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名篇导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历代传诵的散文名篇,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要求背诵篇目。文章气势充沛,感情洋溢,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纵横捭阖的雄辩特点。
作者先举例,再说理,最后归纳中心论点,层层深入。第一段开始就连用六个排比,举出事实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列举的六个人具有相同经历:经过艰苦的磨练而后成就大业。第二段总结第一段,作者连用几个短语,从个别到一般,证明“生于忧患”,让人不能不信服。第三段由个人的成长谈到国家的治理,正反结合,论述受磨难的益处,前者论证“生于忧患”,后者论证“死于安乐”。最后一段作结,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本文将中心论点置于最后,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论证“死于安乐”,只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一句,这是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只要稍懂一点历史的人都不难理解这一点。
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他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短文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而富有文采,非熟读不能领会于心,因此本文的教学,应该以学生品读为主,教师点拨讲解为辅。通过领读、齐读、提名读、小组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形式反复品读,在读中正音,熟读成诵,领会其深刻的思想感情。
课文中有些名言警句,要能够理解它们的意思,并学习恰当使用,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段,常常被人们引用, 希望同学们能背诵,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