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中国》读摘(节选)
【加】贝剑铭 原著
朱慧颖 译
空 山 节选
· 据9世纪中叶杨晔所撰之《膳夫经手录》,饮茶风俗迟至六朝时期(3~6世纪)方始出现,绝不是陆羽所称的早在神农时期。而且杨晔认为780年后茶才盛行起来,稍晚于陆羽提出的8世纪上半叶。“茶,古不闻食之。今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至开业(713~741)、天宝(742~755)之间,稍有茶,至德(756~757)、大历(766~779)遂多,建中(780~783)以后盛矣。”
· 17世纪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即公元前316年后)才有茗饮之事,把茶的发现定于战国时期,而不是远古时期。
·《天台记》,“丹丘出大茗,服之羽化。”……现在见到的《天台记》里没有相关记载。
·《名医别录》中,陶弘景写道,“茗茶轻身换骨……”
· 卢仝在写著名的七万茶诗时……,把茶作为能使人成仙——即轻身换骨的药物。
· 虽然茶叶可以大规模、低成本,……足量种植,但它却被塑造为对行家有特殊吸引力的珍惜商品。
· 茶的崛起和以诗歌及坐禅为特点的禅宗的兴起同时,二者最终在文化想象中相互交织,饮茶后来几乎被看作禅宗的同义词。
· 杂记《白氏六帖》说茶不是百姓下人所宜,而是供御用。
· 茶吃只是腰痛,多吃令人患肚。一日打却十杯,腹胀又同衙鼓。若也服之三年,养虾蟆得水病报。
· 在唐代……,抨击饮茶过量会使人腹胀并造成其他健康问题。
· 律宗大师义净(635~713)撰写的《受用三水要行法》说“煎药、煮茶、作蜜浆等”都要用净水,……提到印度僧人不饮茶。
· 吾尝茶酣之间,中夜不寐,澄神澄虑,丧万物之有,忘一念之怀。
· 吕温《三月三日茶宴序》,“三月三日,上巳禊饮之日也,诸子议以茶酌而代焉。……乃命酌香沫,浮素杯,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觉清思。虽五云仙浆,无复加也。”……这篇唐代的序言见证了茶能取代酒成为适合文人聚会的饮品,引发文人的诗兴。
颜真卿和陆羽共同创作了许多联句诗,但只有八首流传于世,且无一首与茶有关。
· 皎然在当时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诗人,但后世更多地把他当作诗歌评论家和理论家。
· 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血色漂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稳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PS:卢仝《七碗茶诗》之别版)
·“何须苦心破烦恼”特指其时禅宗所谓的“顿悟”。
· 皎然把茶的特点提到宗教的高度——茶的力量足以让人“得道”。
· 761年,陆羽在写自传的同一年完成了《茶经》的初稿。762年,陆羽30岁之后的两年中,他住在吴兴,但足迹遍江南,一边对茶叶进行实地调查,一边修改《茶经》。……观察茶叶生长,还在各地植茶。……在长城县(今长兴)顾渚山、宜兴县(今宜兴)唐公山等地开辟茶园,观察不同地区茶叶的生长情况。
· 722年,陆羽开始与当时另一位风云人物颜真卿(709~785)交往。
· 陆羽与颜真卿的交往不止于文学领域,……“三癸亭”由陆羽设计、真卿数据匾额、皎然赋诗。
·《茶经》似乎旨在让初始茗饮的人放在手边随时查阅,而不是坐下来一口气读完。……更像是一本操作手册而非理论专著。
·《茶经》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很难称其为“经”。
·《茶经》是独一无二的,但并不能代表中古茶文化的全部。……陆羽提倡的能让茶汤表面产生丰富沫饽的煮茶法,不久即为其他方法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