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国保--古建筑(47)

本篇要目:

***************************************

461双龙桥         

清                   云南省建水县

462长春洞         

清                   云南省巍山县

463寿国寺         

清                   云南省维西县

464会泽会馆        

清                   云南省会泽县

465松卡石塔        

唐                     西藏扎囊县

466聂塘卓玛拉康      

宋                     西藏曲水县

467查杰玛大殿       

元至清                 西藏昌都地区

468敏竹林寺        

明                     西藏扎囊县

469平措林寺        

明                     西藏拉孜县

470邦纳寺         

明                      西藏索县

*********************************************

461.双龙桥

双龙桥,俗称“十七孔桥”,是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它坐落于建水古城城西5里处,横跨泸江与塌冲河交汇之水面上,是云南省著名古迹之一,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清乾隆年间先建三孔,道光年间又建十四孔与之相连,因此俗称“十七孔桥”。桥中建有三层楼阁,两端各有亭阁一座。桥身用巨石砌成,全长148.26米,宽3米,远看犹如一艘楼船,近观似长虹卧波。它造型奇巧,是我国现存的优秀古桥之一。

何谓“双龙”,即是以塌冲、泸江两条河汇合在一起,有一桥镇锁“双龙”,因此而得名。建水城西三里沪江河上的双龙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当时只是在沪江上建石桥三孔,后因沪江、塌冲河水泛滥,河床逐渐加宽,三孔小桥独居河中,不能横贯两岸,当地官民又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续建十四孔,与原建的三孔桥首尾相连,雁齿蝉联、合为一体,故又称“十七孔桥”。桥高9米,初建三孔宽5米,后建十四孔宽3米,全桥长148米、桥身用打凿得很平整的约500块石块镶砌而成,两侧垒条石为栏。并在桥上建盖了三座飞檐式阁楼。两端阁楼略小,居中一座大而壮观。


后于咸丰年间全部毁于战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又重建三座飞檐式阁楼,比原建的更为气势恢宏。桥上建有亭阁三座,层檐重叠,檐角交错。正如碑记中所称的“桥上建有飞阁三座,中间一阁层累为二,高接云霄。更加左右两阁,互相辉映,巍巍乎西望大观也!”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曾在《仪态万千的我国古代桥梁》专著中,把建水双龙桥列入全国最著名的10余座古桥代表作之中,且又在《中国古桥技术史》巨著中,设专目介绍了建水双龙桥和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


2006年05月25日,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462.长春洞


道教庙宇,在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内的巍宝山西麓。创建于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巍宝山后山由规模最大的道观——长春洞,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其精湛的建筑艺术令众人称“绝”。由贵州道人李法纪、杨发荫建,后由道人杨阳会改大殿为二转楼,光绪年间道人杨老七、张朝用又重修厢房和花园,遂建成了保留至今的平面布局为规整的八卦图案,为九楼十院的道观建筑格局。殿内祀玉皇大帝、雷祖、土地、马帅、灵官等神像。


长春洞建筑式样新颖,出阁架斗,雄伟壮观,尤其是雕刻绘画艺术精湛不凡。大殿的格子门上雕刻着“八仙过海”和花卉鸟兽图。每扇格子门上的雕刻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见者无不惊叹。大殿格子门中间的窗壁上雕刻着白兔舂药、金鸡啼晓和宇宙万物图,象征“日月向心,滋生万物”。大殿的天花板中央有一个每边长约35厘米的八角形藻井,藻井内壁上有一幅黑色的八卦图,镂空雕龙盘曲其中,堪称雕刻工艺珍品。

长春洞由前殿、正殿、道舍、花园等建筑构成,整个建筑坐东面西,规模较大,风景秀丽。前殿内原供吕洞宾像,现改奉雷神、土地、灵官及文武财神,内悬有“九兴之殿”、“恐惧修省”、“鼓铸群伦”、“万灵之师”四块匾额,殿后壁上绘有“老寿星赴宴归来图”;


大殿承隔板上,绘有50幅彩色壁画。四方绘伞盖、执幢仙女、五祗六神,其余绘历代祖师、各洞神仙,俨然一座神坛。道教徒从其神仙信仰出发,向人们构想了-一个灵奇的神仙世界,在这一世界里充满了感性、美好和瑰丽。真人乘云御风任意逍遥,仙姝轻歌曼舞乐奏九天;仙厨溢香非凡间所有,仙府金阙惟天上可寻。此外,大殿两边窗壁上保存着“二十四孝图”,画面生动,景物逼真,人物栩栩如生。清嘉庆年间吏部尚书钱塘章煦题书悬挂在长春洞山门的“长春洞”一匾,一语双关点出长春洞“六月尤留三月景”的景致和全真道祖师爷邱处机(道号长春子)的关系。大殿正中的“万象中涵”、“凌云塑阙”匾额,都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正殿额悬“万象中涵”、“凌云望阙”二匾,门窗之上均有浮雕,八扇格子门上分别雕刻着八仙图像,雕工精细,形象逼真,殿内天花板上有一用板子拼逗成的八卦图,内雕八角澡井和一条盘龙,形态逼真,工艺不凡,殿中央供奉玉皇大帝塑像,金童玉女侍左右。长春洞殿堂间道教壁画比比皆是,楹联匾额数不胜数。


长春洞建筑式样新颖,出阁架斗,雄伟壮观,尤其是雕刻绘画艺术精湛不凡。大殿的格子门上雕刻着“八仙过海”和花卉鸟兽图。每扇格子门上的雕刻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见者无不惊叹。大殿格子门中间的窗壁上雕刻着白兔舂药、金鸡啼晓和宇宙万物图,象征“日月向心,滋生万物”。


正殿


2006年05月25日,长春洞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463.寿国寺


寿国寺于清雍正七年(1729)始建,历时5年建成,为红教喇嘛寺院,清乾隆十年(1745)因失火被焚毁,后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迁至现址重建,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据说是康普土干总禾娘积极捐资而成,后来就成为滇西北藏传佛教噶举派十三大寺院之一。


大殿坐北向南,原为寿国寺藏经楼,是现存整个建筑群的核心,为三层檐攒尖顶楼阁式土木结构建筑。其外观为汉式阁楼,内部为藏式网柱排列的佛殿格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黑神殿位于大殿北侧,坐北向南,为汉式土木结构一层三开间建筑。殿内供奉有大黑天神、释迦牟尼和莲花生像,山墙和殿壁上绘有天王、乐神、山神、花鸟、山水等壁画。黑神殿为一座小院落,由大门、围墙、正殿、厨房及天井组成。正殿供奉有大黑天神。


寿国寺是滇西北地区特殊政教制度的仅存实物见证。据史料记载,寿国寺为维西叶枝纳西族女土司禾娘捐资所建,当时清政府在滇西北推行流官制度,但是叶枝土司还私设公堂、自定法律、设置仪仗和武装,同时在信奉东巴教和原始宗教的傈僳族、纳西族聚居地区大力推崇和扶持藏传佛教。寿国寺建成后,历代土司都委派自已的直系亲属管理,组建和加强寺院武装,并让寺院武装参与其对地方的统治,女土司禾娘和禾志明晚年还在寿国寺戴发修行,形成了土司制度与流官制度并存、纳西土司的政治统治与藏传佛教的精神统治相结合的局面,出现了藏传佛教、东巴教、道教、儒教和各民族原始宗教兼收并蓄的现象,这种特殊的政教关系和文化现象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整体布局、建筑结构和装饰彩绘都体现了汉、藏、白等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的巧妙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民族特点,是汉、藏、白等多民族工匠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难得的古建筑艺术精品。

2006年6月,国务院批准寿国寺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464.会泽会馆

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会泽,秦汉时为古夜郎地,东汉时(公元前135年)设堂琅县,是云南最早设置的郡县之一。因为当地富产铜矿,历史上商客云集,最盛时祠堂、会馆、庙宇多达108处。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会泽成为东川府治驻地,寺庙会馆剧增。。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会泽共有省级会馆11处,府级会馆7处,县级会馆2处,其中县城八大会馆最为出名,分别是江西会馆、湖广会馆、贵州会馆、云南会馆、江南会馆、福建会馆、陕西会馆和四川会馆。

万寿宫,俗称江西庙,又称江西会馆。坐落在会泽县城江西街中段,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房屋44间。古建筑群体现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风貌,集建筑、木雕、石雕、砖雕精华为一体,堪称云南古建之首,被录入《中华瑰宝》之列,还被编进了《中国旅游大典》中,它以雄、奇、秀、美而著称,乃清代古建筑之精华。

万寿宫是会泽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总占地面积7549.92平方米,房屋44间,建筑面积2874平方米。


湖广会馆俗称寿佛寺,又名东岳庙,系湖广籍众姓捐资建造的同乡会馆。坐落于会泽县城东门外宝善街,为会泽八大会馆之首。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4年),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又募捐重修,总占地面积8472.4平方米,建筑面积3127.6平方米。


建筑形式为硬山顶穿斗与抬梁混合木结构,建筑群组规模庞大,风格独特,殿堂举架较高,布局合理,尤以镂空格扇门最为著名。主要建筑有乡贤祠,原在该馆中院,北屋三楹,南向,现祠宇尚存;文昌阁,在乡贤祠楼上,南向,现阁尚存,阁中奉“文昌帝君神位”;宝善堂,在后院中院,五楹,南向,东西翼以长廊,堂高宏敞。楚畹堂,在该馆西院,前后各三间;风雨怀人馆,在乡贤祠和文昌阁的后室,三间,建筑在高台上,从两侧斜廊而下,前后均可通达,传为曾文正公所布置;戏楼,在该馆正院之前,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为两湖同乡集会、公宴之地。民国以后,曾演义务戏数次,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诸名伶皆曾经在此演出过;子午井:在乡贤祠阶前有一口井,口径约2尺,深7丈有余,挖井时间不详。此井“子午二时汲则甘,余时则否”,故名“子午井”。

2006年5月25日,会泽会馆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465.松卡石塔


松卡石塔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扎囊县桑耶寺以西15公里的雅隆藏布江边一座岩石山脚下,海拔3650米。


这里共有大小不同五座石塔雕刻而成,通体白色,均为整块巨石雕刻而成,高度均为2米左右,建筑年代不详。据说这五座石塔是藏传佛教最早的教派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大师设计主持雕造的。是莲花生大师为证明自己的法力,从虚空中变换出来的,充满神话色彩的传说,为几座佛塔增添了神秘色彩。另外,在五座石塔附近有许多摩崖造像,其中以无量寿佛为主题。

松卡石塔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66.聂塘卓玛拉康 


聂塘卓玛拉康,又称聂塘度母寺,位於西藏曲水县聂塘乡318国道公路西侧,距拉萨市西南二十三公里,该寺由尊者阿底峡尊者始建。尊者曾在聂塘讲学,居住九年,直至圆寂。仲敦巴·嘉瓦迥乃扩建。


直至1054年阿底峡圆寂。弟子们为表纪念,于此建寺,俗称聂塘寺。因主供阿底峡生前随身供奉的本尊度母铜像(即卓玛佛像),遂名卓玛拉康,又名聂塘度母殿,现存的度母殿为20世纪30年代由热振活佛主持重建的,最初的形制已无法了解。卓玛拉康内保存着阿底峡大师生前用过的法螺、化缘钵和他一生形影不离的白檀香本制作的木塔。该寺地处318国道公路边西侧,来往参观非常方便。


在聂唐卧的殿堂内,供有尊者的灵骨塔,为有大加持力的胜迹。塔下面有一尊名为“酷似我”的阿底峡塑像,像上尚留有尊者的指痕迹。据说这像是为阿底峡在世时造的留真塑像。当塑造完毕,曾请阿底峡观看。尊者见像后惊异地用手指像说,这像很像我,不觉手触像上,遂留有指痕云。


2001年06月25日,卓玛拉康作为公元1274年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467.查杰玛大殿

查杰玛大殿即类乌齐寺大殿,为类乌齐寺主体建筑,也是类乌齐寺最著名的景观。大殿面积为3334平方米,大殿分为花殿、红殿和白殿,共三层,另加大金顶,高度为48.5米,竖立大小柱子180根,其中64根大柱高约9米,需2人合抱。

大殿坐西朝东,总建筑面积3334.64平方米。建筑主体呈四方形,边长53米,殿内柱子林立,共耸立180根柱子,其中64根柱子高约15米。殿堂为三层,高48.15米。下层楼见方长53米,中层每面长度为40.30米,上层每面长度为12米。这些柱子将殿中的天窗托起,使得原本封闭的大殿,透漏出明亮的光线,较好的解决了藏式寺庙建筑中通风透气不畅、光线不足的问题。

查杰玛大殿第一层为“条花殿”,墙厚1.6米,高13.5米,外墙用红、白、黑三色颜料涂抹竖型纹饰,每道竖条有一米多宽。殿内有巨型大柱64根,每根笔直粗大的木柱高达15米。第二层为“红殿”,外墙涂抹红色,楼高9米。第三层称之为“白殿”,墙体涂白色,楼高5米。

查杰玛大殿的殿顶有高耸的金顶直指苍穹。昌杰玛的造型独特,外观呈正方形形状,长51米,宽56米,给人以沉稳庄严和神圣之感。底层绕寺墙一周设有无数个转经筒,供善男信女们转经朝圣。

2006年05月25日,查杰玛大殿作为元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468.敏竹林寺

敏竹林寺,又名敏卓林寺、敏珠林寺,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的六大寺庙之一,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扎囊县,初建于公元十世纪末,是由宁玛派高僧卢梅·楚臣西绕修建。

敏竹林寺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主要佛殿为祖拉康。敏竹林寺以注重研习佛教经典、天文历法、书法修辞及藏医、藏药等而闻名全藏,历年的《藏历年表》均出于此。敏竹林寺以片石砌筑的墙体在西藏也是极为有名,对研究西藏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也有很高的价值。

敏竹林寺坐落在扎囊河以东,四面群山环抱。寺院围墙呈多边形,主体建筑坐西朝东,规模宏大,现存面积约10万平方米。寺内主要建筑为祖拉康佛殿,坐西向东,高三层:底层为大经堂,面阔五间,进深六间,中有20根方柱;二层中央为天井,周围有五座小佛殿和僧舍;三层有两间佛殿,其中的喇嘛拉康佛殿内,绘有宁玛派历代著名喇嘛像。主殿墙壁上绘有多头多臂、面目狰狞的护法神像,具有宁玛派寺院的特点,是西藏密宗艺术的代表。


祖拉康二楼中间为天井,祖拉康二层有小佛殿五间和僧舍。德萨拉康供有嘎杰德希曲顶的八佛塔和第九代赤巴贡桑旺杰的银制灵塔等。谢耶拉康主供十六罗汉。白玛旺杰拉康供第五代赤巴白玛旺杰的灵塔。朗杰拉康供有镀金佛像、银制灵塔和手抄本《十万般若经》。祖拉康三层为德钦拉康、内供洛钦·达玛西日像;喇嘛拉康内供贡却桑布与历代师祖及历代达赖像。墙上绘有历代宁珠派著名高僧像,如第一代大师释迦琼乃、第二代大师喜绕扎巴、第三代大师卓普巴、释迦僧格、宁玛派班智达绒松巴·却吉桑波等等。敏珠林寺除主要建筑祖拉康外,还有曲果龙布拉康。第一层为经堂,主供德达林巴镀金像、壁画为十方佛;第二层供镀金十一面观音像;第三层为历代高僧卧室等。

2006年,敏竹林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69.平措林寺  


平措林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拉孜县平措林乡,海拔4100米,于公元1615年由多罗那他主持修建。


平措林寺院坐西朝东,分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主体建筑由集会殿、拉康顿珠、外经院、宗政府遗址、僧舍等组成。集会殿建筑面积为1700平方米,共三层。附属建筑是平措林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土布坚拉康、吉杰拉康、罗汉堂、布达拉拉康、巴日拉康、卓玛拉康、喇嘛拉康、扎西拉康以及部分僧舍组成的。平措林寺的壁画主要分布在集会殿底层的前廊、经堂、依估殿二层的廊壁及三层的俄门佛殿,这些壁画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平措林寺于公元1615年由多罗那他主持修建。3300名僧人,并在寺庙的山顶处修建了94间高9层的达耶拉塔卧室。寺内保存有大量珍贵的老壁画和镀金铜佛像,如生威金刚、时轮金刚、胜乐金刚等164件。还珍藏着四大宝:一是土布瓦·喜绕坚赞的拐杖,约1米长;二是达耶拉塔的手杖,据说是蒙古人所赠,手杖上雕刻有蒙文、藏文、龙等,约1.2米长;三是多罗那他的法钹,相传闻其声便能解脱苦海;四是一对宝石,一个形如鸡蛋,呈白色,上面有天然形成的咒语和雍仲图案,另一个形如杏仁,上有一道白线。


2006年05月25日,平措林寺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470.邦纳寺 


邦纳寺又名巴旦邦纳寺,位于西藏那曲地区索县色昌乡巴秀村以西,由加丹德东寺寺主世冲·嘎玛丹觉创建,是一座藏传佛教噶举派寺庙。


主要由经堂、佛殿、门廊、转经室组成,为藏族传统的碉房式建筑,其装饰上有汉式建筑风格,跟四川阿坝一带的藏式建筑相似,并且一直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未经过大修。邦纳寺基本上由三个正方和长方形构成,平面基本上呈“凸”字形,而转经轮室为后来添建的。邦纳寺建筑面积1780.65平方米,寺院占地面积500余平方米,是加丹德东寺的寺主——世冲·嘎玛丹觉建筑的十三座寺庙之一。现存大殿,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2006年邦纳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0)

相关推荐

  • 中越作品大赛 | 走进顺化——来一场文化之旅

    都说越南的版图形状是"一根扁担挑着两个米筐",仔细一看,倒不如说是像一位婀娜多姿的美女.古都顺化好巧不巧的,就落在这位美女盈盈一握的腰肢上,要是说河内是美女的美目,那顺化就可以说是 ...

  • 古寺廊桥古村落 | 浙江武义访古

    山似眉峰弯曲,水似眼波灵动. 寻访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时虽是春日,但满眼已是新绿,山路两旁千树万树萦绕山间,鸟鸣声不绝于耳.树影婆娑的山林间,想起了盛唐时期田园派诗人孟浩然路遇武义的好山好水,于是在武义 ...

  • 走进古代建筑博物馆,让木构搭建起厚重的历史

    记载历史和文化存在两条并行的主线: 一条是文字历史,一条是从古代到今天的建筑. 今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 一边是快速城市化,"每天消失一个古村落",古建筑面对推土机朝不保夕 ...

  • “点亮”山西古建之美

    山西 一个隐藏无数传奇的地方 八百里太行山从这里崛起,五千年文明史在这里沉淀.这表里山河之地,远比你想象中绚丽. 众多周知,山西省是保留中国古建筑最多的省份.除了数量傲视群雄,山西古建建筑年代之久也是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1)

    第六批国保--三.古建筑(共计513处) 本篇要目:  序号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298 Ⅲ-1 承恩寺 明至清 北京市石景山区      299  Ⅲ-2 地坛   明至清 北京市东城区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2)

    本篇要目: ***************************************** 11.关岳庙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2.醇亲王府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3.广济寺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4.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3)

    本篇要目: *************************************** 21宝云塔 宋                 河北省衡水市 22修德寺塔 宋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4)

    本篇要目: ******************************************* 31柏林寺塔 元                          河北省赵县 32正定府文庙 元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5)

    本篇要目: ************************************** 41真武庙 明         河北省蔚县 42常平仓 明         河北省蔚县 43蔚州灵岩寺 明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6)

    本篇要目: *************************************** 51万全右卫城 明     河北省万全县 52洗马林玉皇阁 明     河北省万全县 53金门闸 清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7)

    本篇要目: ***************************************** 61普光寺 宋至清    山西省寿阳县 62金洞寺 宋至清    山西省忻州市 63安禅寺 宋至明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8)

    本篇要目: ************************************* 71定襄关王庙 宋        山西省定襄县 72妙道寺双塔 宋        山西省临猗县 73禅房寺塔 辽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9)

    本篇要目: **************************************** 81东邑龙王庙 金至清      山西省潞城市 82乡宁寿圣寺 金至明      山西省乡宁县 83净因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