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错位

不久前,一位茶商朋友约我喝茶。寒暄过后,面色凝重地问了一个问题:
“感觉我现有的经营模式越来越无法吸引到我的目标客群了,我同他们都认识,但他们却始终成为不了我的客户。这是为什么呢?”
我也回答得干脆:“因为错位,——既有经营模式与满足目标客群之间发生了错位。”具体说,就是现有经营模式所能提供的商品与服务无法满足目标客群的需求
这将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你无法赚到那些被你定义为“潜在客户”的人的钱,——但你此前的一切可能都是在为服务于他们而进行的(这都是成本,沉没成本)。
这种错位会很痛苦,就好比你精心准备了刺身寿司,客人却在嘀咕你为什么不把肉做熟……
能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位老板已经算是理性、冷静的了。如果再站得高一些他还会发现,各种“错位”早已普遍存在于当下茶行业中的方方面面、不同角落:
以种植、加工为核心内容的产区茶学越来越不适用于更关注品饮价值的消费端市场;
原料的等级价格差异与其所能提供的潜在品饮价值间并非是对应关系;
茶具愈加倾向于工艺品而非其本来的实用器;
优美的茶艺表演并不能促进茶叶的销售;
高端茶品却没有呈现出相应高端的品饮价值;
相当比例的茶叶消费并不是为了喝,而是礼品馈赠,最终几经易手后因“过期”而扔掉;
本应以品饮消耗推动其健康发展的茶行业却一直在鼓动消费端存茶、藏茶;
很多“大客户”只是消费茶,对茶的认知却很有限(有消费能力,但缺少认知提升的机会);
茶的品饮消费中,以喝茶谈事者居多,追求汤感品味者较少……
有人会惊讶于我眼里竟满是这各种的错位!其实不光是我,很多业内人士也都意识到了这点,比如——
来源:深圳不二人文空间
(0)

相关推荐