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简化过滤棉摆放?

前言

现在物理过滤的滤材品种都开始多样化,除开常规的主物理功能的物理棉之外,还有其它多功能性的过滤棉,例如活性炭棉,蜂窝棉,生化毯,生化棉等等。一部分是吸收垃圾为主,另一部分是提升过水能力为主。
随着这些棉的多样化,包括有很多棉的功能都是重叠的。也就是他们都在互相争取自己在鱼缸过滤里的地位。所以摆放过滤棉这一问题,就成为了很多新手头痛的地方。面对着市场上各式各样的产品,如何搭配使用,哪些必须有,哪些没用的。为了不让新手扔坑里。我们今日就好好分析一下。
好几年前我就分享过自己公司那鱼缸对于过滤棉摆放上的技巧。从上下层分开摆放,为了进一步提升过水性,改成夹层叠放。
事实就证明,过滤棉松密交替叠放的方案是最可行的。有着不错的过水能力之余,还有着不错的滤水效果。
所以后来市面上就出现了蜂窝棉。这种棉两层网夹着一层带孔的棉。蜂窝状,眼看着有着不错的过水性,还被商家宣称叫堵水克星。
但在我眼里当初就不看好,抱着实践出真相的心态,我去淘宝买了一张回来做试验,结果与预期有点意外。我也按照他们的使用说明,把蜂窝棉和超滤棉交替叠放。然后眼看着这蜂窝棉这么多孔,就放一张在最上面,希望能起到一个分流效果。
结果是堵得太快了,以我公司1米8的鹦鹉鱼缸为例,10多条鹦鹉鱼,每天喂30ml的饲料,不开沉淀,三天就积水,一周就堵到溢水。后续我再发文细说堵水原因。
而另一款生化毯的过水效果是值得称赞的。但其作用与生化棉是重叠的。也就是生化棉与生化毯在物理过滤的作用里是一样,而作为提升过水性的过滤棉,自然是放在最底部。但市面上的生化毯大部分都是2cm的厚度。如果与过滤棉交替夹叠摆放,占用的空间实在太多太多了。
所以,回到我们最本质的问题上,除了在过滤盒里面先垫一层生化棉或生化毯,隔离过滤棉与雨淋板的接触这种方式提升过水性之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一方面提升过水性,另一方面又有不错的隔离效果。
其实答案也很简单,拿两款棉,一松一密的摆就好了。如果只是这么简单。我们就不需要讨论了。
举个例子,成品也好定制也好,常见的干湿分离盒,内部有效高度在5~7cm左右,如果先垫一层生化毯,就只有3~5cm的空间。常见的松棉厚度是2cm,密棉是0.5cm以上   两张叠起来,就已经去到2.5cm以上了。在我们一般的干湿盒里,这种双层组合最多也就放一两组。除非你的干湿盒是特别加高定制有10cm以上的高度。
所以为了优化并解决这个问题,我多次与过滤棉的厂家沟通。能否把松棉做薄,最好与密棉在生产时就组合一起。这样我一剪就松密两层棉。省去了剪棉的工序。
经过几个月的沟通,最终出来的样品,给我的感觉还算可以。总的厚度实测在1~1.5cm。由于松棉会因为包装长期的挤压,厚度会有所变化。所以就不太强求。
而这种棉,一张松密结合而成,相对于一张棉有两层效果。有着不错的过水性和滤水性并存。当然样品到手,我立即拿到过滤里测试效果。为了对比出效果,两个盒左右水流是一样的,同样只放一张棉,条件都是公平。明显在一周后的效果,双层棉还没有积水,而超滤棉已经积水了。
当然这样明显是犯规的。双层棉有松棉提升过水性,自然没那么容易堵,超滤棉只要底下放一层松棉也能提升过水性。但同样一个盒子,如果用常规的摆放方式,只能摆松密一组。而双层棉的优势在于松棉的厚度是常规松棉的一半,意味着我可以摆多几组。两张棉4层才2.5~3cm。就算放四张棉8层也才5~6cm。
同时双层棉能给我们省去剪棉的麻烦,一刀就两层,一摆也是双层,这也是优势所在。
大家都知道我是出了名的懒人,就算剪过滤棉,能一刀解决的,最好不要剪第二刀。摆一张就能完事的,就不要摆两张。
经过一系列的测试使用后,我的感觉是时候安利给你们。

《双层隔流棉》

产品介绍:

源自流氓对物理过滤的深入研究,与厂商共同研发此新品:双层隔流棉,很多鱼友不太了解过滤棉的摆放和搭配,为了节省裁剪过滤棉的时间和摆放过滤棉的麻烦,以及清洗过滤棉时的程序。流氓技术就此诉求与厂商研究,开发出双层的过滤棉,有着不错的隔离效果同时,还能提升一定的过水能力。减少堵棉的次数,延长使用寿命。同时此过滤棉还具有耐洗的特性。性价比超高。一张棉有两层,隔离过水两不误。过滤培菌双并存。

特别提醒:

由于首批试产,尺寸上会有1~2cm之间的误差。活动优惠从9月13号至10月5号止。期间销售价格为双节活动价(非原价)

中秋节快乐!福利活动送过滤棉!

限额10名!

只需10块运费送一包双层隔流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