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唐诗解读——李白之《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注:
紫烟:矿物质在烧红的熔炉里随着火星的红光升腾起紫色的烟雾。
赧:此处指冶炼工人被炉火映红。
解读:
这首诗据有人考证是写炼丹场景,但这也应该算得上中国古代诗歌中极少有描写冶炼工人辛勤劳作的景象,全诗充满了诗人对劳动者的敬仰与赞叹,于艺术夸张之中带有强烈的激情与唯美倾向。月光皎洁,火光烈烈,满面通红的冶炼工匠们挥纤舞锤,放声高歌——一幅瑰丽雄壮的秋夜露天冶炼图呈现在我们面前。
全诗前两句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震撼,熊熊炉焰喷薄而出,映山红了万里天地,艳红的炎星四处飞溅,舞乱了紫色炉烟。诗人采用多视角的描写手法,先是从远处绘出全景,一个“照”字,令人觉得天地生辉、热浪蒸腾;一个“乱”字,赋予了劳动场景强烈奔放的动感,让人体会到冶炼工人的活力与紧张。
后两句是特写,意在表现对冶炼工人的亲近之情,“赧郞”真难为他如何想出这个新鲜而有趣的称谓来,估计是借用女子对自己心上人的昵称来表达冶炼工人的壮实的体魄和乐观的性格。
史学界有个共识,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使用起了石制工具,从粗糙的打制石器到精细的磨制石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发展。大约一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陶器,到了夏代,我国在人类文明史上率先进入了青铜时代,最早到西周时期,最晚到春秋时期,冶炼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行业。到了唐代,冶炼技术更是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而秋浦又是银、铜矿产地之一。冶炼本是艰苦的劳动,但诗人笔下却没有侧重表现艰苦,而表现冶炼工匠的豪迈形象,让我感受到了秋浦江边充满了力与美的冶炼景象,诗人虽然来到秋浦,但看到这一切,让他再次感悟到生命的可贵、劳动的崇高,倘没有亲历的生活经历,很难写出这样的作品,因之该作品开了以冶炼入诗歌的先河,第一次正面描写冶炼工人,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是非常珍贵的。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