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人民政府 工作动态 张家川县刘堡镇窑儿村发展乌龙头产业侧记
张家川县刘堡镇窑儿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山大沟深,有6个自然村,全村共有224户1080人,居住分散,群众以前生活非常艰苦,改革开放前,连走出大山的路都没有,饮水无法保障。2013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66户351人,贫困发生率31.17%,2017年被确定为深度贫困村。全村共有耕地1968亩,人均1.8亩,由于基础条件差,土地贫瘠,道路不通,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改革开放后,大家争相外出发展,全村举家外出户212户505人,占总人口的46%。人口外流,导致土地荒芜,村庄破败,老人呆不住,青年人不愿回来。在家的人种一些传统作物,只能解决基本口粮,留守在家的群众,大多数生活在温饱线以下。近年来,在张家川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帮助下,窑儿村的贫困发生率降至9.8%,村内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在如何立足村情实际,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产业发展上,该村屡次尝试,始终没有走出好路子、新路子。2016年以来,在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县委主要领导亲自挂点,政府主要领导单列专项资金,县委、政府分管领导靠前指挥,从本村实际出发,瞄准市场方向,把发展绿色山野菜乌龙头作为窑儿村“一村一品”特色种植业,立足“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在农业、林业部门大力帮助下,该村群众先后掌握了人工驯化、制种、育苗、大田移栽等关键技术,攻克了反季节栽培等技术难题,结合实施退耕还林、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等项目,目前全村乌龙头种植做到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闯出了一条特色种植产业新路子。
一、人无我有,发挥优势,创产业新路。2016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在窑儿村开展“三带头三走遍”调研活动时,发现该村群众有采摘野生乌龙头带到县城去销售的传统习惯,通过了解,乌龙头市场前景特别好,但大田规模种植是个空白。于是,县上压担子,要求县农业、林业等部门帮助该村尽快探索掌握野生乌龙头驯化、制种、育苗、大田种植等技术、县财政在资金上提供保障支持。该村群众开始采摘林缘区野生乌龙头籽种进行育苗试验100亩,次年春季,亩均出苗5万余株,育苗初步取得了成功。2017年,他们分别按照700株/亩、400株/亩、330株/亩的标准开始试验。通过试验,因乌龙头有自我繁育的特性,认定330株/亩最为合理。同年,全村成功栽植乌龙头300亩,到了2018年,全部长势良好,为全镇乃至全县大规模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2018年2月,在县农业局、林业局专业技术人员帮助下,成功掌握反季节栽培技术,为乌龙头一年两茬的采摘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科学决策、果断拍板,大面积推广。面对新生产业,大面积推广,群众有担忧,该村党支部书记马甲平把这一情况向刘堡镇政府汇报,镇政府向上级反映,因为乌龙头产业前景非常好,所以得到的反馈是,以敢死拼命的精神大力发展乌龙头这一新兴产业。于是,该村党支部一班人和镇上、县上干部,一户一户做工作,一家一家讲效益,从市场价格谈到以后的前景,达到盛产期后,按照每亩最低400斤的产量,每斤10元的最低市场价格,每亩收益4000元,同时给大家讲清楚乌龙头“一年种植、两年收益、三年丰产、多年受益”,且劳动强度不高,是典型的“懒人产业”,留守老人就能做,慢慢的群众打消了顾虑,开始在自家承包地里种植。2018年4月,该村迎来了一个难忘的日子,市委书记王锐、副书记赵卫东在窑儿村调研时,认为乌龙头产业是一个很好、很有前景的产业,这个肯定,更加坚定了全村发展乌龙头产业的信心。通过努力,今年全村乌龙头种植面积达到1048亩,在该村在带动下,目前,全镇累种植乌龙头4800亩,全县种植乌龙头14820亩。
三、加强组织、规范标准,造美丽田园。为了抓好产业,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刘堡镇成立了乌龙头产业党委、窑儿村成立了乌龙头发展研究中心党支部,真正做到了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开始探索抓党建促产业促脱贫的新模式,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新路子。同时,县上、镇上还指导该村成立乌龙头种植专业合作社,规范种植管理流程,要求禁施化肥农药,创建有机乌龙头示范基地,同时下拨资金新建日光温室两座,开展反季节乌龙头种植。2018年5月,在县直部门协调帮助下,村党支部书记马甲平将乌龙头苞芽送至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乌龙头属于富硒蔬菜,蛋白质含量比牛肉的蛋白质含量还要高,是蔬菜中的黄金菜。这一检测报告,给全村又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让群众信心倍增。今年4月,县委、县政府又给该村发出了建设乌龙头产业园的号召,把乌龙头列入退耕还林工程,为群众发展乌龙头产业稳定增收上了“双保险”。同时,该村积极开展农村“三变”改革,县上又开出了“三变+田园综合体”的“药方”,要求通过3至5年的时间,将窑儿村变成乌龙头产业园、游乐体验采摘园以及康养健身园,这个“药方”让群众信心倍增,更加有决心和信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如期脱贫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