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五十八)内阁制度的建立

(五十八)内阁制度的建立

朱元璋杀掉胡惟庸后,就废除了丞相制。
废除丞相制,在中国政治史上,可是一个重大的变革;这意味着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就此结束了。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明朝的内阁制,与以前的丞相制,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这个说起来,比较复杂,但是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实行内阁制,皇帝就是依靠自己的秘书班子管理帝国;实行丞相制,皇帝就是依靠政府班子管理帝国。
从表象上看,内阁制与丞相制的界限非常模糊。
因为不管是秘书班子掌权,还是政府班子掌权,最后的结果都是,都是几个大佬在主持政府日常工作。
这个事实本身,已让内阁制、丞相制的界限,变得非常模糊了。
更主要的是,在以前,皇帝通常都是两套班子一块应用。在这种背景下,政府班子的最高主管,自然是丞相;皇帝的秘书班子主管,通常也会被人们尊称为丞相(或宰相)。
这样一折腾,人们对宰相制、内阁制的界限,就感觉更模糊了。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的时候,大约就是因为这两套班子,界限非常模糊;所以一便连皇帝的秘书班子也废除了。
朱元璋时代,也有自己的秘书班子。但是,朱元璋时代的秘书班子,并不是帝国的权力中枢,更不是一个可以凌驾于所有政府部门之上的权力机构。
在这种背景下,秘书的权力地位都非常低;而且朱元璋也不轻易让他们介入核心管理,他们只是以办事员的身份存在。
朱元璋废丞相制后,必然会产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皇帝的工作量会无限增多。对于朱元璋那种工作狂;而且军政经验丰富的人而言之,这也许不是多大的问题。
朱元璋从底层一步步爬上皇位,他有着极基丰富的军政经验,所以在许多人看来,需要耗费很久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在他们,也许就是看几眼就能解决的事。
关键是,朱元璋愿意起五更睡半夜的天天工作。在这种背景下,皇帝的工作量虽然无限增多了,但是他还是能应付的。
问题是,普通皇帝,谁能承担这种工作量啊?
事实上,一个理想的皇权格局,应该是这样的,皇帝只是公司老板;他能具体负责公司事务,自然最好;如果不能,也可以由众多职业经理人相互制约着,有条不紊的让公司事务正常运转。
否则,皇权的稳定性,就会充满不确定性。比如,皇帝的年龄、经验、能力、精力、道德,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让帝国的正常运转出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皇帝的权力随时有可能失控。
建文帝之所会翻船,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他的权力太小,而是因为他的权力太大了。大到了,他想作死,都没有人能拦住他。
如果有一个专业的权力机构,一直协助皇帝驾驭各大权力系统;这个专业的权力机构,自然会洞悉老皇帝设置各种权力系统的用意;更能洞悉这些权力机构之间,是靠什么相互制约的。
在这种背景下,小皇帝随便更改老皇帝留下的权力格局时,他们就会及时叫停;即使无法叫停,相关行动在进行时,也会谨慎而又谨慎,而且有章有法。
总的来说,皇帝的权力太大,必然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当皇帝任性胡来时,帝国就难免会失控。
事实上,朱元璋留下的权力格局,如果说有什么明显漏洞,这无疑是最大、也最明显的一个。
皇帝在驾驭帝国的各个部门时,常常还有一套班子,那就是太监班子。
说起太监班子,我们常常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太监除了会胡折腾,啥事也不会。
其实呢,太监处于权力顶层,如果皇帝一直让他们参与顶层管理,他们对权力运作的底层原理,那是非常熟悉的。
但是,朱元璋对太监政治有着有太深的成见;所以,太监班子的相关的能力,也没有开发出来。
在这种背景下,小皇帝上位后,就只能盲人骑瞎马了。
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注意到,小皇帝信任的齐泰、黄子澄、方孝孺,都没有独当一面的经历;更没有参与中枢管理的经验。所以,他们都自大到了不可理喻的境地,二话不说,就敢怂恿小皇帝变更朱元璋留下的权力格局,而简单粗暴到了极点。
朱元璋无法相信,小皇帝会幼稚到那种境界。关键是,小皇帝,也很好的隐藏了自己的幼稚。
朱元璋活的时候,小皇帝会完全按朱元璋设计好的路走,虽然他感觉这路走起来非常撇扭,而且非常不安全,但是依然会表现的非常满意。在这种背景下,朱元璋自然以为,小皇帝能理解自己的一切。但是很不幸,他高估了小皇帝。
朱棣上位后,马上意识到,必须得建立一个成熟的权力机构,让它可以帮助皇帝驾驭帝国众多的权力系统。
在这种背景下,朱棣上位后,马上就构建了自己的秘书班子了。
朱棣的秘书班子,与朱元璋的秘书班子,有着本质的区别。
朱元璋的秘书班子,通常都是以办事员的身份存在,他们通常不会介入核心管理;而朱棣的秘书班子,通常是以皇帝助理的身份存在,他们会充分介入核心管理。
这个秘书班子,天天参与核心管理,自然容易拥有全局的观念,更容易洞悉政治运行的底层原理。
在这种背景下,皇帝能力不够也罢,或是想偷赖也罢,政府都可以正常运转。
大明帝国后来,可以长久的维持运行;而且保持平稳。就是因为中央政府始终有这样一个权力机构存在。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秘书班子,会不会渐渐专权,甚至会威胁到皇权呢?
对于朱棣来说,不存在这种问题的。因为秘书只是秘书,秘书只是协助皇帝工作;从理论上,他们的每一份批示、决议,都得经常皇帝审批,才能生效。
在这种背景下,常规的事务,秘书班子可以自行处理;但是遇到比较重要的事情,必须得汇报朱棣,朱棣审批之后,才可以生效。
当然了,秘书班子,也千万不要想着可以滥用这种权力。不要说朱棣天天审批他们的批示、决议了;就是朱棣不定期的抽查他们的批示、决议,他们也飞不到天上。
问题是,面对一个能力不足的皇帝,这种操作模式,多少还是有问题的。
因为,秘书班子作的批示、决议,皇帝可能根本看不懂;或是看懂了,也会让秘书们以各种大道理,弄得晕头转向。
在这种背景下,秘书班子的权力,就是有可能渐渐失控的。
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在构建权力格局时,都不会相信人的忠心。
换而言之,朱元璋构建的权力局,是通过罗圈套罗圈的制约关系,让所有的人,都没有机会对皇权构成威胁。
在这个复杂的权力格局中,所有的军政长官,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他们愿意依附于这个格局之中,他们就是高高在上的军政长官。如果他们想跳出这个权力格局,马上就会发现,皇帝随手一击,他们就会灰飞烟灭的。因为,皇帝手中可能调动的资源,是他们的几十倍、几百倍、上千倍。皇帝打他们的时候,他们身后的人,肯定都会象逃命一般离开他们。
事实上,任何一个皇帝构建权力格局时,也不会相信臣子的忠心。
因为忠心这种东西根本就靠不住;因为家天下、世袭这种模式,本身就不符合人们朴素的思维观念。最简单而言,如果没有暴力制约,随便拉出一个初中生,也会本能的怀疑家天下、世袭制度的存在;至于更有学问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为什么在许多时候,人们愿意接受家天下、世袭制呢?原因非常简单,那就因为暴力的制约。一切是显然的,在许多时候,你敢怀疑这一切,就已犯了十恶不赦之罪。
我的这种观点,很容易受到一些人的本能怀疑,因为在一些人的观点,那些思想伟大、道德高尚的人,通常都会接受家天下、世袭的制度;只有卑劣的小人,才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认为人们支持家天下、世袭制度,只是迫于外力的制约。
每当面对这种观点时,我都感觉无比诧异。因为,这真是哪跟哪的事啊?
毫不夸张的说,皇帝相信臣子的忠心,还不如相信母猪能上树。
因为,只要臣子的权力太大,篡位的理由,满大街都是。最简单而言,把尧舜禹汤扛出来就可以了。再超前点,把华盛顿之类的人找出来,讲一些西洋人的理论,就更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许多人总有意无意的认为,是西洋人给中国带来了民权思想。其实呢,就西洋人那套理论,随便拉出一个放牛的小孩子,也能讲出一大堆,我是说,假如环境允许。
事实上,没有暴力关系的制约,就是黑社会也会讲究大哥之位,有德者居之、有能者居之。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有人高呼,应该永远忠于某个大哥,或是大哥死了,就应该永远忠于大哥的儿子,黑社会成员也不会不耻他的。因为,你这不是扯呢嘛!
所以,无论朱元璋,还是朱棣,在构建权力格局时,都会充分设想,有人威胁皇权时,皇帝如何才能制约住。
在皇权时代,一个成功的权力格局,大约是这样的。那就是任何一个人想威胁皇权时,都会存在他难以冲破的制约。至少,从沙盘推演上,它能经得起这种考验;如果皇权的稳定,是建立在臣子的忠心上,这个权力格局通常是非常脆弱的,因为臣子的忠心,多少钱一斤,没有人知道!
事实上,小皇帝在清洗诸王时,就是这样思考问题的。
诸王会不会造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皇帝认为诸王有造反的实力。
但是,小皇帝显然夸大的诸王的实力。要知道,朱元璋是干什么的?他封藩的时候,肯定会考虑到藩王想造反时,应该如何制约他们。关键是,朱元璋认为,制约藩王的力量多的去了,藩王是根本没有机会冲破的。
毫不夸张的说,朱元璋的权力格局被击穿,就是小皇帝自己作死造成的。因为,他太急不可耐了;而且一杆子打击的人,也太多了。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
我们书归正传。朱棣既然给了内阁越来越大的权力,让他们渐渐发展的,和丞相、宰相,已没有太明显的界限时。必须得设置另一个班子制约他们。否则,这个班子的权力越来越大,就有可能渐渐把皇权架空的。
在这种背景下,内阁的所有批示、决议,都会有一个专业机构,代表皇帝进行审批。
关键是,这个专业机构的设置的目的,就是审批内阁的批示、决议。那他们必须得经常的、不断的,发现内阁的问题。否则,他们的存在价值就没有了。
在这种背景下,这个专业的机构,肯定会一丝不苟的、认真的、甚至是抱着挑毛病的态度,检查内阁的每一条批示、决议。
这样一来,内阁的权力,就被这个专业机构分割了。
因为在这种背景下,内阁只有提议、建议的权力;他们的提议、建议能不能通过,需要另一个专业机构进行审批。关键是,这个专业的审批机构,还可以对他们提出各种建议、整改意见;甚至可以完全推翻他们的批示、决议。
在这种背景下,宦官集团终于呼之欲出了。
因为随后不久,审批内阁批示、决议的权力,就是由宦官集团负责的。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宦官集团的崛起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明朝没有出现皇权旁落的现象

    明朝皇权之所以能够一直牢牢把握在皇帝手中,不被其他势力分化,离不开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时期的"创制立法".朱元璋在位期间对整个政治系统的修改搭建,对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的维护有着重大 ...

  • 天下最难做的是丞相

        伯陵说:     丞相难做,苏联丞相最难做. 1 皇帝和丞相争权,属于中国历史上的老话题了,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争取把老话题盘出新意. 要说什么时候丞相的权力最大,毫无疑问是秦皇和汉武之间的时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十八) 陈友谅朱元璋第一次大决战六强产生

    朱元璋不断崛起于江湖之际,陈友谅也在不断崛起于江湖. 1360之际,随着陈友谅主动进攻朱元璋,终于拉开了天下争霸战的序幕. 那一年,朱元璋33岁:他已占据了以南京为中心的广阔地区,成为天下最有影响的诸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十五) 跨越长江 朱元璋事业更上一层楼

    朱元璋率军渡过长江后,第一个攻克的城池就是采石. 攻克采石之后,大家一时又紧张又兴奋,因为采石没有经过大战乱的洗礼,相对而言,物资还非常富足.所以大家难免觉得,好好抢上一票,赶紧撤回北方. 因为,现在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九十八)明武宗应州大捷

    (九十八)明武宗应州大捷 8月1日,明武宗从京城出发. 经过一番波折,8月28日,终于越过居庸关. 9月1日,到达宣府. 9月19日,到达山西大同附近. 到达山西大同附近,明武宗就自称威武大将军,然后 ...

  • 泪痕春雨漫评战国历史 (十八)从庞涓孙膑斗智说起

    史书记载魏国从辉煌的顶端摔落时,通常都是从庞涓.孙膑斗智的故事谈起. 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孙膑神功无敌,却因为天性善良,被大反派庞涓虐到谷底,双腿被废一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脸上刺字,一生只能在屈 ...

  • 泪痕春雨漫评春秋战国(五十八) 扯淡之极的美人计

    西施的故事,其实就是妲己故事的翻版. 因为西施在吴国做的事,和妲己所做的事,并无本质区别.那就是想方设法的让吴王荒淫无道:想方设法的陷害忠臣:想方设法让吴国民不聊生:玩尽心机的希望吴国灭亡. 站在越国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十九)进退失据中的张士诚

    朱元璋第一次大败陈友谅后,江南各大实力派之间,渐渐进入了均势. 进入均势,就意味着各大实力派,只能暂时安于现状了.   处于陈友谅的角度,他缺乏了继续扩张了机会. 你让陈友谅继续攻打朱元璋,陈友谅实在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十六) 刘伯温加盟朱元璋

    刘伯温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也算个传奇人物. 其传奇性之高,直追张良.诸葛亮.他们始终置身于政治漩涡之中,而且混得风生水起,却总让人感觉他们是世外高人,而且淡泊名利. 刘伯温之所以拥有这种形象,很大程度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十四) 朱元璋兼并巢湖水寨

    龙凤政权在北方如火如荼的在发展着,所以大元帝国军政资源,主要都用于在北方与龙凤政权死磕.在这种背景下,朱元璋也就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南京是距朱元璋最近的一个大城市. 关键是,现在的南京城,还控制在大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十二) 大元丞相脱脱之死

    上一节讲到,大元帝国丞相脱脱,率领百万大军围剿张士诚,打得张士诚惶惶不可终日,附近的郭子兴等人,对此也是吓得不断告饶. 就在这里这个关键时候,突然有一道圣旨传到了丞相脱脱那里. 圣旨的内容大意是这样: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十)朱元璋严明军纪

    在最初的海选阶段,叛乱势力的军纪,真心说那是很难保证的. 在这个阶段,叛乱者大都是迫于生存的压力,而且天天刀头舔血,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生活,难免只会考虑眼前会的利益. 在这种背景下,抢钱.抢女人,就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