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唐诗解读——杜甫之《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徵士》
今秋乃淫雨,仲月来寒风。
群木水光下,万象云气中。
所思碍行潦,九里信不通。
悄悄素浐路,迢迢天汉东。
愿腾六尺马,背若孤征鸿。
划见公子面,超然欢笑同。
奋飞既胡越,局促伤樊笼。
一饭四五起,凭轩心力穷。
嘉蔬没混浊,时菊碎榛丛。
鹰隼亦屈猛,乌鸢何所蒙。
式瞻北邻居,取适南巷翁。
挂席钓川涨,焉知清兴终。
注:
陇西公:李瑀,皇帝第六子,初封陇西郡公。
行潦:路旁积水。
悄悄:担忧的样子。
划见:忽然相见。
“奋飞”二句:因久雨路阻不得相见。胡,泛指北方。越,泛指南方。
溷浊:指泥水。
式瞻:式,语助词,无义。瞻,瞻仰。
北邻居:指王徵士。
南巷翁:杜甫自谓。
解读: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有一说是五古。全诗用120字描绘了一幅涝灾之下城市居民悲惨生活的图景。
据《旧唐书》记载,天宝十二载秋天,“霖雨积六十余日,京城垣屋颓坏殆尽,物价暴贵,人多乏食,令出太仓米一百万石,开十场贱粜,以济贫民。”《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十二载,水旱想继,关中大饥。”玄宗皇帝担忧大雨会伤害庄稼,杨国忠派人到城外的高坡地上,拔了几束没被水淹的禾苗来献给皇帝说,“雨虽多,不害稼也。”玄宗见之稍心宽,这时各地有上报水灾,杨国忠便派御史去责怪,这样一来,“天下无敢言灾者”。
“陇西公”是李瑀,皇帝第六子,初封陇西公,天宝十五载(756)随玄宗幸蜀,至汉中封汉中王。杜甫初到长安时曾为汝阳王李琎的座上宾,或许以此途径结识了李瑀。面对淫雨成灾,长安城一片汪洋,整个城市笼罩在巨大的云气之中,交通被阻断,“九里信不通”,亲友之间虽近在咫尺也如相隔银河。百姓房屋到处漏雨,吃一顿饭需要转移好几个地方避雨。杜甫在此期间,写下好几首诗,虽说是写自己苦于雨的惨状,却也真实地反映了灾情的严重。
这些信大多都是写给皇帝贵胄,所以诗人在遣词造句方面,还是显得相当克制,用笔含蓄平淡,只是对长安涝灾的景象简单还原。
然而在给朋友的诗中,则是极尽读书人讽刺批驳之能,如《九日寄岑参》:
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
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
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吁嗟呼苍生,稼穑不可救。
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
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
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
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
诗人因被阴雨阻隔,而不能访问岑参,所以写了这首诗,相当于写了一封书信来寄赠给友人,先是记录自己不能造访岑参的原因,刚出门又进门,雨水依然不能停,想念友人令人消瘦和分辨不清黄昏还是白天的地步。接下来诗人由大雨联想到给百姓和农作物带来的灾害,表达他悲天悯人的爱物情结。他一边哀叹谁能去把天漏补一补,一边讽刺在百姓们陷入灾害之时,官员却虚伪应付,毫无作为,这么大的雨,莫不会把终南山也冲走吧。最后则是写崇山的景物,正值重阳佳节,菊花盛开,可惜岑参无法采摘。全诗既表达重阳佳节无法与好友共赏秋菊、饮酒和诗的惋惜,又因大雨给天下苍生带来灾难所引发的同情与关怀,不同于一般的寄赠诗歌的空洞与应酬。
《秋雨叹三首》则是他针对这场水灾最淋漓尽致的发泄:
第一首说连日大雨导致百草烂死只剩决明独鲜,嗅了嗅其中的馨香,不觉得泪流,因为书生已白头却无用武之地,只有临风闻着决明的香气而哭泣。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如果说这首诗还停留在伤春悲秋的个人抒怀。那第二首已经在痛诉不满,针砭时政了。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绸,想许宁论两相直。
世界都被遮蔽在一片乌云之下,牛马不辨、泾渭不分,黍不耐雨、穗黑将烂,民生根基危矣。百姓为了活命抱着结婚用的绸被去换斗米,已经顾不上计较衾绸和斗米是不是等价了。救灾米为何价贵绸被,因为经过官吏层层盘剥后投入市场,平价米要么量不足,要么已经不平价了。这实则已经有批评时政的用意,杜甫已经不再单纯写雨水,而是关心民众疾苦,使得整首诗具有了现实意义。
第三首诗中,杜甫开始讲自家的事情: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与上一首写四海八荒和天下苍生不同,这首诗的视角聚焦于杜甫自身和他的家庭,诗人作为了一介布衣,困顿长安,没人愿意与他相提并论,只好反锁着柴门穷守着墙壁,只能独守一隅,把世间烦恼反锁在门外,风雨中的孩子们无忧嬉戏,杜甫却忧愁满怀。下雨寒意袭来,翅膀被打湿的胡雁怎么飞得起来。进入秋季以来就没见过太阳,诗人不禁担心土地何时能晒干。
面对阴雨以及阴雨所带来的影响,我们从字里行间读出诗人隐隐的忧虑,同时借秋雨来表达自己“空白头”“谁比数”,年华已逝,前途未卜,生活贫寒,心情郁闷。
长安城这六十多天的水患,催生出诗人许多首诗,这些诗的出现与特定的文化心态有着极其深刻的关系,我们从中能感受到诗人不时流露出年华易逝的感叹,有对移民百姓的同情,作为灾难事件直接见证人,他的诗作如同一幅画卷,从不同角度,完整而又真切生动记载了那段历史,丰富了“史诗”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