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项目分享 | 多维度分析难民需求,重构幸福新家园
难民之家
我们会成为难民吗?尽管在当今世界,战争、饥荒的威胁似乎正在远离,可大规模流离失所对人类社会来说并非遥不可及,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我们会发现在未来的某一天,海水已经涌进了街道,曾经生活的城市无法继续居住,大批居民被迫迁徙到高海拔的地区寻找新的住所。康奈尔大学最新研究显示:到2100年,全球变暖或将导致约20亿人无家可归,沦为“气候难民”。
| 难民的概念 |
广义难民:传统意义上的难民含义传统而又广泛,主要指那些因饥寒交迫并且无法忍受而逃难的人,而逃亡的原因各种各样,逃避饥饿、寒冷、虐待等。难民被笼统的理解为所有逃离故乡的人,既包括逃离原来的生存环境,也包括外在的逃离原因。
未来难民新群体:在未来因气候变化将出现大批的“气候难民”。气候难民是指一些地区因气候加速变暖,干旱、洪涝越发常见,导致稻物歉收,森林火灾频发,海平面上升而不得已跨国界迁徒的新型的临时或永久居住的人。
在南苏丹境内,近200万人流离失所,超过18万苏丹难民为了逃离达尔富尔的暴力冲突,越过边境进入乍得东部偏远的沙漠地区。据联合国难民署的报道,这是他们工作过的最恶劣的环境之一。自联合国难民署行动以来,遥远的距离、极其恶劣的道路条件、炎热的白天温度、沙尘暴、缺乏植被、木柴以及饮用水都是他们遇到的挑战。现在,倾盆大雨切断了几条可用的道路,淹没了难民搭建的临时避难所,延误了救援物资的运送。
| 场地情况 |
2015年难民大潮到来后,目前仍有约30万难民在德国紧急安置。截至2017年3月9日有近90万难民来到德国柏林。大都市地区对经济适用住房的需求让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城市和国家有责任迅速提供合适和可持续的住所。
为流离失所的难民重构新的家园。
1.怎样的“家园”才是适合难民居住的呢?
难民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需求显然是有别于普通居民的。不同的难民进入这个新社区时,会带着不同维度的需求,并且他们的需求会随着居住时间而改变。因此,我认为适合难民居住的家园需要满足他们不同维度的需求,并且能帮助难民逐渐提高他们的需求层次。一个理想的家园最终能治愈他们的伤痛,使他们重获稳态生活。
2.如何帮助难民提高他们的需求层次?
在我看来,关键在于帮助难民融入社区与城市。我希望该社区的公共空间能为难民与本地市民提供一个沟通的纽带,继而帮助他们建立起对社区与城市的安全与归属感。
| 案例参考 |
案例一
在难民庇护类建筑单体设计方面,瑞典著名家居公司宜家(Ikea)与联合国难民署合作的新型庇护类建筑“更好的住所”——它主要由有通风口与太阳能板的屋顶、半硬且不透明的墙体和轻钢制的房屋基础与框架组成,仅需4人徒手4~8 h即可组装完成。它单体原型17.5㎡的室内面积可容纳5人,是旧式帐篷的两倍大。
它拥有一定的可持续性,轻便且坚固的框架是镀锌钢制,锚固到地面后可承受恶劣天气。它有极强的实用性与可变性,模数化的平面、门窗的布置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而变化,模数化的结构让层高也可以根据室内情况而进行变化,甚至可以允许使用者根据喜好在框架上外包一层当地材质。墙壁的特殊材质能让白天热气不直接笼罩小屋,而夜里又能保留热度,并且白天可让光线进入,晚上可避免投射出影子,增加隐私性。
案例二
如果难民区能在城市环境意向物质形态层面(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等)的设计中表达被包容诉求,难民会产生对区域空间的归属感与拥有感。例如,在原籍是伊斯兰国家的难民区,将伊斯兰建筑最重要的有重复与韵律美的“分形”母题以及其他元素如尖拱等运用于难民区的标志物设计,会增强难民对于区域环境的归属感。
同时,参与式设计也可看作难民作为使用者的权利主张。而参与式设计就强调了难民这类使用群体一同参与设计的重要性,这有利于难民与难民社区的融合,也同样增强了难民对区域环境的归属感。
新的建造:难民群体较为庞大,且对城市居住空间的需求是迫切的。若是为难民在城市中重新修建新的居所,是一项耗费人力物力与时间的工程,因而新的建设对难民家园营造来说是不够适宜的。所以将场地选在停车场怎么样?使用可持续的轻质材料来快速施工,尽快解决难民的居住问题。
建设难民营:难民区的集中会导致难民区域环境与城市环境的分离以及区域恶性发展,目前难民区内部出现的犯罪活动聚集,甚至“难民自治”等问题,都与此有关。除了难民营会导致犯罪率的不可控,还难以让难民真正融入城市与社会,因而是不适宜的。
停车楼改造:对现存停车楼进行改造,不仅使建造成本大大降低,也是对城市现有设施的充分利用。因而,该项目的设计策略最终采用以改造停车楼为基础,另外采用快捷简便的建造方式、轻盈稳固的结构体系与适应性与可持续性设计,试图最大限度地满足难民这一特殊群体的需求。
| 整体设计 |
1.在底层创造一个开敞的集市空间,并将公共空间设置在盒子中心区域。
2.将中心的公共空间向四周延展,直至盒子的边缘地带,使得盒子边缘地带的流线呈现一种公共空间与居住空间交织的状态。
3.设置垂直交通空间。该设计的垂直交通空间保留了原停车楼的坡道交通空间,可作为现难民社区的步行交通系统。
4.在盒子的中心放置一个三角形空间,作为整个社区的中心活动空间。
| 空间设计 |
1.三角形中庭。我将公共空间按需求维度从下到上分为医疗、学习、工作、娱乐,分布在三角形中庭周围。因而,当人们站在三角形中庭空间底层抬头看时,能看到难民不同维度的日常生活。我希望在这个三角形的、类似教堂的空间,营造一种宗教感与神圣感,同时为难民缔造一种生活会越来越好的信念感。
2.底层集市。底层集市是难民与当地市民社交、贸易的重要空间。两者通过在这个空间交流与互动,能帮助他们加强对彼此生活环境与文化背景的理解,继而增强市民对其的接纳以及难民的归属感。
3.步行系统的构建。利用原停车楼的坡道,为难民与城市市民构建步行系统,丰富难民在该社区的生活,同时也使城市市民充分参与难民的生活,加强其互动与交流。
4.屋顶花园。屋顶花园为难民的娱乐活动提供了场所,难民可在该空间进行种植、漫步、举办室外集会活动等等。同时,这能成为难民眺望城市、欣赏城市风光的一个空间,帮助提高难民对于城市的归属感。
| 气候策略 |
通风分析:利用烟囱效应加速空气流动,保证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光分析:中庭顶部有玻璃,自然阳光进入建筑,使中庭明亮神圣。
雨水收集与再利用:建立雨水收集系统,使建筑更加生态。
底层集市
| 重要空间节点 |
公开市场作为难民和当地公民的贸易平台非常重要。难民和市民都可以在那里买卖东西,这也是他们相互交往的重要空间。通过在这一领域的频繁互动,他们可以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从而建立起牢固的联系。在一楼市场的中心,有一个主要用于表演和演讲的三角形结构。
在三角形的中庭里,当地人可以看到难民的日常生活,并且拥有身处在教堂中的神圣感。
如果当地一些市民对难民的日常生活感兴趣,也可以上楼深入了解。
1.坡道:该坡道来自原停车楼结构,我将其保留下来,为难民与市民提供有趣的漫步体验。如果城市市民想要更深入地了解难民生活,他们可以从底层集市通过坡道向上行走。
2.医疗空间:一些难民进去社区时可能会带着心理或生理上的疾病,因而他们需要一个医疗空间进行治疗与恢复。
3.居住空间:难民在居住区域可进行生活所需的基础活动,如就寝、洗漱、休憩等等。除此之外,居住空间包括了一些小广场,可供难民之间进行社交活动。
4.学习空间:难民在该空间可进行学习活动,该空间包括了阅览室、教室、自习室等等。难民可在该区域学习一些基础工作技能,以便其能在城市中找到适合的工作,以更好地融入城市。
5.工作空间:难民在该空间可做一些基础工作,为其提供一些基础生存收入,如手工制作、简易难民房屋建造工作等等。
6.屋顶花园:屋顶花园为难民与市民提供一个娱乐休闲场所,如种植、花园漫步、冥想、鸟瞰城市等等。
难民问题将在未来持续升温。因此,该项目关注难民家园重构问题,试图从不同的视角阐释“家”与人、与社会、与身份认同、与建筑、与时间、与难民等的关系。试图帮助难民更快的从战火和背井离乡的伤痛中走出来,重新获得稳态生活。通过在难民与城市市民之间搭建一条强而有力的纽带,我想这会是一个很好的帮助难民重新融入社区、从流离失所的伤痛中复原过来的很好的方式。最后,希望以这样的方式真能帮助难民重获对生活的希望与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