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来的皮肤病?

导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自然也越来越丰富,美食在满足了我们味蕾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还会带给我们一些“甜蜜的负担”。俗话说“少一口,九十九”,“食过饱,病来找”,饮食过饱,不仅伤身,还会引发一些皮肤疾患。

一、短期饮食过量相关的皮肤病

肺经起于中焦而上行过胸,胃经起于颜面而下行与胸,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之物,损伤脾气,使肠胃燥结,中焦积热,循经上行熏蒸颜面,阻于肌腠而发为脂溢性皮炎,痤疮。如果饮食失节,恣食鱼虾海味及辛辣,脾失健运,生湿化热,壅于体表则出现湿疹。

1.湿疹

湿疹又称“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奶癣”。中医认为“水流湿,火就燥”,湿热累积、余火上涌、集内外风湿热邪淫浸肌肤而生湿疹;又或然饮食不节,过食辛腥、脾失健运而生湿疹。

2.痤疮

痤疮现在已经成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患者的症状比较显著,不仅会造成皮肤的损害,甚至还会累及人们生活以和社交生活。一般痤疮好发于青年男女,皮疹对称分布于于颜面、前胸和背部。食物中以花生与青春痘的恶化最为相关,其次是油炸类、辛辣食物、和巧克力等等。也就是味道厚重油腻的食物对于爱长痘痘的朋友来讲也是大敌。此外,压力、紧张与睡眠不足都会促使青春痘恶化,所以随生理时钟规律的作息、以及适当进行释放压力的运动,也是保持良好肌肤的关键。

3.脂溢性皮炎

过度的精神紧张,不良的饮食习惯,如经常食用高脂或刺激性过强的食物,膳食中缺乏维生素B1,嗜酒等均诱发或加重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的典型特征:

上油下干:在上表现为面部、头部出油为主的脂溢性皮炎、前胸、肩背部出油并且容易留有瘢痕疙瘩,在下则是下肢干性湿疹、乏脂性皮炎,足跟皴裂等等。
上热下寒:表现为头面的红、肿,比如面部、前胸、肩背部痤疮,以及口干、咽干等,在下则以肚脐为界,下半身怕凉,以脚、膝和小腹最为明显,女孩子可有痛经、白带增多。

上急下缓:只要脸上、头上出油,这些人往往睡眠不好,或时好时坏,脾气急,有时会反复无常,或热情或挑剔,大便经常偏粘,并有有解不干净的感觉,但是腿下懒惰,不爱走路。

脂溢性皮炎的特点:

最好发的部位:头面等皮脂腺发达的部位。

最大的特点:鳞屑呈淡黄色油腻性质或有痂皮。

最大的区别:在皮炎里瘙痒不严重。

最大的并发症:脂溢性脱发。

你知道吗,脂溢性皮炎这个脂可不是太阳晒出来的,而是我们自己吃出来的。

春天了,人们吃的食物也跟着丰盛起来了,天津有句俗话:“天天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吃进去了,又消化不掉,怎么办?加之肝胆疏泄功能不好,便以头面部油脂的形式从皮肤排泄出来。脂溢性皮炎的患者的根结还在吃的不合理。怎么不合理呢?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平素嗜食肥甘。

怎么算嗜食? (1)暴饮暴食超正常量。(自助餐、最害人,扶墙进、扶墙出…)(2)吃得很快。(3)偏食(比如我就爱吃冰激凌)。

          肥甘又指哪些?肥甘厚腻食物即油腻肉食,如烤肉、元宵、粽子、月饼、海鲜、甜品等。

脂溢性皮炎伴脂溢性脱发的人群也越来越多。

脂溢性脱发的中药外洗方:

桑白皮30 克  地骨皮30 克  侧柏叶30克  苦参20克   连翘20克 白鲜皮20克   土槿皮15克   花椒15克    黄柏15克

上述9味药物用凉水2000毫升放入沙锅浸泡4小时 先武后文火煮沸30分钟过滤后再煮一次2次药液共倒入盆内待温后将头浸入每天一次,每次20--30分钟熏洗后,用清水冲洗,一副可用3天,3副一疗程。注意不能内服

这个病的关键是少吃、多动,腹部的仰卧起坐和下肢的运动结合起来把中焦的路打通,让上热和下寒有沟通交流,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痤疮与脂溢性皮炎的区别

痤疮的皮损特点为黑头、白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皮损相继或同时出现,炎症明显时可有疼痛;

脂溢性皮炎皮损特点为毛囊周围红色小皮疹,随着病情发展,丘疹相互融合成大小不等的黄红色斑片,境界清楚,其上覆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有臭味,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二、长期饮食不当引起代谢相关皮肤病

1.睑黄瘤

又叫做睑黄疣。多见于中年妇女,尤其是更年期前后,可发生于有肝胆疾病者,如肝硬化患者,也可发生于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等)或高脂血症者,本病和脂类代谢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2.糖尿病

说起糖尿病,人们一般比较担心由此引发的并发症,可是却常常忽视了一些早期发现糖尿病的症状,比如一些皮肤病。据统计,有1/3的患者并发有皮肤感染(如疖肿、痈、麦粒肿、多发顽固性毛囊炎等),1/5的病人出现全身性或局限性的皮肤瘙痒,外阴、腰背部和下肢多见,瘙痒持久,抓痕结痂、脱屑,严重时皮肤感染。

我的观点

对于皮肤病的治疗,一定要遵循“内调外治,身心同治”的原则。不仅是治病,更要治人,美食虽好,健康更重要,送给大家一句话:“管住嘴,迈开腿,健康和我永相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