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污水操作工成长为技术高手,这3点建议很实用!
作者|张建丰(三丰老师)
大家好,我是《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作者张建丰,水友们都叫我三丰老师。
非常高兴能在环保水圈和大家交流,在接触环保水圈的这段时间里,我发现这个订阅号聚集了环保行业,特别是污水处理行业重度学习的一批从业者,数量还不小,全国各地的同行都有。
去年,环保水圈的小伙伴找到我,希望我能给水友们分享下自己多年在污水处理行业积累的经验,帮助行业的新人和缺少系统知识的水友快速提升。
我说,你们提的这个要求可不简单,我自己在污水处理行业做技术工作多年,我很明白一个技术人员自我提升的难度和挑战。
如何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员,这可能是整个环保行业的难题,所以你会看到整个行业是极其缺少高水平的技术人员的。
今天借这个机会,我和大家分享下自己的思考和一路走来的成长心得。
01
一个靠谱的技术人员能顶100个
我记得谷歌公司的CEO拉里·佩奇这样形容过做技术的人员,一个顶级的工程师对企业的价值,远超100个平庸的工程师。
小米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黎万强也说过,一个靠谱的工程师不是顶10个,是顶100个。
我自己是技术出身,特别能理解上述两位大佬的观点,技术类和创意类等较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个人经验和能力的工作,人和人之间的差异之巨大,经常超出我们的预期。
98年参加工作后,我就没有离开过这个行业,至今已有22年,算是一个污水处理界的老兵。
对于环保行业的技术人员而言,两位大佬的观点同样适用,一个靠谱的环保技术人员不是顶10个,是顶100个。
你也许会觉得夸张,这的确听起来也显得过于夸张,但实际果真如此,尤其是对一些对技术依赖度较高的环保企业,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就是其核心竞争力中的核心。
这样讲,不免有些空洞,我来具体谈谈为什么可以说一个靠谱的技术人员能顶100个,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首先是运营成本方面。
高水平靠谱的技术人员对公司来讲,意味着成本的可控和可降。大家注意,这里讲的是两个重点,一是可控,二是可降。
所谓可控,就是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可以从设计到交付、运营的整个链条中,把失误的概率降到最低,这对企业来讲是增加了运营成本的确定性,大大减少了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所谓可降,是指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大概率能找到并使用技术和成本最优方案,这会直接带来成本的降低,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就是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无论是在设计阶段还是在运营阶段,这对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
其次是公司管理方面。
高水平的技术人员一般都具备较高的自律性和自我驱动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公司在管理上的消耗。
如果你身边有高水平的技术人员,你可能会体会更深,这些人不需要过多被动管理的介入,他们是在自治(自我管理)。
这相当于,管理者无需拿鞭子抽,便实现了高效的管理,而一帮自治的人和一帮需要抽一鞭子才走的人,效率会差多大,对,不是10倍,是100倍。
最后是团队成长方面。
这点我体会特别深,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对团队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显著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速度快,团队中的高手可以面对面甚至手把手的带领新人,这要比让新人自己摸爬滚打学习快太多;
二是质量高,所谓质量高就是效果好,一个半瓶子醋的人教你和一个拥有成熟经验的人教你,这二者的效果差异有天壤之别。
所以,1个顶100个并非夸大之谈,高水平技术人员背后带来的不是某个点上的收益和提升,而是系统性收益和提升,很多隐性的收益甚至无法精确衡量,但这种提升你完全是可以感受到的。
02
为什么高水平的污水处理人员这么少?
既然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如此重要,那环保企业自然会投入很大精力去招聘和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员。
但在现实中,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并非易事,更准确来说,这是一件绝大多数企业几乎无法完成的事。
就我长期观察,这里面主要以下几点原因:
1. 缺少大量解决运行故障的经验
疑难杂症、问题多多的地方才是技术人员成长最好的土壤。
这就像医生一样,如果你呆在一家无法经常遇到疑难杂症,甚至连病人都很少的医院,那么你的医技是无法得到大的提升的。
做污水处理的技术人就是给环境治病,这和给人治病的医生很大程度上是同一种类型的工作。
我们现在很多技术人员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
自己所在的污水厂或者小的污水站是不怎么出问题的。
当然这作为一份工作是很轻松的,你不需要每天忙的焦头烂额,过的提心吊胆,但这同时也让你失去了提升技术实力的机会。
很多做污水处理的朋友总是抱怨自己工资水平低,其实背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技术水平的停滞。
2. 缺少多厂运行经验
我所了解到的很多从业者朋友,如行后进入到一个污水厂,可能一干就是5年8年的,当然即便在一个污水厂干久了也能积累很多经验,我身边也的确有不少水平不错的朋友是这种发展路线。
但污水处理工艺路线繁多,运营情况复杂,想要成为这个行业里的高水平技术人员,除了能够在一个项目上扎很深,还要能建立广泛的视野,这需要接触更多不同的项目,帮你积累解决复杂难题的经验。
3. 理论知识的匮乏
说到理论知识匮乏,可能不少水友会疑惑,都是做环境的,难道还有非环境科班出身的?
实际情况可能和大家的直觉相反,环境行业里非环境科班出身的从业者至少会占到一半以上的比例,我这个判断虽然没有大数据支撑,但我多年的经历告诉我,事实就是如此。
我还记得我98年参加工作的时候,是进了一个大型企业的废水处理厂,大概是3万吨一天的处理量,当时招了8个人,我是其中之一。
后来一打听,我们这8个人中只有我一个人环境专业的,所以这种现象不是特例,不是说正好被我遇到了,你看看周围的人肯定也很多。
我相信今天看到这篇文章的水友里也有很多有经验的从业者,但大家不一定是与环境相关的专业。
所以说理论知识这一块,是很多从业者的一个大短板,即便有不少水友是科班出身,但校园里学习的理论知识掌握度并不高甚至早已抛之脑后。
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本上已经成为制约大家成长为专家级技术人员的关键制约因素,因为这一块的缺失,可能有90%的人,就没办法在技术这条路上走的更远,最后操作工就成了自己的天花板。
所以,如果想要在技术这条路上有长远发展的话,扎实的理论知识、大量的运行故障的处理经验和多个污水厂的运行经验,都是必不可少的。
03
我的技术之成长路的3点心得
我经常会通过微信聊天和朋友圈与水友互动,每天都有水友给我出“难题”(请教问题),这几乎填满了我的业余时间,不过我也到是能从其中感受到快乐,我喜欢和同行交流技术问题。
在长期与水友的互动中,我发现污水处理行业的技术人员大多都有一颗非常上进的心,这并非吹捧,我在与大家的交流中可以深切的感受到。
我能感受到,相当一部分水友们在请教问题的时候,并非是要一个简单的答案,大家内心其实是想讨教问题的本末。
简单来说就是,大家要的不是鱼而是渔。
所以在这里,我也分享下自己技术之路的成长心得,希望能给水友们一些启发和帮助。
1. 重视现场
我记得参加工作那会儿,按照公司要求,每两个小时就要去巡视一遍,白天晚上不间断。
后来发现,每次到了晚上特别是下半夜,总会有些同事突然就消失了,然后你会发现到了早上,他们有神奇的出现了。
这个讲起来像是个玩笑,但在我们这个行业里,这种现象其实是司空见惯的,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值夜班,所以我能理解熬到下半夜的感受。
那会儿是没有像现在一样好使的智能手机和大量好玩的手游的,所以那个时候的夜班就是硬熬,那自然会出现熬不下去的同事。
讲这个故事其实是想告诉大家,现场巡视其实在很多人眼里仅仅就是应付工作,先不说那些玩消失的同事,即便是去巡了的人,很多也仅仅是走个过场,少有人会仔细观察和记录。
那为什么要重视现场巡视?
其实我上面也有提到过,我们做污水处理,就像是医生给病人看病,望闻问切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你每天所观察到的东西空间在你脑海里,你会知道现在这个系统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个是非常重要。
那么现场就是看什么呢?
这就太多了,比如,沉淀池的出水有没有问题?各个设备有没有问题?水泵、刮泥机、曝气机、加药泵有没有异常?生化池的液面情况,有没有泡沫浮渣,还可以闻一闻好氧池散发出的问道是否正常等等。
经验就是在不断的现场巡视过程中积累起来的,而自己经验的形成就是不断积累和验证的过程。
2. 重视实验
想要从操作工进阶到技术专家、顾问,就必须要能搞明白问题背后的究竟。
而这些究竟很多时候是需要靠自己做实验来获得的。我知道现实工作中,有不少水友是把实验委托给别人做的,别人做完了告诉你结果。
这其实是自动放弃掉了进阶学习的机会。
要想提升技术水平,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更需要明白这个结果是如何产生的,其中到底经历了什么,明白这些才能算是内行,也会对你以后独自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带来巨大的帮助。
3. 重视分享
分享这件事,可能是大多技术人最大的短板。
其实很多时候,技术人不是不爱分享,而是不善表达,无论是书面还是口头。
这里让水友们重视分享,主要目的并不是让大家提升表达能力,而是学习能力。
讲到这,可能有些水友会困惑,分享和提升学习能力也有关系?
就我的个人经历而言,这二者之间不仅有关系,而是关系非常密切。
换句话说,学会分享对于技术人而言就是学会了用更高级高效的方式学习。
我参加工作后,一直没停止过对工作的记录,也经常会在网络论坛上作一些技术分享和答疑,我自己没做过统计,但有水友告诉我,我在网上回答的问题有3000多个,有了微信后,这种分享就变的更加频繁。
后来又出版社找到我,想我能把分享的东西做一个系统的梳理,然后出版发行,这看起来是件不错的事情。
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真正体会到了写书的挑战,这种系统的输出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我不仅仅需要对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梳理,还需要查阅考证大量专业文献,而这些都只能是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去做。
5个月的时间,我瘦了7斤,最终完成了大家看到的那本《活性污泥法工艺控制》,到今天这本书已经是第二版并且加印了5次。
过程很痛苦,但我先告诉大家的是,我回顾了自己技术成长的过程,发生重大转变的也就是在写完这本书之后(这里并非鼓励大家都去写书,写书只是分享的其中一种方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