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M16换弹匣前要敲?是美军有敲头盔传统,还是不敲不能用?

爱看美国大片或者军事类纪录片的小伙伴一定对美军在用弹匣换弹前将弹匣在头盔上磕一磕,或者用手拍下这类的动作并不感到陌生。

有一些老兵是一边装子弹一边敲弹匣,装几发敲一下,也有一些是换弹匣时拿出来往头上敲两下。总之,就是要敲一敲,不敲显得不专业,那今天咱们就从源头说起,仔细说说这个动作的由来。

一、M16美军最好的选择

要说美军养成这样“坏习惯”的源头,就不得不提一下美军的M16自动步枪上越战的事,准确点说是M16的早期型号,因为这个动作简直就是因它而起的。

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服役了以AR-15为原型枪改进生产的军用型号M16,当然,这是美国空军的叫法,美国陆军当时把他们装备的实验型命名为XM16E1,也就是后面的M16A1。这两个款枪同属M16系列枪族,并且都是M16枪族的早期型号,所以外型上的最大区别就在于XM16E1型在右侧有一个枪击到位助推器,早期M16基本型是没有的。

早期M16的历次改进,从上至下依次为:M16基础型、XM16E1型、M16A1型、M16短突

作为美军的首款小口径自动步枪,早期的这两款M16可谓是火线参战,拯救在越南使用M14被AK-47打得抬不起头来的美军。在当时M16有着比AK-47更出色的精准度,更便携的重量,即便火力上稍显逊色,5.56的步枪弹也比7.62毫米口径的弹药有着更出色的杀伤力。M16在当时符合美军当时的一切需求,也符合美军所谓精确打击,多一枚子弹就能多杀死一个敌人的战术思想。

最开始的美军所希望的,是设计出一款能加装各类型武器配件,使用新型高初速弹药同时又要保证轻重量的全新武器。这个设计在上个世纪60年代是非常超前的,所以最初给M16的定位更多的是一款过度武器。

只是越战爆发,前线战事吃紧,美军士兵对单兵武器换装需求强烈,这才在没有彻底的改善和实验的情况下就让M16上了战场。

二、铝制弹匣问题多

结果可想而知,早期型号的M16在越南战场的表现并不如人意,AR-15本就是主要放在二线部队使用的,现在突然把它放到越南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去显然是不合适的。

尤其是它的铝制弹匣,看上去重量轻,造价低,特别是铝制品在越南那种闷热潮湿的地方不容易生锈不容易生锈,但是它的强度是在太差,很容易变形,别说是在战场上,就是平常训练也会很容易因碰撞发生变形。

使用M16训练的美军

我们要清楚弹匣、弹夹、和弹桥是不同的东西,子弹在使用弹匣供弹时,为了保证不会弹匣内部空间太小导致卡弹,弹匣内子弹间是有安全距离的。钢制的弹匣还好,有足够强度保证自身形状约束内部子弹,但铝制弹匣不同,一旦发生形变就会导致内部内部子弹的位置也发生变化,这就会因供弹不顺导致卡弹,这在战场是无疑是致命的。

那这么大的问题为什么美国军方早没有改进?这就是前文提到的,一个是原型枪AR-15在国内并没有大规模装备,开枪次数少且使用环境没那么恶劣,没机会就把弹匣碰变形了;二是上战场前缺乏实验和改进,就是火线参战;三是本来就是打算当的渡武器,一开始也没当回事。

真到了战场上,几万支步枪已经发下去了,一打起来才发现这个致命的问题,抛开维护以及弹药引发的卡壳之外,这个弹匣变形的问题似乎相对好解决些。那没办法,士兵们克服一下,不就是子弹错位了吗,再给它敲回来就是。

在战场上用手还不能达到足够的力度和强度,能让子弹通过惯性复位,因此最方便的、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磕头盔。也正因如此,几乎所有用过M16的士兵在换弹匣前都喜欢把弹匣往头盔上嗑两下,无论这个弹匣是否因碰撞发生了变形。

三、次要原因

还有一种说法是敲弹匣是为了清理弹匣内部的灰尘或者杂物,对于这种说法,笔者认为有这方面的作用,但不是主要原因。单说越战时期的M16需要敲弹匣的原因,除了铝制弹匣强度低导致的供弹问题外,还有两点是次要原因,其实也是导致武器卡壳的原因。

第一个是美军当时使用的早期M16是采用左右各12发的小弯双排上单弹匣,这种弹匣弹簧比AK-47软,即便弹匣不发生磕碰也很容易造成子弹错位。因此原本可以装25发子弹的弹匣越战老兵实际的装弹量可能只有16发左右,上完弹后敲一下也有利于防止子弹错位。

第二个是在越南那种湿热、多沼泽、多丛林的地区,M16的弹匣居然没有出水孔。本来M16就因为零件多,组装复杂不如AK-47那样皮实耐用,这下子弹里沾上水和泥更容易卡壳了。所以美军在用之前敲一敲弹匣,也有利于将子弹上的泥泞或者弹匣中的水抖出去,清理灰尘杂物算不上,但是抖抖水去去泥还是可以的。

四、M16弹匣改进后问题依旧多

不单单是M16的铝制弹匣存在这种问题,二战时期大部分的弹匣都是采用钢制,由于制作工艺的问题,美军的BAR机枪弹匣也存在因为子弹错位导致的卡壳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看见有些二战时期的美军士兵也喜欢拿个弹匣敲来敲去的原因。

直到现在,作为“过渡”武器的M16枪族在前几年依旧顽强的作为制式武器在美军和部分使用5.56毫米口径枪弹的国家中服役。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改进,M16枪族也在不断发展,由铝制弹匣改为钢制,虽然重量有所增加,但是强度和抗冲击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使用M16A4的美军

这也并不意味着美军的从此就不用敲弹匣了,现在美军所采用的弹匣,是以M16突击步枪的改进弹匣为标准的STANAG弹匣,也就是直-弯-直型弹匣。这种弹匣体积小,便于携带,操作流畅,在1980年的时候定型并且通用于北约成员国。

这款弹匣由于独特的造型,使子弹要由直行供路转为弧形供路,最后再转为直行,子弹在通过弧路时经常会发生弹匣供弹路径卡弹故障。

这时候就需要把弹匣取下往头上敲一敲,使子弹受力之后复位,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新弹匣上,用的久了的弹匣磨合久了一般就很少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大家在电视上看见枪上面插着支磨得发白的弹匣,不要怀疑,那比新的还好使,起码不费头盔。

也正是通用了M16这个自带先天病的弹匣,使得美军现在无论使用M4枪族还是M16枪族的大兵们都要有事没事拿着弹匣往头盔上敲。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无论看哪个时期的美军视频,都能看到美国大兵将弹匣又敲又拍的原因。

从左往右依次是:M1加兰德步枪8发弹夹、BAR机枪20发弹匣、早期M16 20发弹匣、STANAG 30发通用弹匣

当前,很多北约国家都已经取消了STANAG型的弹匣,转为研发自己的弹匣形式,但美军没有抛弃这一设计不断地追求对它的改进优化。比如HK416可谓是一代神枪,虽然它出自德国人之手,但它就增加了STANAG型弹匣的弧度,取消了唐突的弯曲,还将马普盖弹匣运用到HK416及其衍生型号上。

改进后的STANANG弹匣明显比早期型更有弧度

改进型号的STANAG型弹匣的出现,彻底解决了困扰美军良久因弹匣导致的卡弹问题,美国大兵也终于不用再拿弹匣磕头盔了。随着未来制作弹匣的技术不断进步,用手拍弹匣,头盔磕弹匣这类动作也将失去实际意义,更多的是成为士兵的一种心理安慰。

文/纪案

参考资料:

1、《美军M-16为什么退役》,孙立华

2、《美国M16 5.56mm步枪(越战早期型)》,袁炜

3、《HK公司推出新型透明聚合物弹匣》,郭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