为了获得实权,曾国藩不断伸手向咸丰皇帝要官。可咸丰皇帝忌惮曾国藩的湘军,并不想给他太大的权限。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才有曾国藩赌气回家为父守孝的过程。而曾国藩因为多次拒绝再出山,被咸丰皇帝剥夺了手中的兵权。正是在被剥夺兵权的这段时间里,曾国藩从《庄子》中得到启示,认为要想自己的人际关系如鱼得水,就必须记住4个字:与光同尘。这是非常有哲理性的4个字,是曾国藩后来人际关系得到改善的法宝。“与光同尘”不是同流合污,而是同流和不合污,即光可以保持它的圣洁,但也允许灰尘和它同在。
从此以后,曾国藩对谁都谦虚起来,即使是一个地位低微的七品知县,他也愿意屈尊自己,和他们称兄道弟。曾国藩作为二品大员,地位本就很高,能礼贤下士后,更是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也让他的人脉关系如鱼得水,在后来和太平军的战争中,无论是筹粮还是筹饷,都“格外顺利”,最终成为一代名臣。从曾国藩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要想有呼风唤雨的人际关系,光自律可不行,记住“与光同尘”这4个字,人际关系会如鱼得水。如果你的人际关系不是太好的话,不妨试一试,“与光同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