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匠——从小炉匠到非遗传人

之前的推送中,小编带大家初识了新华村,山美水美工艺更美。

今天,就带大家更进一步的了解这里!

说是以银器加工闻名,那么背后自然是无数工艺精湛的工匠。这些工匠当中的许多人也从敲敲打打的小炉匠成长为了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村子里也可以见到许多各大院校的联合办学牌匾。

今天,小编采访到的这位便是其中佼佼者——寸光伟师傅。

寸师傅从十五岁就开始银器制作,可以独立打制杯、壶、碗等简单器皿。谈起入行初期的不易,寸师傅印象最深的就是带着工具到其他村寨介绍自己的产品,给寨子里的人打制饰品、工具,先从一家做起,然后口碑,这个过程漫长但是踏实。后来,他又随兄长到四川省甘孜州和西藏拉萨制作以酥油灯为主的藏族生活用品、装饰品。在此期间,他也曾多次拜访当地的手工艺名师,提高自己的工艺制作水平。

1999年,随着长子的出生,加之姐姐已经出嫁,兄弟3人都在西藏,新华村年迈的父母无人照看,寸光伟回到了老家新华村。也就在这个时候,寸光伟基本确定了自己专门制作酥油灯的路子,并创立了“光芝原始工艺坊”,渐渐做出名气来。西藏很多需要酥油灯的,都知道找寸光伟订做;村里接了酥油灯活计的,大多也都交给寸光伟打制。儿时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在拉萨佛脚下5年的艺术熏陶,加上不断的刻苦努力,用心探索,寸光伟打制的酥油灯越来越精致美观,也越来越富有文化内涵。

寸师傅还带领我们到他的工坊进行参观。

工坊的墙上还张贴着各路“大咖”来访的留影。

而张贴的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也表明了来这边学习参观的学生数量之多~

聊天当中,寸师傅还幽默的说到在学校上课和在工坊干活的区别。学校里的金工教室总是干净整洁,各种工具有条不紊,工作台一字排开,而在这边的工坊里,最常见的工作形式则是围圈而坐。银器的制作一般是分工完成,每个师傅负责处理自己最得心应手的一部分,这样的工作状态一方面方便工具的取用,另一方面也方便各个工序的师傅们互相交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谓好处多多。

谈及社会上越来越高的关注度,以及这些关注度带来的一些改变,寸师傅的看法也着实令我钦佩。他说,对于他来说,相比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工坊做东西的时候才是他最开心的时候,只有那个时候,才是心最静的时候,只要想着把东西做好就可以~

如今营销手段越来越多样,新华村也紧跟时代的步伐,不少的商铺都有自己的淘宝店铺或是通过微信进行销售,小编向寸师傅询问网络店铺时,才得知寸师傅不但没有网络店铺,平时甚至从不网购!寸老师在行内的名声不小,这着实让小编有些吃惊。他说,对于他和他的团队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更快更好的把产品做出来!一直追着时代的脚步太累,其实有时候自己也会和自己作斗争,最后还是决定好好的守住自己的这一片小天地~也许这就是新时代里的倔匠吧~

这几天,在寸老师工坊的短期实习,也让小编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一位守艺的匠人的真实踏实和认真,也附上合照一张。

作品名称:喜上眉梢

作者:寸光伟

规格:高40厘米,最宽处16厘米,重量3560克一对

作品名称:一瓶和气

作者:寸光伟

规格:高33厘米,最大腹处宽22厘米,瓶口直径5厘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