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唐诗解读——李白之《拟古十二首》(其六)
运速天地闭,胡风结飞霜。
百草死冬月,六龙颓西荒。
太白出东方,彗星扬精光。
鸳鸯非越鸟,何为眷南翔。
惟昔鹰将犬,今为侯与王。
得水成蛟龙,争池夺凤凰。
北斗不酌酒,南箕空簸扬。
解读:
这首诗应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公元757年。此时李白已经离开宋若思幕,在外避难,尚未被判流放夜郞。
全诗用比兴写时事,从安史之乱写起,国家遭难,正处于所谓“天地闭,贤人隐”,安史叛军如胡风飞霜,人民惨死如百草冬凋,皇帝也只能西幸蜀川。
朝政昏暗腐败,贤能之士弃之不用。昔时得势者依然还在争权夺位。诗的结尾以北斗、南箕自叹,意在说明贤能之士不为世所用。空有北斗之名不能酌酒,虽为南箕却不能簸扬谷壳。
按照萧士赟的理解,“此篇当是太白从永王璘时,尝作诗讽王勤王,而王不从,知王不足以有为,故作是诗也。”而王琦则认为“国家否运之至”,“人民遭乱而死”,“明皇西幸蜀中”,“仰观天象,昭昭可罕,灾害不知何时可除”,“己非南人,而向南奔走”,“出身微劣,不过效鹰犬之用,而能得尺寸之用,而能得尺寸之功以致身高位者多矣”,而“己无人荐达,如彼天星中之北半,虽有斗句,而不可用以酌酒;南箕虽有箕名,而不可用以簸扬米谷”。徒有高才,不为人用,其自悲之意深矣。”应该说王绮之说应接近诗人之意。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